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快穿攻略之男神别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蓝桥玉

    周雍承说话颇有几分咬牙切齿的意味,范嫣然微微凝眉:“世子,您不觉得陛下这半年来,过于倚重凤仪郡主了么”

    不用范嫣然提醒,周雍承也能看出来。

    先是让凤仪郡主负责秋猎,接着又将她派出京城,据说还赐了她令牌和兵符。

    若非她是个女子,周雍承都怀疑陛下有心将皇位传给谢昭华了。

    “还好凤仪郡主是女子,她若是男子。圣上怕是会力排众议,直接让她改姓周,立为太子。”

    周雍承表情阴鸷,他好不容易找到了奇人异士,想要借着凤仪郡主,在圣上身上下毒,早日继承皇位。

    没想到凤仪郡主翻脸无情,将他送的礼物全都丢掉了。

    “世子,如果陛下打算立凤仪郡主为皇太女呢当年,陛下还曾想过禅位于魏国长公主,您忘记这桩陈年旧事了么”

    周雍承眼睛微眯,心中陡然一惊,瞳孔蓦地放大。

    他竟忘了这件事,今上可不是迂腐之人,否则也不会提出禅位给魏国长公主。

    “嫣然,你帮了我一个大忙!”周雍承紧紧握住范嫣然的手,眸中露出冷光。

    圣上真是好算计,将几位王世子调入京城,作为遮掩真正储君的障眼法。




第1762章 娇宠文中做反派24
    天灾**往往一起出现,江南乃鱼米之乡,是大夏最繁华富庶的地方。

    这里山高谷深,河流水域充沛,物产十分丰富,每年朝廷都能在此处征得大量赋税。

    按理说,就算遇上旱灾,百姓靠着往年存粮,日子也不至于过不下去。

    而且,旱灾不像地动、水涝一样突然,提前几个月甚至一年就有征兆。

    只要地方官员稍微用点心,早早做出应对,也不会闹出百姓流离失所、饿殍满地,最后逼得流民起义下场。

    俗话道官逼民反,舒安歌提前到江南来,为的是防患于未然。

    起义是从睦州开始的,所以她与权云卿头一个考察地点就是睦州。

    无论如何,舒安歌都不会坐视百姓遭遇土匪流寇,或者说无赖官员的盘剥骚扰。

    自古以来,肃清地方吏治都需要铁血手段。越富庶的地方,背后操控的手就越多,想要从中渔利的人也多。

    天高皇帝远,这年代中央对地方的操控还不够严密。

    三年一度的考核,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只是一个不疼不痒的紧箍咒。

    任期内只要不犯大错,打点好负责考核的官员,升迁就不是难事。

    打点上峰和其他人脉,自然要靠银子。

    至于银子从哪儿来,被搜刮到叫苦连天的百姓有话讲,但凡有一线生机,谁又愿意造反呢

    睦州果然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舒安歌站在山上俯瞰,裸露的河道和浅滩,让她皱起了眉头。

    “旱情比我们想象的严重,而且河流走势也有些奇怪。”

    舒安歌不是无的放矢,她来之前曾翻看过江南一带的水域地形图。

    秋月湖是江南一带最大的淡水湖,碧波万顷横贯众州县,睦州就是其中一个。

    但从山上俯瞰,秋月湖缩小了许多,周边还开凿了许多沟渠引水。

    正常的引水也就罢了,在古代遇到旱灾时,引水灌溉是正常操作,可舒安歌看到的绝非正常引水方式。

    有的地方田地干涸开裂,大片大片的撂荒着。

    但有的田地供水充足,在旱情持续数月的情况下,还种着耗水的稻谷,如今正到了收割的季节。

    正常调度的情况下,遇到旱灾,田地将改种需水量少的冬小麦。

    “嗯,很不正常。”

    权云卿穿着绣着文竹的淡青色长衫,长发用玉冠简单挽起,看向山下田地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忧色。

    他随凤仪郡主出京,虽有私心,为的还是天下黎民百姓。

    上天降下警示,江南一带将有祸患降生,权云卿希望能力挽狂澜,减轻灾祸对百姓的影响。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两人下山找当地百姓问话。

    地是老百姓的根儿,即使土地干涸开裂,还是有百姓想方设法耕种。

    “老伯,这片地是您的吗”

    舒安歌挑了个头发花白,穿着满是补丁破棉袄的老伯问话。

    “啥这地是我的是我的啊!”

    老伯有些耳背,扯着嗓门儿回话,脑门儿上因为忧愁挤出一个川字。

    “最近天旱的厉害,您这地怎么浇水啊”

    舒安歌学老农的样子,蹲在地头,一脸谦和的问话。

    老农叹了口气,浑浊的目光在一对年轻人身上打量了一番。

    这对儿青年男女,穿着上好的绸缎衣裳,腰间系着玉佩,相貌俊美气质非凡,绝不是他们这些泥腿子能比的。

    想必是世家公子小姐,闲着无事下乡游玩,好奇他们这些老百姓的家常日子。

    “唉,浇水全靠从村子的井里挑过来。几个月没下雨,村头水井也快干了,是龙王发怒了啊。”

    老伯垂头丧气,显然对明年收成不抱希望。

    舒安歌蹲在地上,用手指拈了把土问:“老伯,我在山上看到,很多田地都在引秋月湖的水进行灌溉,你们怎么不



第1763章 娇宠文中做反派25
    “这些地方官嗅觉比耗子还灵通,大军到来前,他们一定会想办法收起尾巴。”

    舒安歌打的就是个措手不及,要是地方官员有所准备,定罪就难了。

    “话虽如此,你我孤军作战,独抗地方豪强,还是过于冒险了些。”

    “有你在,我不怕。”

    舒安歌浅浅一笑,端的是风华绝代,清朗若明月照大江。

    权云卿心中微觉触动,最后还是点头应下了她的建议。

    龙潭虎穴,他陪着她一起闯,只要一息尚在,绝不会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目标人物好感度+15,当前好感度76。”

    系统提示音响起,舒安歌莞尔一笑,神采飞扬到:“其实我心中已有万全之策,我打算与杨将军里应外合,肃清江南官场。他先派遣心腹前往江南支援我,大部队随后跟上。我们在睦州突击查账,杨将军在沥州配合。”

    “你心中有决算便好。”

    权云卿淡然如竹,虽无心官场之争,却愿支持舒安歌到底。

    百姓为贵,贪官污吏实乃蠹虫,生生死死都是定数。

    睦州城赏月楼中,热闹非凡,一众本地官僚外加豪强勋贵,聚在一起饮酒作乐好不快活。

    丝竹声声,歌喉婉转,美人如诗如画,惹得众人心神恍惚。

    酒酣耳热之际,武英侯晃着酒杯,挥手命伶人歌姬退去,板着脸说起了正事。

    “诸位,京中传来消息,陛下派遣钦差大臣到江南一带微服私访。”

    “侯爷,此事当真”

    肚大如孕妇的常忠磐鼓着青蛙似的眼睛,语气有些惊惶的问。

    他在睦州当了小十年官,悄悄置办了良田百顷,娇妻美妾在怀好不快活。

    常忠磐是寒门出身,考上举人之前,家中只有十亩薄田,上京赶考的资费都是由族人一起凑的。

    当官之初,常忠磐心里还有造福百姓的心思。

    待见多了官场黑暗,去多了笙歌燕舞的场合。他一改年轻时的志向,只想靠着溜须拍马孝敬上峰,多贪墨些银子打点关系,将官做的越大越好。

    成为江南富庶之地的知州后,常忠磐盘剥起百姓来更加肆无忌惮,收起下边人孝敬也毫不手软。

    他只当江南物产丰富,能多从百姓身上压榨出油水来,从没想过为百姓谋福。

    如今听武英侯说,京城来了钦差,常忠磐立马就慌了。

    “慌什么,钦差来了又能如何。江南年年都往朝廷缴纳高赋税,百姓安居乐业,微服私访又能看出什么来。”

    “侯爷,这半年来气候干燥,民间多有怨怼之言,下官怕——”

    常忠磐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将最近干的事儿清点了一遍,越想越心惊。

    他后宅内,还关着一个抵死不从的小娘子,要是小娘子家人闹到钦差面前,他怕是没办法收场了。

    “几个刁民而已,有什么好怕的。我今日设宴款待诸位,就是提醒你们,多派兵差到田间地头走走,遇到敢胡说八道的刁民,直接关到牢里去。”

    武英侯方谏英年过五十,依然体格健硕精神抖擞,丝毫不惧朝廷派来的钦差。

    江南是他的天下,就是圣人亲访又如何,他只会让旁人看到他想让人看见的。

    沥州知州最擅长拍马屁,连声赞:“侯爷英明,区区钦差而已,怎能翻得过侯爷的五掌山。”

    善于趋炎附势的官僚,纷纷跟着附和,常忠磐暗恼他没抓住讨武英侯欢心的机会。

    山阳伯吴炎年龄最长,须发皆白,说起话来颤巍巍的。

    “侯爷可曾探知,陛下派了哪位大臣过来。咱们在江南一带经营数十年,可不能马前失蹄,被人抓住把柄。”

    &



第1764章 娇宠文中做反派26
    只因强抢民女的人,是当地知州常忠磐的管家。

    睦州,知州府衙前。

    齐红珍捏紧拳头,嘴唇上全是血痕,她身后还站着一个眉眼憨厚的年轻人,他正是齐红玉的未婚夫孙上元。

    “阿珍,红玉就在府衙中么”

    “阿妹被关在知州大人后宅中,我们要击鼓鸣冤,逼恶徒常河放出阿妹。”

    她就不信,朗朗乾坤之下,还没个王法了。

    “好,我来击鼓!”

    孙上元紧握拳头,眼珠赤红,朝鸣冤鼓处走去。

    他怕牵连家人,所以在常河的逼迫下退亲。但阿妹是他的心上人,他怎舍得她遭人欺凌。

    “站住,衙门重地,闲杂人等不准靠近。”

    孙上元还没靠近鸣冤鼓,就有衙役抽出佩刀,死死的将他拦在台阶下。

    “大人,小人有冤情要报!”

    两个衙役相视一眼,态度蛮横的问:“既然有冤情,诉状在哪里”

    “我们没有诉状,只求知州大人给个公道。”

    直到此时,苏红珍还抱着一线希望,以为抢亲民女的事由管家常河一手操办,知州大人并不知情。

    “呵,大胆刁民,连诉状都没有,还敢面见知州大人。”

    衙役的呵斥,让孙上元眼中露出绝望之色。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脑门儿“砰砰”的往地上砸。

    “官爷,小民真的有大冤屈,求您通报知州大人一声。我要告管家常河强抢民女,逼迫小民退亲!”

    他不跪倒好,这一跪一喊让两个衙役变了脸色。

    大人最近反复交代,让他们紧盯百姓,莫让百姓在府衙前生事。

    如今竟有人在府衙门前,状告知州府的管家,他们如何敢坐视不理。

    “好一个刁民,竟然污蔑常管家,将他拿下!”

    两个衙役恶狠狠的冲向台阶下,想要将孙上元抓住。

    齐红珍见状心中大急,高喊:“冤枉!常知州管家常河强抢民女,求青天大老爷做主啊!”

    她嗓门儿嘹亮,喊得又快,没一会儿府衙门前就聚集了很多百姓。

    常河就是知州常忠磐手下一条狗,他替常忠磐盘剥百姓欺压良善不得人心。

    如今有人大着胆子告常河,受害者们抱着同仇敌忾的心情聚了上来。

    “好哇,我看你们这些刁民是反了天了!”

    两个衙役大怒,其中一个匆匆回府衙,没一会儿,又冲出十几个衙役来。

    他们动作粗暴,拖拽着孙上元的肩膀,想要将他带到府衙中去。

    齐红珍见此场景,心中愤恨不已,大声咒骂起常河:“苍天不公啊,为什么常河那样的禽兽可以行走在人世间。老天啊,你睁开眼,看看我们这些可怜人吧。”

    府衙书房内,常忠磐打了个哈欠,将挤压的状子推到一边,打了个哈欠问:“究竟是何人在府衙外喧哗”

    “回老爷,是齐红玉姐姐及其未婚夫,状告常河强抢民女。”

    回话的是常忠磐心腹,早年间中过秀才,跟在他旁边做幕僚,最擅长看人脸色,一肚子坏水儿。

    “呵,又是这两个刁民。”

    常忠磐拿起镇纸狠狠砸到地上,神情扭曲的下令:“呵,本官愿意纳一个村姑为妾是看得起他们。既然刁民不识抬举,就把他们关进大牢中去!”

    “大大、大人,不好了!”

    一连串急促的呼喊声远远传来,常忠磐紧皱眉头:“何事大惊小怪。”
1...480481482483484...5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