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在乡下

    不用看,大概也能够猜到都有些什么热议。

    前世金庸先生提出的这个概念,自然非同小可。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他推出的武侠,也暂时告一段落了。

    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肯定还会继续推出武侠。

    现在,就先歇一歇了。

    制作竹筏的村民们,这个时候已经制作完成了十支竹筏。

    差不多够用了。以后如果不够用的话,再加做就可以了。

    村民们将竹筏陆续推进河里,打算先试行一下。

    李寒也去帮忙,跳上了一支竹筏,用竹蒿一划,竹筏便漂离岸边。

    在河面上前行了一段距离之后,完全没有问题。

    返回先前的位置,跳上岸,将竹筏栓好。

    竹筏已经准备好,再等简易码头完工,项目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

    ……

    第二天上午。

    李寒又来到河边,码头修建工作还在进行。

    和修建码头的村民们聊了一会儿天之后,李寒跳上一支竹筏,今天天气非常不错,他打算摇一支竹筏去九龙峡溜达一圈。

    “小寒,注意安全啊!”村民们纷纷嘱咐。

    李寒连声答应。

    竹蒿一划,竹筏刚刚离开河岸,便听到一声极为宏亮的鸣叫声。

    是那一只丹顶鹤,那个家伙又来了。

    自从李寒上一次在丛林深处救了它之后,那个家伙经常都会到村子里找李寒。

    李寒也非常喜欢那只美丽、优雅的大鸟。

    不对,应该说是巨鸟。

    因为,李寒发现那个家伙的体型越长越大了,现在都已经明显超过了丹顶鹤正常应该有的体型。

    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继续长大

    不仅体型越来越大,似乎还越来越聪明了,都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口令了。

    之所以会这样,应该与那一粒百灵丹有关。

    因为,那一只同样吃了百灵丹的天堂鸟,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很快,一只体型巨大的白色大鸟,出现在视线里,的确就是那一只丹顶鹤。

    丹顶鹤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仙鹤,这个名字似乎更好听。

    村民们也都知道仙鹤的存在,所以已经见怪不怪,只是和李寒开了几句玩笑。

    仙鹤落在李寒的竹筏上,收了翅膀,好家伙,体高应该已经达到了10公分,都差不多与李寒一般高了。

    这家伙的体型真的是越来越大了。

    李寒啧啧感叹了两句。

    然后,看这个家伙的意思,似乎是想要免费坐一坐竹筏。

    也好,那就带着这个家伙一起。

    李寒摇着竹筏出发,缓缓悠悠,一人一鹤,倒也惬意。

    李寒并不着急,摇得很慢,差不多两个小时之后,才到了九龙峡水域。

    河道变得更宽,水也更加青绿,远处是绿树青山,百鸟啼鸣,近处是碧水幽幽,就像是走进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让人心旷神怡。

    尽管已经来过九龙峡很多次了,但每一次来,心情都是十分的愉悦。

    仙鹤也始终在蹭着免费的竹筏,偶尔舒展一下自己优雅的身姿,它的心情似乎也很不错。

    到了一处河道十分宽的水域,李寒不再继续摇竹筏,而是将竹蒿放倒在竹筏上,任竹筏自己在水面上漂浮。

    随后,取出特意带来的一根钓竿,准备钓一会儿鱼。

    钓的不是鱼,而是心情。

    当然,九龙峡水域里的鱼的味道,也是十分鲜美的。固然还不上自己堰塘里喂的那些鱼,但也要比市面上大多数的鱼更鲜美。

    试了试水的深浅,调整好浮筒的位置,然后挂上鱼饵,将钓线抛出,又将钓竿固定在竹筏上。

    接下来,就是鱼儿们愿者上钩了。

    当然,有没有鱼儿上钩李寒并不在意。就像之前所说,他钓的只是心情。

    斜躺在竹筏上,看看天上的蓝天白云,看看周围的绿水青山,再看看水里的浮筒,又有仙鹤在旁。

    &nb




第二百六十二章 那是只会在画中出现的画面
    点赞数和留言数都还在不断增加。

    有很多留言都让何璐多拍一些视频。

    不过,何璐在惊喜之余,却是并没有盲目的多拍视频。

    视频拍多了,又都只是一些普通风景视频的话,效果其实不会太好。

    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有同事“哇”的一声惊呼,“快看!那里!那里!”

    同事似乎很是有些兴奋,手指向一处,让同事们快看。

    难道有什么奇异的风景

    何璐和其他的同事们,连忙扭头向着同事所指的方向看去。

    然后,也都是一声情不自禁的惊呼。

    他们看到的并不是什么奇异的风景,而是在远处一片宽阔水域的中心位置,一只竹筏漂浮在水面上。

    竹筏上,有一只体型巨大的什么鹤,应该是丹顶鹤,正在优雅的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在丹顶鹤的旁边,有一个人,应该是一个年轻男子,斜躺在竹筏上,身前有一根被固定在竹筏上的钓鱼竿。

    很明显,年轻男子正在垂钓。

    周围是绿水青山,宽阔水域的河面中心,竹筏、仙鹤、一人、垂钓,简直说不出闲适、惬意与潇洒。

    这样的一幅画面,绝对只会出现在画中。

    很多国画大师,都画过类似的画面,那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的画面,也是很多人都向往的宁静与悠然。

    然而现在,一幅本来应该只会在画中出现的画面,却真真实实的出现在了眼前。

    包括何璐在内的所有人,都是忍不住的惊呼出声。好在他们的惊呼声,应该没有打扰到竹筏上的年轻男子,和那一只优雅美丽的仙鹤。

    因为,距离隔得还很远,声音传到那边都应该已经很小声了。

    惊呼过后,众人又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看到这样一幅本应该只会出现在画里的画面,那绝对是让人兴奋的。

    然后,竹筏上那个垂钓的年轻男子是谁

    是谁可以如此的惬意和潇洒

    是谁能让一只仙鹤陪伴左右

    答应其实并不难猜测。

    这里是九龙峡,与缘溪村毗邻。而且,还听说从九龙峡出发,沿着水域可以直达缘溪村。

    那么,答案似乎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那个年轻男子只会是缘溪村李寒。

    应该也只有有些神秘的李寒,才能够让一只仙鹤陪伴左右。

    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确定,但可能性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何璐和同事们都有些激动,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当即,纷纷向李寒所处的水域靠近过去,只可惜到了可以到达的靠得最近的地方时候,距离木筏所在的位置都还是有点远。

    不过,没有关系,距离远一点还更加的唯美。

    同事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拍视频,这样的画面可遇不可求,自然是要拍下来的。

    何璐也心情激动的在拍摄,如果说之前的那个视频有火的节奏,那这个视频绝对能够大火。

    哪怕竹筏上垂钓之人,只是一个普通人,视频都应该能够火。

    现在,垂钓之人十有就是李寒,那绝对大火、特火。

    何璐越想越激动,一连拍了好多段视频,打算选出一段最好的视频,发到网上去。

    视频虽然看不清,也看不到垂钓人的模样,但并不需要看清。看不清的效果其实还更好。

    何璐在几段视频中选出了最好的一段视频,然后将其发到了网络上,并且也配了一段文字,“还是九龙峡,竹筏、仙鹤、一人,垂钓!”

    ……

    河面中心,竹筏上。

    李寒听到了远处传来的人的声音,坐起身子,扭头看去,果然在远处的河岸边上,有大概十几个人,全都拿着手机在拍摄。

    看到他坐起身子,看向他们之后,又拼命的向他挥手。

    李寒也挥了挥手,随后又做



第二百六十三章 邀请李寒写词一首?
    视频在网络上不断燎原,有越来越多的人都看到了。

    凡是看到的人,无不啧啧感叹,这也太悠闲惬意了吧简直让人羡慕!

    有武侠迷也看到了。

    “卧槽!那则视频大家都看到了没简直就是羡煞旁人啊!”

    “看到了。看来希望李寒尽快推出新武侠作品的愿望,不太现实了啊!”

    “没办法。写对于李寒来说,估计只闲来无事时的随意而为。这尼玛真是神仙般的生活。”

    “……”

    ……

    武侠名家中,也有人看到了。

    然后,将视频在圈子里传开,所有的武侠名家们,都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

    受到李寒昨天提出的“无招胜有招”概念的刺激,一众武侠名家们更是积极的筹备自己的新作品。

    看书、查资料、构思大纲、剧情、人设等等,实在是非常的累。

    而李寒呢,现在正悠闲的垂钓于山水之间。

    两相一对比,实在是让一众武侠名家们心情复杂。

    然后,他们又不得感慨,对于李寒的生活,他们十分羡慕!

    但他们注定过不上那样的生活。

    “罢了,还是好好准备自己的作品吧。那小子的悠闲,咱们是享受不来的。只希望我们能够尽快创作出,比《七种武器》更好的作品。”

    “唉!希望啊!”

    ……

    魔都。

    苏雨情、秦小月二女看到视频之后,立刻做出了一个决定,她们要再去缘溪村。

    那种悠闲的生活,自然也是她们所向往的。

    幸运的是,她们可以说走就走。

    ……

    府南省。

    位于省城西南方向的府南影视拍摄基地。

    府南省同样有一座影视基地,虽然名气和规模都比不上横店,但在全国范围来说,也是一座大型影视基地。

    上一次歌曲《精忠报国》挑选歌手,就是在这一座影视基地里进行的。

    古装爱情短剧《心梅》,在这里拍摄。

    现在戏已经全部拍摄结束,后期制作也已经基本完成,送审通过之后,就会在府南卫视播出。

    这本来就是府南卫视自己拍摄的短剧。

    现在,唯一让导演邱丰头疼的是,短剧还差一首让人满意的插曲。

    或者说,还差一首人满意的词,根据传统词牌名而填写的词。

    词本来就是歌曲。

    事实上,我们现在说的古词,其实都是古时人们的歌曲。每一种词牌都代表一支曲子,有旋律、有节奏。

    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歌曲的曲谱。

    古代词人们在作词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填词,根据词牌填词。和现在音乐人填词,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

    只不过,词牌在字数、平仄等方面,都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对词人的要求很高。

    一般人真填不了词。又或者填出来的词仅仅只是字数对了,平仄却全然不对。

    古装爱情短剧《心梅》里,有这样一段男女主角相别的情节。

    长亭外,码头处,男主角将在这里乘船离开,女主角赶来相送。两个人是一对恋人,这一别或许就是一年、两年,甚至更久。

    所以,两个人都不忍分离,依依难别。

    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剧情,是全剧最重要的剧情之一。

    所以,导演邱丰需要为这段剧情配上一首插曲,以更表两人依依难别之情。

    因为是古装剧,邱丰决定用一首古词歌曲。

    历史上有流传下来的,关于恋人相别场景的词,有不少。其中有一些用作插曲也可以,但更理想的是用一首原创新词。
1...99100101102103...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