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这个修士真的不一样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钓鱼1哥

    “大家都来了。我们今天一起来说说鱼塘承包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大栓从杨银山手里转包了鱼塘,很快就赚了大钱。但是这种转包是违反合同的。我们大家都赞同中止鱼塘承包合同。然后重新竞租。这一次一定要把承包费用提高一些才行。”刘英说道。

    “大栓能够让池塘里的鱼卖出高价钱,是因为大栓懂养鱼技术。让别人来承包,未必能够像大栓那样赚到钱。”也有人有些担心。




第247章 见利忘义
    “你说大栓懂个啥子我告诉你们,他能够赚出来一幢房子,完全是运气好。我听说鱼塘里以前有一口好井,五几年旱灾的时候断了水,一直没有出水。听说那口井养鱼。以前这口鱼塘出的鱼比任何地方的鱼塘都要好吃。那口井出的水还能治病。大栓运气好,他承包了这口鱼塘就出水了。”张保汉说道。

    “五几年你还没生出来,你怎么晓得”

    张保汉说道:“我没生出来,但我听老人讲过啊。”

    一旁的老人嗯哼清了一下喉咙:“是有这么回事。我们小时候去池塘游泳的时候,还特地游到那口井那里去,出的水特别凉。干了塘之后,只要把口子堵上,很快就能够关满水,但五几年大旱断水之后,就没再出过水。”

    “那你们怎么肯定就是那口井起了作用万一不是呢本来大家都乡里乡亲的,这口鱼塘以前也没人稀罕,谁想养鱼,随便说声,就可以把鱼塘弄过去,交点钱就是。现在大栓家靠这鱼塘赚了钱,大家就犯红眼病,说出去不好听。”朱金宝说道。

    “金宝,你家是不稀罕。但你莫讲别人就是犯红眼病,你酒里掺水怎么就不讲乡里乡亲了呢”刘英见朱金宝破坏统一阵线,立即揭朱金宝的黑幕。

    酒里掺水的事情,朱金宝干没干过呢这一点刘英还真没冤枉朱金宝。当然酒里掺水倒也不是直接把水掺进去这么简单。朱金宝家用土法酿酒,酿出来的酒自然有好有坏。这次你卖了好酒给别人,别人会讲你家的酒好。但是下回你把差一点的酒卖给别人,别人就会讲你家酒掺假。

    朱金宝就干脆将每次酿出来的酒调整一下,每次卖的酒质量都差不多。掺的也不是水,而是烤酒后面的含酒精量极低的后锅水,这种水里面本来也含有一定的酒精,跟酿出来的头锅水酒也是同源,混合在一起,也不会有一股生水味。

    刘英揭朱金宝的老底,简直就是砸朱金宝的饭碗,朱金宝立即跳起来:“刘英,你莫造谣啊!我家的酒里从来没掺过水。谁家烤酒每次都烤一样好我就是把好酒和差一点的兑一兑。我也不可能把烤得差一点的酒倒掉不是”

    “先别说这个,还是把鱼塘承包的事情先定下来。”张保汉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鱼塘你们要怎么包,你们定去,反正我不参与。鱼塘那点承包费,拿到也发不了财。你们一家人费这么大的力气,还不是想把鱼塘从大栓手里抢过来,让你家发财我劝你们做人讲点良心,别到最后鸡飞蛋打。人在做,天在看!别以为人家好欺负,人家要是好欺负,杨宝嵩一家能够舔着脸经常往大栓家送东西怎么没往你家里送东西呢杨宝嵩一家没你们家聪明能干”朱金宝扔下这话就走了。

    其余的人也都变得脸色怪异。他们也都是被张保汉一家人揣兜过来的。现在被朱金宝这么一点拨,才回过神来。鱼塘只有一口,最终只能落到一户人家里,看着张保汉两口子的架势,他们肯定是想承包下这口鱼塘的。大家伙这么闹腾,把张大栓家往死里得罪,最后好处全让张保汉家得了。

    张保汉与刘英急了。刘英连忙说道:“大伙别听朱金宝瞎起哄。他酿酒赚钱得很,一斤米酿两斤酒,可以兑两斤米。虽然要烧柴火,但酒糟还可以喂猪。一年下来,赚得不少,自然看不上这口鱼塘。但是咱们跟他不一样。赚钱的门路不多。要是能够把鱼塘承包下来,别说赚大栓那么多,赚个四五万,也好过出去打工。”

    “可是鱼塘只有一口。我说我要承包,你干吗”有人问道。

    “这不是我说了算。谁说了都不算。”刘英说道。

    “那谁说了算每家的份子都差不多。大栓家还占了四份呢。他们家也有发言权。”

    刘英笑道:“这就要看谁给的承包费高,这口鱼塘就归谁养。”

    “这样倒也公平。”

    就算承包不了鱼塘,也能够多分一点承包费。这让在场所有人都变得心情愉快了不少。但是没有人去仔细盘算,其实就算承包费从现在的几百块,涨十倍变成几千块,甚至上万,一家分到手也不过是几百块钱。几百块钱就算在农村也办不了什么事情。只有杨宝嵩家最清楚,为了几百块钱,就将张大栓家给得罪了是多么的愚蠢。

    为了得到鱼塘,张保汉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另外还舍了血本,竟然把承包费从每年几百块钱提高到一万块。

    朱金宝从张保汉家走出来,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一趟张大栓家里。

    “大栓叔,吃晚饭了没”朱金宝走进张大栓家里,就不停地在张大栓家里打量了起来。张大栓家真的是一天一个模样。朱金宝还是张大栓家上梁的时候来过,没想到才过去这么久,房子里已经完全变了样。大堂里摆着的那台大液晶电视机真是气派。村子里很多人家里还在看那种老式的彩电,肥大的屁股,看起来就是土里土气的。甚至还有在用九十年代初期的黑白电视机的。

    “金宝叔,你家九成呢”坐在那里看电视的张吉东问了一声。

    “九成这回肯定在家里跟你一样看电视呢。”朱金宝说道。

    张大栓从里屋走了出来,“金宝来了啊。”

    “大栓叔,保汉家在揣兜大家搞鱼塘承包的事情,你们家里怎么没人过去啊保汉纯粹就是红眼病犯了。我气不过讲了他几句,他们两口子就往我身上泼脏水,说我酒里掺水。村子里都是喝我家的酒,我卖了几十年的酒,我家的酒怎么样,大伙心里应该有数吧我当着保汉两口子的面,骂他们是红眼病。估计这会他们已经把鱼塘承包的事情搞完了。”朱金宝说道。

    “这口鱼塘呢,其实我早就不准备继续承包了。你看,我家现在搞了那么多的稻田养鱼。又还承包下水库。这口鱼塘就没时间管了。过几天,我就把鱼塘干了底。你要是有空,就过来帮个忙。”张大栓说道。

    “有空有空,过年的鱼还没准备好呢,就等着你家干塘。”朱金宝笑道。

    “那好,就这么说定了。”张大栓留朱金宝在家里吃了晚饭。朱金宝也没有推辞,还让张吉东跑他们家拿了一壶特制的好酒过来。当然,张吉东顺便将朱金宝一家子都喊了过来。留饭变成两家人的会餐。



第247章 见利忘义
    “你说大栓懂个啥子我告诉你们,他能够赚出来一幢房子,完全是运气好。我听说鱼塘里以前有一口好井,五几年旱灾的时候断了水,一直没有出水。听说那口井养鱼。以前这口鱼塘出的鱼比任何地方的鱼塘都要好吃。那口井出的水还能治病。大栓运气好,他承包了这口鱼塘就出水了。”张保汉说道。

    “五几年你还没生出来,你怎么晓得”

    张保汉说道“我没生出来,但我听老人讲过啊。”

    一旁的老人嗯哼清了一下喉咙“是有这么回事。我们小时候去池塘游泳的时候,还特地游到那口井那里去,出的水特别凉。干了塘之后,只要把口子堵上,很快就能够关满水,但五几年大旱断水之后,就没再出过水。”

    “那你们怎么肯定就是那口井起了作用万一不是呢本来大家都乡里乡亲的,这口鱼塘以前也没人稀罕,谁想养鱼,随便说声,就可以把鱼塘弄过去,交点钱就是。现在大栓家靠这鱼塘赚了钱,大家就犯红眼病,说出去不好听。”朱金宝说道。

    “金宝,你家是不稀罕。但你莫讲别人就是犯红眼病,你酒里掺水怎么就不讲乡里乡亲了呢”刘英见朱金宝破坏统一阵线,立即揭朱金宝的黑幕。

    酒里掺水的事情,朱金宝干没干过呢这一点刘英还真没冤枉朱金宝。当然酒里掺水倒也不是直接把水掺进去这么简单。朱金宝家用土法酿酒,酿出来的酒自然有好有坏。这次你卖了好酒给别人,别人会讲你家的酒好。但是下回你把差一点的酒卖给别人,别人就会讲你家酒掺假。

    朱金宝就干脆将每次酿出来的酒调整一下,每次卖的酒质量都差不多。掺的也不是水,而是烤酒后面的含酒精量极低的后锅水,这种水里面本来也含有一定的酒精,跟酿出来的头锅水酒也是同源,混合在一起,也不会有一股生水味。

    刘英揭朱金宝的老底,简直就是砸朱金宝的饭碗,朱金宝立即跳起来“刘英,你莫造谣啊我家的酒里从来没掺过水。谁家烤酒每次都烤一样好我就是把好酒和差一点的兑一兑。我也不可能把烤得差一点的酒倒掉不是”

    “先别说这个,还是把鱼塘承包的事情先定下来。”张保汉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鱼塘你们要怎么包,你们定去,反正我不参与。鱼塘那点承包费,拿到也发不了财。你们一家人费这么大的力气,还不是想把鱼塘从大栓手里抢过来,让你家发财我劝你们做人讲点良心,别到最后鸡飞蛋打。人在做,天在看别以为人家好欺负,人家要是好欺负,杨宝嵩一家能够舔着脸经常往大栓家送东西怎么没往你家里送东西呢杨宝嵩一家没你们家聪明能干”朱金宝扔下这话就走了。

    其余的人也都变得脸色怪异。他们也都是被张保汉一家人揣兜过来的。现在被朱金宝这么一点拨,才回过神来。鱼塘只有一口,最终只能落到一户人家里,看着张保汉两口子的架势,他们肯定是想承包下这口鱼塘的。大家伙这么闹腾,把张大栓家往死里得罪,最后好处全让张保汉家得了。

    张保汉与刘英急了。刘英连忙说道“大伙别听朱金宝瞎起哄。他酿酒赚钱得很,一斤米酿两斤酒,可以兑两斤米。虽然要烧柴火,但酒糟还可以喂猪。一年下来,赚得不少,自然看不上这口鱼塘。但是咱们跟他不一样。赚钱的门路不多。要是能够把鱼塘承包下来,别说赚大栓那么多,赚个四五万,也好过出去打工。”

    “可是鱼塘只有一口。我说我要承包,你干吗”有人问道。

    “这不是我说了算。谁说了都不算。”刘英说道。

    “那谁说了算每家的份子都差不多。大栓家还占了四份呢。他们家也有发言权。”

    刘英笑道“这就要看谁给的承包费高,这口鱼塘就归谁养。”

    “这样倒也公平。”

    就算承包不了鱼塘,也能够多分一点承包费。这让在场所有人都变得心情愉快了不少。但是没有人去仔细盘算,其实就算承包费从现在的几百块,涨十倍变成几千块,甚至上万,一家分到手也不过是几百块钱。几百块钱就算在农村也办不了什么事情。只有杨宝嵩家最清楚,为了几百块钱,就将张大栓家给得罪了是多么的愚蠢。

    为了得到鱼塘,张保汉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另外还舍了血本,竟然把承包费从每年几百块钱提高到一万块。

    朱金宝从张保汉家走出来,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一趟张大栓家里。

    “大栓叔,吃晚饭了没”朱金宝走进张大栓家里,就不停地在张大栓家里打量了起来。张大栓家真的是一天一个模样。朱金宝还是张大栓家上梁的时候来过,没想到才过去这么久,房子里已经完全变了样。大堂里摆着的那台大液晶电视机真是气派。村子里很多人家里还在看那种老式的彩电,肥大的屁股,看起来就是土里土气的。甚至还有在用九十年代初期的黑白电视机的。

    “金宝叔,你家九成呢”坐在那里看电视的张吉东问了一声。

    “九成这回肯定在家里跟你一样看电视呢。”朱金宝说道。

    张大栓从里屋走了出来,“金宝来了啊。”

    “大栓叔,保汉家在揣兜大家搞鱼塘承包的事情,你们家里怎么没人过去啊保汉纯粹就是红眼病犯了。我气不过讲了他几句,他们两口子就往我身上泼脏水,说我酒里掺水。村子里都是喝我家的酒,我卖了几十年的酒,我家的酒怎么样,大伙心里应该有数吧我当着保汉两口子的面,骂他们是红眼病。估计这会他们已经把鱼塘承包的事情搞完了。”朱金宝说道。

    “这口鱼塘呢,其实我早就不准备继续承包了。你看,我家现在搞了那么多的稻田养鱼。又还承包下水库。这口鱼塘就没时间管了。过几天,我就把鱼塘干了底。你要是有空,就过来帮个忙。”张大栓说道。

    “有空有空,过年的鱼还没准备好呢,就等着你家干塘。”朱金宝笑道。

    “那好,就这么说定了。”张大栓留朱金宝在家里吃了晚饭。朱金宝也没有推辞,还让张吉东跑他们家拿了一壶特制的好酒过来。当然,张吉东顺便将朱金宝一家子都喊了过来。留饭变成两家人的会餐。

    感谢瓷都细佬、秋之神光、寒夜独钓客等朋友打赏支持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第248章 急不可待
    第二天一大清早,张保汉和刘英两口子就趾高气扬地跑来敲张吉东家的门。

    “保汉,你们两口子这么早来敲门干什么你们家出什么急事了”张大栓打开门,一看到张保汉两口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故意装糊涂问了几句。

    “大栓叔,咱们之间就用不着装糊涂了。我今天过来的目的你肯定知道了。鱼塘我已经承包下来了,每年的承包费是一万块。今天我就把明年的承包费交到每一家。喏,这是你们家的,你们家总共是四份。一份是两百六十,四份,四六二十四,二四得八,总共是一千零二十四块钱。你数数。你承包鱼塘两年,总共才交了一千块钱的承包费。你可是占了大伙的大便宜了。”张保汉将一叠钱交到张大栓手中。

    “这么冷的天气,你们两口子来这么早干嘛什么时候送过来不行”张大栓将披在身上的大衣用力裹紧。如今这一千多块钱,对于张大栓已经不是什么大数字了。家里的农村储蓄存折上已经存了几十万。还有更大一笔存在镇上的农业银行。这是陆大贵给张大栓出的主意。他手里的钱太多,让别人知道了,太扎眼,万一碰上个存心不良的打主意,可就麻烦了。所以,就之前的钱存在农村储蓄所里,后面的钱全部存在农业银行里。

    一千块钱被张大栓直接放进了大衣口袋里“还进来坐吗”

    张大栓现在恨不得重新回到温暖的被窝里。

    “进来就不进来了。就是还有一点事情,要提前跟大栓叔你说一声。”张保汉说道。

    “什么事你说。”张大栓说道。

    刘英抢先说道“现在承包费都已经交了,年前你们家得把鱼塘干了底,不然的话,到了明年,鱼塘就归我了,你们要是不干底,鱼塘里的鱼也是我们的了。”

    “原来是这样。本来我就准备这两天把鱼塘干了。你们那里用得着这么着急。本来我想等着红兵两口子回来再干塘。既然你这么着急,今天我就去把鱼塘的口子打开放水,尽快把鱼塘干底。”张大栓说道。

    “大栓叔,要是要帮忙就喊一声。”张保汉说道。

    “那就不用了。我已经喊好人,就不麻烦你了。”张大栓没等这两口子回话,就把门关上。懒得看这两口子的嘴脸。本来之前,张大栓还寻思着这鱼塘干底之后,是不是给他们留点鱼苗,既然是这样一副嘴脸,就没有必要给他们留了。反正这些鱼苗也不是没有地方处置。十几亩稻田早就清理好,可以将鱼苗放在稻田里,也可以放到水库去。枞树岭水库虽然从地下河弄出来很多鱼,繁殖的速度非常快,但水库的面积够大,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放鱼。鱼塘这点鱼苗对于水库来说,根本不够。只是张吉东有些看不上这些普通的鱼苗而已。水库里的地下河鱼类价钱是普通鱼的几倍。养这些普通人确实不太划算。

    张吉东和姐姐这个时候还没翻身,外面的动静一点都不知道。现在房子好了,门窗都很严实,隔音效果也不错,外面讲话,房子里只能隐约听得到。

    吃早饭的时候,听到肖代娣在抱怨,张吉东和姐姐两个才知道了这回事。

    “张保汉两口子怎么这么讨厌啊我们都说不承包鱼塘了,他怎么还生怕我们不把鱼塘交出来的样子”张吉灵做出一副很厌恶的神色。

1...6162636465...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