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级科技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傻瓜得个瓜
“谢谢!谢谢你救了我…”
葛妲娥在医院经过几天的疗养,身体已经恢复地差不多了,她抬起重新有些润色的翘脸,脆生生地说道。
叶轩的年纪让她吃惊,这两天她也听父母说起过这位救命恩人,知道他是个年轻有为
第二十四章 黑蜂和蜂后
叶轩参照手机通讯的模式,准备给每十架无人机配一个‘保姆’,这个‘保姆’是一台小型的数据终端,负责调节这十架无人机之间的距离,同时发射比单架无人机信号更具有穿透性的高频信号,实现与工厂里那台中央计算机的远距离信号传输。
这样一来,操控的人只需要在控制界面上指定类似飞行速度、高度、目标地点等简单操作,剩下的就可以由计算机自助完成。
其次,叶轩准备对这次设计的无人机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造。
刘莽拿石头打下一架无人机,让他对机身强度有了新的要求,既要坚固,同时具备抗冲撞的能力,需要设计很好的减震部件,用来保护里面脆弱的电子元件。
四个旋翼的外面要安装防撞外壳,避免叶片受损,同时也能防止高转速的旋叶意外伤人。
航拍功能也要升级,再添加一个热红外摄像头,能更容易捕捉目标。
最后,便是软件系统的升级了。
上次实战的时候,他的动态行为捕捉程序并没有尽善尽美。
这套程序,叶轩开发的时间不长,只在核心代码里面加了对成像画面中像素大小超过一定范围的移动物体进行预警的判断。
这就导致很多次有鸟从镜头里飞过、或者风把树梢吹得摇晃时,计算机便自动把摄像头的焦点移了过去,结果出现误判。
所以,这次完善系统的时候,他要把人的身体模型放进去,让计算机做出筛选。
当然,这样的话,光这一项工作的难度就很大了。
因为从不同角度,摄像头拍到的平面轮廓也不同,既对摄像器材的精度要求很高,又要掌握全套的人体动作数据库。
叶轩坐在电脑前弄着设计纲要,一直搞到晚上月上树梢。
计算了一下无人机升级的资金后,单架无人机造价达到七千元了。
而那架‘保姆’无人机因为要搭载高频信号发射器,一架都得五万出头。
而做生意最起码要讲究利润吧
叶轩看着这成本已经不敢标价了,这玩意儿还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不过绿树工业比别的商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加工设备不要钱!
零成本的生产设备现金支出,是这款无人机的市场最大优势。
叶轩从网上查了一下航拍无人机的售价,像采用最基本的日光拍摄设备,能够续航半小时,图像传输一千米的无人机,售价普遍在3000~5000左右。
这些无人机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容易坏。
塑料制成的外壳,虽然很好地减轻了起飞重量,但也频繁出现因为操作不当,磕了摔了的情况。
而且在高空遇到强风时,塑料无人机因为重量轻,极易发生侧翻,在气候恶劣的环境下很难完成监测任务。
所以,当初叶轩全部用轻质合金钢作为机身原材料时,就是秉承一个理念,耐摔。
当然,在山洞那次被刘莽拿石头干下来的事情是没办法的…
在网上逛了一圈后,他心里对自己设计的这款无人机价位也有了个大概的判断。
总之,到谈生意的时候待价而沽。
第二天一早,凤凰山的工厂内就响起了机器开动的声音。
叶轩给这升级改动后的无人机起了个名字,叫做‘黑蜂’。
图纸里的新款黑蜂无人机,看起来‘胖’了一些,那是因为整个机身材料的厚度足足翻了一倍,内部还被填上了许多减震材料。
多了这么多重量,直接让原来两个小时的续航时间变成了半小时。
为了提升工作时间,叶轩又提高了一部分造价,采购了国内市场上性能最好的小型锂电池组。
就苹果大小的那么一块锂电池,售价就要两千,搞得他很想去偷人家的生产技术,然后自己搞…
&nbs
第二十五章 电蜂
为了把对安全的追求做到最好,叶轩把蜂后的机身做成了高度只有二十厘米的菱形结构。
除非有人在蜂后的正下方拿石头砸中它,否则撞来的物体很容易就会沿着机身的倾斜角弹开,并不会对蜂后造成多大损坏。
不过蜂后无人机的设计飞行最大高度是一千米,正常巡航高度是三百米,谁能把板砖扔这么高
除非是抗日神剧看多了,想象着自己能像人家一样拿手榴弹把天山的飞机炸下来。
综合这些因素之后,蜂后的造型看起来就带着些科幻的感觉,为了减少四个外挂双层旋翼的外层防撞壳在空气中的摩擦阻力,其横截面同样采用了菱形结构。
在电脑程序的随即风向模拟测试中,蜂后的平衡感竟然比黑蜂还好,而且其模拟出来的最大巡航速度达到了110公里每小时!
这种速度,完全能追上很多高速疾驰的汽车了。
出于对防撞设计的结构变化,却给蜂后无人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速度。
虽然对于蜂后来说,它本身的设计目的并不在飞行速度上,而是为了信息通信,但却给了叶轩另一个想法。
有着蜂后配合的黑蜂,更适合大范围的搜索任务,而因为黑蜂机动速度的限制,对远距离侦查缺乏快速反应能力。
所以,叶轩突发奇想,想再设计一款高速无人机。
想要获得更快的飞行速度,这种垂直固定旋翼自然需要再改,最好是改成类似二战时期的单翼螺旋桨飞机造型,利用机翼上下层空气流速不同进而产生升力,让飞机在跑道上爬升。
但这样的设计也有缺陷,那就是不能在崎岖地面上停机。
叶轩在网上找到了很多无人机厂家或者航模爱好者设计的单翼无人机,要么就是底下带着轮子从跑道起飞的,要么就是先打开螺旋桨,等产生足够推力后再手动抛出去。
无论哪一种,都没有野外迫降的能力,如果在动力耗尽前不能找到块平整地面,那基本就算是废了…
搜索无果后,他又找了当代军用飞机的图片翻了翻,结果还真给找到了一款符合要求的气动布局。
利坚国的鱼鹰运输机!
“怎么早没想到呢!”
叶轩一拍大腿,不经懊恼,这款在利坚国电影中经常亮相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对许多国内人来说简直如雷贯耳。
鱼鹰运输机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它的造型独特,可旋转式的机翼,能在鱼鹰运输机垂直起飞的时候让螺旋桨产生垂直向下的推力,到达一定高度后,可以通过改变螺旋桨的推进角度,变成产生向后推力的单翼飞机。
道理虽然简单,但鱼鹰运输机的研制技术却难住了许多国家,这其中的一个难点,就是机翼末端的发动机技术。
对于叶轩来说,他只是借鉴了其中的一个动力布局结构,比参透鱼鹰运输机整体设计的难度小得多。
有了对照,他便动手在软件里搭建一个最基本的框架,几个简单的线条勉强能看出是飞机的样子。
一连几天,他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用在了这款高速无人机的设计上,偶尔也会在科技树里用不断增长的财富点抽个奖,涨涨生命指数。
电脑前的叶轩,头发无规则的随意生长,脸上的胡子因为几天没刮冒出了头,在他右手边还有一桶只剩下汤的泡面。
“终于搞定了!”
绝大多数新产品的诞生,离不开设计者的一次头脑风暴。
叶轩紧抓着脑海中的灵感,利用五天时间,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觉,最终把蓝图给敲定。
反正他最近生命指数又提高了不少,少睡
第二十六章 展览会
就这么得,又等了一周,张如龙可算接到了叶轩的电话。
他连忙接听,开口就问道:“叶老板,你公司的无人机是不是测试完成了”
也不怪张如龙会直奔主题,他这些日子等绿树工业的无人机都要等得睡不着觉了。
这周的市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他还向市高官说过采购绿树工业无人机的计划,要是叶轩拖个一年半载的,那可就闹笑话了!
“呵呵!不好意思啊张局长,前阵子一直在忙着对无人机进行更新换代,一忙起来忘了时间。”
电话那头传来叶轩的笑声。
“升级过了”
张如龙一愣,随即高兴起来,这意味着这批无人机应该比之前的更加厉害了。
“是的,而且还有两种新机型推出。”
“新机型”
“嗯!到时候张局长你就知道了,不过我想请贵局帮帮忙,联系联系周边几个市局,看有没有采购意向,我想弄个展览,到时候张局长感兴趣,我可以给咱们市警方优先提供产品。”
“好!这个没问题!”
张如龙爽快就答应下来,他是警察,有对付罪犯的好东西,自然不会藏着掖着,向周围几个市通知一声也是应该的。
“那就先谢谢张局长了!”
叶轩笑着和张如龙聊了几句,然后又打电话给了父亲叶青山,让他帮忙在市中心租个露天场地,在体育场自然最好,若是有麻烦,可以打电话找张局长帮忙。
凤凰山这边的工厂不间断生产了半个月,一共生产出了黑蜂无人机六百架、电蜂无人机一百架、蜂后五十架。
为了造这些无人机,叶轩已经把卡里剩余的现金都花完了。
他自信这些高精度加工出来的无人机能够碾压市场上同一级别产品,最主要的是,这将是一块敲门砖,为他打开国内的警用无人机市场。
元旦节后的第二天。
阳光普照,天空蔚蓝。
泉海市体育场作为一处地标建筑,每年不光举办了大大小小不少活动,还给周边商家所带来了间接的地区升值潜力,最后发展成为本地三个大型广场之一。
今天的体育馆和以往有些不同,来的不是参与联校篮球比赛的学生,也不是某演唱会的歌迷,而是一群气度不凡的人。
这些人里,有许多人穿着警服,也有夹着黑色皮包、看起来比较市侩的商人,大家热情地互相攀谈着。
“哎呦!马局长您来啦!欢迎欢迎!”
“王老板,您可是贵客啊!快请进!”
市接待办的工作人员早就熟悉了邀请名单上的人员信息,熟落地领着前来参观的人进体育场。
因为绿树工业的无人机产品在上次的抓捕行动里一战成名,市高官刘长春对张如龙力挺的这次展览,自然是给予了很大支持。
不光是在租用场地上大开绿灯,还组织了市委的人参与进来,直接把这次的会展档次给提高了很多。
毕竟是本土新兴产业,而且还是高科技公司,自然没有不帮扶的道理。
体育场内很空旷,巨大足球场的四周是一圈圈观众席。
相比较于体育场的宽敞,此次受邀前来的一百多名商界和政界人士,不免显得人数太少。
不过这么大的地方,当然不是完全为了给来宾落座而安排的。
叶青山这会儿正笑着和一些商人或者领导攀谈,他那个工园区的厂子如今规模不小,经过不断引进设备,工人也达到了五百之数,算是泉海第一梯队的大厂了。
如今整个泉海超过一半的零件加工业务都在叶青山手里抓着,这几天听了儿子的意见,开始发展市外业务,忙得不可开交。
但哪怕再忙,这次的展会他也要过来帮忙搭把手的。
&
第二十七章 编队表演
泉海市地界不大,从凤凰山到市中心的体育馆也就二十来里路,保持巡航速度的黑蜂,不一会儿就可以赶到。
这次无人机展览,叶轩一共派出十架蜂后,一百架黑蜂,和二十架电蜂。
屏幕上那些代表蜂后的十个红点已经组合好了队形,每架蜂后的控制器实时反馈数据,操控着周围的十架黑蜂飞行。
为了让无人机编队更加整齐,每架蜂后上都安装了手机专用的定位设备。
其实叶轩当初想的是,让所有无人机都具备定位功能,但手机定位的时候,需要验证用户接口,他用了张如龙的关系才在自己的名下挂了二十张手机卡。
人家移动公司对这方面是有管控的,怎么可能随便开放数据接口
叶轩没办法,只能在黑蜂机身下方的摄像头做文章。
每架无人机的机舱下方都有一个凸起的半球体,这个部位是由高强度的透明玻璃制成,里面集成了三种摄像头。
叶轩把自己手里拥有的三种无人机结构,都录入动态行为识别程序里,弄了一个算法。
当另一架黑蜂的影像在摄像头里大于某个区间时,蜂后控制这架黑蜂远离。
相反,则是接近。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通过无人机在摄像头成像视频中的二维图形,加上无人机影像的大小变化,来做出一个简单的三维判断。
拥有了这个功能的黑蜂,相当于可以感知物体的距离了。
这套算法是叶轩从人眼识别物体的原理中得来的,虽然只能对体型恒定的物体有用,但足够无人机编队飞一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