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军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贪财好色
赵二点点头,认为确实如此,然后担忧地问孙坚:“文台兄,既然这位司空大人并不懂兵,此次作战由他来统领的话,是否会因此而出问题”
孙坚笑着摇了摇头,示意不必担忧:“双飞放心。这位张司空的为人,为兄还是略有了解的。他虽然不是很懂兵,但是亦有自知之明。此次虽然由司空大人挂帅,但实际战斗中,还是由底下将领来负责具体指挥的,张司空只负责在后方调度罢了。双飞所担忧的那种不懂而乱指挥的情况不会发生的!”
赵二听了这话便放下了心,继而问道:“那么此次作战的具体指挥将领都有谁呢”
孙坚无奈地擦了下汗,心说这赵双飞的朝廷邸报真是看了等于没看!孙坚只得再次对他复述了下邸报的内容:“张司空作为车骑将军,为此次远征的最高统领。下面执金吾袁滂为副,也是不参与实际指挥的。再下面就是荡寇将军周慎和破虏将军董卓。而当地扶风郡的右扶风鲍鸿亦会率领扶风郡郡兵协同作战。”
赵二想了想,这执金吾是首都执掌禁军的,虽然也算武官,但是禁军嘛……你懂的,作为最容易被腐化的军队,战斗力实在不敢高估,其首领自然也难以指望有什么作战经验。
荡寇将军和破虏将军都属于杂号将军,与车骑将军一样都是战时临时册封,战后废除。右扶风就是扶风郡太守。因为长安城是西汉时首都,所以首都周边的三个郡(即三辅)的最高军政长官的职称就有所不同,冯翊郡、扶风郡、京兆郡的郡守就被称为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周慎和鲍鸿虽然赵二不认识,但毕竟属于统过兵的将领,应该不会太差。至于最后的那个董卓嘛……呵呵。
孙坚见赵二在自己提到董卓
第九十三章 一脸懵逼
先不提赵二和孙坚在行进路上谈笑风生,我们来看看刘备这边。
此时,刘关张简四人正在管县县衙对坐聊天:
刘备身为大哥,首先提起话题:“双飞此去西北,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啊!”
张飞纳闷道:“老赵刚离开,大哥就想他了”
“说起来,自从老赵离开管县去邻县上任后,跟大哥可是有相当长时间没见了呢!”关羽转头对张飞解释道,“咱俩无官一身轻,自然可以想找他就随时去,大哥不行啊!”
张飞恍然大悟:“哦对,忘了这茬了。看起来这当官也没啥好的,大哥被钉在这快一年了,想出去逛逛都不成。”
简雍调笑道:“翼德之前二十多年都呆在涿县,不也没觉得不自在吗”
张飞挥手道:“嗨,这不是自从起兵讨贼以来,四处乱逛,习惯了嘛!”
众人取笑道:“心都逛野咯!”
“哈哈哈哈哈!”
张飞再次转回话题:“话说这老赵也是,原先咱们这些人聚在管县,每天呆着多快活,干嘛非要东奔西跑地忙着去巴结这个、巴结那个图谋升官。原先俺也觉得咱们打黄巾立了那么些功劳,却只当个县官太委屈,但是自从上任管县以来,觉得就这么过一辈子也挺好嘛!”
关羽反驳道:“三弟你这话就显得太没志气了,大丈夫处事,自然要立功名以慰平生,双飞费尽心思谋求升迁,也是人之常情。”
张飞喝了口水(里面偷偷掺了酒)小声道:“立功名没错,但是俺觉得吧……这老赵太热衷往上爬,就怕……离咱们越来越疏远了。”
众人沉默了。
张飞的话并无道理,如果赵二真的升官了,等到官位做大了,而刘备他们仍然待在管县的话,双方的身份地位就会相差越大。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县级官员是不太可能跟一个高官有太深的交情的。
原著中刘备面对一个小小督邮都要恭敬行礼战战兢兢,若是赵二做了更大的官,那刘备就更难以像原先那样同他正常相处了。
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距离问题。如果赵二此去西北立了功,封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去做官,那么即使是关羽张飞也很难再见到他了,长久不想见,关系不疏远是不可能的。
还是简雍打破了沉默:“我觉得……双飞这人是与众不同的,”他沉吟了下,继续分析道:“他的性子与我有些类似,都是那种不拘小节,性情随性之人,不是很注重上下级的尊卑。我认为他是那种无论做了多大的官,都只会根据交情来待人的人。而咱们与双飞的交情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张飞拍手大赞道:“哎,你这话说得有道理!咱们跟老赵那可是过命的交情!”
关羽也点头赞同。
刘备接口道:“宪和所言极是!咱们确实不应该想太多。双飞他临走的时候可是把所有军队都交给咱们看管,咱们可不能乱想,给双飞分心!”
刘备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入怀,偷偷摸了下怀中的兵符。
这枚铜质的兵符世上只有两枚,代表着赵二迄今为止所训练的所有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一枚在刘备这里,另一枚自然在赵二手中。
刘备这枚兵符,代表着赵二迄今以来最大的基业仍在刘备手中。而赵二那枚,则代表着他仍然没有放弃他的基业。也就是说,两个人的利益至今仍旧是牢牢拴在一起的。
刘备不担心赵二会抛弃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赵二孙坚他们很快到达了雒阳。这第二次进入雒阳,给赵二的感受就只有宵禁制度又变得松弛了不少。之前提到过古代城市里都是有宵禁制度的,天一黑就不允许人们出门上街了,只有上元节(元宵节)之类的特定节日除外。赵二在济南时,并没有刻意执行过宵禁,因为济南那边比不上雒阳发达,晚上大街上几乎没什么娱乐设施,所以也没人会在天黑了还出门。
但是雒阳不一样,这里是首都,一到了夜间,各种娱乐场所很多,什么酒肆妓馆之类,灯火通明。这就吸引人们到了天黑时刻,仍然流连于街市之上。而面对这种情况,朝廷居然基本不怎么管。也难怪蹇硕的叔父蹇图会在当初公然违反宵禁,要不是不幸碰上曹操那种耿直的,也不会有任何事,更没人会追究。
事实上,在一个大城市,执行宵禁是需要足够的人力和执行力的。一个王朝强盛时期,往往宵禁都会执行得很严格,而一旦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宵禁就会变得松弛。宵禁一松弛,方便的就不仅仅是那些贪图享乐之人,还有那些阴谋造反的野心家。
孙坚照例是要拜会雒阳这里相熟的各级高官的,而赵二则没心思搀和进去。
毕竟赵二知道,现在跟这些朝廷高官拉关系并没有什么用处。首先这些官员并非是曹操、孙坚那种重视人才的人,你仅仅是跟他们见个面,说两句客套话并不能拉近多少关系。
而等到几年后,天下大乱了,这些官员又没用了,就更没有巴结的必要了。
不过毕竟难得来一趟,有些已经认识的人还是要拜会下的,比如朱儁和卢植。如果来了这里却故意不去见他们,多少有些不太礼貌。
赵二首先想去看看朱儁,结果得知朱儁因为母亲亡故,辞官回老家奔丧去了。
赵二又去了尚书府见卢植,卢植倒是热情地欢迎了他。在相互问候,以及询问赵二、刘备等人在济南的经历后,便自然而然地谈起了西北的战事。同时,也向赵二吐露了一件关于皇甫嵩的事情,这事在邸报上是看不到的。
只听卢植对赵二讲道:“义真去年征讨黄巾之时,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在那里拥有的一座私宅超过了规制,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皇上并没有采信,义真却因此而得罪了赵忠那贼。另外,在平定黄巾之时,遭遇宦官索贿的并不止老夫我一个,中常侍张让也曾向义真索要五千万钱,义真自然不肯给。于是赵忠和张让联起手来,于今年义真平定西北之时,劾奏他连战无功,耗费钱粮。皇上听信谗言,临时召回义真,不仅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还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邑变为二千户。”
 
第九十四章 四任县尉,三任县丞,两任县令
如赵二所料,又是个相貌平平的老头,没啥稀奇的。而且他相比起卢植那老头来,还少了一分气度……这气度说不好怎么形容,反正要是卢植在这,就会给人一种令人尊畏的感觉,而张温则不会。
孙坚与张温二人倒是很熟络,一见面就互相热切问候:
“文台,你终于来啦!”
“大人有邀,坚怎敢不来呢!”
“老夫可是盼你盼得很久咯!”
“令大人久等,坚万分惭愧……”
“好啦,不要客套啦!老夫已命军士准备宴席,为文台接风!”
孙坚客套完后,见赵二还傻乎乎地站在那戳着,赶忙一捅他。
赵二赶紧会意,向张温行礼道:“下官於陵县县尉赵二字双飞,见过张大人!”赵二名义上还是於陵县的县尉,之前去济南其他县任职,都是属于临时借调。
张温这才注意到赵二,他见赵二身材高大,又穿着一身盔甲,便点头应付道:“嗯,不错!老夫听文台提起过你,今日一见,果然是员勇武之将!”
孙坚见张温误会了,连忙向他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这赵双飞……勇武方面自然出众,”他不愿反驳张温的话,只能顺着解释:“他真正的过人之处,在于统兵练兵之才,经他训练过的军队,都不亚于百战精兵!”
“噢!”张温这才重视起赵二来,“原来赵县尉竟是如此大才,老夫看走眼了。老咯!呵呵呵……”
赵二自然恭敬地谦虚一番。
孙坚为了捧高赵二,特意又补充道:“赵双飞虽然只是县尉,但却与寻常县尉不同。他在济南历任四县县尉,比起坚当初历任三县县丞不逞多让。”
说不逞多让确实是抬举赵二了,赵二虽然比孙坚多任了一个县,但是他当县尉的时间,四个县加起来也不到一年,根基还是太浅。
别的不说,若是赵二效仿孙坚,想强娶某个世家大户的女儿,那就纯属做梦。
那些世家大族只是对赵二有限度的友好而已,根本谈不上怕他,赵二若是敢得罪他们,他们立刻就会跟赵二翻脸。要是没曹操挡着,那赵二真的会被他们捏死。
不过,赵二若是换一种方式,以诚恳的态度去求娶一位世家小姐,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话回原题,张温肯定是不知道这些的,他只觉得这个赵二应该会是未来的孙坚,与孙坚一样前途不可限量。
(本章未完,请翻页)嗯……现在的年轻后生们都很不错啊!
之后张温命他俩先下去休息,毕竟宴席需要时间准备。而孙坚与赵二的职位也早已经确定了:
参军事。
参军事又叫参军,即参谋军务的一个职位,同将军一样属于战时册封,战后取消的非常设职务。
职责嘛……就是参谋,当谋士,给主帅出主意,谋划计策。
这个职位倒是挺适合赵二的,毕竟赵二不太擅长、更没资格去带兵打仗,让他在张温身边出出主意,也算是个捞功劳的好差事!
要知道,一旦战争结束,仗打胜了。无论赵二在这过程中出没出过主意,献没献过计策。战后记功时,都会有赵二一份参赞之功,可以说是旱涝保收!
嗯……孙坚居然带自己来担任这么好的一个职位,真是够朋友!
晚宴上,除了张温和孙坚一伙人外,还有此次战争的其他将领们,即袁滂、周慎他们,董卓倒是没来,说是路上耽误了,尚未到达美阳。
而参军也不止孙坚和赵二,毕竟这职位可没有定额,再加上这差事如此之好,所以想借机过来混功劳的也大有人在。
令赵二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参军中居然还有陶谦。
赵二小声问孙坚:“文台兄,这位陶参军你了解多少”
孙坚便向赵二介绍说,陶谦字恭祖,是扬州丹阳人,两任县令,后升为幽州刺史,转拜议郎。而且这陶谦也参加过之前皇甫嵩平乱的队伍,当时是担任扬武都尉统兵作战。
在皇甫嵩被朝廷召回后,陶谦也跟着回了雒阳,没想到刚到雒阳没多久,又被张温给请了回来。
故而此次陶谦是以参军的身份参加的。
陶谦也是个老头,问过年龄后得知居然已经五十多岁了!赵二本来还以为他起码得等到徐州时期才老的,没想到现在就
第九十五章 宜且缓守
董卓这才有点反应,很随意地冲张温拱拱手道:“哦……这个嘛……嗯,对!我小孙女太黏我了,一时脱不开身,就是这么回事。”
一听就是胡乱编出来的借口,而且还极为蹩脚。
“放肆!”
“胡闹!”
“大胆!”
众人纷纷怒斥董卓,董卓继续无视。
而张温居然也好脾气,就这么饶恕他了:“……好吧,既然事出有因,此次暂不追究。如有下次,定不轻饶!”
其他人听了张温的话,虽然不再出言骂董卓,但却依旧怒视着董卓,目光里都带着杀气。
张温看气氛这么紧张,也无法议事了,只好先令众人散去。
孙坚见此情形,快步走到张温旁边,对张温耳语说:“董卓不害怕自己有罪,反而出言狂妄,应当以不按时应召前来之罪,按军法杀掉他。”
张温犹豫道:“这董卓一向在陇、蜀一带享有威名,现在杀掉他,西进讨伐就没有依靠了。”
董卓作为破虏将军,是有自己麾下的军队的,而且这支军队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是西征军中的重要力量。
而董卓本人亦因为久在凉州,与羌人交从甚密,故而在讨伐羌人时,能够事半功倍。
之前皇甫嵩平乱时带上董卓,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不单纯是政治原因。
孙坚当然不认同这种说法,极力劝谏道:“您亲领皇家军队,威震天下,还依赖什么董卓看董卓今天的谈话,并不想听您的,轻上无礼。古代名将,带兵临阵,无不果断地斩处违犯军纪者,来显扬威严,故此有了穰苴斩庄贾、魏绛杀杨干的事。现在您对董卓留情,不立即斩杀,如此必然使军威受到损亏。”
孙坚的意思很明确,董卓再怎么厉害,再怎么有用,前提是他必须听从张温的领导才行。如果他总是擅自行动,不听军令,那么再有能力也只会坏事。
而张温这次放过了董卓,不仅仅是导致董卓一个不听话了。因为他的放纵,会导致其他部队也开始漠视张温的威严,而变得不听话起来。
要是人人都不听张温的,那仗还打什么
张温不忍心执行军法,他看了看帐外,又看了看孙坚,最终说道:“你暂时先回营,免得董卓会怀疑你。”
孙坚见劝不动张温,只好跟赵二一起回去了。
几个时辰后,张温估计大伙都冷静下来了,又召集众人议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