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我哪个院的?顾骜被问得一脸懵逼,花了两三秒钟观察情况,已然大致上反应过来是怎么个情况了:这厮肯定是个想追求萧穗的家伙吧?把自己当成情敌了?
顾骜可不觉得自己是任何人的情敌,他跟萧穗只是歌命战友。加上他也要为萧穗未来在复旦念书的环境着想,不好越俎代庖得罪人,便决定逗逗那个嚣张的家伙。
外交学院的。顾骜很礼貌地回答,一点把柄都不留。
外交学院的?我们学校有这个院吗?吕巍巍一脸警惕地绕着顾骜转了半圈,活像是朝阳群众在审视敌特人员,不会是外校过来冒充我们复旦学生跟女生交朋友的吧!
顾骜呵呵。
萧穗却不容吕巍巍diss顾骜,主动把得罪人的话接了过去:没见识了吧,小顾说的是外交部直属的‘外交学院’,人家刚从京城坐飞机过来的。
一边说着,萧穗示威一般地挽着顾骜的胳膊,给了吕巍巍一个嫌弃的眼神。
一秒钟之后,当萧穗把脸侧扭了90度之后看向顾骜时,表情瞬间变得无比温柔,简直比川剧的变脸还快。
她还一边抄起桌上一叠稿纸,憔悴而又难掩兴奋地邀功:幸不辱命呢,你吩咐下来之后,我赶了四个通宵,总算把这个剧本写好了。你审审,可别耽误你事儿。
顾骜苦笑,他发现,跟萧穗在一起的时候,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扮演挡箭牌的角色了。当初萧穗在粤州住院还没脱离部队系统时,就有大军区文工团的小白脸来疯狂献殷勤,然后萧穗就是拿顾骜挡驾的。
如今到复旦读书了,还是这样。
简直就是仇恨值吸铁石啊。
可能,美女作家这种人设,在这个文青遍地的时代,就是这么受欢迎吧。虽然顾骜本人没有这种价值取向。
吕巍巍一阵气馁,随后却像是抓住了把柄,义正辞严地指责:我说师妹怎么突然堕落了,原来是你小子让她写这种正面反映资本注意腐朽生活的剧本!哼,外交学院的人,果然都是跟洋人打交道打多了,自己都成了卖国贼!
顾骜脸色一冷:《沪江滩而已,一个年代剧,你能上纲上线到‘卖国贼’?阁下扣帽子的本事倒是家学渊源呐。我顾某人要做的事情,你是理解不了的,也没资格了解。
吕巍巍被喷得动了真怒,他倒也有几分急智,连忙狡辩挤兑:
我没资格理解?我只知道以师妹的文笔水平名声,本来是可以上《人民文学的。就因为你让她留下污点,可能这辈子就上不了了!大男人有种就一人做事一人当,别让女人为你付出代价!
你说能上就能上?你说不能上就不能上?顾骜一脸玩味的表情,轻轻推开萧穗挽着他的手臂,傲然俯视吕巍巍。
这算是杠上了。
吕巍巍就怕顾骜拿保密搪塞他,现在见对方肯正面应战,立刻挑衅地说:区区不才,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过四五篇文章了!我爸是吕刚!
我当是谁呢,合着国家刊物是小孩子过家家,一个人能说了算的?唬谁呢?顾骜冷漠哂笑,老子在《人人日报发头版整版在薪华社绝密内参上头版头条的时候,哪有你来?
小顾消消气,别跟他一般见识了。萧穗还以为顾骜动了真怒,连忙出言宽慰。
而吕巍巍身后有另外几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男生,也乐于见到换了三个漂亮对象的吕巍巍吃瘪,借机过来捧哏:啊!我知道了!你就是那个的顾骜啊!
(省略五百字事迹)
吕巍巍被闹得羞愤欲死,只能结账闪人。
其他男生以为萧穗这是名花有主,也纷纷叹息着散开,换了些角落里的桌位继续偷偷八卦,再也不好意思坐得太近围观。
剧本不错,比我印象中的好。顾骜花了十几分钟,扫视了一眼萧穗写出来的《沪江滩,表扬了一句。
毕竟故事梗概和人设性格都是顾骜提供的,而萧穗的文笔远比如今tvb那些套路写手要好,所以萧穗处理出来的剧本,自然更加细腻鲜活,许文强的人设也更加有些有肉。
唯一一点让顾骜觉得别扭的是,萧穗笔下亦正亦邪的许文强,似乎有他的影子
你觉得好就好。听了顾骜的赞许,萧穗顶着浓重的黑眼圈,强颜欢笑,应该能拿去骗人了吧?
绰绰有余,真拍出来都没问题。顾骜内疚地握着小姐姐的手,辛苦了,都怪我临时起意,给你留的时间太短。
萧穗淡然一笑:没事儿,咱搞创作的人么,都是不疯魔不成活。
顾骜:行,那你东西收拾好了么?跟家里打过招呼没?要是没什么要准备的,就去机场吧,候机楼里也能睡,咱下午的航班飞香江。
萧穗:收拾好了,跟我妈再告别一下吧。
行。
顾骜打了车,去了沪江制片厂。电影制片厂都是根据档期排定工作日的,完全没有周末的概念,所以萧母苏萍正在拍电影。
顾骜带着萧穗赶到片场,还等了一会儿,才到演员们午休放饭,萧穗连忙过去跟母亲告别。
苏萍身边还有几个男女演员,还有制片主任兼本片导演徐凌,一起正在吃盒饭(铝皮饭盒,自己打饭的,不是用一次性泡沫餐盒)。
看到萧穗和顾骜联袂而来,苏萍倒是知道怎么回事,而徐凌等人都有些意外。
阿姨,我带穗姐去香江公干,您别担心,我会照顾好她的。
苏萍擦了擦手,握住顾骜的胳膊叮嘱:小顾啊,穗子没出过国,也没坐过飞机。你是见过大世面的,小处多提点着她一些,别闹笑话就好。你办事,我放心。
一旁的徐凌则倾向于在公事方面有枣没枣打一杆:听说你要拜访邵爵士呢?帮咱争取争取,要是港资肯到内地取景租设备合拍,咱也好提供配合创汇不是。
徐叔客气了,会有这一天的。顾骜八面玲珑地应付了一遍。
告别完,顾骜就带着萧穗去了机场,在机场餐厅一边解决午饭一边休息候机。
萧穗吃了一碗片儿汆,然后手里拿着本书,找了张沙发椅靠着。
你都通宵好几天了,趁机睡一会儿吧,登机了我喊你。顾骜温言劝说。
没事,第一次坐飞机,兴奋,睡不着,索性到香江再好好睡一觉吧。萧穗强打着精神。
顾骜便忍不住好奇,去翻萧穗手上的。
是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萧穗看这本书,已经有一阵了,上周还被吕巍巍发现了,着实有几个同学因此而觉得她三观不正。
萧穗见顾骜也对她看的内容好奇,不由试探道:你不会也觉得我三观不对吧?
哪里,你这是实事求是。社会运行的哲学本就如此,哪能不让人说呢——是不是在战场上看透了罗勇信刘壮这些战友的拼杀和平后日子却过得不好,所以反思了?
萧穗会心一笑:你还真是知我者呀,唉,读了两个月中文系,突然觉得自己的创作思路立场,跟同学们格格不入。稿费倒是赚了不少,但身边完全没人赞同我,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不该来念这个书。
顾骜:千万不要这么想,读书总是有用的。了解一下社会主流与自己的差距,也是一种收获,并不一定要学老师交给你的东西。
萧穗一笑:那我以后万一被主流文艺界唾弃了,你可要负责给我开后门放我的作品能发表啊。我算是看明白了,你以后肯定会成为传媒大亨,至少也有传媒大亨的资源。
那必须的,我最喜欢实事求是的作品了。顾骜满口应承。
萧穗欣慰地靠在顾骜肩膀上,迷迷糊糊眯了过去。
第54章 你没见过的多着呢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书,后世21世纪在国内被翻得很牛逼,不仅文艺圈里,连创业圈都聊——可能是社会转型所致吧。
连作者菲茨杰拉德,都被说成了不亚于海明威。
用最简单的话概括下这书故事:一个叫盖茨比的美国梦有为青年,原先本事学问爱情都丰收,但赶上了一战,他为国上前线当兵了,所以错过了在国内发战争财的机会。
等他回国后,女朋友跟那些偷奸耍滑躲避兵役的投机商跑了,盖茨比性情大变开始疯狂拜金,虽然事业有成但还是没有挽回爱情,还被人算计,最后死了。
此作成书于1925年的柯立芝繁荣,所以毫无疑问一面世就扑街了,到1940年菲茨杰拉德死的时候,还没火。
但他刚死,美国参加了二战。国防部在为前线士兵挑选休闲读物时,选上了这本不用给版税的公版书籍。(菲茨杰拉德没有子女继承版权)
1200万美国士兵,都被这种上一场世界大战时为国奉献的人战后却不如偷奸耍滑躲避义务的人过得好的事迹所共鸣,因此本书瞬间爆火。
从此以后,此书也成了每一个社会价值观转型期国家的人们,抒发阵痛的心理药剂。
萧穗上过战场,在十年不可描述期间热血过。但刚回来,国家就彻底转向经济建设了,这里面的戏剧性反差是很猛烈的。
她亲眼看到死了就值300块;如果偷奸耍滑不响应,说不定就是另一番天地,内心自然会引起共鸣,并且让她的创作观向菲茨杰拉德派靠拢。
甚至可以说她十几年后写出《芳华,书中那个学标兵上战场残了条胳膊,最后生活困顿做点小生意还被联防队殴打的角色,也是这种反思的翻版。
这种想彻底实事求是,反应时代剧变中真实阵痛的创作观,放到90年代当然是没问题的,大家都能理解。
进入新世纪后,观众们甚至连李云龙这样的角色,都更喜欢说脏话的有真实感的。
但是,在1979年,萧穗这种太过实事求是并且血淋淋的叙事倾向,却明显与她在复旦中文系的同学们格格不入,太超前了。
大家因为她是光荣负伤上过一线的英雄记者,暂时对她礼貌有加。
不过对她的创作思想,却冷冰冰地保持距离。这让她这半个学期的大学生活,精神上颇为苦闷。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半年前帮过她的顾骜又出现了,而且寥寥数语的沟通,立刻就让萧穗找回了那种久违的亲切感。
不是因为顾骜的帅或者事业有成;
仅仅是因为顾骜的文艺鉴赏倾向之开明,就让萧穗心仪不已。
坐在飞机上,看了一会儿起飞后的景致后,萧穗很快陷入了与顾骜无话不谈的倾诉状态,想把这两个月承受的不理解一股脑儿倒出来。
顾骜感同身受地说了一个自己身边的例子:
你说的我都懂,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我伯父去了蜀中建设三线,当初他是厂里技术最好的八级车工。而如今呢,时代变了,不用担心打仗了,那些曾经响应号召的人的贡献,也就忘了。
还不如当初偷奸耍滑留在钱塘甚至宁可下乡的。如今把农村的地拿出来搞乡镇企业,也比去大山里收入高。
虽然这个例子并没有涉及战争和人命,但萧穗觉得与她经历过的一切,在精神冲突上是那么相似。
她心有戚戚焉地叹息了一句:这种事情,我们国家有,资本注意的美国也有,难道是全人类共性的悲剧么?还有其他国家有么?
顾骜是外交学院的,国际史解读自然非常渊博,加上他前世经常看高大松的《晓说,见识本来就广,所以下意识就回答:
这有什么奇怪的,菲茨杰拉德写的算轻的了,毕竟美国好歹还算有钱。一战同期,英国比美国恶心多了。邱死胖有一句名言:战争时期没有金钱。
所以英国为了应对财政枯竭,用行政计划经济的手段,给一线军人压了极低的薪酬。但计划只能管得了军人,后方还是市场经济。因为青壮年大量当兵,劳动力短缺,工人工资暴涨,后方病残劳动力的平均工资,都比前线军饷高出三倍。
所以我要是当初坐在德皇威廉二世的位置上,我绝对可以靠宣传战把英国人搞崩——只要在英军当中强烈宣传,后方逃避兵役的人工资比他们每天冒着生命危险还高三倍,肯定能弄得英军哗变。只可惜威廉二世自己太优待军队所以没想到这个眼界。
一战当中,德国是明显的维持军队福利,但压缩国内平民的配给,因为他整个国家无论前后方都是战时计划配给的。英美是当兵的苦,后方的发财,因为他们只有军队被计划了,后方是市场经济的。
所以英国要因为宣传而崩,必须指望扇动他们的前线军队哗变。而德国要因为宣传而崩,则必须扇动后方的平民,哪怕帝国覆灭之后,德军普遍还是效忠皇帝的。
(注:二战中这招对美国就不管用了,曰本人也用过东京玫瑰瓦解敌军士气,天天让女声优在电台里吐槽你们在前线为国流血,后方的资本家在睡你们的女人,但当时美国已经太有钱了,前后方待遇都很好,所以无法哗变。一战时美军还是比较穷的。)
萧穗听了,沉重地久久不语,然后一声长叹:没想到这么普世,还真是一点浪漫的死角都不留,唉。被你这么一剖析,我怎么反而觉得凶残的德国人倒是挺性情的?
别,可别被带歪成德棍,我负不起这个责任。顾骜笑着制止,
我只是希望你开拓一下思维,别觉得自己看到的悲剧有多么惨烈,其实比你遇到过更值得惋惜的事情,历史上一遍遍发生着,从来没有新鲜。如果你多读书,就不会这么多愁善感了,而是跟我一样冷血。
那还是算了,我就保持现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无知吧。萧穗歪着脑袋,看着舷窗外的云海,要是哪天我因为无知再次偏执了,你负责开导我就好。
那你还想赖我一辈子?顾骜笑道。
萧穗眼神一闪,半开玩笑地戏谑:如果你已经有喜欢的人了,也没关系。我不要名分好了,反正我就给你做个红颜知己,哪天想不开了就找你求开导。
顾骜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施展歪楼术给萧穗催眠,让她在飞机上好好睡一觉。
太文青是一种病,对灵魂的追求超过了对名分和社会现实利益。
两个小时的飞行后,航班降落在启德机场。
因为天色已晚,顾骜也不想今天就去托关系求见,就打了个车带着萧穗先回自己的住处——也就是他当初让林国栋帮他租的公寓,用来放保险柜藏那些侯赛因总统送他的文物的。
公寓位于油麻地。
为了保密起见,顾骜换过锁之后就没有给任何人钥匙过,公寓也就没人打扫。不过床上都有罩床罩挡灰,把罩子撤了就能睡觉。
在楼下小店一人吃了一碗云吞面,上楼稍微收拾了一下,已经累了好多天的萧穗就大大方方去浴室冲洗,然后大大方方睡觉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