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放羊小星星
因为不知道蒙古大军什么时候抵达,所有人都卯足了劲投入到了修建防御工事之中,百姓是不想再回到蒙古人的黑暗统治之下,和复兴军一比,当初在金人以及蒙古人治下的那段时光简直就如同地狱一般。
复兴军的纪律严明无比,为了早日实现光复中原的愿望,所有人不仅没有任何修建的意思,还主动延长了工作时间,抛开某些地理条件的因素,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是昼夜不停的施工。
面对复兴军的闪电战,蒙古人自然不是一点反应都没有,可是,一来贵由不甘心放弃即将到来的胜利,二来汉人世候们经过了上次的惨败,确实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短时间能守住现有的地盘就已经很不错的,三来是因为气候的原因。
综合各方因素,蒙古一方只能看着复兴军不停地攻城略地,不停地修建各种防御阵地。
幸好复兴军再拿下莱州、登州、宁海洲之后就没有了再进一步的动作,李杰倒是想再拿下一两个州,但是实在是外部条件不允许。
复兴军即便训练再好,装备再好,仍旧还是血肉之躯,天寒地冻的能够拿下这么大的地盘已经很不易了,的确,倘若火力全开,复兴军想要再打下数州,甚至光复整个山东东路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打下来守不下来又有什么用,复兴军如今的真实写照是。
心有余而力不足!
准备的时间太短,开春,不,可能在开春之前蒙古大军就即将来袭,短短的一两月筹备时间不足以吃下那么多的地盘。
稳扎稳打才是王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拿不下的地方,未来迟早是他们的,复兴社的社员们无比确信这一点,只要紧跟着社长的步伐,驱除鞑虏,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贵由最近被复兴军的闪电战搞的是焦头烂额,他不知道压下了多少人请战的折子,关键最近也不知道从哪里传出了一种全新的言论。
‘登州匪军’的火器太强,强攻付出的代价太大,不如征调民夫修建‘长城’,守住现有的地盘,遏制住对方的扩张即可,只要对方不再向外进攻,就不去管它。
这阵妖风最早是李杰鼓动‘蒙奸’们散播出去的,虽然贵由也意识到了‘神仙散’的害处,但是他一直没能够正式掌权,等到他开始夺回权利的时候,想要在阻止的时候已经晚了。
除非他把吸食过‘神仙散’的人全部夺权了,否则根本无法扼制‘神仙散’的传播,但是这群人太多了,遍布朝野上下各个环节,多到他不敢一刀切。
倘若换做是蒙哥在位,蒙哥是有那个魄力壮士断腕的,然而现在大汗是贵由,他没有蒙哥那样的魄力,吸食过‘神仙散’的人已经开始逐步呈现出尾大不掉的趋势了。
这股消极的言论一开始确实是李杰起得头,不过后续的发展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当他放出这种观点没多久之后就发现,有另外的势力在其中推波助澜,仔细分析一下,不难猜到是哪些人插手其中,无非是汉人世候以及宋廷。
两次登州之战,汉人世候被打怕了,下次再进攻‘登州匪军’打头阵的不用想,肯定还是他们这群人,汉人世候都是靠着抗金起家的,这些年好不容易积攒下来那么点家底,可不能全都损耗在‘登州匪军’上。
这群‘登州匪军’和孱弱的宋人不一样,如果说宋廷在他们眼里是待宰的羔羊,那么‘登州匪军’就是一头噬人的猛虎,继续进攻,迟早有一天会被这头猛虎吃的骨头都不剩。
大宋掺和其中无非是想让复兴军尽可能的吸引蒙古人的火力,如此一来,他们面对的压力可就小了许多。
fp
(iishu)是,,,,!
第七十七章 新的一年
【】(iishu),
淳祐七年,天地间银装素裹,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刮的一般,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
高密县城,刘明和卢忠一边站在城墙上警戒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阿忠,这棉衣可真暖和。”
刘明冷着一张脸,扯动着嘴角勉强的笑了笑,这该死的天气,真他娘的冷,脸都给冻僵了。
“姐夫,这算得了什么?要是你去了……”
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了顿,想到自家姐夫暂时还没有通过审查,复兴岛的事情还不能告诉姐夫。
卢忠是之前登州一战中投降的汉军之一,被俘虏之后,复兴军经过筛选发现他之前在军中并没有犯下什么恶性,后来就把他给放了,卢忠早年间做的事走私生意,不过规模很小,算是那种夫妻老婆店。
前些年在外经商时碰到了匪患,最终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然后他稀里糊涂的被益都李氏抓了壮丁,第二次登州之战时侥幸逃过一劫。
虽然他被放了,但是外面兵荒马乱的,一时间他也不敢独自返乡,于是便在登州城逗留了下来,这个年代流民可不好当,尤其是经济萧条的北方,金国末期和现在的蒙古制定的政策说得不好听一点,那是一年一变,谁敢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经商。
商业不发达,就无法消化多余的生产力,流民既无地,也无财,想要活下来可不容易。
幸好复兴社在出征之前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一方面从外界调集粮草进行赈灾,然而每天领到的口粮只能保证饿不死,想要吃饱须得另想他法,人饿极了什么事请都可能做得出来,何况这群流民中还有不少被释放的俘虏。
不过这些走歪门邪道的人全都付出了血的代价,乱世当用重典,虽然李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天下,但是他在乎的是大局,这些细枝末节他可不在乎,如果不迅速铁血镇压这群蠢蠢欲动的人,人人都效仿,治下可就乱了。
俗话说,堵不如疏,李杰除了施粥赈灾之外,以工代赈这一看家本领他可没忘,这一招他在大明世界里玩得贼6。
卢忠身强力壮的,单靠每天发放的几碗稀粥可活不下去,摄于复兴军的雷霆手段,卢忠丝毫不敢动什么歪脑筋,不过当兵的,谁还没一把子力气,于是他便应招加入了施工队。
招募流民修建的多是防御工事,没处工地上都会有复兴军军士巡逻,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明认出了多年未见的姐夫。
刘明本家和姐姐姐夫一家失散多年,再次重逢自然是满心欢喜,然而这兴奋劲尚未开始,他就迎来了当头棒喝,姐姐死了,侄儿也丢了。
深受复兴社教育的刘明自知,这事不能怪姐夫,要怪只能怪这该死的世道。
当时,复兴社已经打算扎根胶东半岛,好好经营这块来之不易的地盘,为了长久考虑,除了复兴岛增援来的嫡系部队,李杰也打算在当地招募一些士兵,这些新招募来的士兵采取以老带新的模式,大多数新兵经过为期三个月左右的训练便投入战场,不过基本上新兵是不会参与一线作战的,基本上都是驻守后方的城池。
高密县城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山东东部的重邑,战国时期是齐国属邑,秦时置县,汉朝时为诸侯国都城,并且常常被设为郡治,境内虽无险可守,但高密属膏腴之地,沃野千里,非常适合屯田。
淳祐七年年初,蒙古大将兀良合台携两万蒙古精锐,外加五万汉人世候联军,兵锋直指胶东半岛,同时随军的还有一支特殊部队,一支全由武者组成的军团,领头人还是老对手金轮法王。
蒙古人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支武者军团人数是上次的两倍,抛开金轮法王宗师高手还有五名,这次萧千绝并没有前来。
萧千绝上次随军是因为兴趣使然,依照他的性子吃了亏肯定得报复回来,但是他的大徒弟萧冷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消息,萧冷查到了穷儒公羊羽的行踪,萧千绝和公羊羽两人争斗半生,双方势如水火。
相较于复兴军,萧千绝更加看重公羊羽一些,所以他这次索性直接抗命不来,反正这又不是他第一次抗命,无所谓,碍于他的身份以及武功,蒙古高层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
从开春到隆冬,蒙古人共计发起三次大的侵入站,双方小规模的交战更是不计其数。
蒙古人想的是快速结束战斗,然而战局的发展出乎了他们的预料,‘登州匪军’的难缠程度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对方根本就不是什么‘匪军’,而是丝毫不亚于他们的精锐部队。
一开始蒙古人都以为复兴军是因为占据了火器优势,本身的素质估计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但是经过几次野战之后,蒙古人恍然大悟,对方不是不会打野战,只是先前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另外一点也让蒙古一方有些意外,原先活跃于襄樊、江淮地区的抗蒙义士们纷纷转投复兴军,连名满天下的前金刀驸马也站在了对方的阵营之中。
如此一来,不论是在顶级战力,还是在中端战力上,蒙古人都没有了明显的优势,再加上复兴军的修城速度太快,没打下一地便有专门的工程兵入场修建防御工事。
几次三番交手下来,蒙古人不仅没有夺回失地,反而平白无故的丢了数座城池,密州治下的高密县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复兴军夺下的。
如今前线已经被推进到了数百里之外的密水,高密县城已经不算是前沿阵地了。
在和蒙古人的交战过程中,复兴军也不是一点损失也没有,现在除了前沿阵地全是复兴社嫡系部分,像高密县城这样的次前线基本上是一半新兵一半老兵,更后方的的则是三分之一老兵,三分之二的新兵。
卢忠加入复兴军已经半年了,时间长了他也知道像小舅子这样的老兵有事情瞒着他们,不过小舅子不告诉他不是因为不信任他,而是因为军规如此,他能够理解。
fp
(iishu)是,,,,!
第七十八章 困境
【】(iishu),
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卢忠紧了紧上衣的领口,目光凝视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流民,眼神中露出一丝不忍,这些流民大多是前线逃难来的,另外部分则是从蒙古人的统治区域偷渡过来的。
李杰来自后世,在他的引导下,舆论阵地牢牢地把持在复兴社的手中,这股偷渡热潮是从三个月之前开始的,起初从蒙古人治下逃过来的民众并不多,打从上个月开始,人数越来越多。
“阿明,你说前线现在战事如何了?”
刘明不假思索的说道:“那还用说,胜利的肯定是我们!凭鞑子那三瓜两枣哪是我们的对手。”
在复兴岛训练的这两年,刘明见识到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东西,会自动运转的机器、雪白无比的细盐,一两银子一两的糖霜、射程超远威力巨大的火器、晶莹剔透的琉璃、巨大无比的铁甲船、精妙无比的绝学,这些外界难得一见的事物在复兴岛内部随处可见。
岛上过的日子是刘明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大米饭管饱,每天一顿肉,还能免费读书识字。
如果家里有孩子,福利待遇还要更好一些,岛内所有的适龄儿童一律送去学堂读书,不分地位高低全部接受统一的教育,关键是免费,不仅不要钱,学校还提供免费的吃食。
岛上的生活和外界一比,简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刘明在这里找到了信仰,知道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而奋斗,不复之前的浑浑噩噩。
虽然他也清楚,哪怕复兴社打下了天下,短时间内无法让所有人都过上像岛上那样的日子,但是活在复兴社的治下,肯定会比现在的世道好上很多。
如今的世道,不论是在文明一点的南方,还是在野蛮一点的北方,老百姓在官老爷们眼里不过是最底层的存在,连看都懒的看一点,复兴社则不同,天下间没有比他们更加重视百姓的势力。
刘明坚信,终有一天,或许他过不上那样的日子,但他的子孙后代一定能过上。
密水河畔,旌旗密布,河对岸驻扎了数万蒙古大军,由于天气严寒,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足以令大军通行,但是蒙古人的进攻意愿并不强烈,自从半个月前开始,双方都非常的克制,仅有小规模的斥候交锋。
一年的征战,不仅蒙古人累了,就连复兴军也不免感到一丝疲惫。
蒙古人这一年来吃尽了苦头,七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五万,这还是不断补充兵力的结果,这场漫长的拉锯战之中,蒙古一方损失惨重,五万人或死或伤或被俘虏,几乎把先前的部队全都换了一茬,就连蒙古人的嫡系也损失过半。
仗打成这样,蒙古人也怕了,蒙古人向来骁勇,他们不怕损失,但是他们怕没有回报的损失,打了这么久,人损失了不少先不说,地盘却是越打越少。
汉人世候们可谓是怨声载道,打仗实则打的是后勤,打的是钱粮,七万大军每天的吃喝加在一起,一年下来就是天文数字,何况他们还损失了那么多人,打到现在,一些底子薄的时候已经崩溃了,即便底蕴深厚的汉人四大世候也快要撑不下去了。
宋朝名将孟珙抓住两方交战的机会,率军渡淮反攻中原,一年间已经拿下了十来座城池,再这样拖下去,只怕中原地区的防线将要全线崩盘。
兀良合台东征西讨数十载,从未见过像复兴军这样顽强的对手,这场仗是他这辈子打的最憋屈的一次,人人打不过,兵器兵器比不上,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大汗已经连下数道旨意,措辞一次比一次激烈,再这样下去,他的政治生涯恐怕就要到此为止了。
最糟糕的是,汉人世候联军已经开始出现逃兵的情况了,尽管兀良合台制定了极为严厉的措施,然而一到临战之际仍旧有人偷偷逃走,并且屡禁不止,对于那些逃跑的人来说,上战场是九死一生,逃跑的风险显然要小很多,两相比较,当逃兵生还的概率要大上许多。
一次又一次的失利,蒙古人内部激进派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的多人倾向于保住现有的地盘,复兴军的火器实在是太过犀利,除非己方能够破解其中的奥秘,给自家部队装配上同样的火器,否则很难赢过对方。
当初叫嚣着用人命填的那帮人现在也转变想法了,代价太大,大到无法承受,真要这么做,即使拿下了‘登州匪军’估计也是惨胜。
假如对方不再继续对外扩张,能忍一时便忍一时,蒙古人虽然暂时还没发造出和‘登州匪军’一样的火器,但是举国之力研究之前偷回去的样本还是有些成就的,正是因为火器的研究有了突破,蒙古内部才会有这些不同的声音出现。
“阿布(爸爸),大汗又发诏书催您了吗?”
营帐内,兀良合台面色阴沉如水,淡淡的点了点头,兀良合台是蒙古开国功臣速不台的儿子,速不台是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早年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诸部,要不是因为他是功臣之后,贵由早就把他召回去问罪了,哪会像现在这样只是发几封不痛不痒的诏书。
阿术是兀良合台的儿子,这些年一直跟随父亲东征西讨,如果没有李杰的参与,他们一家祖孙三人都会是一代名臣宿将,哪会遇到现在的窘境。
此时的蒙古大军是进则前途未卜,依照先前的战况大概率会损失惨重,退也是不行,贸然撤退,作为统帅的兀良合台必然会成为替罪羊。
“阿布,事到如今,是时候考虑退路了!”
兀良合台脸色一寒,两只眼睛像锥子一般扫过阿术,随即又想到如今的处境,苦笑一声无奈道。
“退?拿什么来退?”
阿术面色沉重,十分冷静的回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阿布,现在考虑,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再拖上一段时间,在想退,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fp
(iishu)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