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这个明星有些咸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在乡下

    专家也对这次的对联一事感兴趣

    李寒这一句上联的影响力,相当的牛批啊!连专家级别的人物都惊动了。

    牛批!

    然后,岑学庚对出下联的过程,也紧接着在网络上传开,众人更是啧啧感慨。

    一时之间,网络上关于下联是各种议论。

    原本,大家以为岑学庚的这一句下联出现之后,就不会再有新的下联出现了。

    然而,没过多久,又一句下联出现了。

    “燕莺穿绣幕,半窗玉剪金梭。”

    这一句下联比之岑学庚的下联,并不遑多让。

    甚至有些人还觉得,这一句下联甚至还要稍微好一点。

    这一句下联是悄无声息的出现在网络上的,作者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没有人知道这句下联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更没有人知道这句下联出自谁之手

    这倒是奇哉怪也。

    按理来说,对出了如此优秀的下联,其作者多少都应该会有些得意,留下自己的名字,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怎么会连名字都不留一个

    是不想不愿还是不屑没有人知道。

    又或是出自李寒本人之手他见已经有人对出了下联,便将自己的下联也公布了出来

    可能性的确有,但感觉并不大,李寒没必要来这么一出故作神秘的操作。

    那么,那一句下联到底是出自谁之手暂时成为了网络上的一个谜团。

    ……

    魔都对联协会。

    闫运秋惊喜而又疑惑。

    惊喜的是又出了一句优秀的下联,疑惑的是作者到底是谁啊为什么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想不明白。

    赖文旭也想不明白。

    两人分析、商量了半天,最后只能无奈一叹,这根本就没法猜测。

    ……

    西郊外的小河边。

    岑学庚和几位老友还在这里钓鱼。

    岑学庚问道:“你们说,有可能是出自谁之手”

    另外几人摇头,“只是一句下联而已,这还真没法猜测。”

    岑学庚




第一百八十八章 想要到村里上班
    在村口聊了一会儿天之后,李寒离开,向着家里走去。

    路上,稻田里的水稻差不多都已经黄了。再过几天,陆续便会有人开始收水稻了。

    用当地的话说,叫做“打谷子”。

    过几天,饭店的装修和收尾工作,能够彻底完工。工人们恰好可以开始打谷子。

    时间倒是刚刚好。

    等到谷子差不多打完之后,饭店正式开业,然后也正式扩大种植面积。

    地里的玉米早已经收完了,花生也收得差不多了,村民们的地已经空了出来,正是租地的好时机。

    李寒家里也种了水稻,也要打谷子。

    明年就不种水稻了,但今年已经种了,肯定是要收获的。

    李寒特意绕到自家的一块水稻田里看了看,稻穗已经金黄一片,很长,弯弯的,看着非常喜人。

    种水稻很辛苦,打谷子更辛苦,但看着眼前一片金黄的弯弯稻穗,心情却是不错。

    这是即将收获的喜悦。

    在一串稻穗上,摘下一颗谷粒,在嘴里用力一咬,“咯嘣”一声,谷粒断成两截。

    从切面看,里面的米粒非常饱满,今年的收成会很不错。

    又摘下一颗谷粒,这一次没有将谷粒咬成两截,而是将外面的谷壳,也叫糠皮去掉,露出里面的米粒,依旧饱满。

    真的是非常喜人。

    离开水稻田,到了院子外面。

    在堰塘四周钓鱼的客人,比之前更多了。有李寒熟悉的老熟人,也有生面孔。

    老熟人们看到李寒都显得非常欣喜,纷纷出声打招呼。

    李寒一一回应问好。

    不认识李寒的生面孔们,也知道了李寒的身份,更是显得惊喜,总算是第一次看到李寒了。

    更是打招呼问好,李寒自然也一一回应。

    还有客人问李寒,村口的饭店已经修得差不多了,是不是就要开始营业了

    李寒表示差不多快了,等村里打完谷子之后,就正式开始营业,预计还有半个月左右。

    客人们点头,以后总算是有地方吃饭了。

    走进院子,老爸老妈都在,李寒问老爸老妈,家里准备哪一天打谷子

    老爸说定的是一个星期之后,已经请好了人。

    李寒点头,请人是李寒让老爸请的。如果不请人的话,就自家三个人打,几块田得打好几天,才打得完。

    还不如请几个人,大家一起,一天之内全部打完。

    而村民们各自家里都有谷子要打,所以,要请人的话,要提起给人家说,人家好做安排。

    除了请人打谷子之外,也有相互帮忙打谷子的。

    今天打我们家的,明天打你们的,大家相互帮忙。

    ……

    第二天。

    村口位置。

    李寒和大厨李中民商量饭店用人的事情。

    李寒聘请李中民为饭店主厨,李中民欣然应允。然后还需要两个厨师,两个墩子,李中民推荐了相应人选,李寒觉得没有问题,正式聘请。

    然后是洗碗工、服务员等人员,村里报名参选的人很多,李寒挑选出了第一批人。

    服务员没有年轻妹子,又不是什么高档场所,要什么年轻妹子。

    当然,也没有年轻妹子报名。村里的年轻妹子都在外面上班,都不在村里。

    村里的年轻小伙子们,也同样全都在外面上班。

    成天在村里瞎晃悠的年轻人,全村仅有李寒一人。

    被选上的第一批人惊喜万分,以后他们就可以在村子里上班挣钱了,这是之前从来不敢想的事情。

    而且,李寒开的工资还让人欣喜。简直就是做梦都会笑醒的大喜事。

    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欢喜。

    没有选上的人自然就比较遗憾和失落了。

    不过,他们也能够理解。然后



第一百八十九章 因那一起事件而写的作品
    第二天,李寒继续在村子里晃悠。

    然后,这一天有一件与李寒有关的事情正在发生,新一期的《少儿趣味》发行。

    在这一期里,除了连载的长篇作品《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之外,还有最新的一篇作品《小红帽》。

    年轻的家长们看了《小红帽》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和评价

    郝剑锋、何婵二人对此十分期待。

    年轻的家长们将《少儿趣味》买回去之后,依然会习惯性的简单翻阅一下。

    有些家长看到了《小红帽》,也注意到了作者是李寒。

    这让他们不禁轻咦了一声,李寒竟然又写了一篇新的短篇故事。

    这让他们有了兴趣,开始颇为仔细的看《小红帽》。

    虽然是少儿故事,但如果作者是李寒的话,他们是有兴趣看一看的。

    也有些家长翻到《小红帽》之后,并没有注意到作者是李寒。

    因而,直接就笼统的翻过去了,并没有细看。

    而那些细看《小红帽》的家长们,看着看着,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李寒为什么会新推出这么一篇作品

    故事中,大灰狼不断套取小红帽的信息,而天真的小红帽根本没有意识到大灰狼是坏人,将信息不断的透露给大灰狼……

    然后,大灰狼骗开了外婆家的门,吃了外婆,又用计吃了小红帽……

    这让人非常容易的就联想到了,几天之前在魔都发生的那一起新闻事件。

    很明显,李寒的这篇《小红帽》,是专门为那一起新闻事件而写的。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凡是细看了《小红帽》的家长们,无不感到极为的惊喜。

    这个故事来得真是太是时候了!他们现在非常需要这么一个故事。

    魔都的那一起新闻事件,让他们全都吓了一大跳。

    自那之后,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嘱咐自己的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千万不要给任何人开门。也不要听信任何陌生人的话。

    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能听信。

    而效果,让他们十分无奈,他们感觉效果似乎并不怎么大,这不禁让他们始终不能太安心。

    现在,有了李寒的这篇《小红帽》,应该能够让他们安心多了。

    因为,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当他们把《小红帽》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了之后,孩子们就会明白小红帽轻信大灰狼,外婆轻易给大灰狼开门,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通过故事让孩子们明白其中的道理,显然要比他们苦口婆心的一遍一遍叮嘱更好。

    家长们欣喜不已,同时又对李寒充满感激。

    李寒特意为那起事件写一篇《小红帽》,真的是有心了。

    全国的家长和孩子们,都应该感谢李寒。

    然后,他们又迫不及待的在网络上分享,想让更多年轻的家长们,能够看到这篇故事。

    “最新一期的《少儿趣味》大家都买了没这一期强烈推荐大家购买。因为,在这一期杂志上,李寒专门为几天前在魔都发生的那一起新闻事件,写了一篇故事,叫做《小红帽》。这个故事一定要讲给孩子听。”

    “《小红帽》是李寒写的我刚刚翻阅的时候看到了,却没注意到是李寒的作品。我擦!我这就去重新看。”

    “专门为那一起新闻事件写的那必须要看看,我这就去买。”

    “……”

    李寒专门为那一起新闻事件,写了一篇叫做《小红帽》的故事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开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都去买了一本最新一期的《少儿趣味》。

    其中不乏专门冲着《小红帽》去的人。

    除了年轻的家长们,还有不少没有孩子的年轻人,又尤其是魔都本地的年轻人。

    两天前的晚上,发生在庙会上的关于李寒的故事,依然还在被人津津乐道,现在李寒又专门为那一起新闻事件写了一篇故事。

    这样的一篇故事,那是一定要去看看的,哪怕它只是一篇少儿故事。

    &nb



第一百九十章 打谷子与租地
    缘溪村。

    网络上关于《小红帽》的各种评价和议论,李寒也大致了解了一下。

    看到家长们对于这篇故事,都表示极为的欣喜,李寒也十分高兴。

    这样,也就不枉他特意推出这一篇作品了。

    其实,前世还有一篇作品《小兔子乖乖》,也适合这一次推出。

    这篇作品不仅是一篇故事,还专门编写成了儿歌,同样非常优秀。

    但这篇作品表述出来的东西,稍微单一了一些,主要就是让小兔子们不要给大灰狼开门。

    一番比较之后,李寒选择了《小红帽》。

    至于《小兔子乖乖》,如果以后有合适契机的话,也可以推出。

    ……

    两天之后,村里开始有人打谷子了。

    整个村子瞬间给人一种,进入到忙碌状态的感觉。

    既有辛苦劳作时的劳累,也有收获的喜悦。

    现在村里打谷子,都是使用打谷机打了。不过,基本上都是使用人力打谷机,通过脚踩踏板,人力驱动。

    虽然是人力驱动,但也比以前没有打谷机的时候轻松多了。

    以前没有打谷机,全靠人力手打,村子里称为“手拌桶”,那才是真的累人。

    且速度很慢。

    现在有了打谷机,相对而言还是要轻松多了,速度也快多了。

    一块稻田里,几个人分工协作,正在忙碌。

    两个人割水稻,两个人“递禾把子”,也就是割下来之后放在一起的水稻,两个人脚踩打谷机踏板打水稻。

    一群熊孩子则在田里已经打过水稻的地方,玩耍、嬉闹。
1...7374757677...3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