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白金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蜗橙
原来,这部剧的三位主角是刘烨、陈昆和周迅,那时候陈昆和周迅是公司的一哥和一姐,两人因为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成名,知名度非常高。
然而,刘晔贵为影帝却无人识,而陈昆是走在街上都会被围着索要签名,他只能在一旁抽烟和踢小石子排解尴尬。
为了人气和知名度,刘晔决定演电视剧。
他选择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导演是刚捧红陆义和陈昆的赵宝刚,编剧也是最当红的海岩,出品是做过《永不瞑目》和《重案六组》的海润影视,眼光非常精准。
拍摄期间,海润用自己的影视资源和经纪公司总裁常继红亲自带刘烨为条件,说服了仍在摇摆的金马奖影帝,并且以林晓光梦寐以求的《血色浪漫》男一号钟跃民作为礼物。
最终,刘晔把自己的经纪约签给了海润,那时候的林晓光也拒绝了海润的续约合同。
&nbs
第330章:都是头发惹的祸
《李米的猜想》本是许铮的老婆小桃红看tv《面对面》栏目的一个新闻,出租车司机被两个劫匪绑架的真实故事,然后推荐给了导演曹宝平。
小桃虹和曹宝平两人之前合作过电视剧《太阳背面》,就约定未来有机会一定要合作一部电影。
小桃虹就天真地将故事推给了曹宝平,并由其基于这个创作剧本。
剧本的创作阶段,周迅得知,一口咬住不放了。
加上华宜兄弟的施压,不仅出钱,还打出了林晓光章函予黄宝强一起参演的牌面。
又过了两天,林晓光出席完一场活动,刚刚进到家门没多久之后,他便接到了周迅的电话。
周迅沙哑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晓光,别来无恙,很高兴你能加入我们《李迷》剧组,你明天头午十点到公司去找曹宝平导演,你们俩见面之后,谈点角色的事儿吧,我就不跟着掺和了。”
林晓光自是满口答应:“行,我知道了迅姐,麻烦你了,多谢了啊。”
“没事儿,应该的。”周迅笑了笑。
再之后,俩人又随便闲扯了几句,然后就将电话挂断了。
林晓光此次半路截胡,拿下《李米的猜想》的片约,不止同组的邓朝不开心,就连王小名心里也不太好受。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现在三个当红小生同在一家公司,相斗的戏码自然是稀松平常。
特别是林晓光和王小名的一哥之争,黄中磊表态支持林晓光,黄中军则说看好王小名,黄氏俩兄弟各挺一个,一副坐看两个人争一哥的样子,倒也新奇的很。
其实林晓光心里很清楚,自己和王小名都是黄氏兄弟手中的棋子,他们俩兄弟穿的是同一条裤子,现在故意对着干,只不过是逢场作戏,为的是维持一种平衡。
如今王小名有《夜宴》、《鹿鼎记》等资源,林晓光也终于接到了公司出品的《李米的猜想》,看起来也算是平分秋色。
自从和杨樰分手之后,杨樰仿佛就从林晓光的世界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和他碰面。
林晓光倒是偶尔会在小区和左小轻碰面,不过,此时的她已今非昔比,再也不是林晓光眼中的白月光了,她正深陷与陈稻名的绯闻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林晓光就这么不忙不慌地单身了一段时间。
直到《李米的猜想》的制片人黄中磊对外公布,确定这部电影将在三月份的昆明开机,才让他的生活重新忙碌了起来。
话说,李米的猜想,原名《李米的遭遇》,讲述了一个名叫李米的女的士司机和男友之间一段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
某一天,李米的男友突然失踪,李米失去了关于他的一切消息。
之后李米开始收到一封封男友的来信,但是她每次找到寄信地址,却发现自己永远都晚了一步。
而在寻找的过程中,李米也发现,曾经深爱的男友其实是一个毒贩。
剧本通过一些小人物的状态,反映了现代人生活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迷失。
三月。
昆明。
阳光不烈,天色正蓝。
由于电影与贩毒有关,为了获得故事构成的基本合理性,使影片回到原始的出发点,导演曹保平选择在昆明取景拍摄。
不知道为什么,林晓光每次踏上这片土地,都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相当初,林晓光曾在这里拍摄《还珠3》与柳涛旧情复燃,又曾经在这里拍摄《一米阳光》和孙丽暗生情愫。
傍晚。
《李米的猜想》驻组宾馆。
电影已经开机几天,大伙刚吃完饭准备回房歇息。
住隔壁的黄宝强却戴着口罩,和平时一样,踩点出门。
林晓光依在门边,疑惑地看着他:“宝强,你这是要去哪儿呢”
黄宝强瞪着一双小眼睛,摘下口罩,不可思议地看着林晓光问道:“晓光,我戴着一副口罩,你也认得出我是谁”
林晓光没好气地道:“从你房间出来的,不是你,还有谁”
听林晓光这么一说,黄宝强瞬间松了口气,忍不住咧嘴一笑:“原来你是因为这个才认出我,那我就放心了。”
林晓光懒得理会黄宝强掩耳盗铃的德行,倒是好奇他每天太阳下山以后出去干嘛,就随口问他:“你这是要干嘛去一个人鬼鬼祟祟的!”
黄宝强问道:“我出去逛逛夜市,你要一块去吗”
林
第331章:渐入佳境
《李米的猜想》开拍之前的两个月,影片拍摄地最初选择在新疆喀什,因为导演曹保平认为喀什有故事想要的诡异感:刺眼的阳光下,大地一片白晃晃,会更犀利和扑朔迷离,有点像《得克萨斯的巴黎》那种影像的感觉。
另外,喀什交界的地方被称为金新月,也是毒品交易的一个枢纽。
不过,由于方方面面的困难,最后放弃了喀什,才不得不改为如今的春城昆明。
电影中有几场跳桥的戏,取景地是昆明的一个交通枢纽,每次拍摄,都要警察限行、疏散交通。
拍到第七天的时候,市民的投诉差不多快将市长办公室的电话打爆了,好在华宜上头有人,才把这个事情给压了下去。
当然,最后跳桥的戏则是依靠电脑特技合成,剧组工作人员在现场挂了很大一块蓝布。
话说,为了一个板寸头,导演曹保平就让林晓光前前后后剪了七八次头发,花了大概有两三千块,说两三千块那是光剪头的钱,要算上浪费的时间,还不止这么多。
虽然很折腾,但是当自己的戏份开拍后看到的上镜效果,林晓光觉得非常超值,《李米的猜想》给了他一个非常梦寐以求的一人饰两角的角色,从形象上来说,也是林晓光从未尝试过的硬汉派人物。
拍完方文跳桥的戏份,曹宝强上下打量林晓光的造型,心里是越看越喜欢,忍不住啧啧称赞:“《李米的猜想》就是要给人为了爱死磕到底的感觉,你现在这样的形象,非常具备这种死磕的气质。”
听到导演这么评价,林晓光终于松了口气,也笑着打趣道:“导演,就算我不剪这个板寸,也具备你说的那种死磕气质。”
曹宝平笑骂道:“得了吧你,我要是不对你要求严格点,你要在这戏里上镜,看起来就是个妥妥的奶油小生!”
林晓光佯装不满道:“导演,别看不起人啊,我浑身上下哪点娘了我纯爷们一个好吗”
今天把交通枢纽这边的戏份拍完,曹宝平心情相当不错,也笑着点头:“行吧,我就当你是个爷们。”
“什么叫当我是个爷们我本来就是……”
大多数时候,曹宝平都是摆着一张严肃的面孔,他平日里是个极其认真负责的导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属于那种死磕的性子,在片场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尽可能做到极致。
很逗的是,世事总不从曹保平的意愿,影片拍摄的地方很吵,各种声音,助力车也响,汽车也响,人又骂。
同期声很难收,这给剧组造成非常大的困扰,等于他们回来之后,声音都要再来一遍,还原。
有的时候看见一些围观的群众,曹保平就让摄影师赶紧拍,把林晓光硬塞进去,用他的方式拍了,好,第二天再拍,没那些人了,后来找到另一些人,没那些衣服了,就非常痛苦,还得重拍。
除了这些外因之外,最让曹保平头疼的,当属周迅的车技。
在曹保平看来,周迅演的李米既然是个女司机,那她就必须有一手过人的车技,不然这个角色立不起来。
由于扮演出租车司机的周迅将会有不少惊险动作,早在电影还没开拍的前两个月,周迅就在京城顺义郊区偷偷学过车。
可是曹保平并不满意,他总觉得周迅的车技差点意思,就让她下戏的时候抽出时间继续练习。
其实周迅早就已经考出了驾照,这一次在曹保平的要求下,才特地到驾校回炉车技的。
这天下午,刚拍完今天的戏份,周迅就准备收工,去车场练车。
周迅知道林晓光也没戏,就不客气地对林晓光说:“晓光,你下午没什么事,就教我练车吧。”
林晓光看着穿着米色格纹衬衫的周迅,看起来有些很疲惫,头发乱乱的,有些茫然:“我哪会教啊,不是有专业教练在吗哪用得着我”
周迅埋汰道:“怎么你是害怕,不敢坐我车”
林晓光矢口否认:“没有,我就是觉着,让我教你,那是瞎耽误功夫,误人子弟!”
周迅上了一辆租来的桑塔纳,坐在车里催促道:“我不怕你耽误,赶紧上车。”
林晓光琢磨着自己也没事,就打开副驾驶的车门,随口答应了:“行吧,那你稳点开。”
时间还早,还没到下班的高峰时间。
周迅开的车也还算稳,在片场跑了一天,为了演一场天桥戏,愣是拍了二十多次,实在有些乏了,林晓光就放心地靠在副驾驶闭目养神。
众所周知,娱乐圈中有许多女明星都吸烟,但是能称的上“老烟枪”的却没几个,周迅绝对算是一个。
迷迷糊糊中,林晓光睁开眼,瞧见周迅左手握着方向盘,右手递过一包烟给自己。
林晓光婉拒道:“在车里,咱就不抽烟了吧”
“抽呀,没事,我把车窗摇下来了。”周迅边开车,边往自己嘴巴里塞烟。
林晓光坐正身子,伸了伸懒腰,也把烟叼在嘴里,然后掏出打火机,给自己点着,又侧着身小心翼翼地替周迅点火。
于是,两人在去车场的路上,一边谈笑一边各自抽着烟,周迅开车的同时,还熟练的往窗外弹烟灰,这动作一看平时就没少抽。
 
第333章:朝发夕拾
一旁等戏的周迅,盯着林晓光额头上的大包看了半晌,才忍不住发出感叹:“晓光,你得是用了多大劲撞的呀,真是要戏不要命的笨蛋!”
林晓光笑着打趣道:“迅姐,就你还好意思说我,我看你才是真的不疯不成魔!”
林晓光所言非虚,周迅演戏的时候从来不怜惜自己,总陷得很深。
一旦进入角色,她就被那个角色全身心占据。
这次周迅在《李米的猜想》里面演李米,就把自己当成李米,连平时生活中的作风都跟剧本中描写的李米如出一辙,已经到了浑然天成的境界。
当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周迅的演技好虽然是公认的事实,却也有自己的短板。
特别是随着合作的时间增长,林晓光发现,周迅在表演上的强项是情绪表达,这需要个人经验或者体验,也需要悟性或者天赋。
很显然,周迅的这个优势,是其他科班学生都比不了的。
至于周迅的弱点,就是她和林晓光一样,都没有真正的学过表演,导致她的肢体语言是差的,或者说是很差。
至于什么是“肢体语言”,简单说就是,站立行走,接人待物。
像《李米的猜想》这种文艺片,她本身是脱离生活的,在文艺片的语境里,对肢体要求不高,但是电视剧需要生活化,需要周期很长,这样周迅的弱点就会被放大。
或许有人会认为《像雾像雨又像风》也是电视剧,怎么周迅没问题
那是因为《像雾像雨又像风》中周迅扮演的杜心雨本来就不是正常人,这个人物有一点点弱智,她的肢体上出现任何不协调都可以被接受,因为她符合人物特点,这就是赵宝刚的厉害之处,他其实非常清楚周迅的问题。
所谓术业有专攻,大抵就是这个道理。
周迅表演上存在的缺点,林晓光同样也有,而且问题更多,所以林晓光总想着等哪天自己挣够钱、有时间了,一定要去上戏或者北影深造一下。
不知不觉间,《李米的猜想》这部电影已经开拍两个月了。
然而,《李米的猜想》剧组在昆明的拍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特别是现场拍摄环境的限制,迫使导演临场做出了很多的调整。
而且电影刚开拍那会儿,恰好好是三四月份,昆明经常都是阴天雨天。
清晨。
阴天。
一座高耸的立交桥上。
为了方便拍摄,安保人员正在疏散交通,工作人员则忙着布景,林晓光和曹宝平在边上抽着闷烟。
就为了拍倒车的一场戏,就动用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还花了那么长时间,曹宝平是越想越气:“晓光,我现在都觉得有点后悔了,其实咱们这个戏不应该在昆明拍。”
林晓光弹了弹手中香烟上燃尽的烟灰,疑惑地问道:“怎么了导演,昆明有什么不好地方吗”
曹宝平吐了口烟圈,嘴里飙出一句脏话:“不是特么昆明不好,而是昆明这个城市,压根就是一个特别不适合拍电影的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