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浙东匹夫
这种低调奢华的引擎声,他们从来都没听见过,不可能不好奇——就算本市还有几十辆这种gaz23伏尔加,但其他的都不可能是这种魔改后的声音,而要嘈杂得多。
老爹心中骄傲,忍不住就把车窗摇了下来,还不时朝认识的工友挥手再见。
平时他也是这么干的,只不过是骑在自行车上跟人告别。如今换了位置,便有几分同志们辛苦了的气势。
心里美滋滋的同时,老爹忍不住摆老资格,问起了顾骜学车时的经过。
当听说顾骜只是驾驶技术过硬但修车技术被教练告诫要回去后再自己好好练练时,老爹的优越感再次爆棚了:
哼,小子果然还是不如老子。论修车的手艺,老子学半天都比你学一年强!
顾骜对此当然只是呵呵赔笑。
术业有专攻么。
有个这么妖孽的儿子,要是再不让老爹从别处找回点成就感,说不定会憋出心理问题。
自从住进中山路上的四层小洋楼,顾家的邻居档次都提高了一大截。
至少也是政府单位的副科级公务员,或者同等级的国企干部事业单位骨干。
那些股级的小喽啰,正常情况下是进不来的。
中山街道派出所的尤民甫,就是那个不正常的例外——作为一个派出所所长,他住进这几幢小洋楼,本来略微有一点点不够格。
不过谁让他的辖区就在这一片呢,于是上面分配房子的时候,为了更好地保障这块居民区的治安,就把他破格划了进来。
尤民甫也很上道,自从去年住进来之后,他们所里就有4个片儿警,分两班倒每天在这几幢楼附近的街面上巡逻。
一年多来这里连一起小偷小摸都没发生,附近住户都夸尤所长工作认真罪恶克星。
这天天色已晚,尤所长正跟老婆吃晚饭,因为难得开荤,桌上有盘青椒肉丝,他惬意地咪了点儿会稽加饭。
然后就听见楼下有从未听见过的车声。
这声音听着好舒服啊,难道是丰田皇冠?不像。尤所长内心排除了一下,顿时好奇起来。寻常人是分辨不清汽车引擎声的,但他是刑侦出身,职业习惯了,耳朵特别尖。
也就他是见过世面的,好歹还知道丰田皇冠——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七三年国家开始讨论进口一些便宜的曰本车。两年内全国配了200辆丰田皇冠,那都是至少省城的市长才有资格配的。
77年皇冠在全国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到了600辆,如今随着国家开放,大概有2000辆了——不过对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而言,2000辆车根本不算什么,平均五十万人口才能看见一辆。
尤所长还是在过年的时候,分局抽人为西哈努克亲王的出游封道时,他才见过市长和书记陪同开的皇冠车。
只为这一眼,回来后他还跟别人吹嘘了好久。
于是他立刻丢下筷子,往窗户口探头看了一眼,昏暗中勉强看清了车型。
原来是伏尔加二代啊,也不错了不过这伏尔加二代声音怎么不对劲?苏联货不都是粗里粗气的么,这车有点介于苏联人跟曰本人的味道了。
他本着看西洋镜的念头,就推门到了走廊上。
一上走廊才发现,原来不止他一个人惊讶。
对门的武长明处长还有楼上朝北那套的郑树林医生,以及他们的家人,统统都挤在楼梯口看热闹。
尤所长手上有户籍资料,自然对所有人的底细都清楚。
他知道武长明是这片居民区里,原先公认条件最好的——因为他是市供电局电力调度处的处长,手上掌握着决定全市各大重工业国企谁能开工谁必须停工让电的大权。
所以哪怕市里最肥国企的领导,逢年过节也会给武处长送东西,让他明年高抬贵手保证生产。更别说电力局本身卖电的利润就非常丰厚,福利飚油。
至于楼上的郑树林虽然钱方面差一些,但人面之广却丝毫不逊。人家是省医科大学附院的科室主任,肝胆外科方面是全国有名的一把好手。
手底下不知拯救过多少酒精考验的干部,病好了之后人家还经常回来找他请教养身护肝的事儿,所以认识的省市干部极多。
此刻,发现伏尔加二代居然不是武长明的,尤民甫顿时好奇问道:呦,我还以为是武处长您单位里鸟枪换炮了呢。居然不是您,那还有谁能配得起这车?
武长明有些不爽,暗忖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么。
我怎么知道,就是听到动静出来看看!尤所长,这可是你的本职范围!武长明本来是很想看热闹的,但被架在上面找不到台阶下,也就回身关门,继续躲在窗户后面暗中观察。
倒是他老婆没有心理障碍,继续跟尤民甫郑树林两家人一起围观。
很快,他们就发现了真相。
原来是制氧机厂的顾师傅家啊,他们厂子难道效益这么好了?一个技术科科长都配伏尔加嘎子?那陈厂长秦厂长肯定都配曰本皇冠了吧。
所有人都暗中倒抽了一口凉气。
顾家搬进来还半年都不到,邻居们对其并不是很熟,只知道他们刚进来的时候布置挺不错,连洗衣机都第一个配了,不过别的方面除了电视之外,都不如武处长家好。
如今谁都不觉得洗衣机是什么必须的奢侈品,所以武家不买也没人觉得是武处长没钱,只是觉得武处长不愿意花冤枉钱——
反正作为堂堂处长,就算没洗衣机,武长明也不会亲自洗衣服的,老婆放在家里干什么的?为什么要为一件自己从来用不到只会为老婆省事儿的机器,花一千块钱呢?
就连武长明的老婆本人,都觉得老公太体贴了,给我买了台电视机,好让我一边洗衣服一边看电视。
至于顾骜这种为了给姐姐省时护手,而花一千多块的人,在这个时代的大男人眼里是不可理喻的,属于太宠女人的弯男癌。
但今天这辆车的出现,所有人心里都有杆秤,谁都知道武处长家跟顾师傅是完全不能比的了。
妈的!前天老陈的秘书还给我提茅台,说他们厂子下半年每个周一放假日都要加班,让老子别限他们的电。原来老陈特么肥得给自己手下的科长都配伏尔加了!
躲在家里暗中观察的武长明气不打一处来,为自己打不到秋风而忿忿不平。
一想到自己堂堂省城供电局调度处长,别人居然只拿箱价值100块的茅台酒(6瓶一箱)就想托他办事——打发要饭的呢?
第85章 拦路虎
地方上的大型国企,直到90年代前,都是一种很超脱的存在。
只要效益好,不靠地方财政,那么基本上婆婆不会太多,打点好分管部委就行了。
在钱塘这一亩三分地上,钱氧,以及市钢铁厂工业汽轮机厂等六七家部属国企,就属于这一档次。
不过,地方上依然有一个可以卡它们脖子的权力部门,那就是电力局了。
几十年来国内的工业用电从来都没有够过。
毕竟电无法存储,如果按照峰值需求功率来建设发电负载的话,就太浪费能源了。
所以长期以来,工业比较强的沿海大都市,都会在供电局里专门设一个调度处,协调企业的调峰错谷工作。
比如制氧机厂要周日上班调到周一休息。钢铁厂的休息日调到周二汽轮机厂调到周三以此类推。
如此一来,只需要按照市内工业企业实际负载的七分之六,来设计供电网络就够用了。周rb来没人开工的工业用电,也能充分利用起来。
制氧机厂的企业规模虽然排不进全市前三,却是第一耗电大户。因此绝对躲不过局里的调度,也是监控的重点——
这一点,大家只要回忆一下平时家里的电费构成就能理解了:空调一项的能耗,就比其他全部加起来还多得多。(当然是指需要开空调的季节)
而制氧机就相当于一台需要每天把几万立方米的空气降温到零下200度的空调,可见吞电多么惊人。
钱氧不仅要按电力局的要求休假,连每天几点钟上下班,都要听电力局的,有些季节甚至只能开夜班。
自从在广交会上,为国家拿下了创汇600万美元的新订单后,陈厂长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依然没有忘了这一茬儿。
所以他本人都还在粤州时,就提前给秘书打长途电话,关照她给电力局的武处长提箱茅台去。
到时候好求武处长高抬贵手,允许厂里周一不放假平时也能三班倒开工。
武长明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被顾镛的伏尔加二代给气得心里不平衡的。
本来么,一箱茅台的礼不算轻了。
可一切不甘心,都是攀比出来的。人有我无,对于颐指气使惯了的上位者,就很难受。
他分明听到楼下顾家门庭若市,几幢楼的邻居都去看西洋镜,连楼底下停着的伏尔加gaz23都被那些干部家的子女围观了。
就这么百爪挠心地等了快大半个小时,武长明听楼下动静歇了,他才拎了一袋辣鸡,假装下楼倒垃圾。
他老婆很诧异,想过来接手,被他推开了——平时所有家务都是他老婆全包的。
倒完垃圾,上楼梯的时候,他假装不经意发现顾家的门还没关死,就过去探听消息。
他也不是找不自在,纯粹是想知道陈思聪究竟赚了多少钱,这样下次开口要好处的时候才好有的放矢。
呦,这不顾师傅么——我刚才在屋里忙,写文件呢,就听楼下车子响,还当是谁呢。武长明皮笑肉不笑地应酬。
老爹毕竟是搞技术的,人情世故方面终究差一些,没看出来对方的虚伪,还很客气地让一旁的顾骜过来问好,帮互相介绍。
原来是武处长,你真是辛苦啊——来,骜骜,这是电力局的武处长,快喊武叔叔。
这我儿子,在京城读大学,有事儿刚回来。
顾骜当初搬进来后,就春节前后住了几天,然后就去外地了,因此很多邻居还不认识他。
武长明微微点头,顾镛的儿子在京城读外交学院,这点他是早就知道的,只是没见过真人。
也没办法不知道,谁让老爹这方面略没城府逢人就吹嘘呢,闹得整个小区都知道。
此刻看了顾骜的外貌衣冠,武长明非常惊讶,因为对方实在是太年轻了。
这绝对十八岁都不到吧?顾镛还经常吹他儿子出国过,不简单啊。
不过武长明不是来感慨这个的。
老爹出于客气,请他坐坐,还劝他吃点儿桌上的脆皮烤猪挂炉烧鹅,武长明就当仁不让地进屋了。
顾师傅你们这是去南边了?这都是粤菜吧。武长明吃了两口,就发现味道非常地道,比他平时被人送礼的好得多。
老爹还很自豪地样子,丝毫没意识到危机感:那是,广交会嘛。厂里出了大单子,陈厂长给大伙儿招待费都批得足足的。
武长明不动声色地问:呦,那肯定是赚了很大一笔吧?
老爹正要吹嘘,还是顾骜懂外事纪律,拉了一下老爹的袖子,然后截过话头:
武处长,抱歉,这是外事部门的国家机密了,具体金额不能说,反正百万美元级别的。
百万美元级别的!武长明心里一阵热切。
钱塘这几家重工业国企,从来没有出过100万美元以上的年创汇,毕竟国内的重工业设备跟西方国家比没有竞争力。
钱塘市全市每年的外汇创汇,统统加起来倒是可以有几千万美元,但光是靠出口龙井茶和织锦这些名优特产,就占了一半多——这是一个农业土特产比工业品更容易出口的时代,毕竟奢特定的侈品特产只有中国有,外国人也要装逼显摆,就只能进口。
一想到陈思聪自己创汇百万美元,那招待费肯定都能截流上万美元吧?就给自已一箱茅台便想加班开工,太憋屈了。
要是让他知道其实是截流了五万美元,那还不得气死。
只可惜,他这人没良心,也不想想自个儿当初是如何第一批住进这个小区的——
当时,中山路上第一批洋房房源下来的时候,市里的几大国企都把手上排队的号子往后拖了,把最前面的号让给了电力局。其实就是一种默契,大伙儿一起把武处长伺候得吃好喝好住好。
顾家如何收获了所有邻居的艳羡,暂且摁下不表。
且说第二天一上班,钱氧厂办,陈思聪就接到一个公事公办的坏消息。
他连忙亲自给武长明打电话:武处长,我们厂子真是有要紧的出口创汇任务,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啊。订单一下子太多,不加班肯定是赶不出来的。
给罗马尼亚和北韩同志的单子,我们本来就额外多拖了一个月了,还要先供美国人。咱也是为市里完成政绩嘛。
另一头武长明的声音公事公办,不温不火:陈厂长,您的困难我很了解——这不,我也没卡过你们电吧?
年初市长办的莫主任牵头,召集大家开会的时候,承诺你们的负荷容量,我只多不少完成吧?现在是你们临时要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兄弟也没办法啊。
武长明还是很会做人的,也有点智商,知道大额创汇任务不能轻易作梗。所以年初市政府牵头的工业协调会上,承诺给制氧机厂的负载,他是一定要保证的,这些份额期内是万万不能停电的,不然就授人以话柄了。
不过,他不给陈思聪临时加批新的份额,这事儿就挑不出错来了。就算最后耽误个把月的,他也能说是在走流程一直为陈思聪奔走中。
一个拖字诀,是最隐蔽的。
可以让老包他们厂子关两台工频炉的嘛!我上次还跟他喝过酒,他们今年订单本来就吃不饱。陈思聪一急,就直接点了兄弟单位的名。
老包是市钢铁厂的厂长,厂子里关停两台炼特种钢的电炉的话,别处再挤一挤,就够制氧机厂开工了。
这话平时是不能乱说的,因为肯定会被人传来传去得罪人。要是传到钢铁厂厂长耳朵里,陈思聪面子上就不好看了。
这也是逼急了才这么说。
那这事儿我再研究研究,帮你尽力协调。反正你等我通知,能开工我一定告诉你。武长明打完最后一句官腔,就挂了电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