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矿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余甘由

    他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你李河川虽然有本事,就算是达到了200万吨的产能,但低于市场价格50元,就已经占去了利润的大头。李河川如河用一年的时间积累5亿的现金你李河川真是煤矿经营的高手,一吨煤再赚50元已经顶天了,一年的纯利润顶天就算1亿,距离5亿还差很多。

    李河川微笑着说道:“宋经理肯定认为我顶天也就能赚1个亿吧实际上,的确如此。不过,我的矿海装备后劲无穷,谁能保证我会不会突然爆发呢”

    宋江明叹了一口气:“李总,你的话是没错,但这样的对赌无论对你,还是对焦煤集团,风险都太大了。”

    “这就是对赌嘛。”李河川笑呵呵地说道,“而且煤矿划转给我后,我仍然保证每年供应焦煤集团200万吨低于环渤海煤炭价格50元的大卡煤,如果我的产能更高,同等条件下也优先供应焦煤集团。这一点,你务必和焦煤的董事会提一下。甚至,我们可以邀请原太特钢,甚至是铁路局、神煤公司等业内大佬共同见证,见证矿海与焦煤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

    宋江明愣住了,如果刚才李河川说的话,他认为董事会不会同意的话,那么后面的这些,就像是重磅炸弹了。

    如今焦煤公司每年要补贴煤矿公司至少2500万元,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如果李河川真的成功了,他们表面上看是少了自有煤矿,但每年多出了1亿的纯利润,这还不连出售煤矿获得的10亿资金。

    无论如何,这个诱惑太大了。

    李河川失败了,他们能赚到2亿左右的设备




第37章 装备公司的双99
    宋江明走了之后,李河川终于舒了一口气。

    不管怎么样,他同样也给焦煤集团伸出了橄榄枝。

    至于对方怎么想,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情了,如今只有先做好手头的事情才是正途。

    正想着,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范一明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李河川一愣,连忙站起身来,将他让到了客座沙发上,他也陪着坐下。

    对这位原长林煤业的总经理,现如今矿海智能装备的总经理,他给予了足够的尊敬。

    范一明从毕业时就励志做一个改变煤矿行业的人,前半生都扑在了设备研发上,只是资本的力量太过强大,硬生生的将他从研发狂掰弯成了商人。

    是李河川,又将他掰直了。

    “恭喜李总,又拿下大单子了。”范一明知道了原太特钢的事情,心中也十分高兴。

    别人都说科技研发公司是吞金兽,可李河川一出手,就给装备公司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

    李河川微笑着说道:“都说员工们夜以继日,产品研发才一日千里,咱们才有了和原太特钢谈判的资格。”

    范一明呵呵一笑,说道:“说来惭愧,我主持长林煤业工作的时候,头几年还是在装备公司倾注了一定的心血的,可惜研发进度却一直不理想,两年的时间才推进到70%左右,没想到到了李总旗下,不到一个月,竟然研发成功了。”

    “不是还差一点吗”李河川疑问道。早上的时候他还看了一眼,采煤机和液压支柱的研发进度都卡在了99%,还没有完全完成。

    范一明神秘地一笑,说道:“李总,你跟我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李河川心中纳闷,看范一明胸有成竹的样子,便和他一起走向矿海智能装备公司。

    距离不远,不到五分钟,两人进入了装备公司。

    矿海智能装备公司不是生产车间,因此,它的左侧是两层的研发楼,右侧则是高大二十米的巨大钢框架构成的实物区。

    从远处看,装备公司就像一个大灯泡,研发区就是灯泡的电路板所在,而实物区则是灯泡的圆球。

    两人走进研发区,一路上,不断有员工和他们打招呼。

    李河川看的出来,每一名员工都是自信心挂在脸上、精神饱满、行动也很快捷,显然效率也很高。

    这应该就是系统的力量。

    范一明微微一笑,说道:“自从李总给员工们增资后,他们全都主动加班,有的甚至通宵达旦的工作,想让产品早一点问世。当然了,我已经严肃批评了他们,可有的还偷偷加班,你说如果之前他们如此敬业,我还用从长林离开真是气死人了。”

    他说这话时,脸上是笑容,神态也很轻松,不可能被气着的。

    李河川走进研发调度室,对范一明说道:“范总,我想你们在长林,产品可能就研发不出来了。我李河川别的本事没有,但有一颗坚决支持科技兴企,产业报国的决心!”

    范一明一愣,想起李河川不遗余力地拿下装备公司,又将矿海煤业的利润的一大半投入进来,这样的企业老板,还真的不多见。

    换做其他企业,即便是神煤公司这样的龙头老大,顶多也就是投入净利润的2%。

    实体业,也就一两家做手机的,科技投入强度能达到20%以上。

    相比之下,李河川对科技的投入,真的可以叫做不遗余力。

    想到了这里,范一明的眼角有些湿润了。他连忙转移话题,指着调度室的大屏幕,说道:“采高8米的滚筒采煤机,完全国产化的设计理念,经过数十次各种工况下的模拟,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研发已经完成。45号合金钢自适应性液压支柱,研发已完成,并完成了产品试制作。”

    李河川看向巨大屏幕上的3d模拟图,心中也是激动,只不过剩余的1%到底怎么回事

    这时,两位研发组组长走了上来。

    a组组长赵继科,率领18名研发人员,设计了滚筒采煤机。

    b组组长钱如海,率领16名研发人员,完成了液压支柱的设计。

    两人走到李河川跟前,还特意整理了一下工装。

    赵继科说道:“李总,我们不辱使命,完成了产品设计,不过还差最后一步……”

    范一明一愣,他在温泉酒店时就接到这两人报喜,说是完成了设计,怎么到了李河川这里,还差最后一步

    他可是拍着胸脯对李河川说产品已经设计完毕了,这两人不是打他脸吗

    不过见两人一脸笑意,丝毫没有出卖他的意思,他只好忍住发怒和疑问,听他们两个怎么说。

    钱如海接过赵继科的话,说道:“最后一步就是请李总为



第38章 研发煤基建材制造设备
    李河川见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扫射一圈后,他说道:“两个星期之前,范总曾经拿着一叠化验单找到我,说了关于煤矸石的事情。在座的都是煤炭行业的研究员,应该知道煤矸石可以制造化肥、净化剂,甚至是建材或者三氧化二铝。就像你们范总所说,这些都是钱,扔掉了可惜。”

    范一明在一旁点点头,说道,“我记得这事,可惜煤化工成本太高,以我们矿海的实力,根本就弄不起来。”

    李河川见赵、钱两个组长一脸疑问的样子,便继续说道:“我们是装备研发公司,我也不会像国内的一些科研院所一样,只要求你们进行研究,而不讲究产出。科技成果如果转化不成生产力,就不能让我们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先搞一些能够让我们赚钱的项目。”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员工说道:“李总,您说的没错,我是学材料的,不管是煤炭还是煤矸石,用来造化肥还是提炼三氧化二铝,的确没有几十亿的投资不会有什么效益的。不过用来开发做建材,则是完全没问题,投入也不会很大。”

    李河川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女员工讲的不错,的确,我的想法就是趁着煤矸石基本成本为零,我们来造建材,像空心砖、装饰砖,甚至陶瓷制品,都可以进行生产。”

    “老板……我是男的。”那名员工红着脸说道。

    “这……”李河川也是老脸一红,说道,“不要在意细节。关键的是,我们造建材赚取的利润,就可以支撑新的项目。”

    范一明一愣,说道:“你的意思是以商养研”

    “那是自然,我总不能让大家喝西北风去吧”李河川说道,“现在房地产市场遇冷,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形势没变,用不了多久,房地产也还会再次崛起。到那个时候,建材等基础材料将是抢手货。未雨绸缪,是我们矿海人的工作方式。”

    一个戴着宽边眼镜的员工说道:“李总,您的意思是我们要研发建材制造设备”

    “这位男员工说的没错。”李河川很欣慰,这些员工一点就透,不需要他教授什么,“研发基于煤炭的建材制造装备,是我们装备公司独立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老板,我是女的。”眼镜女推了一下自己的金丝眼镜,撅着嘴说道。

    “咦……整天在屋子里,你都没捂白”李河川厚起脸皮说道,“是男是女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矿海人。将来,你会为这个身份感到骄傲。”

    几十个研究员三三两两交头接耳起来。

    李河川给出的研究方向,让他们耳目一新,尤其是“以商养研”的提法,分明就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就连范一明也感到自叹不如。

    范一明沉吟了一下,说道:“李总的想法果然是高人一等。”

    李河川微微摆手,说道:“是大家努力工作刺激了我。身为矿海煤业和装备公司的掌门人,如果不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我是心有惭愧的。不过……”

    他停顿了一下,范一明也示意大家安静一些。

    员工们都不说话了,盯着李河川看。

    李河川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道:“国内有那么多搞煤基建材的,我们不能走他们的老路!我不是搞研发的,具体的仍然要靠范总和你们。因此,我只提三点要求。第一,设备要在一个月内研发出来。”

    “一个月!”众多员工听到了这个时限,顿时议论起来。

    “不可能!”一名资深员工脱口而出。

    “说是建材设备,可是要用到物理、化学、煅烧、自动化等各种方式和工艺才行,一个月的时间太短了。”赵继科也是眉头一皱,



第39章 新的研发组
    李河川微微一笑,接着说出了第三个要求:“范总可以收购或者新建一个厂房,用来生产建材,所需资金你找霍青玉解决。我的第三个要求就是,年后我们要进行量产,最多一个季度,我们要占领5%的市场份额。”

    范一明听到最后一个要求,眉头一皱,说道:“李总,我们研发设备没问题,甚至生产低成本建材也能做到,不过占领5%的市场份额,恐怕没有专业的销售人员,真的很难做到。”

    李河川看向范一明,说道:“范总侧重搞研发,这一点没错。不过销售工作也同样重要,甚至比研发一点也不差。这一点,我会让霍青玉尽快招聘合适的人员,不仅仅是以后的建材销售需要,就连煤炭也需要精明干练的销售团队。”

    范一明眼前发光,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毕竟矿海煤业未来一年的煤都已经卖出去了,至少一年内是不需要什么销售的,这时候李河川提出这样的需求,让他嗅到了什么。

    其实这倒不是李河川有意隐瞒,焦煤集团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他也不好对外说。

    李河川看向范一明,说道:“我提了三个要求,范总作为总指挥,肯定有更专业的安排。我给你充分的裁量权,只要能够达到目标,你可以动用一切合法的手段。”

    赵继科噗嗤一笑,说道:“好像范总以前总干违法的事情似的。”

    范一明脸色一沉,对着众多人员说道:“趁着李总在,咱们把任务分派一下。”

    赵继科挺直了腰杆,一脸得意地看着钱如海。

    他心中哼了一声,矿海装备一哥的名号,非我莫属!煤基建材制造设备研发,必须是我的!

    范一明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原太特钢已经与我们达成了框架协议。赵继科,你明天就带上10名技术员,盯紧原太特钢的生产。采煤机滚筒和液压支柱是我们的拳头产品,你吃住在现场,一定盯好了!”

    “哈哈……”钱如海大笑起来。

    小样,吃瘪了吧让你研发你去原太特钢吧!

    赵继科一下子急了,他抓了抓头发,看着范一明说道:“范总,我得待在公司的。我突然想起来,采煤机还有个小缺陷需要确认一下,这件事情非得我来才行。还有……还有……”

    范一明呵呵笑道:“你就安心的去吧,如果有什么缺陷,钱如海会查找bug的。去原太,是公司对你的信任,如此重大的设备,没有你去监造我不放心。你可是咱们公司的技术大拿,你不去谁去”

    赵继科继续抓耳挠腮,说道:“我那是吹牛逼,真的,我不是大拿,就连帮助液压支柱研发组发现问题,也是听钱如海做梦时自己说的。我真的不行的。”

    “不行吗”范一明从兜里掏出一个本子来,说道,“上个月,李总刚给你上调了20%的工资,如果不行的话,我建议工资降回原来的水平。”

    “我行的!我行!”一听到降工资,赵继科急了。谁也不可能跟钱过不去,只是就这么离开公司去做什么监造,他放不下心啊。

    李河川一抬手,示意几人安静一下,说道:“赵继科,你去原太特钢并不是去闲聊的。我们和原太特钢有保密协议,关于滚筒国产化、液压支柱的具体性能,都是在保密范围内,至少在交货前,是不能让第三方知道的。你的任务,就是悄悄地将液压支柱的性能泄露出去,最好让其他媒体对这个支柱产生浓厚的兴趣。”

    “泄露不是要保密吗”赵继科不懂了。

    李河川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咱们可是只授权了原太特钢20万套,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市场,他们不会继续给掏后面的专利使用费的。如果煤企都想更换液压支柱,原太特钢的订单就会大大增加,而我们获得的专利使用费就会更多。”

     



第40章 意外收获
    “嗯”范一明愣了一下,他知道,这两个技术大拿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肯定是有所指。不过公司上下谁能比得上这两个人的贡献呢

    李河川也很好奇,研究员都是学霸级的人物,本来就互相不服气,居然让两个人都能服气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孙华却是一笑,将一个人推了过来。

    李河川一看,这不是设备维修组的小赵吗

    好像叫赵飞。

    赵飞的脸通红,说道:“哎呀,研发设备都是你们两个研发组的功劳,我是设备维修组的,什么也没贡献的。”

    赵继科拉住他对李河川说道:“李总,赵飞虽然只是技校毕业的,不过他善于钻研。如果说我们研发人员是前线战斗的,那么他就是后方的后勤部长。”
1...910111213...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