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轮回之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雨梦雪2
“主公,不可,这些人还不知他们的来历,如果贸然和他们一同商谈军事,恐有不妥。”刘备身边的将领连忙阻止道。
“无妨,既然他们熟悉东吴那名指挥的将领,就不妨听听他们的意见,我们应该广开言路,不然偏信则暗。”刘备示意我们和他们一同前往军帐。
说实话这还是我死一次参加大战之前的作战会议。内心还是有着些许的激动之情,我们和刘备他们一同来到的军帐之中,一路上的守卫在看到刘备之后,纷纷放下了阻拦的兵刃,我们就这样一路畅行无阻,带到了军帐前,里面灯火通明,时不时还有商谈的声音,
我们在刘备的带领下走到了军帐之中,里面站着几名魁梧的武将,和一名文弱的文官。当他们看到刘备的时候,纷纷停下了之前的争论。
刘备走到了他们的面前:“孙仲谋听闻我们大举攻打东吴,定会重新任免武将指挥战斗,只是前有江东周公瑾,后有鲁肃,吕子明。可在吕子明之后又有谁人可以但此重任”刘备说完看了我一眼。
“说的没错,吕子明之后确实很难再找出像他们一样的武将。可
第196章 夷陵之战(四十四)
(前言)
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能再逢春。
(正文)
我的心里十分清楚,导致这场夷陵之战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东吴启用了这名看上去并不起眼的书生----陆逊。
“各位将军,千万不要小看陆伯言,虽然他并没有什么功勋,而且只是一名书生。但是他的才学,堪比周公瑾,绝非无名之辈。”我着急着说道。
如果刘玄德在此时小看了陆逊,那之后的夷陵之战,恐怕就会败在这个书生的手上。
“看你的样子,也不像是会带兵打仗之人,又凭何说一名书生就可以扭转战局”另一名将军反驳道。“冯将军所言甚是,书生提笔写字还行,拿剑打仗绝不可能。”一名将军赞同着说道。
军帐中的武将不停争论着,看来他们并没有将陆逊这名书生放在眼里,殊不知此人才华横溢,运用兵法也十分灵活。
“我深知各位将军久经沙场,但战场之上,战局瞬息万变,并不只是凭武力,兵力就可以取胜的。各位可还记得当年曹操大败于赤壁,为何无非也是败在了诸葛孔明和周公瑾这二人身上,孔明师出隆中,当年也只不过是一介布衣,并非什么将相之后,可却将曹操的大军挡在赤壁,如今只是换作成陆伯言,为何各位就如此掉以轻心”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陆伯言是何许人也岂能与诸葛孔明相比孔明有天人之智,世间少有,如若不然,天下的谋臣智士岂不都是孔明?依我所见,阁下不过是高看了江东陆伯言,此人如果真上了战场,也绝不是我等的对手,打仗靠的还是武将的骁勇。本将军的刀剑早就在等着陆伯言了。”冯习说得很是激动。
“就是,我等追随主公征战沙场多年,别说一个陆伯言,就是周公瑾,也定不是我等的对手,打战靠的还是兵刃。”帐中的将士纷纷点头。
“这位将军,当年曹操赤壁大败,曾叹‘若有奉孝,我何至于此!’攻心伐谋,兵法谋略虽然不是全部,可有时却可以扭转战局,切不可大意。”我侃侃而谈。
“都不必再争论了,多谢阁下的提醒,但我蜀国之将皆是身经百战,绝非一个谋士可以轻易打败的,我看天色也已经不早了,各位就先各自回去休息吧。”【注1】刘备虽然没有表明态度,可我还是看的出他并没有将我的话听进去。
“是,主公。”
众将士争论完就各自散去,刘玄德和刚才的那名将军一同走出了军帐,我也正要离开之时却被马良叫住了。
“阁下,且慢,在下还有些事想请教一番。”马良言辞甚是恭谨。
吴教授一行人且在军帐外等候。马良在帐中踱步,神情甚是忧愁。
“不知你为何面容如此惆怅,看上去好像是有什么心事”我问道。其实我的心里也十分明了,刘备此次出征并没有带上诸葛孔明,如今法正也已不在,面前的马良责任重大,然而刘备现在却是谁的进言也听之不进去,如此一来,这次的举兵伐吴定是困难重重。
“阁下可能有所不知,此次主公倾兵伐吴
第197章 一百九十一章:夷陵之战(四十五)
(前言)
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能再逢春。
(正文)
我若有所思地走出了军帐之外,看见吴教授向我挥了挥手就径直走了过去,暮江教授和胡在德也在一旁。
“怎么样,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可以说服他们改变战略部署”吴教授满怀希望地看着我说道。
“难啊。即便是他们的谋臣马良,也是有心无力,现在的刘备是绝不可能听进任何劝告的。”我看着吴教授一脸无奈地说道。
“那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暮江教授看着我们问道。
的确现在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我们知晓历史,可想要改变这一切又谈何容易?所幸的是汉中王刘备,如果换成其他的君主,恐怕连进言的机会都没有。
“我…我们可…可以找…找…诸葛…葛…孔…孔明。”胡在德结结巴巴地说道。
“这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诸葛卧龙足智多谋,而且不是深受刘备的器重吗找他来一定有用。”暮江教授自信地说道。
“这个方法恐怕不行,诸葛孔明虽然位高权重,可此次刘备攻打东吴,孔明并不赞成,刘备就将他留在了川中,自己领兵攻吴。可见即使是诸葛孔明也无法说动刘备,更何况是我们”我虽然并不赞成这个方法,可是自己一时半会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
“这也…也不…不行,那…那也不…不行,我…我们到…到底该怎…怎么办?”胡在德看着我们。
我们现在可以说是一筹莫展,既不能说服刘备改变战略,也不能请到诸葛孔明相助。夜晚的风很大,吹在脸上有些凉凉的,我攥紧自己的衣领,稍许挡去了些寒风。可是风吹到了脸上还是有些凉意。
就在我们商议的时候,军中突然变得喧闹起来,正好向我们走过来一名士兵,便上前询问了起来:“这位兵士前方到底怎么了为何军中会如此吵闹”
那名士兵看了看我们说道:“几位看上去并非是我军中之人,为何在此逗留还不速速离去。”
“我们的确不是军中之人,但可都是汉中王刘玄德的朋友,是他将我们带入军阵的。”我回答道。
“原来是这样,恕在下方才有眼不识泰山,之前言语中多有得罪。”那名士兵的态度明显缓和了不少。
“无妨,军中纪律严明,可以理解。还望请教前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继续问道。
“阁下初来乍到有所不知,今日军中有武将比试,不管是谁,都可以参加,如若取胜就会授予官阶,我且不于你们多说,快要开始了。”士兵说完就急忙向前方跑去。
武将比试听上去一定又是欧阳谕老先生设下的一个谜题,兴许会有新的提示也说不定,就算不是,这能亲眼看看蜀国将领的风采也是十分值得的。“吴教授,我们一时也难以想到什么万全之策,不如就先去看看,也许会有些什么帮助。”我在一旁提议道。
“成尹同学说得没错,前面好像十分热闹的样子,我们还是去看看吧”暮江教授赞同道。
“也好,我们都先去看看,再从长计议。”吴教授点了点头。
虽说是夜晚,可是前方比试的场地却如同白昼一般四周的火堆将比试的场地点亮,我们寻着火光走了过去,比赛的场地是用圆木搭建而成,呈现一个正方形。
只见擂台上站着一员大将,手执长柄大刀,威风凌凌,擂台下站着一大群士兵,可却并没
第198章 夷陵之战(四十六)
(前言)
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能再逢春。
(正文)
那名士兵看来也是有些本事,用肩膀抵住刀柄,手中的长矛又向着吴将军打去,如此千钧一发之时,吴班松开了手中的大刀,右手为掌,将那名士兵推出很远。
“好!!!今日的对战实在太精彩了。“
“可不是啊,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吴将军丢下兵刃来阻止对方的进攻。”
“好!!!”
“好!!!”
擂台下的士兵纷纷为场上的二人呐喊助威,擂台上的打斗越来越激烈,吴班提刀再战,双方撞击兵刃,比拼起了气力。虽然那名士兵没有吴将军看上去魁梧,可双方的气力却是在伯仲之间,两人一同发力,各后退了几步,吴元雄越战越勇,拖起大刀向那士兵砍去,大刀在木质的擂台上划出了一道很深的痕迹,这次的攻击势大力沉,那名士兵自己知道无法用兵刃挡住,只能回身躲避,可吴班手中的大刀已经挥出,没曾想到那士兵没有用兵刃挡住,而是回身躲避,眼看手中的大刀就要伤到他,吴班心中不忍,想收回大刀,可是他的攻击太猛,一时无法全部收回,大刀从那名士兵的身前划过,差点就要伤到了他的生命。
那士兵见状,立刻收起了兵刃:“将军好身手,多谢手下留情,在下甘拜下风。”
“哪里,哪里,你的长矛耍得真是不错,本将军差点就被你打败了。”吴班称赞道。
“将军谬赞了,我的长矛耍的稀松平常,是将军承让了。”那名士兵将长矛立在身旁。
“好好!!!英雄出少年,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啊。”吴班看上去很是高兴的样子。
“在下潇暮,字晚夜。”潇暮说道。
“好!好!今日起你就是伍长。”吴班的笑容依旧挂在嘴边。
“多谢吴将军。”潇暮表示谢意。
想不到就连军中的一个普通士兵尚且如此骁勇善战,这次前来观看打擂还是十分值得的。
潇暮离开了擂台,周围的喧闹声渐渐安静了些。
吴班环视了一下周围:“不知是否还有人想和本将军比试比试”
擂台下的
第199章 夷陵之战(四十七)
(前言)
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能再逢春。
(正文)
东吴以韩当为正将,周泰为副将,潘璋为先锋,凌统为合后,甘宁为救应,起兵十万拒蜀。声势浩大,
“众位将军,东吴兴兵十万,何以拒之”刘备愁眉不展看着面前装的这些蜀国大将。
“主公切莫为此担忧,我自领兵五万足以抵之。”
“末将愿意请战拒吴。”
“末将也愿前往。”
众位将士纷纷向刘备请战。军帐中的气氛一下高昂了起来。
真正的夷陵之战已经缓缓地打开,静静地等待着所有人登场。
“不可,吴军陆路和水路,两路大军皆被我方重创,孙桓此时还困于彝陵城中,相比孙仲谋此次出兵,定会十分谨慎,这御敌之策还需从长计议才是。”马良的意见虽是极为中肯,可是如今的蜀军气势正盛,自然不把马良的进言放在心上。
“马良所言过于谨慎,如今我军气势正盛,何惧他东吴十万之兵,末将愿请战抵挡。”
“末将也愿请战!!!”
众将士各个都情绪激昂,都希望立刻出发抵挡东吴。
“各位,听我一言,如今东吴兴兵,意在解夷陵之围,如若众将出兵,则夷陵兵薄,只能围而不攻。到时东吴不断兴兵而来,则夷陵之围不攻自破,到那时我们反而是腹背受敌。依我所见,不如先速速攻下彝陵城,再想御敌之策。”
我心里很是清楚,虽然这次东吴调遣五员大将,兵起十万之兵,可蜀国现在的确气势之盛,东吴十万之兵不足为惧。可是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此时的东吴还并没有启用陆伯言,如果一旦陆伯言掌管东吴兵权,到那里再想攻下夷陵城已是绝无可能。况且蜀军此时气盛,东吴虽起兵十万,但也不敢冒进,所以当今最重要的就是先攻下孙桓的夷陵城池,到时就可以将战略中心全都放在陆伯言的身上。
“阁下看来并不曾带兵打仗,孙桓此时虽困于彝陵城,可此城却可屯兵,攻下此城也绝非朝夕之事,如若攻城不得,吴兵又至,到时岂不真是腹背受敌”张南反驳道。
“文进所言甚是,要是吴兵赶到,我们岂不是无暇分身!”
“就是!”
“所言极是!”
众将士已然下定决心,先挡住吴国的十万之兵,东吴此时虽然已经有了推举书生陆逊的进言,可毕竟陆逊只是一介书生,并没有沙场的经验,所以孙权并没有下定决心启用陆逊,可如果十万吴兵受阻,夷陵城之围仍在,如此情急之下,无疑是为东吴启用陆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一来想要扭转夷陵之战的局势就十分困难了,可此时蜀国的将士大多意气风发,迫不及待,盼着早日可以和东吴决战。要想现在放缓进攻的节奏,根本是毫无可能。
“我刘玄德有
第200章 夷陵之战(四十八)
(前言)
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能再逢春。
(正文)
蜀国道路险阻,粮草确实很难运输。如果和东吴的战争持久下去,恐怕对蜀国并不怎么有利,荆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荆州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赤壁之战后,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吕蒙曾渡江奇袭荆州,致使刘备丢了荆州,失去了如此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对于蜀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创。所以再次收复荆州显得就如此的重要,可是想要到达荆州,就必须先打开夷道。孙权的十万大军正向夷陵赶来。两军对垒之地无疑就是夷陵。
离开军帐的时候,我看看了远方的云彩,不知道当我们大军到达夷陵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情况,所有的一切都不得而知。
“刘备真的能够抵挡东吴的十万之兵”暮江教授问到。
“没错,东吴的十万之兵我倒是不足为惧,可是一旦陆逊拿过军权,那所有的一切就都很难说了。”我的声音很低沉。
“那…那个陆…陆逊这么厉…厉害为…为什么孙…孙权不立刻派他…他前来”胡在德依然是断断续续的声音。
“孙权自有他自己的顾虑,如果陆逊带兵不利,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兵败如山倒,孙坚和孙策建立的东吴就要付之东流了,孙权当然不想见到那个时候,所以他现在的每一个举动,都是深思熟虑。”我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可是,当他无法再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启用本是一介书生的陆逊。到了那时彝陵城如果还没有攻破的话,蜀郡必败无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