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在乡下
李寒、夏小钰两个人相视一笑。
这个时候,三轮车师傅似自言自语,又似在对李寒、夏小钰两个人说:“谢老板今天这生意做的,这也实在是太好了。听说全是因为他得到了一副,那个叫做李寒的大名人赠送给他的春联的原因。一副春联就能够让生意变得这么好,实在是让人有些不太理解。”
李寒、夏小钰两个人听后,又是相视一笑。
不久之后,到了镇口停车场,李寒、夏小钰两个人下车,李寒付了钱。
师傅收了钱之后,骑着三轮车离开了。
李寒将买的东西放进车的后备箱里,和夏小钰上车,开着车离开停车场,往夏小钰家的方向驶去。
路上接到了岑学庚的电话。
岑学庚在电话里半开玩笑的说,让李寒也给他写一副春联。
李寒巧妙的婉拒了。岑学庚那是真正大佬级别的人物,李寒哪有资格给人家写春联?
岑学庚在书法上的造诣,是要远在李寒之上的。
到了夏小钰的家里,夏小钰的爷爷夏国树连连表示李寒买的东西太多了。
李寒笑道:“想到这是过年,就稍微多买了一些。”
夏国树又表示这太让李寒破费了,然后说道:“小寒,明天就是小年了。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就在这里过小年怎么样?过了小年之后再回去。”
李寒想了想,说道:“那好,那就谢谢爷爷了。”
夏国树见李寒答应了,高兴的连声说好,夏小钰的奶奶同样极为高兴。
夏小钰不用说,当然是更加的兴奋了。
一会儿之后,夏国树又说道:“小寒,其实我也想请苏小姐和秦小姐来这里过小年。只是她们身份高贵,我请她们过来,不知道合不合适?”
李寒笑道:“爷爷你多虑了。她们的身份的确不是平常人,但她们自己都认为,自己就是平常人。爷爷如果邀请她们的话,她们会非常高兴的。”
夏国树点头道:“好好!那小寒,你帮我跟她们说一下,看她们明天有时间不?”
李寒点头,然后跟苏雨情、秦小月分别打了电话。
苏雨情、秦小月听说之后,都非常高兴的答应了。
夏国树知道后,当然是再一次欣喜万分。
……
当天晚上,李寒便没有回魔都,而是就在夏小钰家里过夜。
第二天,李寒早早就起了床。
夏小钰和爷爷奶奶当然也已经起来了。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在传统习俗里,今天是小年。
而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王爷上天。
也就是将灶王爷的画像火化,让灶王爷去天上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的一年里的表现。
因此,为了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人们要供奉糖瓜,在送行的时候,还要用糖糊在灶王爷的嘴上,让他上天多说好话。
到了除夕的时候,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新买一张灶王爷的画像,供在厨房。
这个世界在小年这天送灶王爷上天的习俗,和李寒前世没什么两样。
而且,同样是大部分地方都有。
只是可惜在李寒的前世,这个习俗已经差不多被遗忘的干干净净了。
在小年那天,已经几乎没有人送灶王爷上天了。
不免十分遗憾。
而这个世界的情况,要比前世好上许多。
虽然在城市里,也已经几乎没有这个习俗了,但在农村,依然还是有很多地方有这个习俗的。
夏小钰家里就有这个习俗。
所以,早上起床之后,夏国树就对李寒说道:“小寒,待会儿你去将苏小姐和秦小姐接到了之后,我们一起送灶王爷上天。”
李寒笑道:“好啊!”
这个世界的农村还保留着这个习俗,让李寒非常高兴。
多少也算是弥补了一些前世的遗憾。
……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第八百六十三章 这部作品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够写完
| |
-> ->
之后不久,李寒和夏小钰一起,开车去出云镇上接苏雨情、秦小月二人。
两个人会打一辆车直接到出云镇上。
李寒、夏小钰两个人刚到出云镇上不久,苏雨情、秦小月两个人也到了。
夏小钰欢快的迎了上去。
李寒则接过两个人手里提着的东西,然后放在车上。
这个两个人给夏小钰的爷爷奶奶买的礼物。
之后,四个人上车。
路上,苏雨情、秦小月两个人自然提到了,昨天李寒在出云镇上给人写春联的事情。
两个人都要李寒给她们也写一副春联。
李寒自然答应。
不多时,到了夏小钰的家里。
夏国树和夏小钰的奶奶自然万分高兴,然后说两个人愿意来,他们就非常高兴了,不应该带那么多的礼物的。
苏雨情、秦小月两个人都表示礼物不重,仅仅只是一点心意罢了。
之后,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个人都到灶房里帮忙,准备今天中午的饭菜。
今天中午的饭菜,将会颇为的丰盛。
在灶房东面的墙上,有一个宽度约30公分,高度约50公分的神龛,龛里有一个神像。
在神龛两边还贴着一副对联。
“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
苏雨情看着神龛,说道:“那个就是灶王龛了吧?里面供奉着的神像,应该就是灶王爷了吧?”
李寒有些意外,苏雨情竟然知道这个。
苏雨情白眼道:“灶房里供奉的神像,除了是灶王爷之外,还有可能会是别的哪个神仙吗?”
好吧,好像的确很有道理的样子。
苏雨情又道:“我还知道今天有送灶王爷上天的习俗呢。”
“哦?”李寒笑道,“那你以前见过吗?”
苏雨情摇头道:“这倒的确是不曾见过。”
秦小月也说道:“我也没有见过。”
李寒道:“那你们今天有眼福了。我们等会儿就要送灶王爷上天。”
苏雨情、秦小月两个人都是眼前一亮,夏小钰家还要进行这样的习俗吗?这倒是可以开一次眼界了。
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一般是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
但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讲究了。现在什么时候都可以,只要在今天之内就行。
所以,快到中午时分的时候,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便开始了。
仪式还有个名字,叫做“送灶”。
在以前,送灶仪式是非常浓重的。
除了最基本的进香之外,还要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等。十分隆重和热闹。
现在已经完全简化了,基本上只是进香就可以了。
虽然简化了,但总比被遗忘的好。
在灶王龛前,夏国树摆放好早已经准备好的东西。
用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以及糖果。
然后又点燃一对红烛,三根香,插放好。
夏国树面向灶王龛神像,非常恭敬的作了三个揖。
李寒、夏小钰、苏雨情、秦小月几人,也同样恭敬的作了三个揖。
灶王龛神像的正上方,还有一张灶王爷的画像。
夏国树在灶王爷画像的嘴巴上涂了一些糖,然后将灶王爷的画像揭下。
为什么要在灶王爷画像的嘴上涂糖?
那是希望灶王爷上天之后,能在玉帝面前,给家里美言几句,说点好话。
正是两边对联所说,“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
再之后,夏国树开始将之前准备好的烧纸点燃,然后将灶王爷画像放在烧纸上,让火慢慢将其烧尽。
然后嘴里还念念有词,说灶王爷你上天之后,一定要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之类的。
苏雨情、秦小月二人看得颇有些新奇,觉得很是有些意思的样子。
等到灶王爷画像全部燃烧殆尽之后,整个送灶仪式就算结束了。
接下来,就只需要等到除夕那天,重新将灶王爷请回来就可以了。
“你们觉得怎么样?我们的传统习俗很有意思吧?”李寒对苏雨情、秦小月二人说道。
两个人都表示的确非常有意思,这样的传统习俗应该一直传承下去的。
李寒感慨一声,说道:“但愿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吧。”
接下来,该吃午饭了。
桌上已经摆了满满一桌的美食。
宾主分别坐下之后,夏国树感叹着表示,家里已经有很多年过年,没有这样热闹过了。
李寒笑着表示,如果可以的话,以后大家都一起过小年,要么在这里过,要么去缘溪村过。
夏国树连声说好,整个人显得颇有些激动的样子。
然后,拿出两个酒杯,一定要和李寒喝两杯。
李寒当然没有拒绝,陪着夏国树好好的喝了两杯酒。
……
傍晚时分。
又在夏小钰家里吃过晚饭之后,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个人告辞离开。
夏小钰十分不舍,但她知道李寒、苏雨情、秦小月三个人也要回家过年,便没有挽留三人再多玩一天。
李寒喝了酒,所以由苏雨情开车。
回到苏雨情住的地方的适合,已经晚上九点了,倒也并不算晚。
李寒走进书房,表示经过这两天的思考,之前答应国家基础教育司主任郭学文的作品,现在已经最终确定下来,他现在就要去将作品写出来了。
苏雨情、秦小月两个人都是眼前一亮,她们自然都记得这样一部作品。
现在李寒终于要开始创作了吗?值得期待啊!
苏雨情道:“你去创作吧,我们不打扰你。今天能把开篇部分写出来吧?待会儿要给我们看哦。”
李寒笑道:“不只是开篇部分,我很快就会将整部作品一起写出来。几分钟时间就足够了。”
苏雨情、秦小月两个人都非常意外,几分钟时间就能够完成整部作品?
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也太夸张了吧?
李寒道:“不夸张。因为我的这部作品总共都只有一千一百余字,自然只需要几分钟时间了。”
原来如此。
苏雨情、秦小月两个人点头。总共只有一千一百余字,那应该就是一篇童话故事了。
童话故事挺好的。
只是作为送给全国少年儿童们的新年礼物,只是一篇一千一百余字的短篇童话故事,是不是稍微太寒酸了一点?
用一部中长篇童话故事,会不会更好一点?
李寒摇头道:“不是童话。放心吧,这部作品虽然只有一千一百余字,但绝对不会寒酸。”
“是吗?那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苏雨情、秦小月两个人,不禁都十分的疑惑和好奇。
……
推荐一本娱乐文,《从最强练习生到全球巨星》。
朋友的书,写得是非常不错的。大家可以去看看,收藏一下。
……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第八百六十四章 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三字经》!
李寒道:“等会儿你们看过之后就知道了。”
说完,李寒进了书房。
这一次李寒不打算使用作品兑换券,而是要直接在电脑上码出来。
一千一百多个字而已,很快的。
而且,他能够记住。前世专门背诵过的。
记熟之后,就一直没有忘记。
第一句唤作:“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李寒这一次准备拿出来的作品,便是前世三大传统经典启蒙读物之一的《三字经》。
这绝对是一部瑰宝级别的作品,用来送给这个世界的儿童少年们作为新年礼物,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而且,也可以说是送给无数家长们的礼物。
前世三大传统经典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李寒认为,其中《三字经》是最经典的。
《三字经》最浅显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即便是对于现在来说,都同样显得弥足珍贵。
这样一份礼物,国家基础教育司那边应该会满意吧?
《三字经》全文总共1145个字,几分钟的时间,李寒就将其全部码出。
读一遍,颇有些感慨,但愿这部前世瑰宝级别的作品,在这个世界也成功成为经典吧。
李寒对此十分憧憬。
之后,李寒让苏雨情、秦小月二女进来看,说是已经写出来了。
苏雨情、秦小月二人一直在好奇,一部一千一百余字的作品,不是童话故事还能是什么?
所以,两个人在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的走进书房,来到电脑前,又迫不及待的往电脑屏幕上看。
“《三字经》?经书?”两个人的表情都有些古怪。
李寒笑道:“此经书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经书,翻到下一页你们就知道了。”
两个人点头,翻到下一页。
眼前一亮,文字还没看清,但其排版让人看得很是舒服。
三个字连成一句,然后一行有四个“三字句”,中间用标点符号隔开,整个版权都是如此,看着很舒服。
然后仔细看文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第一句话就让两个人的眼睛更亮,心里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这十二字虽然很简单,但表达出来的意思却绝不简单。
这是对人性的深深思考。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
但是,人与人的性格却可以差距很大,甚至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极端。
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到的教育也不同,彼此间的习性,才慢慢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意思很好理解,这样的道理大家也都懂。
但是,现在李寒将其归纳为四个三字句,共十二个字,读起来却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这相当的不简单啊!
谁能想到用简单的十二个字,将那一番人性的思考归纳在一起,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或许只有李寒能够想到吧。
苏雨情、秦小月两个人都是惊喜万分,李寒的这一部《三字经》,怕是造成有不小的影响力啊!
这实在是让人感到兴奋。
而现在,看了第一句十二个字之后,又让人迫不及待的想要继续往下面看。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这一看就停不下来了。
一直读到最后一句,“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才终于停了下来。
读完之后,苏雨情、秦小月两个人都是兴奋不已。
这样的一部作品,可比一篇童话故事要有价值多了。
李寒见两个人读完了,便问道:“你们觉得怎么样?用它作为礼物,不会显得寒酸了吧?”
两个人都忙不迭的点头,当然不会寒酸了。
这礼物要是都寒酸了,那就没有礼物可送了。
得到两女的认可,李寒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他在之前还是有一点点担心,前世的这部经典之作,在这个世界却不被认可。
现在苏雨情、秦小月二女都认可了,那想来问题就应该不大了。
随后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把它发给郭主任了。”
苏雨情点头道:“好。相信会给郭主任一个惊喜。”
李寒笑道:“但愿如此啊!”
随后,李寒在电脑上一番操作,将《三字经》发送到了郭学文的电子邮箱。
之后,苏雨情说道:“你明天就回缘溪村了吗?”
李寒点头道:“明天都腊月二十四了,也该回去了。”
苏雨情道:“好。过了年,大概大年初五左右,我和小月到缘溪村去找你。”
李寒道:“好。我在村子里等你们。”
苏雨情点点头又说道:“那现在你给我们一人写几副春联吧。写春联用的纸我已经买好了。”
李寒笑道:“好,现在就给你们写。”
秦小月说道:“要全新原创的哦。”
李寒道:“没有问题。”
……
国家基础教育司主任郭学文,正在家里看电视。
一边看电视,还一边在用飞信和教育司的几个同僚聊天。
“郭主任啊,你前几天是不是邀请了李寒,给孩子们创作一部作品啊?”
“是有这回事儿。而且,李寒也答应了。老实说,这非常让人期待。”
“李寒是我国现在最出色的童话作家和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的确让人期待。只是,今天都腊月二十三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够在年前将作品创作出来?”
“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李寒创作作品一直以速度快著称。况且,他知道是给孩子们的新年礼物,应该不会拖到年后去的。”
“嗯,是应该不会。”
“我们啊!耐心等着就是了。这到过年还有好几天的时间呢。”
“……”
郭学文正聊着天,突然收到一条邮件提示消息,显示他收到了一封新的邮件,发件人是李寒。
郭学文愣了愣,然后感到一阵极为的惊喜。
这还真是说着说着就来了啊!
然后,在飞信群里说道:“真是说什么就来什么啊!我刚刚收到邮件提醒,李寒的作品已经发到我的邮箱了。”
群里几位同僚一听,也同样十分惊喜。
“哈哈哈!那这可是真巧了。郭主任,快打开邮箱看看,看看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是啊,郭主任。快点打开来看看,我们都有些等不急了。”
“……”
同僚们纷纷催促,郭学文哈哈一笑,说道:“好,大家不要着急,我这就去电脑上打开邮件。看了之后马上给你们说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好的,郭主任,那我们等着。”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第八百六十五章 借助春晚的舞台送出礼物?
之后,郭学文走到电脑前,打开邮件。
的确是李寒将作品发了过来。
“《三字经》?”看到作品名字的时候,郭学文也有一种是一部经书的疑惑。
暗自嘀咕了一句之后,打开正文。
很快就是眼睛瞪大,一脸的惊喜表情。
然后一直迫不及待的往下读,直到将最后一句读完,才极为享受似的缓缓呼出一口气。
李寒这一次还真是给了他一个极为巨大的惊喜。
虽然他之前就知道李寒的作品肯定不会让他失望,并且做好了足够的心里准备。
但是,现在他依然感到了巨大的惊喜。
这部作品甚至让他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因为,他刚刚在读的时候,心里隐隐有一种错觉,他不是在读一个现代人创作的作品,而是在读一部有些历史沉淀韵味的文学作品。
他在其中似乎感受到了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
他仿佛可以看到,也可以听到,在一间古色古香的教室里,有一群十岁左右的孩童,正在先生的带领下,摇头晃脑的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些稚嫩的读书声,穿越千年的时空而来,听在耳中振聋发聩。
这当然是一种错觉,但这种错觉足以让人感到惊喜和不可思议。
李寒这一次竟然创作出了这样一部作品,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郭学文心里感慨,一时之间没有去向几个同僚说明李寒作品的情况。
几个同僚越等越是心急。
“郭主任,这么久了,应该看完了吧?如果是中长篇作品,只看开头部分就可以了啊!快和我们说说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啊?童话?寓言故事?诗歌?又或是其它类型?”
“就是啊!郭主任。我们等得很心急啊!”
“……”
同僚们好一阵催促之后,郭学文才拿过手机一看,看到同僚们的各种催促,才恍然发觉时间已经过去好长一会儿了。
于是先表达了一下歉意,“诸位,实在是抱歉。刚刚心里十分感慨,所以没有注意到时间。”
听郭学文这样一说,几个同僚都是一愣。
什么意思?郭学文心为什么那么感慨?
是李寒的作品太好了?还太差了?
要么是太好,要么是太差,才会让郭学文那么感慨。
如此一来,同僚们更加好奇了,纷纷让郭学文告诉他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在他们心里,当然是希望作品太好了。
郭学文道:“整部作品差不多只有一千字出头。我把它转发到你们的邮箱吧。你们自己去看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