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怪谈异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库奇奇

    李阿姨黑着一张脸,将大汤碗端出来。不用打开盖子,玻璃材质的碗身直接让李阿姨看到了里头黑乎乎的食材,和她预想中的情况截然不同。

    这是整个锅子都烧焦了,她老伴才将里头的东西盛出来啊!

    这得多缺心眼啊!

    “都烧成这样你还装起来你这老头子……”李阿姨呼了口气,将碗重重放到了桌上。

    她这一肚子火,不知道该怎么发出来。

    “这东西盛出来给谁吃啊你吃啊你中午饭吃了没”李阿姨一边骂着,一边收拾烂摊子。

    李叔在旁边默默摇头。李阿姨先前没看他,这会儿转过头来,瞪眼看过来,他就又摇了摇头。

    “你一天都在打电话啊算我求求你了哦。你一把年纪了,中午饭不吃,你不知道饿的啊你饿死了就算了,别到时候胃不舒服,喊着我送你去医院。”李阿姨喋喋不休地说着,打开了电饭煲。

    米饭整整齐齐地铺在锅内,还有点儿余温。

    “你把冰箱里酱菜拿出来吧。”李阿姨指挥道。

    “我吃点饼干算了。待会儿就吃晚饭了。”

    “行行行,随便你这老头子。”李阿姨没好气地关掉了电饭煲,回头去收拾汤碗了。

    “老龙女儿给你打电话了没”李叔站在厨房门口,没走。

    李阿姨倒掉了汤碗里的黑疙瘩,将碗放到水池内。

    “没呢。还没到下班的点呢。你急什么啊又不是给你奔丧,要赶紧通知人家。你昨天刚过完生日,再办大寿要明年呢。”李阿姨不客气地说道。

    “哎,别瞎说。你这老太婆,老是这样。”李叔板下脸。

    “去吃你的饼干去。”李阿姨头都没抬地啐了一口,打开了水龙头,洗起了碗。

    水声哗啦啦的。

    李叔听着厨房里熟悉的响动声,去客厅找饼干了。

    厨房里很快又传出了戏曲声。在凄婉的配乐下,女子清亮的声线唱出了一种哀怨离愁的味道。

    李叔也是个听戏的人,不禁跟着那声音摇头晃脑。

    下一秒,李阿姨的声音响起来,盖过了那个好听的女声。

    李叔顿时吃不下饼干了。

    他忍了一会儿,忍无可忍,跑进了厨房。

    “哎哎哎,别唱了,你唱得难听死了。”李叔赶紧喊道。

    李阿姨正在洗菜,闻言停了停。

    她口袋里还在传出戏曲声。

    “人家唱得多好听。你听听就得了。”李叔教育道。

    &




第16章 手机的光(4)
    李叔一下子没听明白,“什么”

    “他走了……洗澡的时候摔了一跤,送去医院抢救了半个月,还是走了……”李阿姨握住了李叔的手。

    “怎么就……都没人告诉我们……他……”李叔有些不知所措,但不过一会儿,就平静了下来,“他比我还小一个月呢……”

    李阿姨叹气,拍拍李叔的手背。

    “他女儿也不跟我们打个电话。丧事都办好了落葬了单位都没人通知过我。”李叔问道

    “没通知。都没通知。在外地出事的。她女儿带着他在外地呢。他那条腿不是不好吗他女儿就想带他泡泡温泉,冬天能舒服一点……”李阿姨眼圈发红。

    李叔沉默了一会儿,“墓在哪儿呢我总要去看一眼。”

    “行,我先给儿子打电话,看他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到时候去拜一拜。”李阿姨立刻拿出了手机,“他也该磕个头。他那时候读高中,老龙帮他找了那个纪老师。要不是那个老师给他补课,还不知道怎样呢……”

    电话打通,李阿姨就对着儿子说起来。

    李叔没有听母子两个到底说了什么。

    他看了眼放在茶几上的名单和电话本。

    那名单上,整齐的名字后一个叉、一排对号、一些空着,除此之外,还有两个被划掉的名字。

    李阿姨不知道何时打完了电话,顺着李叔的视线,看到了茶几上的名单。

    “这两个怎么了”李阿姨不安地问道。

    “也没了……”李叔怅然地回答。

    李阿姨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去做饭吧。”李叔主动说道。

    “老头子……”李阿姨欲言又止。

    “我没事,你做饭去吧。跟儿子说好了吧”李叔问道。

    “嗯,说好了。他这周末就有空。他明天会过来看看……”

    “看什么呀。我没事。我……唉……其实也差不多了。我们那时候几个人,就老龙和我活得最长了。那个二毛子,在老大出生前就走了,肺癌。还有一个大毛。你不是老问为什么他叫二毛子吗我们那时候一起玩的还有个大毛。最早就我、大龙、还有大毛……大毛小学毕业没多久,就走了……后来进了厂子才认识了二毛子……二毛子就没上学,上的扫盲班,顶多就是高小的水平。放后来,他要吃没文化的亏。当年还好,跟着师傅学了点本事。大毛也是生病,不知道什么病,都吐血了,医生一会儿说是肺病,一会儿又说是心脏不好……”李叔说着说着,就叹息起来。

    “这两个怎么走的”李阿姨指着名单问道,“这两个名字我好像都没见过。”

    “是我以前厂子里的同事。退休之后,不是还一起吃过饭吗他们电话都留了一个。前两年过年的时候,他们不是还打电话来拜年吗”

    “你过年的时候多少电话啊。比你儿子女儿都忙。大领导——”李阿姨还想要说什么,却是硬生生忍住了。

    李叔好像因为李阿姨这随口的几句话,恢复了几分精神,如往常那样教育李阿姨,“什么大领导。这是我那时候做人好,人家都记着。”

    “记着不给你报丧啊”李阿姨这次没忍住,脱口而出。

    李叔梗着脖子,“我们的交情是我们老一辈的交情,他们儿子女儿怎么知道啊他们还能提前给我报丧啊”

    “还事后给你托梦呢!”李阿姨发挥了平时快人快语的本色,毫无忌讳地说道。

    “瞎说什么呢!”李叔一副懒得理李阿姨的语气,拿起了名单和笔,将江龙昌的名字给划去。

    那一条直线划得特别规整。

    看着李叔放下纸笔,李阿姨说道:“你们这些老头子,都落伍了。都把人记在本子上,记了不知道多少年了,字都看不清了。儿子女儿能通知你们就怪了。”她将手机凑到了李叔面前,“你看我这样,到时候让儿子女儿用我的微信群发一下消息,谁都不漏掉。”

    “你别胡说八道!”李叔加重了语气,训斥一句。

    “不跟你说了。我烧菜去了。”

    “你把老龙闺女的电话给我,我得跟她说两句。”李叔喊住了起身的李阿姨。

    &nb



第17章 手机的光(5)
    “李叔,李叔!”

    李叔被叫声惊醒,一转头,看到了小陈。

    “哦,是小陈啊。”李叔含糊地打了声招呼,还有些走神。

    “您站在这儿做什么呢扔垃圾啊”小陈问了一句,瞧了眼垃圾桶。

    “嗯、嗯……你忙着,我回去了。”李叔匆匆点头,就往家走。

    “我跟您一起。我正有事找李阿姨呢。”小陈走了一步,就赶上了李叔。

    “你找她有事啊她在家呢,玩她那个手机。”李叔随口说道,人恢复了一点精神。

    “我知道。刚还在微信和她说呢。”小陈笑道,“居委会有个活动,楼组长要开会,我这不是一个个通知人吗”

    “哦。”李叔点点头,不怎么在意。

    家里这种事情都是李阿姨在做。她年轻的时候就很能干,几乎一手包办了家里一切事情。李叔就是每月上交工资,管管三个孩子的功课,其他时候当个甩手掌柜。有事情李阿姨叫他做,他就做,李阿姨不说,他就不知道要做。那个时代大多数丈夫、父亲都是如此。

    他们家这间单位分房就是李阿姨申请来的。那时候李叔的单位要分房子,他单位里有个大肚婆,在厂长办公室里天天抹眼泪,原本该给李叔的分房就被分给大肚婆了。人后来生了个大胖小子,整天乐呵呵的。李阿姨就在家里生气,给李叔看了好几天白眼。过了几天,她没和李叔商量一句,就冲到他单位,让厂长给她开个条子,证明李叔这边分不到房子了。李叔还是听同事说,才知道她来了厂子。回家一问,李阿姨已经拿着条子,到她那个单位申请到了分房。隔天李阿姨就指挥着李叔搬家,住进了这里。那时候楼上楼下都是李阿姨单位里的人。后来有些人搬走了,有些人还留着,有些人搬进来,那些搬进来的,有些又走了……

    小陈就是后来搬过来的。她和李叔不是太熟悉,问问李叔身体如何、儿子女儿怎样,三两句说完,进了楼,上了电梯,再无可以谈的话题,就说起了自己。

    “……您和阿姨都身体好。唉,我父母就不行。去年还得了癌症,做了化疗。比你们都年轻呢。我那时候忙得两头跑……”小陈感叹道。

    李叔想了想,“哦,那个啊……你李阿姨说过。去年都不怎么见到你人。”

    “是啊。去年我就没值班,都是他们几个值班。我爸现在身体好点了,今年我就值班比较多。”

    电梯停下,开了门。

    李叔家没有关大门,大门敞开着,就听到里面电视剧的肉麻台词。

    “小陈来了啊。”李叔朝着屋里面喊了一声。

    “小陈来了快进来快进来!我看电视呢。这个当娘的太苦了……”李阿姨出来迎了两步,手里抓着她的iphone,嘴上说着电视剧的内容。

    小陈笑眯眯地换鞋进门,跟李阿姨一起坐在了客厅沙发上。

    她们的对话,李叔自然是插不进嘴。他也不看李阿姨看的那些婆媳剧。往常这时候,李阿姨看电视,他就看书。也不是时下新出版的书,都是他以前的旧书,年轻的时候看了不知道多少遍,后来人到中年,不怎么看书了。等退休了,又把这些书拿了起来。看累了,他就看一会儿电视。他们卧室里还有一台电视。儿子给他弄了些战争片和老电影,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今天,李叔既没有看书,也没看电视。

    他背着手,走到了书房,开了灯,反身将门关上。

    李阿姨和小陈的对话声被隔绝在了门外。

    李叔打开了书桌上的台灯,从抽屉最底下取出了一本老本子。

    这本子就不是外孙以前的作业本了。笔记本里面的纸张都已经泛黄,边缘被摩擦到发毛。页面上的字迹是李叔从前的那种,有些



第18章 手机的光(6)
    之后一连几天,李叔都在看他以前的日记。那样的本子有好几本,都保留了下来。内容都是他工作之后记下的,再早的就没了。他们那时候的学生时代也不像现在这么漫长,每个人都很早就要出来工作了。不工作,也没书可读,没学可上,没事可做。有了孩子之后,李叔就没功夫做这样的记录了。有关孩子的记录,只有一些儿子小时候他记下的只言片语:什么时叫爸爸了、什么时候会走路了……

    李叔还将以前的相册也给拿了出来,细细地看。

    等到儿子周末来接他们去给江龙昌扫墓,李阿姨就忍不住跟儿子嘀咕。

    “……他老看那些东西,一个人闷在家里面。你多劝劝。老这样总不好。”李阿姨担忧地说道。

    “我知道了。你也多陪陪他啊。”儿子无奈地说道,“别老玩你那手机了。”

    “我怎么不陪他啊他不乐意啊。”李阿姨理直气壮地说道,“我还跟他讲,把以前照片给弄到手机里面呢。有些照片都坏掉了。就你们几个小东西,小时候打架打翻了碗,把你们爷爷奶奶过寿的照片给泡了。还有他年轻时候的黑白照,现在都不行了。”

    “这种照片现在可以修复的啊。你把照片给我,我去找人修复去。”儿子说着,走进了书房,“爸,我来了啊。”

    李阿姨还跟在后头说呢,“要你找我手机里有。新闻里看到的时候,就拍了照片了,电话号码和地址都有。”

    李叔坐在书桌前,闻言微微转头,“嗯”了一声,“找什么”

    “找弄照片的照相馆。”李阿姨回答。

    “哦。”李叔不知道母子两个就突然提起照片了。他对此也不甚在意。

    儿子凑到了李叔身边,低头一看,桌上摊开了一本新本子,上面一个字都就没写。

    “干嘛呢,爸我们出发了吧”儿子问道。

    “走吧、走吧。”李叔站了起来。

    一家三口开车去了城郊的公墓。

    今天不是清明祭扫的日子,公墓内都没人,只有一排排墓碑整齐排列,给人一种幽静寂寥的感觉。

    儿子找人问了,确定了江龙昌的墓地位置。

    这公墓弄得跟住宅小区一样,有门牌号,每一座坟墓都是一间房,大家左右相邻,结识新的朋友。

    李阿姨没那么多感触,就是跟着儿子直奔江龙昌的墓而去。

    李叔走得很慢,很细心地看过每一座墓碑,看着那些人名、照片,看着他们的生辰、忌日,算着他们的年龄,又看过墓碑上刻着的儿女子孙的名字:

    这个活到了九十一,儿女俱全,子孙多得一块墓碑都写不下;

    那个才活了三十四,已经结婚,有了孩子,丈夫还没去世;

    这对夫妻一个活到了七十八,另一个活到了六十五,就隔了一年,儿女里头也死了一个;

    这个人用的是年轻时候的照片,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照片,他也有一张差不多的……

    走着走着,李叔就听到了李阿姨的叫声。
1...45678...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