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攻略之男神别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蓝桥玉
她回家之后,爹娘就跟她提了宋家退婚的事儿,他们脸上带着喜气,美滋滋的强调:“宋家做的仗义,说彩礼不用退,还给我们带了鸡蛋、麦乳精等补品呢。”
段小穗父母都是农民出身,大字不识一个,宋家主动退婚,又不用退彩礼,他们自觉占了大便宜。
“爹,妈,退婚这么大事儿,你们怎么不跟我商量一下。”
段小穗傻了眼,她在县城一门心思的埋头赚钱,连和宋红旗结婚后什么时候生孩子都计划好了,家里竟然给她来了一出釜底抽薪。
“傻姑娘,部队医院那边开了证明,宋红旗即使康复了,三年内依然有瘫痪的可能,而且很可能落下残疾。你是我们亲生的闺女,我跟你娘哪儿舍得害你。”
“你娘说的对,宋红旗以前大小也是连长,好歹是吃官家饭的,把你嫁到宋家我们放心。可现在宋红旗遭了难,他家里老的老小的小,我们这做爹娘的,怎么舍得把你往火坑里推。”
父母的执拗,气的段小穗话都说不顺了:“你们懂什么啊,宋红旗为了国家出生入死,以后是有大前途的人。”
“有前途那也是以后了,小穗,我跟你娘一定会好好帮你筹办份儿嫁妆,给你找个十全十美的婆家。”
“大妹,爹娘说的对,嫁给残疾人日子太苦了,我们都是为你好。”
段小娟用指甲抠着桌子缝没吭声,她觉得这事儿父母办的不地道。
婚都订好了,怎么能说退就退了。
但要换做她,也不想嫁给残疾人,即使对方是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反正我不愿意退婚,这事儿爹娘你们俩别管,我自个儿去上蔡村说去。”
段小穗娘急眼儿了:“你这傻姑娘,宋家给你灌的什么**汤。人家都两次三番要退婚了,你还上杆子往上凑。”
“小穗,这门亲事,我跟你娘做主退掉了,村干部亲自做了见证。你再闹,人家只会笑话咱段家姑娘不值钱。”
经爹娘这么一说,段小穗理智回笼,抿着嘴说:“好了,这事儿先放一边。这两年我还不想嫁人,你们不用替我操心。”
“不行,你都二十了,再拖下去该成老姑娘了。”
段小穗爹娘都很固执,把她气得黑了脸:“你们再逼我嫁人,就把宋家送的的彩礼给我。一个姑娘收两份儿彩礼,你们出去打听一下,哪家这么干过。”
段建中板起脸,李秀玲脸色讪讪的说:“你这孩子,我跟你爹还能害了你不成。收两份儿彩礼这像啥话,我们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这么大,又不是为了换彩礼。”
”小穗想过两年结婚也成,反正咱家又不是没地方住。”
段亮声音洪亮,段小穗并不觉得感动。
她还不了解自己这个哥哥,人看着憨厚,肚子里的算计可不比谁少。
上辈子她带着大笔钱回来,大哥大嫂一口一个妹妹,将她哄得心花怒放。
等她犯了事儿,两口子冷若冰霜,对她连路人都不如。
退亲后,段、宋两家都跟亲戚朋友提了一嘴,上段家提亲的人多了起来,宋红旗倒是无人问津了。
毕竟,不是谁都有思想觉悟,嫁一个残疾军人的。
入冬之后,g省的天也冷了下来,舒安歌出门得套上毛衣再加个厚外套。
就这天气,也比h省要暖和许多。
在h省,入冬后穿大棉袄都得缩手缩脚的。
宋红旗恢复的不错,腿上石膏拆了,人也能下地走路了,医生说骨头长的很好。
邓致华恢复的比宋红旗还要好些,毕竟他不仅受了外伤,还受了严重的内伤。
能下地后,邓致华就没闲着,天气好的日子,总要下去晒晒太阳。
碰上阴天下
第1716章 军嫂重生文中奇葩小姑子16
邓致华心里五味杂陈,什么味儿都有,人有些闷闷不乐,病房中气氛也沉了下来。
“目标人物好感度+18,当前好感度58。”
舒安歌将羊绒衫叠好,放回盒子中,程护士推着做完检查的宋红旗回来了。
“红珊妹妹,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宋连长身体恢复的很好。医生说,康复训练可以加大力度了。”
宋红旗满面红光,脸颊比舒安歌刚来时丰润了许多。
“真的么,恭喜大哥。”
舒安歌将饭盒掀开,笑眯眯的跟程怀夏说:“怀夏姐,该吃饭了,我做的九转大肠和奶汤蒲菜还有炒木樨肉,你尝尝怎么样。”
她将菜分成三份,邀请程怀夏品尝。
八十年代人,吃饭只求吃饱,像舒安歌这样的厨艺,去改革开放后复开的老字号酒楼里也未必能吃上。
程怀夏有心拒绝,舒安歌一把将筷子塞到她手里,笑盈盈的说:“怀夏姐快吃吧,我特地做了你的份儿,你要不吃剩下了。”
“那……我就厚着脸皮动筷子了。”
一时间病房中只剩下吃饭的声音,邓致华吃饭间隙,不忘抬头看舒安歌一眼。
她跟他小表妹差不多大,小表妹现在还跟小孩子似的天真爱撒娇,她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吃完饭,邓致华抹抹嘴,主动问宋红旗:“你妹妹年前就要回家了怎么不在这边多留两个月。”
“呵呵,红珊早该回去了。为了照顾我,她特地办了休学手续,请了一个学期的假。”
邓致华将目光移到了舒安歌身上:“你上高几”
“刚上高一,还没正式到学校读书。”
“唉,这都怪我。红珊,你回去后要是跟不上学校的课程,明年留一级,学费和生活费不用操心。”
程怀夏笑到:“红珊妹妹那么聪明,一定能跟的上学校课程都“
“我每天回去都会看书,现在已经看到高一下半学期的课程了。”
当然舒安歌是往谦虚里说的,实际上就算不看书,她参加高考也能进入国家一流学府。
“有没有考虑在g省念书,这边的教育水平,应该比你们县城里强些。在这边念书……我——你大哥也好照应。入学的事儿,部队可以帮你解决。”
邓致华原想说他好照应,但又觉得这话有些不妥当。
“谢谢邓连长提醒,爹妈年纪大了,弟弟年龄还小,我放心不下家里。”
舒安歌婉拒了邓致华的提议,他心下稍觉遗憾,又觉得她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他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天天叛逆不着家,十六岁就被爷爷拎着丢到了部队。
她比他还小一些,时时刻刻把家人挂在心上,半点都不放松。
“唉,是我这个当大哥的没用,让红珊操这么多心。”
“哥,你这是哪门子话。咱们一家人,不就该互相帮助么。这些年来,家里要不是你每月寄津贴回来,早就揭不开锅了。你在外面冒着危险执行任务,我们在家里也悬着一颗心。能为你做些事,我心里也能好受些。”
兄妹俩的对话,感动了程怀夏,她动情的说:“宋连长,你们是人民的好战士,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的。”
同是军人,邓致华觉得,国家欠他一个好妹妹。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间,宋红旗和邓致华俩人都进入第三阶段康复疗程了。
两人恢复的很好,大大出乎了医生的预料。
陆主任当着舒安歌的面说:“宋连长身体复健的很好,照他现在的状态继续下去,恢复到重伤之前的身体水平也极有可能。”
“陆主任,那我还能继续当兵执行任务么”
宋红旗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继续当兵。
他深爱着这身绿军装,不舍得离开可亲可爱的队友们。
“当然可以了,再过上几个月,谁也看不出你和邓连长曾受过重伤。”
陆主任的话,让邓致华脸上露出满意笑容。
&
第1717章 军嫂重生文中奇葩小姑子17
邓致华戴着大檐帽,闷哼了一声。
宋红旗这才注意到他的不同,笑着问:“怎么在屋里还戴着帽子,也不怕闷。”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医院里也透着几分年节的喜庆,墙壁上挂着大红中国结。
邓致华穿着病号服,头上戴个大檐帽,看起来的确有些怪异。
“好冷,先吃饭吧。”
舒安歌将保温桶打开,玉米排骨汤的香气发散出来。
邓致华手按在帽檐上,深呼吸后,将帽子摘下,露出了光洁白皙的脸庞。
冷风吹在没有一丝胡茬的脸上,让他很不自在。
“邓连长真刮胡子啦,看起来好年轻。”
舒安歌将汤盛好,笑眯眯的看着邓致华。
他和宋红旗气质相似中,又有一些不同,同样的志气轩昂,但比宋红旗多了几分书生气。
细致的观察了邓致华五官后,舒安歌推测出他不愿意刮胡子的原因。
他鼻梁英挺帅气,双眸顾盼神飞,唯独脸颊过于圆润,瘦削时还有几分戾气,胖回来之后就显得有些娃娃脸了。
“大男人看起来年轻有什么用,重要的是能打。”
邓致华架起胳膊,做了个肘击的动作,娃娃脸上透着韧劲儿。
不知怎的,看到他秀拳头的样子,舒安歌想起了狼的近亲——二哈,笑意从唇角溢出。
“笑什么,我很好笑么”
邓致华习惯性的摸胡子,只摸到光滑的脸颊。
他就不该刮胡子!
邓致华大刀阔斧的坐下,往日潇洒的动作,配上一张娃娃脸,总给人小孩子装大人的错觉。
宋红旗性格忠厚淳朴,没看出邓致华的别扭,笑呵呵的夸:“邓连长读书多还念了军校,跟我们这些粗人看起来就是不一样。”
两人同住一个病房这么久,互相间也了解了许多。
邓致华参军之后,又念了军校,毕业后加入尖刀连,执行的都是重大任务。
“哥,你打算考军校么”
自从能下床,精神头好些后,宋红旗闲的的时候手里总会捧本书看,有时是数学有时是语文,还看一些政治教育和军事思想理论等。
邓致华也看书,他看的都是深奥的国外先进武器研发与介绍等书籍。
“我年龄太大了,考军校没啥希望,但多读些书总是好的。珊妹儿,你要好好学习,努力考个好大学。”
“有志不在年高,宋连长立了这么大功。按照部队的规定,是可以取得报考资格,还能享受加分待遇的。”
邓致华被丢进部队后,头一件事儿,就是熟读部队的纪律和规定。
“哥,邓连长说了,你可以报考军校,一定要加油啊。”
宋红旗笑了笑没说表决心的话,他是一个沉稳的人,不擅长夸夸其谈。
入伍后,宋红旗心里就有一个军校梦。
但他基础实在太差,平时又要忙着训练执行任务,只能忙里偷闲学习。
这次住院养伤,也没坏到顶点,至少还给了他一个进一步学校的机会。
舒安歌回h省那天,天难得放晴,还是孙武扛着大包小包,将她送到了火车站。
宋红旗想出门送她,被舒安歌制止了。
他往她兜里塞钱,也被回绝了。
上了火车,舒安歌打开书包,发现里面塞了一封信还有一叠花花绿绿的钞票。
宋红旗的字雄健有力,能看出他是下了功夫的。
“红珊吾妹,临别之际,为兄心有不舍,亦觉惭愧……”
信很长,应该是宋红旗空闲时,背着舒安歌悄悄写的。
这年头没那么多网络流行语,红格子稿纸写成的信,读起来透着庄重感。
308病房中,又到吃饭时间,邓致华不急着吃饭,站在窗口处喃喃道:“也不知红珊妹子的火车出发没”
“火车不晚点的话,应该已
第1718章 军嫂重生文中奇葩小姑子18
尤其春运期间,到处都是人,回乡的人坐火车奔波劳累,下车出广场后往往是精神最松懈的时候。
赶着回家的小夫妻手里拎着大包小包行李,又带了两个孩子,人贩子早有预谋,直接抢了孩子就跑。
人海茫茫,人贩子对火车站附近地形十分熟悉,随便钻到什么巷道里,小夫妻只有嚎哭的份儿。
人贩子当街抢孩子,民警长吹哨子,用对讲机呼叫几个同事,朝人贩子方向追去。
冷风刺骨,天阴沉沉的像一堆黄色老生姜。
舒安歌将手中行李往岗哨亭一扔,匆匆留了句:“同志请帮忙看下行李,我去追人贩子。”
“有人抢孩子了!”
“人贩子朝北边跑了!”
人贩子抢孩子的消息传出,群情激愤,使出吃奶劲儿堵人贩子。
广场大喇叭也播放起,请求大家协助抓人贩子的消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