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状元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日日生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他确实再也没有踏足昭德坊,遥想当初在扬州,秦桧进杨府都不用提前通报。
昭德坊内,段妙贞扬起臻首,星眸眯起,陶陶然发出猫儿般的呜呜声,白皙修长的喉咙努力吞咽。
杨霖十分受用,拍了拍大腿,段妙贞帮他整理好袍子,这才从地下的蒲团上爬起来,坐到他的腿上。
“你放心,这次在我的劝说下,陛下已经发兵,你也看见了。不出两个月,管教高氏一族俯首帖耳。到时候,我也不会亏待你的。”
段妙贞脸色红晕,轻轻偎到他的怀里,心里却想等到大理的权奸被清除,自己便入庙里还愿,从此青灯古佛,做一个出世的公主。
突然,锦儿闯了进来,叫道“少爷,老爷他回来了,急吼吼地要见你呢。”
段妙贞从他怀里跑了出来,道“既然如此,妙贞便回去了。”
杨霖点了点头,将她送出院子,上了一辆马车,从后门偷偷出去,然后对着锦儿疑道“我爹他最近喜欢乱跑,轻易不肯着家,这次突然回来是什么大事”
锦儿噘着嘴,不是很开心,道“少爷自己去了不就知道。”
杨霖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什么味道这么酸,醋坛子打翻了”
锦儿腰身一拧,不理不睬地就走开了,杨霖在后面追上笑道“整个昭德坊,就你面子最大。喏,这个钗子给你戴。”
锦儿刚想拒绝,看了一眼就挪不开眼睛了,这是一个栩栩如生的蝴蝶钗,做工精美至极,好像真的要起飞,戴在头上风儿一吹便是振翅状,十分好看。
杨霖笑道“笑一个,少爷才肯给你。”
人为财死,锦儿眯着眼,假笑了一个,然后拿着钗子跑开了。
杨霖快步来到大堂,果然自己的爹正在坐立不安,看见他进来上前按住杨霖的肩膀。
“爹,做什么,疼、疼,你手劲什么时候这么大了”
杨通一脸兴奋,刚想开口,却语塞了
这等混账下流的事,自己做爹的,如何问得出口。
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
“霖儿,爹问你,就是,那个”
杨霖难得见他这么反常,皱眉道“爹,到底是何事,你倒是说哇。”
事关老杨家血脉,杨通一跺脚,道“爹问你,你和方妙怜有没有就是那个。据说她被抓进了万岁营,你和她”
“没有”杨霖面不红心不跳,镇定地走到桌前坐下,面不改色地道“怎么可能,儿子不是乘人之危的人。”
杨通叹了口气,道“她在江南产下一子,明教中传言是被抓之后怀上的,如此看来和我们杨家没有关系。”
“什么”
杨霖拍案而起,吼了一声,道“竟有此事,爹,快去把他们找回来,这孩子八成是您孙子啊。”
杨通第一次有些嫌弃地看着自己儿子,激动之余也连声道“若是真是你的,这倒是一个好事,开枝散叶是宗嗣大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杨霖搓着手,痛心道“没想到我有儿子了,可怜见的遗落外地,跟着一群反贼掉入了贼窝。定然过得是朝不保夕,那方妙怜若是迁怒于他,我那孩儿啊,肯定日日受她的毒针扎身,说不定还给他捏的紫一块青一块,我的儿啊”
杨通见他眼角有泪,温声安慰道“霖儿别急,我在江南查到了他们的踪迹,可惜去晚了一步,听那院子里的下人说,小婴儿未受虐待,方妙怜待他极好。不过就是现在有些明教徒,暗里传出他的身世来,久而久之爹只怕有人对他们母子不利。”
说完之后,杨通把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给儿子听。
杨霖这才知道,自己儿子危险,爹也遇刺,实在是双重惊吓。
血脉牵系,隐隐中自有一股命数纠缠,让杨霖心绪难宁。尤其是想到,这个孩子的命运不在自己掌控,就更让他忧心,沉思片刻后道“爹,我要去一趟江南。”
杨通点了点头,道“爹和你一起去。”
“爹已经暴露了,到了江南难免成为明教的盯梢目标,到时候他们就可以绕着我们走了。我自去江南,统筹安排,誓要把孩儿夺回来不可”
少宰杨霖,在巧胜隐相一筹,保住了投奔他的西军之后,竟然主动提出要离开汴梁,为官家巡视江南。
他上奏的理由,是艮岳寿山缺少一块灵石,杨霖夜观天象发现石头在江南,所以要去一趟为皇帝寻找。
满殿君臣,对这番话半点也不信,除了赵佶
皇帝御赐金龙白璧,准许少宰杨霖离京,巡视江南。
散朝之后,这迅速引起各派系的讨论摸索,杨霖离京到底是为了什么。
内侍省,梁师成叹道“这泼贼,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你们都小心些,莫要让他再算计了去。”
王黼、蔡攸、高俅这些人深以为然,简直是人人自危。
蔡京府邸,礼部尚书蓝从熙和直龙图阁学士高屐等人,也聚在一块。
蔡京叹了口气,道“我本意将幼女灵宝嫁与文渊,并且找了显肃皇后做媒,谁知道这小子鼻子这么灵,竟然提前抛出汴梁。”
高屐有个儿子,为了他向蔡京求亲好几次了,都遭到了拒绝。现在明显带着点酸味,道“太师这一招固然是好,不过杨霖不是等闲之辈,他是天子近臣中的近臣,可谓是官家面前第一亲近的臣子。想用此计使官家对他产生嫌隙,恐怕会得不偿失。”
蔡京心道,本官和文渊结亲,又把儿子送给梁师成,正是所谓狡兔三窟。
任凭大宋朝堂风云变幻,我蔡氏一门始终不倒,还有弟弟蔡卞也是朝中一系,可谓是八面玲珑。
“杨文渊实在太奸猾了,这次出巡江南,他必然是有深意的,可惜本官实在猜不透”
许久不曾齐聚的正义三巨头,在樊楼设宴,为杨霖送行。
万岁营的精干人马,已经全部派往江南,京中暂时也没有大的风浪。
此时杨霖去江南,影响不算大,刘清水笑道“我阿姐从禁中传出话来,说是皇妃们都想到艮岳居住,一来艮岳宽敞,二来环境也优雅,离着陛下还近。大郎,你觉得这件事如何”
杨霖想了想,道“既然是皇妃们的共同心愿,那我们可以跟陛下进言,只需掏出些钱来修建几个宫殿而已。”
自己即将获得西北的聚宝盆,些许钱财只是身外之物,只有花出去才是钱。
能用钱换来的权势,都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和其他士大夫喜欢积攒家产不同,杨霖始终认为这玩意堆在家里的仓库,便是一堆废铁。
交好赵佶的后宫,才能保证皇帝对自己的观感始终不错,何乐而不为。
杨戬更是兴奋,禁中始终是梁师成的天下,自己的缉事厂从他的嘴里抢了一点点的吃的,便被他视为眼中钉一般。
现在禁中空了,倒要看他怎么钳制自己,到了艮岳皇妃、内侍们谁还用看他梁师成的脸色。
杨霖灌了几口酒,道“不说这些了,等到我离开之后,你们自向陛下进言便是,这费用我可以拿。”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十分开心,大郎够仗义,这种人情帐都让到了自己头上。
刘清水更是开心,到了艮岳,他姐姐可就自由多了。
回家省亲,也不用再看梁师成的脸色,姐弟团聚的时间也多。
一入宫门深似海,陛下每年都广纳后妃,这宫中寂寞难捱,并不是说说而已,有家人排遣当是好事。
楼下停着一辆马车,吕望上来道“少宰,时辰不早了,不如就此出发吧。”
杨霖站起身来,迎着樊楼上的清风,道“两位哥哥,小弟离京一段时间,汴梁就靠你们看着了。”
“大郎老弟放心。”
杨霖振衣下楼,登上南下的马车,心里七上八下的。
自己的儿子,还是一张白纸,对他来说现在是最重要的时间。
如果不能快点夺回来,任由那群明教徒,往这张白纸上画魔鬼,画毒蛇,画长角的鳄鱼,那么将来父子相见,该如何面对。
第二百零九章 傀儡皇帝
上一章被河蟹兽吃掉了,已在群内上传
四更深夜,天色漆黑。
大宋与大理交界,是一片空旷的山谷,由于土壤不适种植庄稼,而且每逢雨际,河水总会漫上地面,所以人迹罕至。
密密麻麻的士卒,悄然摸进了这片山麓,嘴里咬着布条避免发出叫声。
沿边的土司势力不算很大,这种土皇帝,把自己的地盘看得比命还重,你要是派人来帮他守,马上就会引起当地土司们群起造反。
大宋北边一直叛乱不停,西边也有心腹大患,从来没有过南下取大理的意图。
百年以来,大理也习惯了这种安逸,就好似在温水中泡的正舒服青蛙。
现如今来了个厨子杨霖,加了一把火,要吃掉这个比大宋立国时间还长的小国了。
隋末唐初居住在洱海边的白族先民“河蛮”就拥有“数十姓,以李、赵、杨、董为名家”。
如今白族内,最大的势力是高家和杨家,而作为大理皇帝的段氏,根本就是有国无权。
白族人崇尚汉家文化,他们的族中高门,也往往喜欢把自己和历代王朝中的汉家名人沾上点关系。
百忍家风”张、“清白传家”杨、“工部家声”杜等等,其典就出自汉族的名人传说,都是想把自己的祖系拉扯到汉族那里。
守在此地的首领,名字叫做李乐进,年近六旬,精神矍铄。
李乐进睡得正香,怀里抱着一个新纳的少女,突然外面传来厮杀声。
多年的内斗,让他警觉地起身,披上衣服到寨子前往外一看,顿时吓出一身冷汗。
赖以为屏障的山前暗寨,没有发出一点警告,便被人突破了。
上下星星点点亮着百十个火把,李乐进不明所以,只得下令敲鼓召集族中战士。
白兵刚刚到位,忽见下方鬼火幢幢,亮着刚喝的火把一化十,十化百,迅速变的如同满天繁星,将丛林照的如同白昼。
悄无声息间,已经有十万人杀到了眼前,这已经超过了李乐进的思考能力范围,站在原地愣怔着不知该如何下令。
几个勇敢的战士,吼叫着冲了上去,瞬间被射成了筛子,钉死在大树上。
火把渐渐逼近,终于有人看清了来者,大叫道“是宋军”
底下的宋人,高声喊道“大宋应大理皇帝段氏之求助,入大理平叛,阻挡者死”
李乐进脑子里终于缓醒过来,原来是皇帝请了援兵,来对付姓高的。
大理国就高氏杨氏不断地内斗,姓高的做了皇帝,姓杨的不愿意,这才便宜了段皇帝重新登位。
他们自来争斗,我们小族跟着凑什么热闹,不如早点投了。
不管是谁打赢了,还不是要靠我们拥护。
李乐进把刀往地上一插,道“段皇帝请了宋人打高皇帝,和我们姓李的有什么关系,打开寨门给宋军放行。”
寨门缓缓打开,宋江神色一喜,挥军而入。
大军如同洪流过境,把这个小寨洗劫一空,所有能战的男子,都被集中起来关押。
李乐进这才知道上了当,但是毫无办法,现在的差距就如同大人打婴儿一般。
大理的军队弱么一点都不弱,他们打得吐蕃丢盔弃甲,百年之内国土不断变大,从未丢失过一寸。当初立国时候,白夷三十六寨,一个比一个凶悍。
但是他们的精兵,都集中在都城羊城和几个大领主的城池内。
宋江进了寨中,看着场地中央,李乐进全家都被抓了过来。
“哪个是领主”
有个士兵指了指李乐进,道“回将军,就是这个黒厮。”
宋江瞪了他一眼,小兵这才发现,李乐进虽然黑,可是比起自家将军来还算白净。
宋江笑吟吟地上前,扶起横眉冷对的李乐进,道“李头领,军情紧急,事急从权,只能先委屈你一下了。来啊,把李领主一家带到后军,随军看押。”
李乐进怒道“你们要对大理宣战么”
“我们只是应大理皇帝的请求,前来助他平乱,是你们的公主亲自到汴梁去求救的。唉,大理大宋既是兄弟之邦,又有藩属之情,大理皇帝受制于奸佞,我们宋朝不能不救啊。”
宋江站在寨中的高岗,俯瞰山谷下的大理风光,夜色诱人。路边亮着的火光,如同一条条火龙,将山麓间的地势、与大致的绿色映照出来。
从今夜开始,大宋正式开始了对大理国的用兵,打的是大理皇帝段正淳派公主求救的旗号。
沿途的大理诸部,态度暧昧的多,誓死抵抗的少。
再加上只要不抵抗,没听说宋军杀人的,越来越多的部落选择观望,不愿意掺和到皇帝和高家的争斗中来。
宋江率兵,一路前行,所经过城寨部落,排兵布阵,如有神助,各处敌情,全都了若指掌。
即使是古之名将,也没有这个本事,大理诸部逐渐觉察出事情不对
大理国都,羊苴咩城。
高泰明怒火冲天,率兵直抵大理皇宫。
沿途的内侍宦官宫女,纷纷吓得跪在道路两侧,不敢抬头。
高泰明冲进皇宫,正好段正淳也吓得卧病在床,见他进来惊得浑身哆嗦,挣扎着要爬起身来。
高泰明是乌蛮领袖,大理国实际的掌权者,所谓的“乌蛮”,不是指固定的番族,而是西南诸族的泛称。
十二年前,高泰明奉父命取消“大中国”,还帝位于段正淳,自领相国,政令皆出其门,大理国人称为“高国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