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在乡下

    他们刚开始时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认为李寒绝对是在消费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人物。

    本来,如果最后的事实证明,李寒真的能够弥补历史遗憾的话,他们也应该是感到非常高兴的。

    但是,之前和支持一派的人在网络上争论了那么久,如果真的是他们的判断错了,那面子上就有些下不来了。

    所以,现在的他们心情就颇有些复杂了。

    但事已至此,只能先将电影继续看下去了。

    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要出外求学。但在当时,女子是不能在外面抛头露面的。

    于是,祝英台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

    女扮男装吗

    观众们又在想,已经失传了的真实梁祝故事中,也真的是如此吗

    “应该是吧。”现在心里差不多就可以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了。

    然后,祝英台和银心两个人在半途中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

    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人就是这样相识的吗

    这倒也还好,关键是在接下来读书的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始终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枕共眠。

    晚上同枕共眠,这两个人也太开放了吧

    其实不是。

    因为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尽管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但梁山伯始终都认为祝英台是男子。

    同枕共眠三年却不知道对方是女儿身这就有些扯淡了啊!

    这特么同枕一个晚上,就应该知道对方是女儿身了吧不对,哪里需要等到晚上同枕,走在一起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了吧。

    还有,祝英台作为一个知书达理的才女,不应该这样没有羞耻心吧

    刚一见面就和男子同枕了梁山伯以为她是男子也就罢了,她总不能够也把自己真的当作是男子吧

    李寒这情节设定有些扯啊!

    反对一派的人心中大喜,情节越扯越好啊!

    只是,隐隐之中那种感觉却又依然存在。

    这特么是什么情况这么扯淡的情节也能给人那样的感觉已经失传了的真实梁祝故事,也是这样

    这不可能吧

    支持一派的人同样觉得有些扯淡,太不合常理了。

    不过,转念又一想,既然是传说中是爱情故事,是爱情传说,不合常理倒是也可以说正常。

    然后,祝英台心里暗暗的爱慕上了梁山伯,但梁山伯却浑然不知祝英台的心意。

    他能够知道才怪。同枕共眠三年都不知道对方是女儿身,还能够察觉对方爱慕自己的心意

    甚至,祝英台多次向梁山伯暗示自己其实是女儿之身,甚至还表达了爱慕之意,梁山伯依然没有任何察觉。

    观众们感慨,像这种憨直的人,那只能存在于小说故事当中了。

    最终,还是祝英台大胆向梁山伯表明自己是女儿之身,同时也直接表达了爱慕之意。

    梁山伯这才恍然大悟。

    然后,两个人成为了一对恋人。

    这种情节那也只能出现在小说故事当中了。

    原来,已经失传了的梁祝故事是这样。

    等等,为什么要这样感慨这部电影并不是科普电影,按理说,不应该这样感慨才对啊!

    这样一来,岂不是说他们在心里已经默认,这部电影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梁祝故事了

    这不应该吧。

    但不管怎样,电影还在继续。

    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人成为了恋人,然后常见的桥段出现了,一个叫做马文才的富家子弟,也喜欢上了祝英台。

    再之后,梁山伯去祝英台家提亲,祝家不愿意祝英台嫁给梁山伯这个穷小子,对两人的事百般阻扰。

    后来更是不顾祝英台的强烈反对,要将祝英台嫁给马文才。

    梁山伯得知了消息之后,相思成疾,之后竟然一病不起,最终离世。

    我擦!这什么情况梁山伯死了

    已经失传了的真实梁祝故事中,梁山伯也死了吗

    如果真是如此,那岂不是说,梁祝故事其实是一出悲剧

    竟然是悲剧

    影厅里的观众们都轻轻皱眉,没有人喜欢悲剧,包括那些反对一派的人。

    更何况是传说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故事。

    他们一直都认为,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爱情,虽然会遇到重重阻挠,百般曲折,但最后肯定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就像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一样。

    没有想到竟然会是一出悲剧。

    如果




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寒真的做到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一出爱情悲剧,似乎就没有那么悲伤了。

    两个人生前虽然不能在一起,但在死后可以这样缠绵双飞,永不分离,似乎也是非常不错的。

    这无疑是非常浪漫的,整个故事也会因此,增添不少浪漫主人色彩。

    既然如此浪漫,那自然就没有那么悲伤了。

    有人想到了这一点,但也有人还没有想到,他们依然还是在想,坟墓里为什么会飞出两只蝴蝶

    不过很快,两只蝴蝶是梁祝所化的说法,就传遍了整个影厅。

    那些依然还没有想明白的人,心里猛然一震。

    梁祝化蝶

    这……

    卧槽!应该就是如此了,绝对不会有错!从坟墓里飞出来的那两只蝴蝶,绝对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所化。

    梁山伯因思念祝英台而死,祝英台为梁山伯殉情,他们的情感天动地,感动了上苍,这才让他们可以在死后双双化蝶,成双成对。

    这样,他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再没有人能够将他们分开了。

    所以,绝对不会有错,那两只蝴蝶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李寒能够想出这样的设定,脑洞也太大了吧,简直太牛批了!

    这绝对会是爱情作品中的永恒经典,甚至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经典!

    一对生前不能在一起的恋人,在死后双双化蝶缠绵,这都不是永恒经典,那什么才是永恒经典

    影厅里所有的观众们,全都莫名的兴奋和激动,包括那些反对一派的人。

    在两只蝴蝶出现之前,反对一派的人还在心里愤愤的想,不管已经失传了的真实梁祝故事是不是这样他们都要再去制造舆论。

    李寒竟然把梁祝故事搞得这么悲剧,实在是不像话嘛,就不能搞成喜剧吗

    然而现在,刚刚的想法一扫而空,变得非常的兴奋和激动!

    只因为梁祝化蝶的一幕,实在是太过于经典了!

    而更加重要的是,他们突然强烈的感觉到,已经失传了的真实的梁祝故事,就是这样的。

    这种感觉从一开始就隐隐约约,始终有那么一些,只是并不如何强烈。

    但当他们知道那两只蝴蝶是梁祝所化的时候,也就是现在,那种感觉就十分强烈了。

    真实的梁祝故事,很有可能就是这样。

    即便不是这样,他们也愿意把其当作是真实的梁祝故事。

    李寒,他真的做到了弥补梁祝故事失传的遗憾。

    反对一派的人在这个时候,心思发生了完全的转变。为了最后梁祝化蝶的这一幕,他们决定等一下出了电影院之后,立马在网络上对李寒表示道歉,他们之前的想法彻底的错了。

    这样一来,他们肯定会被那些支持一派的人嘲讽,面子肯定是丢大了。

    但没有关系,为了如此经典的一幕,一点面子又算得了什么

    反对一派的人如此,那些支持一派的人,自己就更加兴奋和激动了。

    他们就知道,电影一旦上映之后,反对一派的家伙们,就会被狠狠打脸的。

    现在,事情果然如此。

    如此,看那些家伙还要如何争辩乖乖的认输吧。

    ……

    某一个影厅里。

    岑学庚看到最后梁祝化蝶的一幕时,也不禁有些激动。

    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而激动了。

    他曾经一度以为,他这一生是不可能看到梁祝的故事了。

    非常遗憾,但却没有办法。

    然而现在,他似乎看到了梁祝的故事,已经失传了的真实的梁祝故事。

    只因为最后的梁祝化蝶。

    在这之前,穷极他所有的想象,也不可能想到梁祝故事的结局,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身死化蝶。

    然而现在,当梁祝化蝶的一幕出现在眼前时,又感觉这一幕有些真实,似乎就像是一直都存在于历史中一样。

    那么,这真的就是已经失传了的,真实的梁祝故事吗

    应该并不是。

    毕竟,李寒就算再强,也不可能只凭借想象,就创作出一个已经失传了很久的故事。

    但到底是不是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真的能够给人一种,它就是已经失传了的真实梁祝故事的感觉。

    这就已经足够了。

    李寒,他真的做到了!他真的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岑学庚有些激动,又十分感慨。

    ……

    另外



第三百一十六章 李寒的问题:情是何物?
    支持一派的人如此,那些还没有去看《梁祝》的反对一派的人同样如此。

    他们也很想去看看,那些家伙看过之后就反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所以,无论是支持一派,还是反对一派,都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电影院。

    看完之后,他们都找到了各自想要的答案。

    对于反对一派的人来说,除了还有极少数人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之前判断失误之外,大多数的人都知道,自己之前的确是错了,他们不应该质疑李寒的。

    极少数人依然负隅顽抗,但已经掀不起任何的波澜。

    这个时候已经可以说,这一场持续了不短时间的争论已经结束,支持一派完胜!

    这个时候作为胜利的一方,本可非常解气的去嘲讽那些反对一派的人,但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

    看在那些家伙及时道歉的份上,就不去嘲讽了。

    况且,那些家伙的本意,其实也是为了保护梁祝故事,而不是刻意针对李寒。

    现在,那些家伙一样的兴奋和激动,有这就足够了。

    大家一起兴奋和激动,一起讨论梁祝故事最后经典的一幕,也挺好的。

    网络上,两派之间的争论已经几乎没有了。有的只是大家一起对于梁祝故事的各种讨论。

    尤其是最后,梁祝纷纷化蝶的经典一幕,更是被大家津津乐道。

    这一幕实在是太过于惊艳了,所有人都为此感到兴奋和激动!

    没有人知道李寒是如何构思出这一幕的他们只知道这一幕,一定会成为永恒的经典,闪耀当世,流传后世。

    也只知道,李寒在这类故事创作上,有着极强的天赋和敏锐的感知。他一定是从现在关于梁祝故事记载的只言片语中,获得了灵感。

    李寒和《梁祝》,成为了网络上的绝对焦点。

    不只是网友们议论,很多的名人大佬,也亲自撰文表达了自己对于《梁祝》的看法。

    著名历史学家岑学庚就这样写道:“今天去看了《梁祝》,心里十分感慨。这也许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失传了的梁祝故事。但我却希望它就是历史上已经失传了梁祝故事,它也有资格成为历史上传说中的梁祝故事。李寒先生真的为我们弥补了梁祝故事失传的遗憾,我们要感谢李寒先生!”

    国家历史文化分部主任沈学铭写道:“李寒先生的《梁祝》,对于我国遗失的历史文化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梁祝化蝶在这一刻成为经典,闪耀现在,也必将流传后世。在数十年、上百年之后,李寒先生创作的梁祝故事,或许就会真的成为历史上传说中的梁祝故事。”

    岑学庚、沈学铭这样大佬级别的人物,都亲自撰文对李寒的《梁祝》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也给予了很高的赞誉。

    这无疑相当于等于李寒的《梁祝》,已经得到了官方的权威认可。

    这样一来,谁还敢说李寒是在消费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人物

    极少数那些仍然还在负隅顽抗的家伙们,这个时候总应该彻底偃旗息鼓了吧
1...118119120121122...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