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贪财好色
在一个月前,刘岱还是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能对付波才,于是主动出击,结果被波才打了个史诗大捷。损兵折将不说,就连自己最信任的一个部下,新任山阳太守都死了。
自那之后,刘岱的信心便一落千丈,这才导致之前程立无论怎么劝他,他都不肯同意。
现在程立打了胜仗,而鲍信又适时劝刘岱出击。这使得他的信心又恢复了一些:“或许……是该给那些黄巾贼们一点教训了吧”
鲍信的书信本意是想让刘岱下令给程立,让他与鲍信的军队合兵一处,共同扫荡兖州匪患。但是刘岱却不这么想,他想自己再亲自率领一路军队出击,剿灭黄巾贼。
只是问题在于,他手里的精兵都在程立那里,现在城中只有一些寻常士卒。如果程立还在山阳郡倒还好说,自己率军配合程立一下就好。
但是现在……
刘岱只得求教别驾王彧:“王别驾,本官欲出兵扫清兖州匪患,无奈手中没有精兵,奈何啊”
王彧奇怪地问道:“刺史不是已经派了程仲德出兵了吗怎么还要再派部队”
刘岱犹豫了一下,终于说出了心里话:“那程立虽然为了家乡安危,而不得不率领本官麾下士兵去打仗,但是他毕竟不肯接受本州的官职,不算本官的人……待到战事结束后,本官的威望难以提升啊!”
王彧不由苦笑了一番,心说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算计着这个!
但是自己身为别驾,刺史麾下第一副手,不能不为上官分忧,于是便建议道:“那不如这样,刺史你现在就上表朝廷,表举他一个军职……还是骑都尉。然后对他说是为了让他指挥军队方便,名正言顺,那样他就不会推辞了。这样一来,他不就是以您的名义在打仗了吗”
然而这个主意并不能令刘岱满意。他要提升威望可不是为了什么面子好看,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统治兖州。只有自己威望足够了,下面的人才不至于反对他,不服他。
如果只是依靠程立的力量清除了匪患,等安定后,那程立必定会辞官回乡继续隐居的。到那时候,兖州那些人,该不服刘岱的,还是不服他。
只有自己亲自率军去打上几个胜仗,这样才能有助于实际提升自己的威望,进而压服兖州群宵。待到那时,自己再着手统合兖州的力量,一旦自己力量强大了,外部的其他诸侯也不会再小视自己。
像赵二吞他泰山、袁绍在东郡埋下曹操这颗钉子,陶谦公然勾结黄巾抢掠自己,公孙瓒勒索马匹,袁术陈兵陈留……这些破事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看到刘岱依旧愁眉苦脸的模样,王彧知道自己的话对方肯定没听进去,叹了口气退下了。
几天后,刘岱接到消息,说有一股数量很少的黄巾军经过昌邑城外,目的不明。
刘岱顿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第三百二十一章 锦袍铃铛
刘岱此时的境遇十分狼狈。
他很轻易地中了波才的埋伏,手下一万五千大军被杀得大败四溃。现在刘岱身边仅有几百人相随而已。
波才在埋伏战中,精准地规划好了刘岱的逃跑路线,而后在各个点都设置了一批伏兵,刘岱每逃到一个地方都会受到伏兵的袭击,进而损失一部分军队。
现在的刘岱已经成了惊弓之鸟,草木皆兵。
“呼……呼……”刘岱不断地喘着气,而后一屁股坐在地上,抱怨道:“累死本官了,不走了,不走了!”
身边军官赶忙搀住他,然后劝道:“刺史,再坚持一下吧!不然咱们真的要死在这里了!”
刘岱才不在乎:“死就死吧!被痛快一刀砍死,总比这么累死强!”
他这也算自暴自弃了。
军官再度劝道:“刺史诶,咱们再跑一段路,就安全了,何必寻死呢”
刘岱啐了他一口:“呸!你当我傻么咱们几次逃走,都会遇到敌人伏兵。再跑也只会是遇到下一支伏兵,还不如在这里呆着!”
军官躲过吐沫,也不生气,而后掏出了一份简易地图,对他解释道:“您看,再往这边走一段,就是巨野泽了。到那边坐船,可以通往任何一个郡国,然后我们就彻底安全了!”
巨野泽位于山阳巨野县旁,整个兖州的中心位置,是兖州最大的内陆湖。湖水覆盖山阳、东平、东郡和济阴郡。而连接此湖的无数河流,可以让船通往任何方向。
刘岱想了想,似乎也有点道理。但是仍然提出道:“那也得先让本官在此喘口气,真是累死本官了!”
他现在的情形与当初曹操被徐荣伏击时差不多。然而曹操毕竟体力好,经得起折腾。而刘岱就不行了,他向来养尊处优,体力更是极差。能逃跑这么久,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正当他休息了不到一刻钟时,忽然远方喊杀声大作,军官抬眼一看,而后急声劝刘岱道:
“刺史,快跑吧,那些蛾贼追杀过来了!”
刘岱唾骂道:“这群该死的贼寇,简直可恶!”
他挣扎着想要站起身来,却没有成功,站到一半便一个不稳,再度坐到了地上。
刘岱无奈道:“不行了,本官走不了了。你们想逃就逃吧,本官就在这等死了!”
军官大急,而后灵机一动,命军士抬过一副担架来,靠四名军士(一半情况下用担架抬人,两个人就够了,但是刘岱肥胖……你懂的)把刘岱给抬走了。
终于,这群人在只剩下百余人的情况下,逃到了巨野湖畔。
军官连忙去湖边寻找船家,这个军官手里有一袋子钱,心想如果遇到船家,先以刺史威名命令他载我们渡河,如果他不肯,再用这钱收买。
毕竟这位刘刺史的名声,在百姓们眼里可不太好!
正想着,忽然有几艘渔船慢悠悠地划了过来。军官连忙举手招呼:“这里!船家来这里,快,快!”
渔船听到了军官的话,晃晃悠悠地飘向了这边。而刘岱也挣扎着站起身来,走到湖边,准备等军官跟船家谈好了,自己就上船。
忽然,刘岱看到那军官眉头一皱,然后对刘岱说道:“刺史,这些渔船不对劲!”
刘岱不耐烦道:“有什么不对劲的,能载人就行了!现在逃命要紧!”
正说着,忽然一阵歌声从船舱中传了出来,虽然声音不怎么好听,但是其中歌词颇有韵味:
“月下偷瓜贼,大塘李承乾。
手执白羽扇,潇洒又自然。
披我锦罗袍,脂粉涂满颜。
诗文人人赞,随口是文言。
辗转来兖州,泛舟湖边沿。
湖中有水寇,皆已拜我前。
麾下船千艘,具为其所献。
今来擒刺史,望公山莫嫌!”
军官听后大惊,随即高声示警道:“不好,是敌人!”
虽然他们兖州人并不认识李偷瓜这号人物,但歌词最后一句“今来擒刺史,望公山莫嫌!”分明就是说要活捉刘岱!
这李偷瓜自从来到兖州后,依旧负责黄巾军的水军。虽然手里船不多了,但是他也有办法。他听闻这巨野泽里有水寇无数,横行湖中,历代官府皆拿其没有办法。
这些水寇手里可是有无数船只!
李偷瓜当即派人去联络这些水寇,希望他们投靠波才,为黄天大业建功立业。结果这些水寇嚣张惯了,只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投靠,剩下大部分人依旧我行我素,根本不鸟李偷瓜。
于是李偷瓜大怒,从投靠他的那些水寇手里借了一些渔船。而后由自己的原部曲来驾驶,公开向这些水寇宣战。
那些巨野泽水寇十分不屑,心说我们巨野泽水寇世世代代居于此处,对此地的水文状况了若指掌,你一个外来户,手里船又少,还想跟我们斗笑话!
而李偷瓜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到底谁才是笑话!
只见李偷瓜的船队,在巨野泽湖中如同游鱼一般,灵活地穿梭各处。那些巨野泽水寇原本在对抗官军时就是靠着自身的灵活来与官军大船相斗的,结果现在他们却愕然地发现,这些外来户水贼的船居然比他们还要灵活!
这李偷瓜的船队可不仅仅
第三百二十二章 山阳李家
刘岱被逼无奈,只得上了李偷瓜的船。进入船舱后,他看不到外面情况,只是安心在船内歇息……他实在太累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偷瓜进来叫醒了刘岱:“刺史大人,到了!”
刘岱整了整衣冠,而后走出了船舱,发现天色已经黑了。他走上岸,却辨认不出这是哪里。索性放弃观察,跟着李偷瓜进入了岸边的一处营地内。
进入中间大帐后,刘岱便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黄巾贼头子,波才。
波才对刘岱拱了拱手,微微一笑道:“刘刺史远来辛苦,希望我手下没有怠慢刺史!”
“没……没有!”刘岱战战兢兢地回道。
如果双方处在平等的位置,刘岱肯定早就开骂了:你这贼寇头子,居然敢把本官绑架过来,还说什么没有怠慢
但是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刘岱也只得捏着鼻子跟他客套下去。
“才久闻刘刺史大名,一直未能拜会,深以为憾。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波……渠帅客气了!”
见客套得差不多了,波才便跟刘岱谈起了正事:“刘刺史,本渠帅知道你们一向认为我们黄巾军是杀人不眨眼,只知劫掠的贼寇。所以才有了之前的误会,当然,本渠帅没有事先派人联络刺史,也是才的过错,在此向你赔罪。”
“不敢,不敢!”
之后,波才便把他当初用来劝降南皮城的那一番话,对刘岱又讲了一遍,最后补充道:“才已经获得了南阳太守袁术袁将军的承认,只要再得到刘刺史的表举,那么才愿意成为刘刺史麾下。才素知刺史有心统合兖州力量,只是下面人不太服刺史罢了。现在才愿意成为刘刺史手中的刀剑,为刺史扫清兖州,诛除所有不服刘刺史的力量。而事成之后,刘刺史只需要效仿陶刺史对臧霸之例,给我们黄巾军一块容身之地即可!”
刘岱想了想,觉得这条件还真是优厚啊!
现在自己手中正缺少力量,而这个波才的力量足够强大。有他坐镇的话,兖州就再也没人敢反对他了。而自己付出的代价,无非是一郡之地罢了!那陶谦只是付出了一个穷困的琅琊郡,而本官嘛……也同样找个最穷的郡给他就是了!
刘岱没有过多思考,当即同意了波才的提议。
正在两人相谈甚欢时,刘岱却不知道,在他的老地盘山阳郡,正上演着一场激烈的战争。
波才虽然有与刘岱和解之意,但是他不能确定刘岱是否会同意,万一刘岱是个硬骨头,宁死不妥协,那么波才就只好自己动手来占据一郡了。
现如今山阳兵力空虚,这一点波才自然看得出来。于是乎,早在刘岱刚上了李偷瓜的船时,他便下令派大军前去攻打山阳郡。
如果事后刘岱肯合作的话,波才再把山阳还给他就是了!
然而战事并不如波才想象得那么顺利。
昌邑城中,王彧对着满宠深深一拜,感谢道:“多谢满先生,若无满先生,这昌邑城不保矣!”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十八岁时,在郡中任督邮。当时郡内的李朔等人各自拥有部曲,为害百姓。太守遣满宠前去纠察,李朔等人闻讯后,前来请罪,表示不敢再作恶。后来,满宠试任高平县令。县中督邮张苞贪污受贿,干乱吏政,满宠派人将其抓捕并考问,张苞受刑而死,于是满宠弃官而归。回到老家隐居。
王彧在面临黄巾军攻城时,自知抵挡不住,本来准备放弃了。这时候有人提议说本县满宠就在县城里,何不去求教他
于是王彧抱着抓住最
第三百二十三章 陈留毛玠
李乾看着自己这个侄子,心中一阵感慨:
自己的儿子李整虽然也是个不错的孩子,但是侄子李典却明显更加优秀。对于整个李家来说,如果仅仅是要家族不至于衰落,并且稳步发展,那么儿子李整足以胜任。但若是想让家族一跃而起,发扬光大,那只有李典有这个能力做到。
李典,字曼成。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
李乾不由夸奖道:“典儿说得有理,那么就答应满先生好了!”
李典听到李乾夸奖,先是谦虚了几句,而后又建议道:“伯父,咱们李家在济阴乘氏县还有几千宾客。如果要出兵的话,可与他们汇合,力量集中后才能更方便破敌!”
李乾点了点头,答应了。
而后李乾再度请来满宠,表示愿意倾力支持剿匪事业,还请满先生率领他们破敌。
满宠感激李乾的好意,随即又表示这支军队还是交给李家来直接指挥比较好,毕竟李家人对自己家族的内部情况更加了解。而满宠则作为随军参谋,出谋划策即可。
这番话又赢得了李乾的好感。
于是部队当即出发,由李乾亲自率领,李整、李典亦随军同行。他们先扫清巨野县内余匪,而后前往乘氏县汇合宾客。
而乘氏这边早已接到李乾的消息,满宠等人刚一到来,乘氏李家便出城迎接,为首的正是乘氏李家的负责人李叔节。另外还有李叔节之弟李进先,和族人李进。
几人先是一番问候,而后介绍满宠给他们认识。这满宠好歹也算是一个兖州名人,当年不畏强权拷死督邮的事情人尽皆知,故而众人也算相处甚欢。
经过一番商量,由李进带领乘氏这边的私兵加入满宠的队伍,其余人继续留守乘氏。毕竟济阴这边虽然受匪寇侵扰较轻,但是济阴这边的郡兵力量也并不算充足。
郡守吴资为了支援张邈他们,而率领大部分郡兵前往陈留,去对抗袁术去了。
在汇合了乘氏这边的力量后,众人便再度回到山阳。
先在金乡县得到一批乡勇,而后南下昌邑,之后由西向东,再由南向北,依次将东缗、防东、方与、高平、湖陆、南平阳、瑕丘县逐个收复。自此,山阳郡平定。
在这个过程中,李整、李典、李进这三个李家年轻一辈,皆表现不俗,带领着饮食充足、装备精良的李家私兵,打了不少胜仗,立下了赫赫功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