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昏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谈古不论斤
“说你多心,你还真是多心!”张凌阳呃心情显然很不错,继续笑道:“朕不过是觉得呆在宫里有些烦闷,便想出来走走罢了。
可这大过年的,朕也不好去叨扰那些大臣,至于酒馆、茶楼之类的,这几日也都歇业了。
朕一想,皇家学院的学子因家中路途遥远,多半都没有回家,而那些外教,也是第一次在大周过年,所以朕便过来瞧瞧。
不想今日一见,真是让朕大开眼界。
不错!学院里的节日氛围很不错,你这个院长功不可没!”
大过年的,江寒也没有拿那些糟心事叨扰张凌阳,只是略微谦虚了几句,便引着张凌阳四处参观起来。
皇家学院里很是热闹,除却食堂、操场的比赛及学堂的音乐会之外,还有一部分酷爱诗词书法的学子在另外一间学堂内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转了一圈,不知不觉便已经到了中午时分,一边向食堂走去,张凌阳一边对江寒说道:“朕欲在皇家学院内建造一座图书馆,元宵节过后开始建造,你身为皇家学院的院长,要早做准备。”
“图书馆”虽然江寒还是第一次听到这几个字,但很快便明悟过来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问道:“陛下,不知您心目中的图书馆是个什么规模”
“嗯……”沉吟片刻,张凌阳说道:“自然是要包含天下所有书籍。无论是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还是西夷那边的文学、科学著作,全都要包含在内。”
一听,江寒的动作不由一顿,说道:“陛下,这个工程只怕很大,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完成啊!”
“朕又没让你一下子全部完成!”张凌阳道,“先置办一部分书籍,待条件成熟之后,在抄录其他书籍不就是了!”
“这……”江寒还是有些迟疑。虽然张凌阳的话是如此说的,可工程量还是十分的巨大。
不说其他,单单说历朝历代修前朝史书的时候,都要耗费上十年乃至于二十年的时间。
这说明什么
说明单单经史子集中的一个史,便会让江寒耗费上不少的时间,更遑论其他更加驳杂的文献。
更何况,有许多文献、孤本,只有皇家及地方大族家里才有藏书,只凭江寒自己,根本就弄不到。
张凌阳好像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说道:“朕可以允诺,未来三年的时间内,皇家的藏书向学院开放。
至于流落到民间的孤本朕可以下一道圣旨,令各地捐献出自己珍藏的
第二百四十章:惹了众怒的李广泰
张凌阳早就料到了这种局面,对于那些递上来的奏折是一直留中不发。
直到三日之后的大朝会上,诸位大臣再次提出修书的话题,张凌阳方才开口问道:“诸位爱卿都知道朕打算修书之事,也有不少大臣欲拦下这门差事,可人数太多,一时之间,朕没有想出合适的人选,不知诸位爱卿有何建议说与朕听”
有大臣出列说道:“启禀陛下,内阁首辅郑永基书法天下无双,正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郑阁老身为内阁首辅,公务繁忙,哪有时间去关心修书之事”一名刑部官员出列,顶了之前说话的大臣一句,又看向张凌阳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刑部尚书高霈多年来兢兢业业,克忠职守,如果陛下任命高尚书为主修,肯定能修出让陛下满意的书籍。”
“刑部尚书高霈水平有限,只怕不合适吧!”督察院的一名御史出来反驳道,“高尚书当年科举之时,只不过是同进士出身,在其担任两广总督之时,治下学风不盛,进士名额经常排在全国最末,如何能修出合格的书籍”
看向张凌阳,这名御史说道:“启禀陛下,左都御史李广泰当年乃是一甲探花出身,文采斐然,入仕之后又一向公正不阿,是在合适不过的主修人选,请陛下三思。”
“非也!非也!”一名户部堂官出列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举荐户部尚书朱开山。
朱尚书任职豫南巡抚之时,便重视教育,科举之时,豫南每每都有大批学子及第,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输于江浙两省,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微臣举荐礼部尚书曹睿……”
“微臣举荐内阁首辅郑永基……”
……
巴拉巴拉,众人说了不止一个时辰,所推选之人也都没有逃脱六部九卿的范围。
“众卿家且先打住!”张凌阳佯装被吵闹的实在不耐烦了,皱着眉头喝止众人的吵闹,说道:“诸位卿家所推选的大臣都不错,可修书乃是一份工作量极大的事情,要耗费上不少的精力。
不如这样,诸位爱卿所推选的这几人之中,如果谁愿意辞去现在的职务,朕便任命谁为此次修书的主修。”
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音。
朝臣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张凌阳会突然给他们来这么一出。
如果他们主持修书,确实可以让他们青史留名。
可说到底,还是现在手中的权力更加的重要。
所以张凌阳一提出自己的要求,朝堂上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话了。
嘴角抽动一下,张凌阳看向郑永基问道:“郑爱卿,你可愿意主持修书之事”
郑永基早已修炼成精,见张凌阳发问,神色不动的说道:“启禀陛下,微臣学识浅薄,精力又极其有限,并不适合修书,请陛下明鉴!”
“那高爱卿你呢”张凌阳又看向高霈问道。
高霈苦笑道:“启禀陛下,微臣的学识同郑阁老相比,那是相去甚远,郑阁老都不合适,微臣就更加的不行了!”
张凌阳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又看向李广泰问道:“李爱卿,你呢可愿意去修书”
李广泰回道:“如果陛下同意的话,老臣愿意放弃左都御史之职,前去为陛下修书。”
李广泰的话一说完,张凌阳不由一愣。
心里,张凌阳说道:“看来这个李广泰还真的是不贪恋权势。”
张凌阳还没有发话,李广泰身后的一众督察院御史可就不干了,出列劝谏道:“启禀陛下,李大人公忠体国又刚正不阿,正是有李大人的存在,督察院才敢屡屡犯言直谏……”
“李大人担任左都御史以来,不为权势,屡屡向
第二百四十一章:拉外援
大朝会无疾而终,修书权最终还是落到了皇家学院手上。
对此,大臣们虽然很不满意,但却也无可奈何。而张凌阳却是心满意足,在古力热巴的寝宫潇洒快活去了。
这几天,可是忙坏了御马监掌印太监冯喜。
张凌阳一句‘要在元宵节当天举办蹴鞠大赛’的话,可是忙坏了冯喜。
前年的时候,冯喜便在龙骧、虎骧两卫组建了蹴鞠队,可因为之后张凌阳迟迟没有再想起蹴鞠的事情,后面也就荒废了。
如今,张凌阳再次提出举办蹴鞠比赛的事情,那冯喜可就要抓紧时间联系了。
可已经有近两年的时间没有练习过蹴鞠,将士们对此已经有些陌生了。
即便这几天冯喜加紧时间训练,可龙骧、虎骧两卫的水平提升的依旧极其有限。
而京营那边则不尽然。
虽然京营这边关于蹴鞠这项比赛的队伍也已经荒废了,可耐不住这边人多啊。
龙骧、虎骧两卫,每卫只有三千人,而京营十二卫,每个卫所却有五千六百名将士。
更关键的是,龙骧、虎骧两卫的将士大多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别看这些将士一个个人高马大的,可两年前,他们却只是在土地里刨食的农民,哪里见过什么大场面
反观京营那边,不说全都是精锐,可也有不少将士参与过平叛的,有怎会是龙骧、虎骧两卫里的人能够比拟的
反正怎么看,冯喜都觉得京营那边赢的把握更大一些。
正在冯喜急不可耐之时,孙胜给冯喜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我说小喜子,你怎么这么轴呢龙骧、虎骧两卫不行,你不会从皇家三军里面挑选啊”孙胜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瞧我这脑袋!”冯喜一边拍着脑袋,一边向孙胜赔笑,“多谢孙公公提醒!”
皇家三军,可是在御马监的调度之下,冯喜想从里面选出几个人参加蹴鞠大赛,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龙骧、互相两卫是绣花枕头,可皇家三军可不是啊。
皇家三军里面的将士,无一不是各卫所里面百里挑一出来的英勇之士,那如果他们参加比赛,结果自然已经十拿九稳了。
可这话说的却有些过早。
蹴鞠是一向体育项目,如果单单比谁力气大,谁勇猛,皇家三军的人参与进来,自然不用再比了。
可冯喜却忘了,蹴鞠比的还有队伍组织及技巧,这才是胜负的关键。
在听说了冯喜要从皇家三军选出一些人来代替龙骧、虎骧两卫参与比赛之时,京营,也就是勋贵那边很快便也想出了应对的方式。
京城十二卫指挥使,都是由勋贵亦或他们的旧部担任。
一开始,他们还真的想不出应对的方式,毕竟无论怎么看,京营十二卫都不是皇家三军的对手。
所以,他们便求助于已经致仕的宁国公孙定安。
因为定国公姜诚年前去世的缘故,孙定安至今依旧自责不已,甚至连年都没有过好。
原本孙定安也是不打算参与此事之中的。
可这到底关系到整个勋贵圈的荣誉,由不得孙定安不出头。
在其他在京营任职的勋贵及旧部求上门之后,孙定安想了想,说道:“将你们家中偷鸡、遛狗子弟全都寻来,明日老夫给你们答案。”
“……”一听,前来求助的勋贵都懵逼了,心里想道:“莫不是宁国公伤心过度,失了心神不成就家里的那些兔崽子,连校场都没有去过,怎么是皇家三军的对手”
心里的话,他们都不敢道出,生怕惹怒了孙定安。
第二天,这些
第二百四十二章:孙定安的谋划
“试试就试试!”这句话虽然没有人敢说出来,但却代表了所有人的心思。
他们这些勋贵子弟是畏惧孙定安,可也没有到孙定安说一,他们不敢说二的地步。
说到底,孙定安虽然贵为勋贵之首,可到底不是他们的亲生父母。
而且,他们这些勋贵子弟,哪一个不是自幼被娇生惯养的是自家老太太眼里的心肝肉
即便是他们的亲生父母,也不敢过于责罚他们,否则,他们跑到自家老太太面前一通哭诉,他们的父母的日子只怕也不会好过。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敢对孙定安说如此的话。
可孙定安是什么人
孙定安不敢自说是自己大周军中第一人,可收拾几个纨绔子弟,他还是有一些手段的。
否则,他这些年也就算是白混了!
众人离开宁国府之后,孙定安当即便命管家前去京营将十二卫的指挥使全都喊了过来。
“待明日一大早,你们便带人……”待京营十二卫的指挥使全都到齐,孙定安便吩咐道。
听完,几个指挥使不由面面相觑,说道:“国公爷,这么做只怕有些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孙定安不以为意的说道,“你们放心、大胆的去办就是,如果有人敢闹起来,自由老夫出面。”
孙定安还就不信了,即便那些老太太心疼自己的孙子,还敢去京营闹不成
最多,她们也只敢来自己府上闹闹。
可孙定安是什么人
岂会怕区区几个老太太
见孙定安一意坚持,众人也只得无奈的答应下来。
而后,孙定安又命人将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堂弟孙定宗喊了过来。
待孙定宗明白了孙定安的安排之后,问道:“兄长可是想要小弟亲手去办此事”
孙定安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道:“其他几家府邸倒还好说,可愚兄就怕安国公府有些难办,其他人办不好,这才将你喊来亲自督办此事。”
安国公府与宁国公府同为国公府邸,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硬闯的。
再加上,此次孙定安要去安国公府抓的人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王思锐,堂堂正正的国舅爷,自然也不是十二卫指挥使能够办得了的。
就是借这些指挥使几个脑袋,他们也不敢硬闯安国公府,更别说将王思锐抓去京营了。
所以,孙定安便想让自己的堂弟孙定宗去督办此事。
孙定宗虽然一向敬重自己的堂兄,可面对此事,孙定宗依旧有几分迟疑。
犹豫了好久,孙定宗说道:“兄长如果让小弟去其他府邸抓人,小弟二话不说,可安国公府却同咱们宁国公府同为国公府门第,如今又是皇后娘娘的外家,此事一个办不好捅到宫里,只怕咱们家要受到牵连啊!”
孙定宗也是有着自己的担心,万一皇后娘娘知道此事后恼怒自己,再在龙床上吹几阵枕头风,只怕自己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孙定安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丝毫不以为意的说道:“你这就多心了,不说皇后娘娘深明大义,即便知道了此事,以后只怕也会记着你的好的。
就连陛下,知道后不但不会责备于你,只怕还会夸赞于你!”
孙定安这么说自然有自己的道理。
如今孙定安自己虽然已经致仕,可宁国府在军中的势力已经很大,就凭孙定安一句话就能调动京营十二卫便可见一般。
现在孙定安这么一谋划,便等同于得罪了不少的勋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