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盛世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雁门北归
薛立喝了口酒,接着道:“后来我就老实了,安安心心的替家里做事,这些年我再江浙打拼下的人脉基础,换来的是他的理所当然。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做下决堤这事吗”
“难道不是为了阻止朝廷继续北进”林源问道。
“那是薛家的意思,他们还没那么大胆子,我是想将薛家拖下水。”薛立笑着道,“数百万人,换他薛家百余口,这买卖多值。”
“你是个疯子。”林源皱眉道。
“薛家没有正常人,他薛邕敢对自家人下手,便要有这样的准备。”薛立说道,“可惜啊,出了沈家一档子事,要不然哪能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便是没有我,你也跑不
第六十三章 事了
大火烧了一夜,好在三木堂并未和周围的宅邸离的太近,看着烧成废墟的宅院,沈涟看了眼摆在面前的两具烧焦的尸体,无奈的叹了口气。薛家的下人早被遣出了府外,阖府上下只有薛立和申时焘两人。
一场大火将三木堂烧的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留下来。派了几人去看是否有什么地下室一类的地方,得到的回复也是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奇怪,薛立在江浙经营这么些年,怎么穷成这样”殷释道有些奇怪。
“不奇怪,都被送到豫州了。”沈涟摇了摇头苦笑道。
“薛邕这老贼。”殷释道骂了一句,本想着这次朝廷能趁着决堤案一举铲除薛家,谁曾想薛家将自己摘的清清楚楚,自己的私生子硬被其变成了关系远的不能再远的分支。因为没找到画,只一件决堤案,薛立只被判了夷三族的罪名,而薛家只付出了一支可有可无的旁支。
“走吧,去靖国公那里吧。”沈涟说道。
此刻的守备府上,林源一夜未眠,看着精神头不太好的林源,叶涛劝道:“公爷,休息一下吧。”自薛立后,林源已经枯坐一夜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见沈涟和殷释道前来,叶涛看了一眼,问道:“那边处理完了”
殷释道点了点头,看了眼林源,悄声问道:“公爷怎么了”
叶涛苦笑道:“回来就这样,一言不发,像是着了魔了。”
沈涟皱了皱眉,这时林源回过神来,看了眼三人,嗓子有些沙哑的说道:“回来了火势没有蔓延吧。”
“回禀公爷,火已经灭了。只是薛立和申时焘皆葬身火海了。薛家也未搜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沈涟说道。
“忙了一夜,沈大人留下,你们两人休息去吧。”林源说道。
叶涛说道:“公爷,有事也不急于一时,你还是休息一下吧。”叶涛总觉得林源的状态不太对。
林源笑了笑,说道:“我自己的身体心里清楚,你们先下去吧。”叶涛和殷释道无奈的躬身退了出去。
指了指对面的座位,示意沈涟坐下。看了眼脸色不太好的林源,沈涟先开口问道:“靖国公,敢问薛立同你说了什么”
“怎么沈大人怀疑在下”林源笑着说道。
“在下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有些好奇,什么事能让靖国公这位在边关打熬数年的人吓成这样”沈涟摇头道。
“薛立让我造反。”林源看着沈涟微笑着说道。
听了林源的话,沈涟一滞,脑子有些反应不过来林源是什么意思。有必要将这事说的这么直白嘛
见沈涟僵在那里,林源接着问道:“沈大人就不打算跟我说说薛立图谋的那幅画吗”若不是薛立点明,他还不知道画中的秘密。显然沈涟是清楚的,只是他并没有和自己说。这让林源有些疑惑。
猜着应该是薛立那里漏了消息,沈涟苦笑道:“原想着这事还是知道的人越来越少的好,看样子靖国公是知道了些什么。”
“薛立并未透露太多,他只是为蛊惑我起事,稍稍透露了一些,不过这一晚我都在想这件事。稍稍有了些头绪。”林源说道。
“那我就有些好奇了,靖国公想到些什么”沈涟好奇道。
“那我先说,你看对不对。”林源说道。
“洗耳恭听。”
“这事得从前朝说起,大夏是第一个完成天下一统的王朝,建国后铸造九鼎,原意是祭祀所用,但大夏传国两千年,这东西就有了不一样的一层意思,后来就就成了天下一统的重要标志,进而神话成得九鼎者得天下。”
沈涟听着林源的分析,皱了皱眉,这事他还真没想过是这样,示意林源接着讲下去。
“大夏末年,群雄并起,不过数年时间,大夏就四分五裂,存于太庙的九鼎失散各地,直到我大周太祖皇帝出世,同北凉、南梁划分天下,而我大周独占七州,北凉南梁各占一州,而九鼎也是按此分散,这便更加坐实了九鼎的传说,而这其中却出了岔子。”林源顿了顿,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出了什么岔子”沈涟问道。
“九鼎之首依然下落不明,而这也给了那些世家大族足够的理由认为,李家不配坐拥天下,否则不会出现有鼎流失的事情。这时他们内心的**被激发,认为得到王鼎就会取得天下,十年前的陈家如此,如今的薛立也是这样。”林源看着沈涟,问道:“沈大人,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为何要瞒着我画中的秘密了吗”
沈涟看了眼林源,说道:“并非是我不想说,实在是靖国公知道也没什么用,在下接到这差事的时候就起誓过,不会外漏半个字,事关大周国祚,在下冒不得险。”
“说到底,沈大人还是对在下有戒心,罢了,我也不强求了,有时候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林源笑道。
“可靖国公已经知道了不少了。”沈涟说道。
“怎么,要杀我灭口”林源笑着看向沈涟。
“公爷玩笑了。”沈涟苦笑着说道,就算林源都知道,自己也拿林源没办法,靖国公还不是皇上需要戒备的人,论关系
第六十四章 青楼
休息了几日,林源期间去了趟镇江府衙,见沈涟忙着轻点这几日的证据和查获的薛家产业,林源便没有打扰,招呼着于世和张立,带了几人打算去扬州散散心,顺带处理一些手尾。
这次去扬州,林源依旧骑着马,原想着自己不适应,可谁曾想自己这具身体居然骑术了的,林源也就当是前身留下的福利,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感觉,因为喜欢这种风驰电掣的感觉,
林源这几次出门都是骑马出行。
迎着夕阳入城,林源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张立,在大街上闲逛起来。说起来自从来了江浙,他林源还没好好在扬州吃过一顿。
“你们两可知道扬州城有什么好吃的没”林源问道,见两人茫然的摇摇头,林源有些失望,但还是吩咐道:“去打听一下。”
“是,少爷”于世应道。
虽然肚子有些饿,但因为没什么急事,林源也不想亏待了自己的胃,索性打算等一等。没一会儿,于世就返回,可是看着林源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将自己打听到的和他说。
“扭扭捏捏干什么,不就是吃个饭吗”林源皱眉道,“打听到了吗”
“少爷,打听到了。”于世回禀。
“什么地方”
“额,在春燕楼。”于世挠了挠脑袋道。
“什么地方”林源不敢置信的道,这名字怎么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春燕楼,就在城南的河边。”于世说道。
“这名字怎么这么怪”林源问道。
“是家青楼。”于世低声道。
“于世,少爷要吃饭,不是要吃人。”林源黑着脸说道。
“少爷,我打听了,扬州有名的厨子不少,但做的最好的是个叫陆远的。他就在春燕楼做饭。”于世叫屈道。
“去青楼的有几个是正经吃饭的。”林源有些无语道。
“这位少爷此言差已,还真有不少人是为了吃顿饭去的。”皱着眉看着开口说话的路人,林源问道:“当真”
“客人去试试不就知道了,不好吃好歹还有姑娘,吃不了亏的。”听了这话,林源有些无语。看了眼张立和于世,不确定的问道:“要不咱们试试”
“听凭少爷吩咐。”
见问不出两人什么,林源无奈道:“咱们先去看看,要是不好吃,非得拆了它。”
在去春燕楼的路上,林源一直告诫自己是去吃饭的,不是看姑娘的。可是刚到门口,还是被铺面而来的脂粉气吓得一哆嗦。
“哟,大爷,您来了,可真是多日不见,快进来。”一位浓妆女子靠了过来,吓了林源一跳,急忙跳开,颤声道:“是人是鬼”
“怎么说话呢,老娘不就是画的妆浓了些吗,骂谁呢”那女子骂道。
拍了拍胸脯,林源稍稍喘了口气,安抚下受惊的心脏,问道:“你们楼里可是有位陆远的厨子”
“又是个为吃的,这可真是奇了,来青楼不为姑娘,倒是为了吃饭。”那女子晦气道,“里面走,自己找个位置坐下,有人招待的。”
林源点点头,示意于世给银子,见于世递过来的一锭银子,那女子转眼眉开眼笑道:“瞧您,这么客气干嘛。”
将银子收好,女子冲着楼里高声喊道:“贵客一位,让陆远手脚麻利点。”
林源连同于世张立三人走进春燕楼,同外面不同,走进这楼里倒是有点酒楼的意思。
“几位,这边请。”一名年轻侍女将三人带到一张桌子前,于世皱着眉看了眼周围的环境,问道:“可否换个安静点的地方”
“可以,几位楼上请。”侍女带着三人走上二楼,进了一间屋子,这屋里的风格让林源这才发觉这是青楼,看着墙上挂着的春宫图,林源险些呛着自己。
“将画撤下去。”张立说道。有些奇怪的看了眼三人,侍女还是走上前将画收了起来。林源稍稍缓了缓,说道:“将拿手的菜来几个,上壶好酒。”
“稍等。”侍女点点头转身离去。
“吃饭的倒是挺多。”林源想着刚刚楼下的情景。
“是不是传言有假,少爷待会儿就知道了。”于世说道。
菜上的极快,看摆盘菜色还不错,林源甚至发现了兰盛做过的开水白菜。奇道:“这菜都传到江南了”
“客人怕是京城来的吧”侍女笑道。
“怎么说”
“这菜也是这几日从京城回来的客商传的,陆师傅自己根据传言复制了这道菜,不过陆师傅说了,怕是比不上兰盛师傅的做法。”侍女笑道。
拿起汤匙尝了一口,林源点点头道:“味道不错,虽不及,但胜在有自己的做法。”
“客人是位懂吃的。”侍女笑道,“有事吩咐,小女子就在门口候着。”
“慢着。”侍女有些疑惑的回过头,“客人还有什么吩咐。”
“在下有些好奇,可否见一见这位陆师傅。”林源问道。
侍女摇了摇头,道:“陆师傅在给小姐煲汤呢,现下不会见人的。”
“给小姐煲汤”林源眼角抽了抽,暗骂自己又想歪了,只好问道:“那劳烦姑娘能否告诉在下,这位陆师傅厨艺如此好,为何会在这里做饭”
“当然是为了小姐啊。”侍女回道,随后见三人疑惑,这才想起这三人是外乡人,这才解释道:“陆远陆师傅原先不是在这儿做饭的。”
“还请详细说说。”林源示意于世给了赏钱。
侍女
第六十五章 镇府司
林源其实想过对‘影楼’的安排,这次江浙的行动进行的如此顺利,当然离不开‘影楼’的情报支持,对于这种能力,林源很是惊叹,即便被渗透的如此厉害,情报网依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林源都有些佩服创建‘影楼’的人了。
想了一下,林源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你们这次做的事,朝中各位大人都看在眼里,他们不会认为你们就地解散后会老老实实的活下去。一旦他们发现他们掌控不了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斩草除根。从薛家的做法就能看出来,他们觉得你们有所威胁时,就痛下杀手,没有丝毫犹豫。”
柳青水点了点头,他不是没想过事后朝廷清算,但他自己没有门路,除了解散这招,实在是想不出其他办法。
“所以,你们需要给朝廷一个态度,让他们放心的态度。”林源说道。
“还请大人明示。”
“那我就直说吧,你们只要归顺了朝廷,这些问题自然就没有那么难了。”林源看着柳青水的反应。
柳青水有些挣扎,他不是没想过这么做,可是谁能保证朝廷会不会像薛家那样,狡兔死走狗烹,‘影楼’再禁不起这么折腾了。
见柳青水有些犹豫,林源问道:“有什么问题,你尽管说。”
“那在下就斗胆了。”柳青水咬咬牙道:“靖国公这个提议在下想过,可是朝廷那边有什么需要我们的我们毕竟是杀手组织出身,难道朝廷还需要我们这种行当在下担心,招安只是权宜之策,日后还是会清算的。”
林源愣了愣,摇了摇头说道:“问题有些多,我一个一个回答,首先朝廷并不是权宜之计,收编你们的计划我已上奏朝廷,具体的做法理由我都有奏明,我可以保证,没有暗害你们的心思。至于你说的朝廷并不需要你们,这话我可不认同。”
“朝廷还需要暗杀人”柳青水疑惑道。
“不是这样,这段时间你们的情报能力帮了很大忙,我对你们的情报来源很感兴趣,这种做法若是用到其他国家,对于我大周来说事半功倍。不过具体的做法我也只是构思,还需要朝中大臣参详,若你们能被收编,对朝廷和你们来说是双赢。”林源解释道。
原来是看重了他们的情报能力,柳青水稍稍舒了口气:“多谢靖国公,考虑得如此周到。”
“只是你们自己的能力保住了你们,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江浙眼下虽然看起来没什么阻力,可是真正要用你们的时候还有很多。我不可能一直在江浙盯着,我这人还是比较懒的。”林源笑道。
“那好,就照靖国公的意思,若是朝廷应允,我等定然奉诏。”柳青水说道。
“一言为定,我就静候佳音了。”林源笑着说道。
皇宫上书房内,林源的奏章现在就搁在皇上的书桌上,靖国公的奏疏是直接呈给皇上的,从不过内阁这道手。李沅对林源的奏疏很是重视,比如现在奏疏中上奏的‘影楼’一事,其处理办法就让李沅很是感兴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