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在乡下
最终,黄帝得到应龙、九天玄女等相助,才终于打败了蚩尤。
蚩尤被应龙斩杀。
也有一种说法是,黄帝并没有让应龙斩杀蚩尤,而是降伏了蚩尤。
但不管怎样,蚩尤败了。
如此大战,李寒将过程写得十分详细,让所有人看得十分过瘾,又唏嘘感叹。
而这一战,也让人完全认识了蚩尤。
他们现在终于知道,原来在炎黄时期,还有如此强大的人物存在。
蚩尤战败,三大部落现在只剩下了,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两大部落。
两大部落之间,利益冲突依旧存在,战争依旧无法避免。
终于,在阪泉之野,炎黄大战爆发!
也被称之为“阪泉之战”。
这一战依然惊天动地!
李寒依然描写得十分详细,再一次让人所有人看过了瘾。
最终,终究还是黄帝部落更为强大一些,战胜了炎帝部落。
炎帝最终归服于黄帝。
而黄帝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也成为了唯一的首领,最终完成了各部落的统一。
至此,时代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是炎黄时期最著名的两大战役。
而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说是“涿鹿之战”在前,也有人说是“阪泉之战”在前。
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两次战役之后,黄帝实现了对各部落和民族的统一,使时代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
到了这里的时候,这一次岑学庚研究组,最新发表的神话传说故事终于结束。
看完之后,所有人都感觉像是看完了一部炎黄时期的发展简史。
炎帝、黄帝、蚩尤、仓颉、杜康、岐伯、嫘祖、隶首、风后、伶伦等等人物相继登场。
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家就知道这一次会看得非常过瘾。
现在,只能说比之前认为的更加过瘾得多。
所有人都很高兴,他们终于颇为详细的了解了,炎黄时期的一些大事件。
网络上,无数的人议论纷纷。
“原来我们的先祖炎帝和黄帝之间,还发生过这样的大战。刚开始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仔细一了解,发现这是必然。感谢李寒先生和研究组,让我们了解了这些。”
“我以前是真不知道,在炎黄时期还有蚩尤这样强大的人物存在。李寒先生说得对,蚩尤也是我们的先祖之一。”
“神话传说故事,比想象中的更加精彩。感谢李寒先生和研究组,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如此精彩的故事,还了解了炎黄时期的历史。这种感觉非常好。”
“这一次的故事结束了。期待李寒先生和研究组,下一次再发表新的神话传说故事。”
“……”
伴随着网友们的种种热议,炎帝、黄帝、蚩尤、仓颉等等人物,相继登上了网络热搜榜。
很多人对此有些不明觉厉,不知道这些人物怎么突然之间就登上了热搜榜
炎帝和黄帝大家都知道,但蚩尤、仓颉、岐伯等人是是谁
因为疑惑,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很快就知道了答案。
原来是研究组又发表李寒的最新神话传说故事了。
热搜榜上的那些人物,都是今天神话传说故事里出现的人物。
这种事情以前也发生过。
但以前都是一个人物出现在热搜榜,而不像这一次,一大堆人物出现在热搜榜上。
看样子,这一次神话传说故事的规模,要远比以前大得多啊!
很多啧啧感叹,然后一些原本并不打算看的人,在好奇心的
第四百七十四章 校园门口请孩子们吃东西
去渡口
周福升道:“你们去渡口做什么想要渡河”
然后连连摇头,又继续说道:“不行,不行。那个渡口已经没有使用了。况且,那里也只有一条小船,还有些破损。绝对不能让你们使用,万一出了事情谁负责”
柳元梦忙道:“叔,你放心。我们不是去渡河的。不会去使用那条小船。是这样的……”
经过一番交流之后,周福升和村民们,总算是知道了,村子里突然来了这么多人的原因。
不过,依然还是不太理解。
不过就是那个叫做什么李寒的,在渡口写了一首诗而已嘛,就能够吸引这么多人来
一个废弃的渡口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要说那里的景色,也很平常普通啊,没什么特别的。
无法理解。
柳元梦笑道:“叔,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呢。”
更多的人
周福升和村民们更不能理解了。
不过,只要确定了这些人来村子,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也不是要去渡河就好。
至于大河的那个渡口,那些人要去看就去看好了。
随后,周福升又叮嘱了一番之后,和村民们散去。
走的时候,很多村民还暗自嘀咕着什么。
估计是在说这些人真是闲着没事做之类的吧。
村民们散开之后,柳元梦对同行人说道:“走吧,我们直接去渡口那里看看。”
同行人纷纷点头,一行人再出发。
半个小时之后,到了渡口位置。
之前还有不少动作更快的人,已经在这里了。
大家相互之间点头示意。
然后,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是既激动又感慨。
他们竟然真的看到这个地方了。
能够来到这里,至少都是对诗词十分喜爱的。
那么就好好的感受一番,如果是他们看到这样的场景,能够写出什么样的诗句
结果是令人沮丧的。
不过,没有关系,能够来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
足以让网络上那些想来,而来不了人羡慕了。
于是,大家纷纷拍照打卡,在网络上开启了装逼模式。
“到了李寒先生写《塘州西涧》的地方了。有些萧索,但却很美。我似乎能够体会到,李寒先生当时站在这里时的心境。”
“野渡打卡!所谓野渡,就是李寒先生写《塘州西涧》的渡口。这个渡口我问过当地的村民了,没有名字。那就叫它野渡好了。野渡无人舟自横嘛。你还别说,站在这里,还真是突然有一点文思泉涌的感觉了。”
“……”
反正是为了装逼,那就适当的吹一吹牛逼好了。
当然,大家来这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装逼。
他们是真想来这个地方好好的感受一番。
在网络上装个逼,只是顺带而为。
而他们的装逼的确非常成功,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羡慕他们,还请他们拍些照片给他们看,他们也想感受一番。
来这里还真是来对了。
……
横店。
《三国演义》大电影剧组。
导演景文博将已经拍摄好的影片,拿给李寒看。
想让李寒看一看有没有什么意见
李寒上次离开横店去塘州,本来说的是两三天就回来,结果去了一个多星期。
景文博也是很无奈。
而这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网络上又多了几个关于李寒的故事流传,这又让景文博感慨不已。
李寒无论走到哪里,总能留下各种各样的故事,实在是让人感慨万千。
李寒颇为仔细的看了一些片段,结果很满意。
景文博的实力,李寒还是相当信任的。
李寒笑道:“效果非常不错,景导和大家都幸苦了。”
景文博也笑道:“李寒先生满意就好。李寒先生这一次打算在横店呆几天呢”
李寒道:“应该不会呆在这里,明天就打算回家了。十来天之后,还要去京城一趟。”
景文博点头,他就知道李寒不会一直呆在横店。
老实说,他很羡慕李寒,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十分的惬意潇洒。
随后说道:“过段时间剧组要离开横店,去别的地方取景拍摄。李寒先生有兴趣去的话,不妨去看看。老实说,李寒先生之前给的一些拍摄建议,非常有用。”
在电影开拍之际,李寒综合前世《三国演义》电视剧,给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他不懂导演工作,但前世有模板可以借鉴,给出一些建议还是可以的。
而且,他作为原著和编剧,给出自己的建议,也并不会显得唐突。
&n
第四百七十五章 扩大养殖规模
小小的小卖部,很快就挤满了孩子。
还有些孩子在外面没挤进去,只能等二轮。
老板拿了纸笔,不停的记下孩子们拿的东西。
孩子们也并不多拿,一人只选了两样、或是三样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然后就在小卖部外直接开吃,一个个吃的兴奋的不行。
李寒也选了一点吃食,和孩子们一起吃。
吃完之后,李寒结了账,孩子们道谢之后散开。
李寒也和村里的十几个熊孩子一起,往村里走去。
路上,熊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很是有些兴奋的一直说个不停。
“寒哥,现在每天到你的堰塘里去钓鱼、钓龙虾、钓螃蟹的人越多越多了。我听小茹姐姐说,你现在的那几口堰塘,已经不能满足客人们的需求了还是啥的说是要找你商量,看你要不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呢。”
“我也听小茹姐姐说了。寒哥,你这次回来,能够呆多久”
“寒哥,你回来了。我们是不是又可以去摸螃蟹来吃了”
“……”
熊孩子们的很多话,都和李寒有关。还问来问去问各种问题。
李寒回答着孩子们的问题,心愉悦。
外面纵有千般好,但终究还是家乡更好!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村口。
自然又和小卖部的李忠池聊了几句,之后走进村子。
熊孩子们各自散去,李寒则到了办公区修建工地。
办公区主体已经修建完成,看上去已经像模像样了。
“小寒,你回来了啊。回来得正好,我好有事要给你商量。”这是李小茹的声音,声音有些惊喜。
“是关于堰塘养殖方面的事吗”李寒笑道。
“咦你怎么知道”李小茹有些疑惑。
李寒道:“我和那些小家伙一起回来的,听他们说的。”
李小茹恍然,那些小家伙的嘴倒是快得很。
随后说道:“小寒,你觉得怎么样”
李寒道:“可以啊。不过,村里的几口公有堰塘,都被我承包完了。剩下的都是些私有堰塘了。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出租”
李小茹道:“这一点我早就问过来了。大家何止是愿意,纯粹就是盼着你去租呢。他们自己养鱼的话,一年赚不了几个钱。”
“这样啊。”李寒道,“那行,我去找下村长。小茹姐,我们一起去吧。”
既然村民们愿意出租堰塘,那李寒也不介意多养一些鱼啊、龙虾、螃蟹之类的。
反正也不用花费多大的精力,他现在又已经有了足够的本钱。
李小茹点头,“好呀!我们一起。”
两个人并肩向村长家里走去。
路上,李小茹就几口堰塘,以及农场这段时间的运营况,给李寒做了比较详细的汇报。
她虽然知道李寒并不怎么关心这些,但李寒毕竟是老板,该汇报的,她还是必须要汇报。
李寒听了之后,对李小茹的工作那是相当满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