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那下场,简直比孔尚忠更惨。
……
“xx大学环境科学学术带头人,姚教授被曝收受学术黑钱!est期刊发表正式声明,终生褫夺其作为审稿人的权力!”
“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林仁泽教授,于月前东京大学yyyy学术论文事件中,作为双盲的联合审稿人,曾就同一论文,发表过与姚教授截然相反的观点、力陈原文中弊端!”
“日前,根据内部圈阅评审,地政署环评听证专家组组长,正式变更为林仁泽教授。”
几天之内,连续多条学术界的新闻,在本埠数家比较偏重学政的媒体上,陆续发表。其中关于姚教授黑幕的那条,更是被大多数媒体转载了。
毕竟第一条黑幕的新闻,外行看热闹也看得懂,媒体只要写出来让大家震惊一下,就能促进销量,何乐而不写呢。
至于后面几条,比如林仁泽教授接盘环评专家组之类的,就跟大众没什么关系了。
而在富豪和地产商的圈子里,大家接触到的消息显然更多,也更加惊心动魄。
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本埠的事情不是总督说了算的了,哪怕是规划方面的事情,那也是讲究时代背景和全球一盘棋的。
如果可以靠钉子户解决的问题,那本埠的布列塔尼亚势力还有可为。而一旦是指望仅靠环评专家组解决的问题,那么你专家的实力、资质、国际地位,完全有可能被est和
第543章 连本带利捞回来
或许有人会奇怪,顾骜这么兴风作浪的人,为什么能在香江连战连捷,还没人能治得了他——布列塔尼亚人,不是凭借着“莫须有”,暗搓搓在加澳新都搞了“不受欢迎的人”名单,不让顾骜入境了么。
不过,真实的世界政商博弈还真就这样,因为很多时候,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小弟呐喊几声是没问题的,大佬是不能亲自随便表态的。而且加拿大离华万里、在美英眼皮底下,才好做手脚——
只不过两年前加拿大动手了一次,吃瘪得很惨,还试探出了“美国人并不支持动顾骜”这个态度,让对方不得不收敛,只是为了维持面子,才没把那仨试探性的“不受欢迎”名单下掉。
而香江近在河对岸,布列塔尼亚人相对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要说得罪布列塔尼亚人,霍爷得罪的肯定比顾骜多得多,人家不也活得好好的么。
人家至少是同时得罪了布列塔尼亚人和美国人,而顾骜则是只得罪了布列塔尼亚人、却有美国人给他撑腰、帮助美国人一起瓜分第三方的利益。(香积电案例中,顾骜是帮美国人瓜分曰本人的利益、压曰本人的价)
当然,如果是证据充分、明显能抓到法律上把柄的机会,以及在商言商的合法卡你,这种使绊子的事儿布列塔尼亚人倒是不怕做的。就像霍爷当年直接开发一些楼盘,总会遇到各种检查特别严、然后英资的市电话公司不给接电话业务……林林总总的麻烦。
这些商业尺度上的麻烦,顾骜也要做好思想准备,以后再见招拆招了。
前途是崎岖的,但方向是对的。
……
4月20日,一个周末。
距离最后一次打鼓岭、沙角开发环评听证会,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距离开发手续正式批下来、施工单位进场,也有一周多了。
顾骜这才姗姗来迟、故作迟钝地回了一趟香江。
而在顾骜回来之前、开工奠基那天,张仲谋倒是先露面了,而且是以香积电项目负责人、未来香积电总裁的身份露的面、接受了到场的香江各界富商的祝贺。
如此就进一步撇清了顾骜的关系,明确顾骜以后只是一个持最大股的股东,不干涉具体经营,最多只影响一下香积电的对外合作姿态。
张仲谋本人对于这种情况当然也是乐见其成的,他最重视的就是对未来创业企业的掌控力。所以奠基当天他还当众洋洋洒洒发表了一番振奋人心的讲话,无非是要如何如何振兴香江实业,抓住日系电子产业链转移的历史契机。
足有十几万人到场围观了张仲谋主持的奠基仪式,虽然大多数都是新界北区的新移民,没什么钱,不过他们对张仲谋描绘的前景还是非常热切的,许多人都指望将来能到香积电谋求一份工作,无论什么性质的工作。
(新移民是没有丁权的,未来也不可能拿到,只有世代土著才行。所以新移民未来也没可能当包租公,只有自己打拼)
这些人力资源潜力,同样是未来香积电急需的——80年代的半导体制造业,自动化程度还没二三十年后那么高,而一个行业自动化程度越低,对工人的文化素质要求就越高,不然很多质量管控都没法落实。
而眼下“百万民工下特区”带来的人力资源,多半还是没怎么念过书的民工,高中生这种“准知识分子”都不多,所以眼下特区的环境搞搞汉乐电子和富土康那样的企业,已经是质量极限了。真搞香积电,说不定要出质量事故。
这时候,香江的新移民劳力,在素质方面就略有优势了。因为几年前敢游过来的,除了粤东附近的渔民之外,其他多少是特殊年代受过一定程度高中教育、有点见识的,脑子灵活,否则也不敢做那种事情。
只不过他们来了香江之后哪怕扫大街开垃圾车,也比内地坐办公室有钱得多,所以才不避讳先干几年脏活累活。现在能够有更体面的实业工作可干,自然非常热心。
顾骜亲自抵达香江沙角开发区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开工才半个月,自然是任何地上固定建筑的影子都看不见,还在做三通一平呢。不过所有施工人员都干得热火朝天,仅仅靠彩钢和角铁搭建起来的临时项目指挥部门口,开辟了一间招人的办公室,结果就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所有人都知道,距离厂子开工可能还有大半年,乃至更久,但是都想先来通过一下初试,拿个报名资格。
顾骜自己不会往人堆里挤,就直接问陪他视察的张仲谋要现成的招工办材料。
“顾生,您要的统计表,有今天和之前一周的数据。”张仲谋很快搞来了他要的数据。
顾骜扫了几眼,发现几乎没有35岁以上的人。而且有一小半都是抵港不满5年的内地读过点书的新移民,其余人也都是内地来的、不满10年,只有一成多是香江本地土著或者移民二代。
顾骜看着报表,略微自嘲地笑道:“看来这个问题,全世界都一样呐——你爹是农民,你才
第544章 可以跳看不订阅的日常
顾骜在香积电板块的配套地产生意,只能算是一种风险对冲。
性质跟人家做实业的人,为了确保自己的上游供应链成本不波动,而防御性做期货指数差不多——
如果未来香江搞实业的土地、人力成本上升太快,那么就靠如今低价拿到的这些地皮做对冲,摊掉那部分上涨的成本。
不过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该在商言商提高效益的地方,就要精打细算。顾骜既不是来敲骨吸髓的,也不是来做慈善的。
跟着张仲谋在工地上转了一圈之后,顾骜别的没发现什么问题。
只是注意到,沙角开发区地块、一片靠近海岸边的、未来规划作为香积电厂房的区域,此刻正在平整沙滩,并且有大型机械在往海里推石头填海。
“造厂房怎么还要填海填海的成本多高呢,这不划算啊。眼下沙角不是地价很便宜么”顾骜不解地问。
不过这事儿张仲谋也不知道,他闻言也只是问身边的人。
填海这个情况,张仲谋一周前就发现了,不过没当回事,他是搞电子的,对地产一窍不通,所以并不知道填海的成本有多贵。
顾骜么,好歹是当初跟着霍氏合作、在温哥华做过一波地产投机的收割,其中也涉及不少当时港资在温哥华自建的高层楼盘。所以顾骜多多少少扫盲了常识。
他知道,一般搞地产开发,开挖山体盖一层地下室的成本,至少相当于平地起楼盖四五层的造价。而填海的成本,可以达到平地起楼二十层的造价。
见张仲谋也不知道,顾骜就问了身边的助理:“这个施工是外包给谁的”
“报告老板,是置信地产下属的建设单位。”助理回答得很小心,并不敢对老板的健忘有任何意见。
顾骜稍微想了一秒钟,才反应过来,置信地产是霍家名下的一家地产企业,老合作伙伴了。
“把负责人叫来,我问几个问题。”顾骜当下吩咐。
助理立刻去联系人,然后顾骜当面问了对方为什么要规划填海,对方却显然是级别不够,只说奉命行事。
顾骜无奈摇摇头,只好回车里,用车载电话打给霍少——85年,香江电讯已经开始计划搞“大哥大”移动电话了,不过还没铺网施工,属于筹备阶段,所以最豪最便捷的通讯方式,依然只是车载电话。估计下半年或者明年来,就可以用手机了。
“顾生有何见教”对方接起电话时,倒也一点不托大。
顾骜客气地问:“霍兄,有个事儿我不接头,打扰你下:置信地产在沙头角的厂房地块旁边,怎么还在搞填海这成本凭白高了太多,你们是另有深意么”
霍少:“这不是你让林教授做环评的时候,把‘沙角沿海地貌填海并不破坏滩涂、海地珊瑚生态’这一条一并通过的么。我们也是装模作样稍微填一点,造成一个先例的既定事实,便于以后想填的时候重开先例么。
这次填海并没有专门从其他地方运送山石土方,只是把打鼓岭和其他周边坡地施工平整挖出来的废料就地倒到海里,能填多少算多少,不会贵太多的。”
顾骜刚才印象里的“填海造地盖房子、成本抵得上平地直接起20层高楼”这一算法,那也是不严谨的,只是针对特地运送土方过来填,比如后世摩纳哥新开辟国土面积做豪宅别墅区,大概就是这个成本。
但摩纳哥人之所以贵,是因为摩纳哥国土太小了,本国都无山可挖,而法国人又卡死他们,后世不许他们从海里抽沙吹填,说会抽坏海地的珊瑚,环评通不过、“虽然填的是摩纳哥自己的领海,但抽坏的是法国大陆架的海地生态”。
所以后世摩纳哥人等于是进口土方石料往海里倒,那自然天价了。
如果可以跟后世中式的南海就近抽沙吹填,那成本就可以比运送土方石料倒海里便宜数倍。至于直接处理旁边山地施工炸下来的废料,那就更便宜了,只是施工规模无法保障。
顾骜听霍少的意思,这次置信地产显然是搞的第三种,纯属做做样子先占个坑。将来也便于林教授继续在est文论证、根据实际案例跟进,进一步坐实“某某施工方式不破坏某类近海海床生态”。
这倒是应该的,哪怕稍微多花点钱也就多花点钱了。因为est期刊和tnc协会毕竟都是美国人主导的、全球性影响力。那上面要是形成了一股新的环保风向,不仅是适用于香江的,也适用于外国。以后顾骜要是指望这块敲门砖、抛砖引玉回摩纳哥正式扩大生意、夹带私货,也好多个筹码。
“那霍兄还真是体谅我,谢了。”顾骜不是计较明细账目的人,当下大大方方谢了对方,挂断电话。
然后他回头招呼在场的工程负责人,拍拍对方肩膀:“好好干,干得好我这里还额外有赏。这块地,咱不求量大,但一定要做精,把目前的先进填海工程技术,都往上招呼,试验一下。回头我招呼林教授带些外国科学家来考察,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中式填海施工后的环保情况。”
哪怕是施工完之后造假,也要把包括珊瑚在内的海床生态造假得看起来不错。
当然这最后半句潜台词,顾骜憋在心里没说出来。
具体怎么造假,不是
第545章 展示肌肉
韩婷跟顾骜提起“要不要把天鲲音乐新签的艺人拉来选秀综艺上露露脸、咱也做一把颁奖嘉宾”这个建议时,顾骜还是略微有点懵逼的,因为他这几个月完全没关心自己旗下那些娱乐圈的生意。
他是从大西北装模作样避完嫌、刚刚回的香江嘛。
天鲲音乐公司虽然已经走上正规,他在内地家乡投资建设的cd工厂,也已经进入生产阶段。不过这些方面具体经营上的事情,顾骜都是全权交给杨守城的,只要顾骜不主动过问,平时杨家人什么都能处理。
在天鲲音乐方面,顾骜放手的程度跟香积电已经差不多一样大。他这么选择的理由也很简单:历史上杨守城、张仲谋,都是能在各自的领域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经营牛人,那何必再画蛇添足呢。做个纯粹的投资人,收获说不定比亲自下场指手画脚还好呢。
另一个时空,杨守城能把yh凭空做牛逼,自有其实力。
韩婷见顾骜不了解情况,也就跟他闲聊了一会儿,大致把近况说了。
不过,韩婷跟顾骜的关系,明面上也只是曾经的师生,外人并看不出其他端倪。所以韩婷也不可能从杨守城那儿打听到什么内幕,她知道的只是一些公开的信息。
“我看杨守城在cd工厂投产之前这几个月,也没闲着。他拿着你的钱,挖掘了一些新人,还给无线台砸了一笔费用,要上一档子音乐选秀节目,叫新秀歌唱大赛。
给那些有潜力的、准备内定的人露露脸包装一下。不过要是真能捧红,倒是比签约现有的歌手划算。
除了tvb之外,好像最近本埠的电台也被他投钱了,未来可能要赞助一些tvb露脸效果好的歌手,去电台客串dj、或者免费授权电台放放他们的歌。”
顾骜听了,大致心里有了点数。
这些手段,估计都是历史上,杨守城自己搞yh唱片时候,用过的招数吧。只是没想到,原来香江人80年代中期,歌手选秀也已经发达起来了——内地怎么也得再过个15到20年,才有“超级女声”。
当然,原本这些手段可能并不是85年就立刻拿出来的,因为另一个时空85年的杨守城手头还没这么宽绰,现在拿了大金主顾骜的钱,才扩张进度加快了——估计花钱也会更加大手大脚一点,多报点账。
这些顾骜都是有心理准备的。水至清则无鱼嘛,香江这种地方,人家本来自己做大老板的,现在因为大形势问题,破产后给你当职业经理人,还不让人家多拿点多花点。
只要生意做得好,小处稍微污一点顾骜是能忍的。
“我很久没关心香江本埠的圈子了,说说呗,杨守城有选出什么潜力股么能比得上去年在邵氏那儿选到的张雪友么”顾骜本着闲聊的八卦之心,随口问道。
“我不太懂歌,不过看选出来的人长相都还不错。”韩婷一边说,一边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红酒,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丝毫不见外,
“初选的男歌手组,有个叫黎民的挺帅,不过听说唱功不是最好。女选手组里,是个叫周惠敏的,听你们公司的人说,都不错;另外还有几个唱功不行、不过长得还有点特色的。”
顾骜听到这些名字时,并不意外,也不惊喜。
毕竟他已经家大业大了,这种小事有什么好惊喜的。历史上的杨守城能把yh的生意做大做好,这个时空自然更加应该做得更大更好。
至于把宝丽金唱片未来的势力洗出香江,那是必须的。比历史同期签到更多有走红潜力的歌星,那也只是“圆满完成作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