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野生娱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带刀的蓝人

    从开机之后他就在筹划一个电视节目。

    这事儿还是要多亏方青这边。

    自从纪萍来过一次之后,这位主管明显配合许多。

    做事也积极主动起来。

    当陈野说想尝试做做电视节目的时候,这位就分享了自己多年在文化产业积累的经验。

    制作电视节目需要跟电视台合作,方便备案审批。

    如果节目比较优质,可以尝试跟国家电视台合作。

    “只不过国家电视台的1到3套基本上很难让外人染指,都是电视台的铁杆下属企业在做。至于电影频道、法制频道、体育频道,咱们根本就没有这个制作能力。”

    方青将国家电视台的现状说了说,表示想挤进去真的很难。

    “那教育频道呢”

    陈野说出了一个让方青很意外的选择。

    “这个频道应该不难进,人气不算高,毕竟教育不是娱乐大众的东西,很难吸引观众。咱们要做教育类的节目这个能行吗”

    她对此真的很不看好。

    “如果合作难度不大,咱们就可以谈谈,至于节目形式,我接下来简单说说。”

    于是,陈野就抛出了一个叫做《百家讲谈》的节目制作方案。

    前世的这个节目之所以能火,而且火了很多年。

    归其原因,就在于内容的传播性上面。

    首先,许多人对专业的知识比较好奇,想要去了解,但是又被晦涩的文字所阻碍。

    然后,请一批优秀的行业内的专业学者,用通俗易懂地话去讲述专业的东西,就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这样的节目当然能大行其道。

    既满足了普通人的猎奇心理,又能让知识得到推广普及。

    自然就获得多方的支持。

    陈野说完这个方案,手下这帮人都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觉得真可以大干一场。

    “陈总,您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这里的关键其实是主讲嘉宾的选择,必须从学识到演讲口才都很过硬才行,要不然这节目很难出彩。”

    方青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节目成败的关键。

    陈野对她的敏锐目光点头赞许,笑着说道:“方主管有没有兴趣主导这次节目我相信以你的能力,应该能够把节目做好。”

    方青面带迟疑,其实她听了陈野之前的介绍,就对这个节目很心动,此时唯一顾虑的大概就是防着陈野拉拢自己。

    至少不能让纪萍觉得陈野是在拉拢她。

    “我怕自己能力有限,做不好。”

    “这样吧,我让雨微辅助你,当个副手,创作部的江帆做这次节目的导演,你看怎么样”

    方青一听,老板安插了两个“嫡系”进来,顿时也放下心来,好歹跟纪萍解释起来方便很多。

    “那感谢陈总对我的信任,我肯定跟大家团结合作,共同把这个节目做好。”

    老油子喊着不要钱的口号,表情慷慨激昂。

    节目备案的事儿还是属于文化口的范畴,方青就靠着之前的关系,驾轻就熟的做好了备案。

    之后是跟国家电视台教育频道的接洽。

    虽然同为国家电视台,教育频道是独立运营的,跟其他同系的频道相比,显得特别冷清。

    听说有个要做专业知识普及的节目,他们也挺感兴趣。

    自己频道里播出的节目,虽然质量尚可,但是人气方面真的欠佳。

    此时这样的创新节目,也是一次不错的尝试。

    负责接洽的一个副台长,就很痛快的表示只要有个两三集的样片,他就能拍板定下合作的事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就剩下方青说的关键部分,演讲嘉宾的选择。

    陈野的意见是先找一个历史方面学者,主讲隋唐之前的历史。

    这段历史的史料不太多,说起来相对简单一些。

    而且大众对隋唐之前的历史其实也知之甚少,内容方面也更能吸引人。

    &nbs




第四十七章 请嘉宾(下)
    一堂课分两节,除了中间休息十分钟,南老师一直不停地在那讲课。

    声音不疾不徐,风趣幽默,历史典故随手拈来。

    包括陈野在内的所有人,都听的津津有味。

    等到下课后,还有几个学生上前请教一些问题,他都三两句简单回答了。

    “咱们去我办公室吧。”

    南老师显然认出了张木桃,猜到了就是陈野他们要找自己做节目。

    陈野一行就跟着这位历史系教授去了办公楼。

    房间不算大,除了一套办公桌、一组会客沙发,就剩下一排书架了。

    “节目的形式木桃跟我说了,我觉得挺有意义。”

    这位教授也不啰嗦,开门见山直接谈事情。

    “那我们谈谈内容和费用的问题吧。”

    依旧是很直接。

    陈野对这个教授的直接还是挺意外的。

    整理了一下之前的思路,说道:“那我们就不啰嗦那么多了,内容方面我们希望是讲隋唐之前的历史人物,大众知道有这么个人,但是不太了解那种。”

    “至于费用方面,我们初步定下的嘉宾费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集1500,一次性付清,还有一种的单集1000,通过电视台审核之后再付1000。不知道您觉得能否接受。”

    陈野也了解过目前大学老师的工资水平,像思明大学这样的院校,正教授的正常收入大概在七八千这样,其他奖励性质的另算。

    录一集就能得1500-2000,可比在学校讲几节课挣的要多很多。

    果然,听了报价,南老师也挺满意:“这么多那我选最贵的吧,我觉得我也能值这个价,哈哈。”

    有张木桃提前沟通,再加上制作方的老板亲自到场谈费用问题,南老师也没什么犹豫就答应了。

    左右无非是去平京讲几堂课,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昨天接了木桃的电话,我就在想内容,大概有了初步的方向,先挑选几个汉代的风云人物,比如晁错、袁昂、窦婴,他们都曾经卷入那个时代的乱象之中,而且都是关键人物。”

    这位教授说了自己的看法,又接着道:“稿子我还在整理中,刚学会用电脑,打字有点慢。”

    没想到这个五十多岁年近花甲的历史系教授,竟然也这么愿意接受新事物。

    “教授,要不我来帮您整理稿件吧。”

    张木桃自告奋勇。

    陈野对此也点头,表示这主意不错,让“快枪手”来帮着整理稿子,速度肯定没问题。

    事情谈妥,本来想要请这位教授一起吃个饭,南老师又拒绝了。

    “吃饭就免了,我平时就很少应酬,你们不必这么客套。我这已经答应了你们,肯定要提前多准备准备,也就这两三天吧,我会提前跟你们联系。”

    陈野也不便强求,留下王雨微的联系方式,让她到时候帮着订机票。

    这次谈话,前后也就两个钟头,而且比较高效率地确认了接下来录制的内容。

    江帆作为导演,也留了个联系方式,他后续要跟进拍摄形式和影像资料的问题。

    毕竟一个老男人在台上干巴巴地讲确实太单调了,中间穿插一些影视片段或者自制片段,能增加内容的多样性。

    江帆虽然也有做影视导演的追求,但是从上次微电影的效果来看,这位目前更擅长片段的刻画,而非整体故事的掌控。

    陈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定他来做这次节目的导演。

    “目前经费有限,咱们还是尽量选现成的影视资料吧,比如这次汉代历史,你可以选《文景之治》这部片子里的。”

    又想了想,叮嘱道:“对了,记得要签授权协议。”

    版权方面也不能马虎,而且现在的版权费用跟白菜价差不多,有时候甚至打个招呼就能直接免费用。

    不过陈野觉得还是给点钱,签个协议为好,省的到时候扯皮。

    &nb



第四十八章 百家讲谈试播
    录制场地选择的是国家电视台的录影棚。

    当然不是特别大的那种。

    总共就一个人主讲,再加上二十多位观众,场地没必要那么大。

    第一次录制,陈野不放心,一直在现场盯着。

    等晚上六点左右,南怀坤来到现场。

    此时这边已经准备就绪。

    江帆过去跟这位主讲嘉宾沟通,叮嘱他注意看机位之类的事情。

    试拍一小段,感觉状态不错。

    七点,正式录制开始。

    依旧是三七分的发型,五十多岁的历史系教授,开始讲述一段两千多年前的历史。

    “……苍天有眼,太常寺选中的就是晁错,他去了伏生那听了《尚书》,回来就出口成章,说的头头是道……让他做了太子舍人,后来做太子门大夫,最后做到台子家令,秩八百石,算是一个中层干部……”

    南怀坤讲的显然比课堂上收敛许多,至少不会说什么荤段子,毕竟是要上电视播出的。

    即便这样,他将古人的行为与今人对比的讲解,让原本枯燥的历史故事,显得特别生动有趣。

    现场的观众听的也很有感觉。

    “抱歉,刚才有句话说的不够严谨,能不能再录一遍”

    由于录制经验比较少,南怀坤难免会紧张出错,就时不时打断一下,重新拍一条。

    反正江帆听不出来哪里不严谨,只能按着专家的要求重拍。

    就这样,第一期(集)的录制,足足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

    录制完的时候观众都走了三分之一了。

    南怀坤倒是挺有精神,还在那拿着稿子删删减减,跟江帆比划着哪个位置适合插上哪段影视资料。

    十一点,收拾现场走人。

    第二天,效率就高了很多。

    上午两个小时就录完晁错篇的下集,吃完午饭稍事休息,下午三个小时一口气录完了袁盎篇和窦婴篇。

    这便是原定的四期录制计划,这天下午就完成了。

    “南教授要不要在平京多待两天,可以请张老师陪同,费用方面由我们节目组出。”陈野提议道。

    “谢谢陈总美意,不过我明天就走,学校那边还有课,之前也跟王助理说过,机票都定好了。”南怀坤婉拒。

    陈野就让王雨微和张木桃安排好南怀坤的行程,他跟江帆还有方青去合计剪辑成片的事情去了。

    江帆加班加点,两天剪出来了四集成片。

    方青就赶在周五送到了教育频道。

    据说频道的副台长看了样片很满意,当场定下了首批20期的采购计划。

    “一集三万五,价格上确实谈不动,毕竟咱们没有什么名气。这四集样片打包价12万,近期试播。”

    陈野他们的制作成本一集大概在1.2-1.5万,这个卖价相对来说还凑合。

    “播出日期定了吗什么时间段”

    “下周三下午12点45首播,当天晚上10点40重播。”

    好吧,两个都不是什么好时间。

    确定了初步的采购计划,陈野他们也联系南怀坤那边继续准备。

    不过,作为大学教授,确实也有点忙,只答应再录五期。

    陈野他们也不能可着一个人压榨,就拜托他推荐合适的嘉宾。

    于是,又确定了两位,一位讲红学,一位讲前朝十二帝。

    勉强凑够了20期节目。

    ……

    ……

    10月24日,周三,《百家讲谈》试播的日子。

    自从确认了节目播出时间,陈野就安排人在网上做前期的推广宣传。

    教育频道虽然在自己的频道做了预告,但是在网上却几乎没有任何的宣传。

    陈野只好自己掏腰包,到之前合作过的网站上去发广告帖。

    这才让这天播出的收视率勉强到了0.2%。

    惨的一比。

    第二天稍微有点起色,达到了0.25%

    不过,由于网上几天的宣传,倒是有一批网友去看了之后自发推荐,网上的热度先起来了。
1...161718192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