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贪财好色
这五万人之间互不统属,编制完全乱掉了。纪灵需要把他们重新整编,划定行伍,任命长官。然后由阎象来登记、归册。如果不做这些的话,他们与乌合之众没有区别。这是一项大工程,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正当他们忙得焦头烂额时,下面人来报,说曹操军正在挖隧道。
身旁雷薄赶忙对纪灵说:“卑职过去看看!”把纪灵留这里,自己抢着离开了。纪灵没想太多,继续忙整编。
对雷薄来说,整编士卒这事太枯燥了,还不如趁机干点别的。
雷薄上了城头,看了看,而后去汇报了袁术。此时袁术身边没有旁人,杨弘因为身体疲倦,于是假称要独自思考接下来的战略,实际躲起来睡觉去了。
袁术见没有可以咨询的人,便问雷薄:“雷薄,敌人这是打算做什么啊”
雷薄一看,终于有我表现的机会了!为了卖弄自己的知识,便对袁术讲道:“曹操此举应该是打算掘土攻城——这是一种很常用的攻城手段。又叫土攻、穴攻。具体原理就是挖一条通往城下的隧道,到了城下后,要么直接顺势挖塌城墙,要么直接从下面挖一条通道进去。”
袁术心说这人有两把刷子啊!又问道:“那么这土攻之法,可有应对之策”
雷薄便讲道:“守城方应对土攻的方法当然是有的,那就是咱们自己也在城内也挖一条通道,只不过是横向的隧道。然后灌水进去,敌人的通道挖着挖着,就会与咱们的通道挖通,而等着他们的,就是淹死他们的水了!”
“妙!”
听完介绍后,袁术当即照办,命手下开始掘沟灌水。只是城上士兵发现,曹操这边的隧道都快掘完了,也没见有士兵往隧道里钻,甚至都没有在洞口集结。
他们刚要报告,便听到有人大喊:“水!水!”
众人一看,亦惊叫起来:“水!水!大水要进城了……”
这下去报告也晚了,大水一冲,再采取应对措施也来不及了。
城里那边还打算灌水呢,这下也别灌了,水有的是!
原来这是曹操军的一个计策。原本曹操打算命军士直接开挖的,征集民夫从河边开始挖掘,一直挖到城底下。
但是程立却阻止了这一行为,解释说如果单纯只从河那边掘过来,那么还没掘到城下,便很快就会被城内敌人发现,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淹城之计,就得玩点欲盖弥彰的手段。他建议把挖掘的工人分成两批。河边的民夫继续掘河,而另一批工人则从城下开始挖,假装是要掘穴攻城,迷惑敌人。然后等两边都挖得差不多了,再把两条通道相连即可。此谓之“明用土攻,暗用水淹”之策。
敌人果然中计了。
消息传到袁术那,袁术一听:完,啥也别说了,也没工夫责罚谁了,赶紧组织兵力突围吧!
于是仓促组织起了所有军官和军队中部分精壮,集结起了一支“精兵”,趁着水淹进城之前,开始突围。
那边戏志才早就预料到了袁术会选择突围,所以提前布置了几支伏兵,在袁术突出包围圈后,便发动了伏兵,将袁术的精兵迅速击溃。
袁术毕竟是首领,无论是盔甲还是坐骑都是一流,跑得自然也快。曹操军终究还是没能留下他,让他跑了。
而袁术麾下的那些高官,杨弘、阎象、纪灵他们,自然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逃离了。至于那些中低级军官和他们麾下的小兵卒子就没那么好运了,通通被曹操击溃、俘虏。
这样一来,曹操的实力又大涨了一截。
现在袁术身边的部队,则只有不到一万人了,他们一路奔逃,终于到达了宁陵县。这宁陵已经是豫州的地界了。
宁陵城自然是有孙坚的豫州军把守的,袁术他们到达城下时,松了一口气,而后要求对方放自己进城,以抵挡曹操的追兵。
不想宁陵县令在城上冷冷地回道:“袁将军,您与我家主公当初的约定,可是只限于为您提供通行权。这派兵保护您,并不在约定范围内,恕卑职无法放您进城!”
袁术大怒,骂道:“你个狗东西,你家主子孙坚也不过是我袁家的一条狗,你算什么东西,也敢违抗本将军的命令”
宁陵县令听了袁术如此无礼的话,并没有露出怒色,而是平静地回道:“袁将军请回吧,没有上级的命令,卑职不可能擅自决定。”
袁术刚要开骂,主簿阎象拦住了他,高声道:“这位县君,我家袁将军与你们孙将军是盟友,如今袁将军遇难,你却袖手旁观,事后追责下来,你也要担责任的!”
杨弘亦是聪明人,当即补充道:“恐怕到时候孙将军为了不影响双方情谊,会把你当做替死鬼杀掉,你难道就那么想死吗”
这下宁陵县令有些拿不定主意了。犹豫了一下,问道:“要不……在下这就派人去请示孙将军,等孙将军准许了,在下再放诸位进来”
&nb
第三百四十七章 棋逢对手
山上荆州部队的指挥官是陈生,他原本看豫州军两个月都没有发起进攻,整天在那里搞什么“军事演习”。以为这次敌人又是跟上次一样,是佯攻部队,故而把心彻底放下来,安心混日子。
却没想到敌人平静了两个月后,忽然开始玩真的了!
当时正是傍晚,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荆州军们正在埋锅造饭,准备吃完了好睡觉。正是一天中最为松懈的时候。
山下的豫州军就这么突然杀上来了。
山上数万名荆州军,没有一个人想到敌人会这么做。猝不及防之下,很快溃败。陈生当时正搂着两个村姑,玩嘴对嘴传酒的游戏,一个粗壮鲁猛的大汉闯了进来,陈生还没反应过来,质问他道:“你是哪个部曲的,这么没规矩!”
许褚也不跟他废话,一刀背把这货砸晕,命身后军士绑了。
而后,孙坚的豫州大军便准备长驱直入,杀向江夏城。杜袭建议道:“主公,不急。这片山脉可命后方部队接管过来,并建立起面对荆州方向的防御体系。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我方后路通畅,也可以在下次进攻时能够少一道障碍。”
这话也就是杜袭能说,其他人要是敢说“下次进攻”,预示这次进攻可能还会退回,那肯定会遭到孙坚的责骂。
孙坚接受了建议,而后继续向江夏城进发。孙坚意外地发现沿途居然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
他想了想:这黄祖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山地防线上了,还是打算据守西陵城,玩城防战
可能是后者吧!
他当即下令:“全军加速前进!”
现在黄祖应该刚刚接到山地防线被破的消息,还没能来得及做好准备。如果自己速度够快的话,就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令敌人的城防之利失效。
然而当孙坚大军到达江夏郡治西陵城下时,等待着他的只是一座残破的城池……
孙坚这才想起来,自己上次进攻这里时,已经把西陵城的城墙彻底破坏掉了。对于黄祖来说,与其花巨资去重建,不如换个治所。
孙坚命人抓来城内几个流民,询问之下,得知黄祖已经把江夏郡治转移到了西边的安陆县。
安陆县是前汉(西汉)的江夏郡治,后汉才改为西陵的。所以移治安陆县在操作上没有任何问题,并不影响什么。
这样一来,突袭计划是失败了,孙坚只能命令部队先休息,明日再战。
孙坚攻入江夏境内的事情,黄祖已经从溃兵口中得知了,但襄阳城内的众人却还并不知情。
只见蒯氏兄弟、伊籍等人,正在和刘表商议着:“现如今袁术正与曹操交战,完全抽不出身来对付咱们。而孙坚已经顿兵山下很久了,看起来这次他只是打算应付袁术给他的差事,而没打算真正进攻。故而我们才能够两线作战,趁机收复南阳。”
“现在南阳兵力空虚,袁术留守在此的主簿李丰又无甚军略,战将乐就亦无甚威名。根本无力抵挡主公的大军啊!”
刘表点了点头,而后问:“那么此次出征,以谁为帅合适啊”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没有说话。这时蔡瑁自荐道:“吾愿往!”
刘表不由头疼起来,心说你这个家伙屡战屡败,压根就不是带兵的料,我哪里敢派你去!
蒯良见蔡瑁每次都这么不顾脸面,于是索性也不要脸一回:“吾以为,蒯琪合适。”
刘表心说那不是你弟弟么
又有人推荐道:“庞山民合适!”
庞德公儿子。
“黄射颇有其父之风,正适合此次出征!”
黄祖儿子。
刘表无语了,随即问自己的亲信伊籍:“机伯,你怎么看”
伊籍是刘表同乡,是刘表麾下最会为刘表利益着想的人,故而刘表决定参考他的意见。
伊籍当然不会令刘表失望,向他解释道:“正如方才所言,现如今南阳极度空虚,主公此时取南阳如同探囊取物一般。而拿下南阳之事,对主公而言意义重大,故而……”
说到这,伊籍顿了一下,凑到刘表耳朵旁低声道:“派谁去都行。”
刘表这下明白了!感情这是件大肥差,做起来没什么难度,事成之后功劳却极大。怪不得这群人一个个的,上赶着把自己亲戚往上推。
刘表想了想,最后决定道:“好吧,既然收回南阳之事如此重要,一个人去显然不够,那么就由蔡瑁为帅,蒯琪、庞山民、黄射三人为副,一起去进攻南阳,收复我荆州故土!”
你们既然想要功劳,那就一起去分吧!
就这样,一群抢功劳的官二代大军从襄阳出发了。不仅仅统帅是官二代,连士兵里都掺进了不少世家亲属,也要过去分一杯羹。
好在蔡瑁的脑袋还没彻底糊涂,知道把真正作战的士兵与混军功的家属兵分开编制,不让他们互相干扰。否则的话,这些军队别说去打袁术军,连山贼都打不了!
部队很快到达了南阳边境。袁术虽然号称倾巢而出,但南阳毕竟还是有一些兵力的,这些部队亦主要布防在南线,用以防备刘表可能的进攻。
而荆州军北上所要经过的第一个地点,就是毗邻襄阳的邓县。
邓县县令一见刘表大军来攻,立即紧张起来,下令关闭城门,全城戒严。
而后唤来邓县县尉马大壮一起共商对策:“刘表率大军来攻,我等将如何”
“放心,有我马大壮在,邓县可无忧!只要按照乐将军吩咐,紧守城门即可!”
遂如此施行。
城下蔡瑁见对方据城而守,便与麾下三人商议道:“敌人兵力似乎比咱们想象中的多,怎么办”
庞山民想了想,道:“敌人据城而守的话,我方进攻必然损失惨重,最好能够野外决胜负!”
蒯琪思虑了一阵,道:“不如以言语挑之,或许可以奏效!”
&n
唐姬1
中平元年,颍川。
一个看起来只有八、九岁的小姑娘坐在马车里,透过帷幕看着外面的景色,不知在想些什么。
车里陪着她的,是她的父亲唐瑁,此时正在闭目养神。过了一会儿,马车颠簸了一下,迫使唐瑁不得不睁开了眼睛。他看了看身旁的女儿,见女儿看得出神,便问她:“阿囡,在看些什么”
小姑娘扬起她的小脑袋,对着父亲甜甜地一笑,然后答道:“父亲,我在看外面的人。”
唐瑁心说真是小孩子心性,人有什么可看的!遂没在意,继续闭上了眼睛。
“咯噔!”
马车又颠簸了一下,再度吵醒了唐瑁,唐瑁感叹这远行还真是辛苦,即使像他这样的富贵人家,有马车可以坐,仍然免不了颠簸之苦。
见自己父亲又一次醒来,小姑娘趁机问他:“父亲,外面那些人好瘦啊!而且黑黑的,还有的人,明明又瘦又小,却鼓着大肚子,真奇怪!”
唐瑁摸了摸她可爱的小脑袋,叹了口气,解释道:“阿囡,那些都是流民,是穷人。穷人都是这样。”
女儿就如同很多世家之女一样,平时极少出门,对外面的了解极少。而家里的仆役们因为工钱很高,所以生活也远比普通平民优越,更不是外面那些流民能比的。
这次出门也是因为颍川这边黄巾之乱闹得太厉害了,全家人不得不暂时离开老家,去雒阳避难。
本来女眷们应该同乘一车的,唯独自己这个女儿,从小就黏父亲,非要跟自己同乘一车。自己宠爱她,也只得由她。
女儿想了想,又问:“那……这些穷人也没有房子住吗我看他们都躺在地上睡觉。”
“睡觉”唐瑁看了看天色,现在是上午,快接近中午了。哪有这个时间睡觉的,难道说……
唐瑁也掀起帷幕看了看,而后摇了摇头,告诉女儿:“他们不是在睡觉,而是……”
死了。
马车里再度陷入了沉默。
忽然,远方传来了阵阵的马蹄声,似乎有一支数量不多的骑手在朝这边奔来。
唐瑁皱了皱眉,心说在这个时候骑马集群奔跑的,应该是……官军
蛾贼们没有骑兵,寻常世家的骑手在没事时也不会这么快速奔跑。
唐瑁朝车窗外看了看,发现有十骑头裹黑头巾的铠甲骑士朝自己这边奔跑过来。目标……好像就是自己。
唐家作为颍川的大世家,自然是有家族护卫的,护卫首领当即带人迎了过去,拦下了他们,并质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有何贵干!”
黑头巾骑士中的为首者停下了马匹,拉下口罩,而后拱了拱手,用一口幽州方言问道:“不要慌张,我们是讨伐黄巾的义军,现暂归卢中郎麾下。我们过来是想向您打听下,颍川郡在何方”
护卫首领松了口气,而后回道:“此地正是颍川郡境内,你们是要去颍川具体哪个地方吗”
黑头巾骑士便问他:“还请告之颍川郡治的方向,多谢了!”
打听完方位后,黑头巾骑士便离开了。
女儿睁着大眼睛,望着骑士远去的身影,忽然问唐瑁:“这些黑头巾的人好厉害!跑得那么快,还有一种很……厉害的感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