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瑞根
“该说的我都说了,你们杜书记可能心里也不好受,不过我和他是熟人了,所以没遮掩什么,他也能理解。”沙正阳坦然道:“裕城原来有一些食品加工产业方面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这一类产业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而且裕城要想把自己建成一个工业强县,的确也需
第七卷 第五十五节 情分和本分
贝一河的恳请一直回旋在沙正阳头脑中,在回宛州的路上,沙正阳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杜大伟还有些碍于面子,没好太过直白的提出请求,但是沙正阳还是明白对方流露出来的意思,那就是裕城的现状的确不佳,他这个县委i书记也干得很艰苦。
到离开的时候,楚天澜又来说了一阵,而且表示会在近期要到汉都来拜会,沙正阳也估摸着这也是要帮杜大伟和贝一河打前站。
对于人家提出来要来拜会看望自己,沙正阳也不可能拒绝,只能说欢迎,但是人家来的目的意图也很明白,自己恐怕到时候也得要给人家一个交代才行。
都是多年的老朋友,再怎么也不可能让人家空手而归,不管是项目也好,思路也好,人家来了,总得要给人家一点儿念想,这也是朋友之间相处之道。
不过他也在思考,裕城这样的县份,究竟该怎么来规划发展路径。
裕城人口不少,户籍人口截止到去年数据应该是九十九万多,堪堪算是百万人口大县,但在宛州市却要排到第五去了,次于山都县(119万)、宛阳区(115万)、真阳县(108万)、香城县(102万)。
可是和前面几个人口大县(区)相比,裕城的条件却要逊色不少,宛阳是市区,没法比,真阳经济更是突飞猛进,不必多说,哪怕是香城这两年的发展速度也借助建材这一块产业的爆发,一下子冲了起来,把昔日还要压香城一头的裕城给远远的甩在了身后了,现在也就是人口全市第一的山都县情况和裕城相若,山都县略强于裕城,去年的gdp达到了28亿,而裕城去年的gdp也不过25亿,而这个数据可以说是相当可怜的。
特别是相较于去年gdp已经达到了68亿的真阳县和56亿的东峡县,甚至连经开区的gdp都达到了33亿,而百万人口的山都和裕城gdp都还没有突破30亿,这个未免太让人难堪了。
这种情形下,人口大县反而成了一个负担和压力,让县委县政府工作倍感艰辛。
沙正阳脑海中思绪纷乱,一时间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一个县的产业经济结构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略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特别是这样一个人口大县,沙正阳当年能在较短时间内把真阳的经济搞起来,那也是建立在充分的调研摸底情况下,而且还特别为此组成了几个招商引资小分队,而裕城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徐徐图之。
沙正阳在真阳和经开区的调研只是蜻蜓点水一般的掠过,因为这两个地区实在太熟悉了,而且他离开也不过一年多时间,所以只是浮光掠影的看了看,倒是对宛阳他还是认真调研了一番。
本来沙正阳还想对香城和山都这两个人口大县去调研一番,但是看了裕城之后,他大致能了解香城和山都的情况,大同小异,无外乎就是香城发展得好一些,而山都差一些。
还是一句话,发展太不平衡,真阳、东峡和经开区已经具备了竞争全省十强县的实力,并不比汉都那些区县逊色什么,而同样剩下的这些区县就太让人失望了。
所以沙正阳也想起了冯士章在宴请他的饭局中所提到的,宛州情况特殊,不能单单只用新兴战略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关键核心产业这一块所局限,而应当从更宽泛的优势主导产业来培育,这里边包括更多的传统制造业,而不一定局限于之前所提到的新兴战略产业和关键核心产业,因为那样会让宛州几个人口大县都更艰难。
沙正阳也认真分析过宛州的格局,像真阳、东峡、经开区这几个区县的优势主导产业已经基本确立,并且仍然在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当然要想一直保持领先优势,肯定还需要持续的加大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吸引外部资本和产业来落户,甚至也需要培育一些新的产业增长点。
像宛阳、香城的情况也还是过得去,郭向阳出任宛阳区委i书记之后,虽然前期没有太多的惊艳点,但是郭向阳做事踏实,持之以恒的推进区属企业的改制,同时有意识的点对点招商引资,这两年间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从97年以来宛阳的经济增速开始攀升,已经隐隐排在了前三,仅次于东峡和真阳了,今年上半年的增速更是冲到了全市第一。
比较困难的还是像裕城、山都这类农业人口数量大,缺乏产业支撑的县份,没有支撑得起场面产业,就难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慢,县财政孱弱,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也难以有所作为。
当然,最困难的还是像桐山、大野、丹镇、北溪、临河和龙陵这几个区县,人口一般都是六十到八
第七卷 第五十七节 针锋相对
“阴书记,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的差异了。”沙正阳不慌不忙的道:“整机装配制造企业当然需要足够多的零配件生产厂家的支持才能最大限度满足产业链需求,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同样作为零部件生产企业,他们也需要一个或者几个大型龙头整机装配生产企业来牵头,他们才能确保自身在这里的投资建厂不至于打水漂,这就是一个产业链的相互融合过程。”
“这大家都知道,我想要问一下如何来做到这种融合这就是一个鸡生蛋,蛋孵鸡的过程,但怎么来实现”阴朝凤冷笑着不依不饶。
“阴书记,我刚才就说了,事实上宛州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华众电子、高升电子已经带动了一批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来宛州落户,另外像三洋若斯、华峰、华泰、三洋微电子、飞利浦机芯这些企业也都属于电子产业,为它们提供零部件的企业其实很大程度也能够为电脑和手机生产装配企业提供零部件,很多电子元器件其实通用程度都很大,要转产非常方便,而且随着三线企业搬迁到宛州市区,这些企业不但可以助力这个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为这个产业的蓬勃壮大提供了相当充沛的人才资源,这也是非常关键的。”
沙正阳对于阴朝凤的质问早有准备,他敢这么说,自然也是有几分把握底气的。
“阴书记提到的鸡生蛋蛋孵鸡问题,本来是是一个哲学命题,但是放在产业的培育上,却无需这么较真的弄个通透明白,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就目前来说,我认为宛州是具备发展电子产业,尤其是诸如电脑、手机这一类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其不但能带动大量劳动力就业,而且产生gdp和税收也是其他产业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宛州市委市政府能够凭借这份条件,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挖来拉来那么几家像样的电脑和手机生产企业,其对整个宛州的经济都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
要谈经济,谈招商引资,谈产业培育,沙正阳不怵任何人,在这个场合里,他沙正阳说是第二,就没有人敢说第一。
阴朝凤所提到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也是前世中早就被映证和回答过的,产业培育,就是一个互动,产业链要想建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抓住一个龙头企业,用这个龙头企业来吸引带动一批附属零部件企业来附集,这样就能迅速形成一个产业集群。
当然,你要吸引一家龙头企业来落户也不简单,人家肯定不会随随便便拿投资来开玩笑,你要有值得人家投资的地方才行,这就要考较你地方党委政府的基础条件准备、招商引资政策配套这些条件来如何打动对方了,也是考验一个地方党委政府能力的舞台。
冯士章和杜国建都被沙正阳描绘的这分蓝图给打动了,如果是换了另外一个人,他们也不会这么容易心动,但是沙正阳不一样,且不说他是省发计委的副主任,单单是他在真阳凭空打造出这样大一个食品加家电的产业底子来,就足以证明对方不是空口说白话的人。
这种场合你可以含糊其辞,没有人说你什么,毕竟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是如果你说了大话,那么日后就会要得到映证的。
哪怕你日后可以找各种理由来推托,但肯定会对你的形象和威信造成损害,以冯士章对沙正阳的了解,沙正阳时绝不会在宛州这种他工作多年的地方恣意妄言的。
而且沙正阳说提到那些,大家也都清楚,并非虚言,只是平时大家都没有认真归纳总结过,没有想到这一类为家电配套的电子元器件企业也一样可以为电脑和手机产业配套,没想到那些搬迁出来效益日差局面困窘的三线企业居然也可以和手机电脑产业实现共通互通,最起码也能为这个产业提供一大批技术人才。
见冯士章和杜国建都若是有所思的点头不已,阴朝凤怒极攻心,他很想反驳对方,但是却又找不出合适的话题来,但要这么低头认输,他是绝对不会干的。
“沙主任,按照你这么说,我们宛州要把手机和电脑这一类的电脑产业打造起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了”阴朝凤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两句话来。
“阴书记,您这么说那就是太侮辱您自己和宛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了吧你和宛州市委市政府这么些年来难道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怎么可能因为我几句话就能变成手到擒来这么容易”
沙正阳哑然失笑,这个家伙是不是昏了头了居然说出这种低水准低智商的话来
冯士章和杜国建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很显然阴朝凤这番话有点儿波及面太宽了,打击到了很多人。
“我只能说每一个产业都有其发展历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时准确的发现其中的规律,并适时的出台政策
第七卷 第五十八节 五官和三观
一直到叶和泰离开,沙正阳也没有琢磨透对方这一次来拜访的意图,只是感觉叶和泰比上一次自己见他时更健谈了,谈的内容也更宽泛丰富,甚至感觉他对许多经济工作也很感兴趣了。
比如在宛州的产业培育上,叶和泰就希望沙正阳不要多与阴朝凤计较什么,多支持一下宛州经济的发展。
当然,既然叶和泰主动来拜会,沙正阳也自然敞开来说,问了问贝一河和曲晓伟以及卢雅的情况。
作为老上司,关心一下以前的下属,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叶和泰说话倒是很原则,没有谈具体的情况,只是点评了一下几个人。
叶和泰对曲晓伟和卢雅的评价很高,表示她们在各自岗位上都获得了主要领导的认可,至于贝一河他则没有多说,只是说裕城的工作担子很重,市委有统一的考虑。
高度评价曲晓伟和卢雅,那是因为她们俩都是非主要领导,所以作为市委副书记给予正面的首肯,实事求是的点评而已,而对贝一河则慎重许多,这也说明宛州市委可能是对裕城班子有调整的意图,自己再要深问就显得不合规矩了,沙正阳自然不会去做这种不合时宜的事情。
“我们早就来了,和叶书记一起到的。”
姚莉要比常磊大方得多,哪怕是现在沙正阳身份越来越不一样,但她还是能显得自然大方,相比之下常磊就有点儿沉闷,话语也不多,不过倒也看不出什么不悦来。
“哦你怎么知道叶书记是来我这里”
沙正阳是在宾馆大厅里迎候的叶和泰,而常磊姚莉两口子则是在停车场看到了叶和泰的5号车,所以才下意识的缓了一步,果然看到了叶和泰下车,猜到了是到沙正阳这里来。
“正阳你不知道叶书记现在深居简出,作风素简,不太喜欢在外边公务应酬,到县里边也基本上是说工作,很少在县里边吃饭,即便是要在县里吃饭,也基本上是在县里食堂用便餐。”姚莉抹了抹额际的发梢,很矜持的道:“这两天市里边也只有你们省发计委这一拨贵客,叶书记又是你的熟人,他不是来拜会你,还能拜会谁”
她现在是市委办副主任,虽然排名最后,但是却也是位高权重了。
吕彬奇从副市长升任市委常委、秘书长之后不久,姚莉终于获得机会从市委政法委调到了市委办,最开始是到市委政研室,传言也是担任市委政研室副主任,但是春节后,却直接到市委办担任副主任,据说也就是叶和泰直接点的将。
当然这里边也有吕彬奇比较欣赏姚莉的文风,特别是去年的市里两会时,姚莉被吕彬奇叫去负责筹备相关会务工作,对姚莉撰写的几篇东西都赞不绝口,所以当叶和泰提出姚莉到市委办时,吕彬奇也很爽快的表示了赞同,否则就算是叶和泰支持,要在市委办安人,吕彬奇不点头也不好办。
“哟,没想到莉姐到了市委办之后,心思也也越发慎密,思路也越发清晰了啊,简直赶得上福尔摩斯了。”沙正阳笑了起来,“叶书记刚走,说了一会儿话,本来想问问你的情况的,不过想一想你都到了市委办,还能问什么,就没问了。”
“正阳,那可不行,得补上。”姚莉半真半假的笑着道:“你可要关心莉姐的成长才对,不能只关心老贝和卢雅他们去了。”
见姚莉话语里还有几分认真的味道,沙正阳心中微动之余,点点头:“那行,下一次补上,怎么,莫非市委办你莉姐还玩不转”
“那倒也不是。”姚莉傲然道:“都是那些活儿,熟悉两个月,我也就上道了,吕秘书长的风格我也大致有数了,冯书记和叶书记那里不少材料要报省里边的,现在也是我在亲自执笔或者把关。”
沙正阳竖起了大拇指,“莉姐,你牛!林书记在的时候,我当市委办副主任,重要材料我都只是提干点子,内容丰富还得要那些老人来润色,你就一个人抢了被人几个人饭碗啊。”
“那不一样,你是干大事儿的,怎么能拘泥于文字小道”姚莉捧了沙正阳一句,“要不你怎么能三五两下就到省发计委去了看看阴书记今天的表现,怕是心里边一百个不爽吧”
一句话把三人都逗得笑了起来,连一直没有说话的常磊也都忍俊不禁,显然也是从妻子那里听到了今天沙正阳和阴朝凤之间的言语交锋。
“磊哥现在怎么样”沙正阳也不会冷落常磊,虽然他也知道未来姚莉的造化肯定要比常磊强,但是公安这一道特殊,不能单纯用职务高低来评判,常磊的风格如果在专业上用对劲儿,未必不能有他自己的路径。
“我回市局了。”常磊大大方方的道:“到刑侦支队担任副支队长,算是升了一格
第七卷 第一百二十二节 做点儿事情
预想中的调整终于还是来了。
沙正阳之前一直在琢磨,发计委的现状不是太好,并不完全是某一个人的原因,而是和其本身职责与机制流动没有很好的衔接起来。
长期处于一种强势的权力掌控地位下,发计委很容易形成一种审管模式,而服务基因几乎没有,所以也自然谈不上什么放管服的心态了。
而且这种权力格局下,几乎每个处室都牢牢攥紧手中的权力,每一道审批程序都牢牢把控,绝不轻易松手,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的思维模式。
可以说汉川省发计委的现状就是从审批制度层面和本身干部流动层面形成的痼疾,亟待改善。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省发计委班子在韦文辉时代几乎是五年没有做任何调整,一直到韦文辉担任副省i长,康广量接班,才算是挪动了一下,但是发计委内部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心态仍然很浓,这也让康广量很是无奈,当然新来的常务副省i长程颂更是不满意。
出了康广量,沙正阳是省发计委五年来唯一一个班子调整成员,而且还是顶替了一个退下去的委领导。
可是这一轮的调整缺如疾风骤雨,迅猛而激烈。
袁明葆调生劳动人事厅担任党组书记、副厅长,谢文基调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担任党高官,穆天然调宛州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退二线。
一夜之间,省发计委党组成员换人达到三人,汉都市市长助理卿剑锋调任省发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正厅级),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二处处长萧建邦,还有委办公室主任段非二人升任发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据说这一此尚未确定下来的纪检组长可能会由省监察厅过来,估计要等到年后去了。
这一来沙正阳在发计委党组里边的排序急速上升,目前仅排在康广量、卿剑锋、张园、周建生和关力沛之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