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因为自己刚刚在断云岭增兵,为的就是蒙古人撤的时候,死死咬住他们。

    完颜娄室勇则勇矣,大势之下,逆风而行,势必将被吹得渣都不剩。

    要知道,姚平仲有十三万西军,杨可世有八万朔州兵马,吴玠有五万易州兵。

    要是合不勒带着二十万蒙古人撤了,宋军杀出断云岭,完颜娄室手里的兵力是不足以抵挡这二十六万宋军攻势的。

    杨霖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眼圈稍微有些发黑。

    几十万大军出征,他这几天在西北主持营建许多临时的作坊,用以供养这些人马的武器辎重、军粮补给。

    当然,有克烈部,就有天然的粮道补给线。

    不过天气逐渐进入秋天,再等几天,草原上寒潮来袭,可不是那么好挨的。

    门外侍卫们笑着问好,不一会传来一阵香风,杨沫儿端着一个汤盅进来。

    靠近了杨霖才看到是一壶奶茶,对着嘴咕噜咕噜灌了半壶,抹了抹嘴。

    杨沫儿捂着嘴,偷笑道“大郎在这呆了几天,就跟我们族里的人一样了。”

    杨霖也不转头,手里拿着一份公文,边看边说道“等打完了这一仗,你的爷大摇大摆回去,生活精致着呢,再不受这份罪过了。”

    这一回杨霖说的倒是真的,打完这一仗,若是得胜,将来什么事也不用他亲自出马了。

    估计会迁都之后,兴建皇城,组建下一个强盛之际的王朝。

    杨沫儿放下茶盘,钻到他的怀里,仰着一张宜嗔宜喜的俏脸,娇笑着问道“什么时候才能打完呀?”

    杨霖顺着自己的目光看下去,小巧锁骨平直,勾连圆润香肩,秀颈细长,肤泽如玉,尤其是回鹘女子特有的精致脸颊,让他忍不住俯身亲了一口,道“我的神勇你是见识过的,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家了。”

    这时候外面响起了陆谦的声音,高声道“少宰,西域都护府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大辽兵马西征,西域都护府刘总督请示,是否出兵北上支援。”

    杨霖笑着骂了几句,然后道“进来说话。”

    陆谦笑呵呵地进来,果然发现那夜落部姐妹中的妹妹,躺在少宰怀里。这些番邦女子真是不识大体,守着人那一双小手,还紧紧搂着少宰的脖子,真是成何体统。

    他瞥了一眼,就盯着自己的靴子,问道“少宰,西域都护府的人在外面等消息呢,属下如何回复?”

    “告诉他们,在边境陈列兵马,不要轻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尤其是不能相信一群契丹人。”

    杨霖冷笑一声道“尤其是耶律大石这个鸟人,当初是他死乞白赖求我们帮他守云州,结果这孙子说撤就撤,差点让我的西军军覆没。”

    陆谦对此事知之甚详,心道他不厚道,你也没安好心,正准备摆一桌鸿门宴要了他的命,扶持耶律延禧继续上位。要不是耶律大石走的快,这时节已经化成白骨了。

    他抱了抱拳,道“那属下这就去,让西域都护府的人回去复命。”

    杨霖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开,心里已经开始琢磨西辽的事。

    这新的西辽,比历史上的还要兴盛,当初耶律大石跑到喀喇汗,如今的西域都护府这里,勾结蒙古人站稳脚跟,连金国也拿他没有办法。

    那一次,他是带了两百来人跑的,短短几年重振旗鼓,成为了中亚霸主。

    这一回,这小子带了五六万人,占据了更加广阔的土地,再不管管,估计又是个不好相处的邻居。

    这个位置太重要了,连接东西商道,要是耶律大石不老实,说不得将来要教训他一下。

    不过现在,自己可没有这个精力了,这场大战比什么都要更为重要。

    突然嘤咛一声,杨霖才发现自己想的太入迷,大手在她身上游走把玩不停,忘情之下手劲有些重了。

    杨沫儿鼻尖发出一阵颤抖的低吟,脸上挂着委屈的小表情,让杨霖一阵意动。

    把小巧的身子上,那刺绣的镶边细褶裙卷到腰际,杨霖拍了拍桌子,道“上来跪好。”

    ---

    汴梁城,街道上是一年当中,最为繁华的时候。

    这个时候路上不冷不热,很多种货物都喜欢选择在这个时候进京贩卖,往来的商旅,将道路挤得满满当当。

    突然一骑飞奔而来,马上骑士一边喊着“战报!”一边拼命催马前进。

    路上的行人纷纷躲避,来不及的被撞个人仰马翻,也只能自认倒霉。

    这般驿卒,是传递紧要军情的,就连宰相见了都要让开道路。

    明堂内,首席宰辅白时中捧着战报,手都在发抖。

    学士承旨张叔夜面色凝重,负手望天,前线传来消息,河北一带发生严重地震。

    “河北复大震,或数刻不止,有声如雷,楼橹、民居多摧覆,压死者甚众。天津港前,海浪高达十丈有余,船只多有损毁倾覆,大雨倾盆不止。”

    大敌当前,幽燕后方如此天灾,几乎是断了粮道,果然是人算不如天算。

    有宋一朝,是天灾频发区,大型地震就有四十二次。前些年,汴梁连续地震三次,每次都砸死几万人,熙宁年间,更有华州大震,少华山崩裂。

    白时中叹了口气,道“这不是时候啊,灾祸一起,不但粮道阻断,还要抽出精力,安抚灾民重建地方。”

    张叔夜叹了口气,也是无能为力,这时候王朝立站了出来,大声道“少宰所传杨学精髓,在于付诸实践,疑难之事可迎刃而解,天下学子纷纷入门,如今正是检验的时候。”

    “不如重赏天下,有能解决此事的,封爵赐金。”

    。

    (iishu)是,,,,!




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
    【】(iishu),

    :

    金兵的进攻,依然猛烈,长城防线血流成河。

    双方死伤惨重,但是到了这个地步,谁也不能退,否则就是白打了。

    韩世忠咬着牙坚持,阿骨打何尝不是心急如焚,金鼓震天,角声长鸣,有时候夜色也阻止不了互相搏杀。

    前线囤积的物资,估计还能用两个月,但是此后便要源源不断地运输了。

    中书门下发布诏令,遍布整个大宋的校舍内,都开始张贴。

    一时间,大宋一亿多的人口,实现了真正的集思广益,所有技术人才都在殚精竭虑地谋划如何提高运输。

    战争、天灾和性1欲,会极大程度地促使人类技术的进步。

    短短四五年的时间,二战后期的武器,可以吊打前期,完不是一个档次。

    上古时期的洪水,让人类开始对抗自然,舟楫应运而生。服务行业的兴盛让bb机大行其道,动作电影让互联网飞速发展。

    很快,无数的方案递交到汴梁的明堂,决策者开始筛选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一张有些褶皱的绢帛,被张叔夜捧在手里,他沉吟片刻,站起身来,道:“我这里有一份广州校舍传来的,诸位来看看这个怎么样?”

    大家都看得有些头晕脑胀,听完之后围了上来,只见上面图文并茂,一条长长的轨道上,有一辆奇怪的马车,车体有些窄,还有些狭长。

    车前面,有几匹骏马,白时中愕然道:“这和马车有什么两样?”

    “你看这里写了,轨道铺设之后,他们用皮革包裹车轮,严丝合缝,然后道路上再无阻碍,可以快速前进。”

    明堂众人也不太懂这些,若是杨霖还在,肯定会让他们试一试。

    杨学发展的如此之快,被抬到了超过孔孟的地步,但是却还没有真正的有说服力的实物出现。

    这场战争加上地震,成为了一个契机,前线巨大的物资需求刺激了后方的研发,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动力。

    再有杨学在理论上和设施的支持,无数的校舍内,汇聚了那么多的匠人技师,明堂只是将这个提议稍加注意,回复了一句,很快就引起了重视。

    大家有了主攻的方向,不久之后,这个方案被不断地改进。

    白时中见状,将附近所有校舍的精英,集合到汴梁,凑到一块研究。

    最后蔡京拍板,在纸上谈兵,多久都是白费。

    允许这些人,在汴梁府到陈桥镇之间,铺设一条道路试验。

    蔡京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威望在那摆着,白时中等人都是他的晚辈。

    蔡京看人也准,心中笃定,根据杨霖一贯的表现,肯定会赞成此事。

    很快朝廷就拍板决定,在积极寻求其他办法,发动河东地方官吏的前提下,在开封试验新式马车。

    消息传开,举国各地的匠人,都有汇聚汴梁的想法。无数人背着行囊,带着干粮,就踏上了这条道路。

    不遗余力地嚷着落到实处的杨霖,终于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宋的风气。

    银州,杨霖的府上。

    捧着邸报的杨霖,看得十分入迷,宋江也拿着一份,对此不以为然。

    “少宰,白相此番有些失算了,这次的运输眼见是迫在眉睫,靠这些人显然是赶不上了。朝廷不集中人力物力,开辟河东补给线,却在这弄什么新法,我就怕耽误了战事。”

    杨霖笑了笑,放下邸报,道:“公明,这一次虽然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但是这个苗头起来了。这一点的星星之火,不亚于此战的大胜!”

    宋江眼皮一抹,显然是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什么也不如这次大战重要。

    不过他并没有继续辩驳,而是低着头,开始积极策划河东运输线。

    杨霖却对邸报上的内容十分感兴趣,继续看了许久,有专门派人,去汴梁一趟,把所有资料拿回来自己看看。

    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国土一大来回太不方便了。

    消息传递,即使有了驿站,从东到西来回都得一个月。

    如今这种热情一旦开始了,肯定会有相应的技术进步,就是不知道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惊喜。

    杨霖心中十分期待,一旦这种风气长期维系下去,自己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或许就不是边境几十年的安宁了。

    宋江忧心忡忡地看着地图,长吁短叹,拧眉道:“少宰,咱们的新法中,徭役是最重要的一条。绝对不能自己取消,如此一来,想要从河东运输,就需要雇佣大量的民夫青壮,这些酬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杨霖点了点头,道:“这确实是个难题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宋江犹豫了一会,还是凑上前,低声说道:“少宰,能不能多印发些银票。”

    杨霖马上打断了他的这个念头,态度果决地说道:“公信力建立起来,千难万难,是我每一步都咬紧牙关,坚持过来,没有把商会的人卖了数钱,蔡攸了今天的局面。如今我一句话,商会的人都会信,但是只要开了乱印银票的头,银票这东西就彻底沦为废纸。”

    “往后朝廷的公信力也没有了,没有人会相信朝廷,没有人会相信我。此事万万不可,休要再提。”

    宋江黑脸一垮,摊手道:“那该从哪弄钱?”说完叹了口气,一脸的焦急。

    杨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站起身来,放下邸报,道:“大宋幅员辽阔,民间有无数的财富,我们可以发行一种债券,让富有的人先拿出钱来,度过这次难关,然后朝廷慢慢还。”

    宋江撇着嘴,道:“这怎么能行,朝廷向民间借钱,那朝廷的体面何在?”

    “想要体面还不简单,我们不说是借钱,而是一种恩赐。只有各地表现好的,素有名望的士绅才能买,然后再花些小钱,每一户发一个牌子,可以挂在大门上那种。你信不信,民间得托关系找后门,削减了脑袋来购买。”

    宋江仔细想了想,十分诚实地点了点头,道:“还是少宰高明。”

    :

    (iishu)是,,,,!



第六百六十六章 草原大清扫
    【】(iishu),

    杨霖遥控指挥,在汴梁开始发行债券,以朝廷的财政为抵押。

    命令传到汴梁,白时中带着这封信,来到蔡京的府上。

    此时天色已黑,蔡京早就睡下了,一般他睡了之后,府上的丫鬟侍女都是翘着脚尖走路的。

    人老了,睡眠特别轻,一点声响就能让他失眠。

    白时中在花厅想了想,对老都管说道:“既然太师已经睡下,那我明日再来吧。”

    老都管虽然很想这样,但是毕竟今日来的是当朝宰辅,若是让人家明日再来,忒没礼数了。

    他弯着腰笑道:“小人已经派人去知会老爷了,还请贵客稍等片刻。”

    白时中坐到椅子上,稍微等了一会,就见一群侍妾扶着蔡京出来,他的额头绑着一束白绫,身上穿着丝绸的内衣。

    他的脸色虽然苍老,但是却比刚来汴梁时候好了一些,白时中心中暗笑,老太师离开了权力中枢,心中焦虑老的就是快。

    如今回到汴梁,参与政事,反倒年轻起来。有人说当官心神俱疲,想要回乡颐养天年,这事也得分人。

    蔡京见他神思不属,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赶紧问道:“蒙亨,你大半夜前来造访,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白时中这才掏出信件,有些为难地说道:“朝中缺钱,少宰远在银州,想出一个主意,交给我来做。晚辈才疏学浅,想请教一下太师,此举该如何着手。”

    蔡京身边的侍妾,赶紧掌灯,到他的眼前。

    借着灯光,蔡京一看,果然是杨霖熟悉的笔迹。

    读完之后,蔡京合上信件,还到白时中手中,笑道:“不愧是文渊,寅吃卯粮竟然还如此理直气壮,直要大宋的豪商士绅、官宦门第,争相投钱啊。”
1...299300301302303...3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