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他身为臣子,囚禁君王的做法就不说了,为了谄媚少宰连祖宗姓氏都改了,实在是一个小人。
要不是杨霖三令五申,一定要给这个高丽贵客尊重,这些官员没有一个肯来。
虽然此人十分卑鄙无耻,但是杨霖很看好他,这样的人在高丽才混能得开。
有他在高丽,这个重要的藩属国很多事情就不会和自己打马虎眼,而是全心全意地完成自己的命令。
下船之后,杨资谦父子全然没有在高丽的嚣张跋扈,笑吟吟地走下甲板。
他打眼一看,周围的官员的服饰尽入眼底,心中一喜,笑着寒暄起来。
在场官员不冷不热的表现,有几个随口附和他几句,更多的是例行公事。
进到马车中,杨资谦的儿子脸色有些恼怒,压低声音道:“父亲,这些宋朝官员,好生无礼。”
杨资谦笑着摆了摆手,道:“你管他们作甚,他们能决定大宋对高丽的态度么?如果不能这些人和我们毫无干系。”
“你且看他们的服饰,都是当地知府、通判级别的高官,明明不喜欢我们,却来迎接,这是为什么?”
大儿子憨憨地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知道。
杨资谦一看这幅蠢笨的样子,就有些气馁,还是耐心解释道:“说明是有人命令他们来的,在这里只有杨少宰有这个权势,所以一定是杨少宰让他们来的。”
“此辈于我们毫无益处,你何必为了这些气恼,而不因杨少宰对我们的重视而开心呢?”
“你为了毫不相干的人气恼,为父因大靠山而欣喜,你觉得我们谁做得对?”
杨资谦循循善诱,教导儿子,可惜这是一根木头,根本学不到他爹的这份本事。
杨资谦满脸无奈,来到杨霖的府邸,隔着老远就听到里面一阵喝骂声传来。
不一会,一个侍卫,押着一个官员出来,拖到了外面。
到了府邸外,这官员马上从惶恐的表情恢复,笑吟吟地问道:“陆虞侯,我演的如何?”
“还行。”
“保证不误了少宰的事就对了,这身官服,真不舍得脱啊。”
陆谦没好气地道:“你还真想当文官,你识字么?”
杨资谦战战兢兢地进到房内,杨霖一看他进来了,笑着道:“杨国公来了,一路辛苦,快给国公看茶。”
“不敢当,不敢当,杨资谦见过少宰!一别许久,少宰风采,更胜往昔,让人一见之下,如沐春风,恨不得舍了官职,追随稷下。”
站在他身后的丫鬟蕊珠,端过一杯茶来。
杨霖道:“让国公看笑话了,刚才安排一件事,属下竟然推诿不干。这可是灭金的关键时刻,这样的人,你说该不该杀?”
这话一出,杨资谦汗如雨下,点头道:“该杀,该杀。”
杨霖用壶盖撇了撇茶沫,问道:“对了,先前说的,让高丽出兵女真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杨资谦站起身来,垂手在前,低头道:“回少宰,小人正在积极准备,等回去之后,便开始出兵!”
先前准备的说辞和理由,全被杨资谦丢开,直接应承下来。不当着此人的面,仅仅书信交流,他还心有侥幸。
一旦和杨霖面对面,那种威势压迫下,容不得他半点迟疑。
杨资谦丝毫不怀疑,只要自己敢不听话,眼前这个年轻人,很快就会在高丽找一个门阀扶持起来,一如扶持自己那样。
“爹?”杨知常疑惑地问道。
杨资谦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杨霖笑道:“这是你儿子?”
杨资谦赶紧笑道:“正是犬子。”
“不错,一表人才,很有前途。”杨霖说话时候,声音有些冷,杨资谦又被吓个半死。
又说了几句好话,杨资谦拍了拍手,外面的随行侍卫,抬着一口箱子进来,跟在他们身后,还有几十个聘聘婷婷的高丽少女。
这些少女全都是素白色的对衫,下身穿着绯色百叶裙,容颜难称绝色,胜在温婉乖巧,都垂手站在一旁。
杨霖笑着道:“国公,高丽的情况,我也不是不知道,你们不要出关和女真死拼。我会派出一些人,随你回去高丽,指导你们在鸭绿江构筑防线。你们依托这道防线,派兵袭扰女真后方,若是他们反击你们就跑,退到防线内死守。”
杨资谦大喜过望,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他还以为杨霖会逼着他,出关和女真硬拼呢。
要知道,高丽和女真是邻居,只要开战,双方都可以很短时间内打到对方的老巢,不像大宋有这么长的纵深。
“若是如此,小人真是什么都不怕了。请少宰放心,我们一定完成少宰的命令,就算是倾尽高丽国力,也在所不惜。”
杨霖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走到大堂中间,掀开箱子,只见里面全是珠宝。
一时间,大堂内珠光宝气,富贵逼人。
杨霖笑了笑,取了一颗珍珠,足有小鸟蛋那么大。
走到一个高丽少女跟前,杨霖轻轻揪开她的衣襟,将珍珠放了进去。
刚从外面搬来的珠宝,在深秋是很凉的,这个高丽少女身子一阵颤栗,脸红耳赤,却不敢动弹,果然够乖巧。
“凉不凉?我来帮你取出来。”杨霖笑着在她身上摸索着找了起来。
很快,他就捏住了两颗珍珠,道:“是不是这个,咦,怎么有两颗?”
可怜这少女只学过几句简单的汉语,比如说“遵命”“是”之类的,哪里听得懂杨霖的话,被他摸得又羞又痒,头低的更深了,双腿哆嗦起来,眼看就要站不住。
这相当于变相地逐客令了,杨资谦使了个眼色,和他的儿子悄悄退出大堂。
感觉到他们走了,杨霖嘴角一笑,杨资谦你还是太年轻。
派人去修建工事,是驻军高丽的第一步,很快自己就会逐步解除高丽的武装,一如当年的交趾。
有了这第一步,接下来的事,就容易多了。
(iishu)是,,,,!
第六百七十七章 强啊大石
【】(iishu),
建立一个足够强大的帝国,在杨霖的构想中,周围的藩属国,就没有必要再蓄养军队了。
他们只需拿出一定的钱来,每年作为供给,由大宋驻军保护他们的安。
这样一来,也可以避免有新的番邦崛起,反过来咬一口中原王朝。
养军队是很费钱的,他们拿出这些钱来,换来大宋军队的庇佑,何乐而不为。
杨霖的这番好意,周围国家领不领情,他就不知道了。
不过为了这个宏伟的计划,他已经开始着手,一个个实现了。
最容易的,应该就是高丽,事大主义盛行的高丽,这件事比较容易成功。
杨霖抽掉了天津的一支厢军,带着几百个工匠,到高丽去修建防御工事。
一大早,杨资谦就来拜别,杨霖刚刚打完一套拳,一边擦汗一边道:“回去之后,好生说服高丽君臣,晓以利害,勿使国内有人捣乱。”
杨资谦深深作揖,抹了抹眼泪,道:“殿下如此关爱高丽小国,让小人感激涕零,铭记肺腑。”
这个人实在有趣,杨霖打心底有些佩服他,回头吩咐了一声,不一会宝珠捧着一柄金鞘玉柄的宝剑来。
杨霖拿着宝剑,在阳光下噌的一声拔了出来,隐隐有龙吟之声。
他插回鞘内,道:“这个给你,我当祝你更进一步!”
杨资谦神色有一刹那凝重,被他很巧妙地掩饰过去,千恩万谢地拜别离去。
他前脚刚走,杨霖在院中吃些早点,就有一个急吼吼地脚步声传来,治河司总督张安进到院中,见了杨霖眉间一挑,抱拳道:“张安见过少宰。”
“张安,来的够早的。”
杨霖故意说反话,他来到幽燕,后方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来拜见了,唯独这个官阶很大的治河总督,没有见到人影。
张安也不是个憨直的人,一早就听出了不满,笑着上前道:“属下一直为少宰奔波,来的虽晚,真心可鉴日月。”
杨霖冷笑一声,骂道:“我怎么听说,你在灾区公开质疑本官的政策,说到激动处还骂了一句蠢货?”
“这绝对是毁谤,想要破坏下官和少宰的关系,如此卑鄙小人的话,少宰以后还是少听为妙。”张安义正辞严地说道,心底却有些忐忑。
当初河北大灾,朝廷一味地支持战争,绕过河北集中力量从河东运输,而赈灾反而拖后。
情急之下,张安有些口嗨,在震区说过包括杨霖在内的朝中巨擘们的坏话。
这些事都尉府一清二楚,上报杨霖,后者深知张安的性格,一笑了之。
如今说起,也是半开玩笑,完没有要追究的意思。
似张安这等水利人才,杨霖可舍不得弃而不用,将来用到他的地方还多的是。
“少废话,说吧,今天来是要钱来了,还是要人来了?”杨霖一边喝粥,一边问道。站在身后的宝珠、明珠、蕊珠端着汤盏,茶盅和漱口水。
折浣香这六个珠子辈的丫鬟,一个个穿着鹅黄衣衫,娇俏可人,衬的杨大郎富贵风流,让人艳羡。
张安嘿嘿一笑,道:“什么都躲不过少宰的火眼金睛,这次在天津港到平卢一带赈灾,下官发现沿途良田多半荒废。这几年气候反常,地震又改了河道,致使多处河堤崩溃。
其实河北一带,本不是黄河入海口,是为了防备契丹南下,将河水强行引到此地,可以说是害民不浅。”
杨霖一摔筷子,骂道:“前线十万火急,河北灾情未稳,你要将黄河改道,这么大的工程量,你考虑过朝廷能不能负担么?”
张安从袖子里拿出一摞纸来,道:“少宰放心,下官非但考虑过,而且深思熟虑。您看,这都是明细,需要的银两其实不多,朝廷只需要再发一次债券,来年河北丰收,足可抵债!”
杨霖神色稍霁,随手翻了翻,一张嘴就有粥奉上。摆了摆手,蕊珠上前,给他擦了擦嘴,杨霖点头道:“要是真如这上边说的,倒是还可以考虑,不过如今役钱这么贵,从哪去抽调民夫?”
“这个下官也想好了,不用征调民夫,只要少宰给我们治河司一道令旗,可以就地调动厢军,劳动力不久解决了?”
杨霖仔细看起他的计划书来,边看边骂道:“你还真是不打没把握的仗,把我算计的滴水不漏,今天不答应你,你是不是就不走了?”
张安上前,殷勤地倒了一杯水,推到杨霖跟前,笑吟吟地道:“此举惠及河北、山东两省百姓,少宰仁爱之心,天下皆知,岂会不答应?等到竣工那天,下官准备在入海口为少宰建造一个雕像,好让百姓永远感念少宰恩德。”
“这还差不多,不过这个雕像,做之前要征求一下我的意见。我希望单手掐腰,一手高举,突出我的英姿勃发的风采。面带笑容,眉目朗清,彰显我的爱民如子。”
张安拍着胸脯道:“少宰放心,下官已经牢记于心。”
杨霖冷哼一声,吩咐拿来文房四宝,写了一封手札。
张安眼巴巴地看着,几次伸手,又讪讪地收了回来。
“以后这种事,尽量不要在开战的时候来做,给我省点心好不好?”
“好,少宰放心!”
“滚吧。”
---
君士坦丁堡内,辽人欢声雷动,声震天地。
耶律大石一战,擒获国王六十多个,城主三十余人,贵族将军一百多员,俘虏兵马十二万,斩首六万。
缴获财货物资无数,堆积如山,都运进了城中。
耶律大石对这些人,没有丝毫的怜悯,厌恶之心难以遮掩。
他下令对所俘获的国王、城主和贵族,施行“射鬼箭”之刑罚。
《辽史·礼志三》:“出师以死囚,还师以一谍者,植柱缚其上,於所蝟,谓之‘射鬼箭’。”
将罪人缚于柱上,用乱箭射死,这是契丹独有的刑罚。
随着路边的马嘶声,绑在道路两侧的“国王”贵族和城主们,一个个被射的刺猬一般。
城中百姓,还有俘虏的西方士兵,都看傻了眼。
宣和三年秋,大辽国土再次扩张,势力已经延伸到欧洲大陆。
耶律大石接受文武臣子建议,迁都君士坦丁堡,正式更名为“兴辽城”,改国号康国元年。
城中精兵云集,猛将如云,财宝堆积如山。
一个横贯欧亚的帝国,用了不到三年,已经初具雏形。
西方各个公国、侯国、城邦,在他的铁骑面前瑟瑟发抖,几百个国王贵族的尸体,被抛进了爱琴海。
耶律大石静下心来,不再浮躁急于东进,开始准备生聚十年,恢复国力。
一代枭雄,苟起来了,反而更加可怕
(iishu)是,,,,!
第六百七十八章 细嚼慢咽
【】(iishu),
雪花飘落,大地蒙上一层浅浅的白。
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早在深秋就迫不及待地到来,也提前宣告了今年的寒冬,将会是远超往年的严寒。
近年来,一个冬天冷似一个,由于有风,雪花刮到长廊下,立即过来两个亲卫,为杨霖撑起一把大伞。
杨霖摆了摆手,站在风口,感受着寒冷的风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