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混在三国当军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贪财好色

    春耕过去了,现在又是秋收的季节了。

    “那也不过几千人,而且几乎没受过什么训练。”

    赵二带来著县的只有五百战兵,其余战兵和全部辅兵均为本县临时招募的,训练工作刚刚布置下去不久,还没有什么成果可言。

    “还是得向国相大人求援!”

    “郡里兵马好像也不是很多,而且质量还不如咱们县的。”

    “要我说咱们济南的郡兵早该扩充了,才几千人够干嘛的……”

    “你扯远了!现在应该讨论目前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最后一个士子建议道:“不过确实应该向国相大人求援,郡兵虽然不够,但是国相大人有权调动其他县的士兵,整个济南的兵马加起来,再托以城防之利,应该是可以一战的。”

    赵二同意他的观点,于是立即派遣一个县吏快马向曹操求援。

    “奇怪……”一名士子忽然出言道:“黄巾入侵的消息就是曹国相发过来的,他既然知道情况,肯定已经做好了准备措施……那么他现在发来的这封公文……是什么意思”

    众人又仔细看了看曹操发来的公文:里面除了告知黄巾贼的消息外,并没有发出任何指令,似乎仅仅是在通知一件与本县没什么关系的事一样。

    众人又望向赵二,这些人里只有赵二与曹操接触得多,对他更为了解。

    “嗯……”赵二好好思索了一番,然后不是很确定地猜测道:“据我对曹国相的了解……他的意思应该是……任由我自己决定应该怎么做……顺便考验我的能力……吧”

    可能是这样吧。

    “考验……”一名士子捏着下巴思索道:“在这种时候,是否说明……曹国相对此很放心,并不认为这是什么难事是单纯对大人太有信心,还是原本就另有后招”

    “哎呀!”另一名士子突然叫道,“既然是考验大人的能力,那是否应该叫回刚才求援的县吏”

    赵二摇头道:“不必!在有外援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还非要自己单干,那是愚蠢的行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能做的即可。只要能成功度过此次的危机就算是能力最好的证明了,至于最终用了什么方法,都是次要的。”

    “那么眼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n




第八十章 羊入虎口
    士子们高高兴兴地回去准备去了,他们是觉得没啥要准备的,这可苦了他们家的仆人们。

    要知道这帮士子们平时娇生惯养,要想保证出行时能够不受罪,需要准备的东西可不像士子们想得那么简单:各种坐骑、牲口、衣物、洗漱用具、玩物、护具,零七八碎得东西太多了。仆人们不能改变县尉大人的命令,亦不敢扫了他们主人的兴,就只好连夜加班忙活,一整夜没合眼,终于勉强赶在士子们出门前,把最基础的物资筹备得马马虎虎了。

    士子们才不体谅仆人们的辛苦,反而觉得他们多事,跟着县尉大人去游玩……啊,侦查一番而已,用得着准备这么多么

    “我出门去了,大概得有几天不回来。你好好看家啊!”赵二早上临出门前,对张宁嘱咐道。

    张宁拍拍自己鼓鼓的胸脯,高兴地回应:“知道了,交给我好了!”心里却想着趁他不在这几天跟姐妹们玩些什么比较好。

    军营前,赵二一边吃着桑葚,一边看着“士子旅行团”的仆役们在那边忙前忙后。

    “嗯,不错,比想象中的规模要小些!”赵二评价道,他还以为这帮少爷们会把半个家都搬过来呢!

    然而事实上那帮仆役们还真打算这么干,只不过时间受限,没干成而已。

    一个士子对赵二吐槽道:“县尉大人真是好兴致,不是说只有粗粮和干肉么这桑葚哪来的”

    赵二顺手递给他一盆桑葚后答道:“在你们来之前,从一批准备进城的小贩手里拿的。”

    “县尉大人还真是雁过拔毛。”

    “哈哈,过奖过奖!”

    赵二看了看天色,然后对士子们下令道:“让你们的仆役快一点,两刻(半小时)后全军开拔!”

    士子们纷纷下令下去,仆役们叫苦连天但也只能执行,又是一阵鸡飞狗跳,心里面不是骂主子就是骂县尉,嘴上却不敢说出来。

    军队这边却是早就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拔。士兵们一边列队待命,一边在心里笑话这帮公子哥们,心说你们这群大少爷们,老实在城里呆着多好,非要来军队里行军,你们哪里是那块料!

    一阵忙碌之后,部队终于按时开拔。

    此次出发的部队不多,只有二百战兵和一百辅兵。毕竟只是去侦查,不需要带太多人。而县内的其他部队,此时正分散在各乡亭,协助当地人组织训练。县城里留守的是二百余原县兵,他们没什么战斗力,但用来维持下城内治安还是可以的。

    现在县城里负责的是一位姓葛的年轻人,他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县丞,与赵二关系还不错。两人经常一起聊天。

    有一次赵二问他葛姓跟诸葛姓有没有什么关系,他答道:

    “双飞兄有所不知,这诸葛姓氏出自琅琊郡诸县。最初只有葛姓,后来诸县葛氏的一支迁移到了同郡的阳都县,为了与阳都葛氏区分开,故而改称作诸葛。”

    “哦,原来是从葛姓里分出去的。”

    “正是如此!”

    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时的他正在县衙内处理一些公文,要知道赵二这人一向喜欢偷懒,所以很多原本应该他负责的文书工作,也丢给了葛县丞,而葛县丞也不计较。

    一个时辰后,葛县丞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因为有小吏报告说有个信使来到县衙,说有紧急军情汇报。

    葛县丞不敢耽搁,连忙将信使叫进来询问。

    那信使出示了表明身份的信物后,对葛县丞说道:“在下是平原国郡吏(注),奉国相之命传递紧急军情给济南国相,国相大人吩咐,为了不耽误军机,命在下将最新战况顺便通知沿途各县,希望贵县做好准备。”

    葛县丞忙问:“那最新的战况如何”

    信使答道:“之前流窜于冀州、青州边界处的黄巾余党名为李大目,所部贼寇数目约万余,数日前在平原郡被击退,现正朝济南方向进发。”

    葛县丞迅速在脑中回忆了下周边地图,然后问信使:“可否知道贼寇具体会从哪条路线进入济南贼寇的行军速度如何”

    平原国位于济南西北,与平原国接壤的三个县分别为历城县、著县和漯阴县。如果贼寇从另外两个县进入的话,自己这边尚还有一定准备时间,但若从著县进入的话……

    “贼寇行进路线飘忽不定,且速度奇快,如果贼寇从贵县方向进入济南的话,大概这一两日就能到了。”

    “啊!”葛县丞不由惊叫起来,如果说贼寇一两日即可到达的话,著县可就太危险了,现在县内军队都分散在各处,根本没有力量阻挡贼寇,这事必须立刻通知赵县尉,让他想想办法。

    这位赵县尉平时经常自吹自己去年讨伐黄巾时,攻破多少万黄巾贼寇,此时如果他在县城里,定能及时采取措施。但现在他不在,这可真是雪上加霜。

    葛县丞急问信使:“贵使在来的路上可否看到我县的赵县尉噢,对了,他此时正带着三百军队。”

    信使回忆了下,答道:“确实有看到过一只部队,他们的行进方向与在下相反,以他们的速度,此时应该快到贵县边境了吧!”

    葛县丞一听此言急的直接跳了起来,大叫道:“来人!快去通知赵县尉!”

    如果贼军从著县方向过来的话,县尉大人岂不是直接羊入虎口了!

    而此时的赵二,确实不知道他已经羊入虎口了,现在他正在跟士子们大谈练兵之道:

    “我觉得你们啊,还是要学习一个……你们非常熟悉兵书上的那一套理论,但是还是图样!明白这意思吗



第八十一章 李大目
    “全军听令!朝东南方向,急行军前进!”

    赵二一面派出一名侦骑回县衙报讯,另一面命令部队调转方向行进。

    据一名士子描述,此地东南方向约十里处有一座当地豪强的坞堡,如果凭借坞堡而守的话,即使面对再多的黄巾贼围攻,也能坚持很长时间,足以等到援军到来。这些坞堡的防御性能可是经历过去年黄巾之乱的考验的,相当令人放心。

    不过倒是有个问题,可能有些麻烦,“大人,这座坞堡的主人姓郭,名盖。是十常侍中郭胜的远亲,这人可是跟咱们相当不对付!”一名士子提醒道。

    另一名士子补充道:“没错,上次大人要抓捕的那个游侠,叫什么郭靖的,就是他给藏匿起来的!咱们这次过去想要征用他的坞堡,他可不一定愿意啊!”

    赵二闻言,眼中透出一道凶光道:“那可由不得他了!要是他不愿意,就威胁告他勾结黄巾贼谋反,他不怕黄巾,难道也不怕朝廷大军吗”

    士子担忧道:“但是……他毕竟是十常侍远亲,万一十常侍袒护他,朝廷未必信您的。”

    另一名袁姓士子不屑道:“哼!十常侍远亲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四世三公袁家的远亲呢!平时咱们不跟这帮阉宦计较,到了这性命攸关的时刻,咱们可不会允许他们胡来!”

    一听这话,士子们纷纷反应过来:“对!甭看十常侍在朝堂上闹得欢,到了地方上,还是得听咱们士族的!”

    “曹国相也不会放过他们的!等郡兵一来,他难道还要对抗官军么”

    “这次蛾贼一来,咱全济南谁也跑不了,他姓郭的想作壁上观做梦!”

    正说着,又有斥候来报:“报!赵先生,敌人的侦骑似乎已经探明我方虚实,他们的大部队开始朝我方快速移动。敌人数量很多,又有侦骑阻拦,我方无法探明敌军人数,只能推测数量至少是我军数倍……”

    赵二下令:“随时监测他们的动向,保持安全距离!”

    “是!”

    一名士子建议道:“大人,敌军已经朝我方追过来了,咱们要不要加快速度”

    加快速度赵二摸着下巴想了想,现在是急行军状态,速度已经够快了啊!

    于是安抚道:“就这样就好,黄巾贼都是步兵,没我军走得快,追不上来的!如果我军再加快速度,就会破坏阵型,那样的话,敌人只靠侦骑就能击溃我们。”

    他没想到没过多久,就有事实打了他的脸:“报!赵先生,敌军出动了骑兵部队,正在朝我方杀来!”

    马勒戈壁的,黄巾贼什么时候开始有骑兵部队了!老子手里才只有少量侦骑而已。

    当初是谁说得黄巾余党质量不行来的!

    “大人,您看……”士子们纷纷围上来询问对策。

    看着他们慌张的样子,赵二也稍微有点慌,不过他知道现在不是慌的时候,一定要冷静:

    “诸位莫慌,容我想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赵二捻了捻自己不算长的胡子,心里勉强镇静下来,然后开始思考对策。

    敌人有骑兵,而正常情况下,步兵是跑不过骑兵的。那么……

    “卞六公子,那个坞堡距离这里还有多远”赵二问那个提供坞堡消息的士子。

    他最初说是十里,但是根据目前已走过的路程来看……似乎不止。赵二只好再度向他确认。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那位卞家老六这时候也开始不确定了。他只是知道大致位置,但对于什么速度距离啥的,没太多概念,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还好赵二事先派了侦骑去前方打探位置。侦骑回报道:“以现在的急行军速度,大约要小半个时辰才行。”

    这些侦骑都被简雍教授过数术,相当于现代小学毕业的水准,计算行程方面还是没问题的。

    小半个时辰,就是不到一小时……根本来不及啊!

    怎么办呢在宽敞的大路上原地防御么

    啧啧,那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宽阔平坦的地形最利于骑兵发挥优势,自己可不能那么干!

    就算是固守,怎么也得找些利于防守的地形,比如……

    赵二忽然看到了不远处有片树林,顿时灵光一现,急忙拿出地图。这地图是赵二来到本县上任后,命手下重新测绘过的,虽然受技术水平所限,远比不了现代地图的精准,但也勉强够用了。

    赵二先在地图上标注出坞堡和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再观察下周边的地形。发现在沿途中有一大片树林存在,如果让士兵不走直线,而是绕进旁边的树林行进的话,虽然路程会延长,但却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减小骑兵的威胁。毕竟骑兵在树林里可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不过即使绕路,也无法全程都在树林里行进。首先是要进入树林的话,需要一小段距离,然后是坞堡距离树林也有一小段距离。

    也算幸运了,至少比没有树林强。还是得感谢古代森林覆盖率高的便利啊!

    “全军听令,立刻改变方向,向右方树林前进!”

    赵二立刻下令。

    “不去坞堡,改去树林这是为何”有的士子不明白赵二为什么这么做。

    “啊,我知道了



第八十二章 你有本事开门呐
    李大目带兵进入济南后不久,便听手下侦骑汇报说有一伙大约三百多人的部队朝他们这个方向前进。

    李大目一开始以为是县里的驻军,因为一般只有县里才有这么少的部队。但是侦骑汇报说对方也有侦骑,并且装备相当不错,而且经验丰富,十分难缠。

    这样一来就不是县里那些驻军能有的配备了,至少得是济南国的郡兵才行。但是郡里只派这么少的部队过来,实在让人摸不透对方的想法。

    “是不是派去增援平原郡的”有手下猜测道。

    “有可能,咱们之前在平原郡没待多久就来了济南,以官府的反应速度,估计还以为咱们在平原呢!”

    “但是为啥只派这么点人去增援”

    “嗨!你是不知道,这帮当官的歪心思多着呢,要是派兵多了,他们自己手里兵就少了,就危险了。就是因为他们人人只顾自保,才让咱们有了机会!”
1...2829303132...1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