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扑街龙
从东边飞驰而来名瓦剌骑兵,立着身子,边用鞭子抽着马,边叫道:“阿礼不花将军回来了!阿礼不花将军回来了!”他声似炸雷,传遍军民队伍。
这名瓦剌骑兵,飞骑到也先元帅两辆马车远的地方,勒住马匹,翻身下马,在地上打了跟头,来到也先元帅面前,单膝跪地,双手向上拱起道:“启禀元帅,阿礼不花将军,带着他的几千随从,回来了!”
也先元帅、孔雀夫人、阿鲁巴图、众文臣武将及百姓、骑兵,全扭头向东边看去,个个伸长了脖子。
只见东边烟尘大气,翻起有几层楼高,烟尘中传来阵阵“咚咚咚”的马蹄声,震得大地直抖,漫天的骑兵卷地而来,队伍蔓延开有好几条街长。
约过了两盏茶工夫,骑兵已到了军民大队的边缘。
第四百零七章 宣战文书(1)
阿礼不花接着道:“不花谨遵大帅指令,为了草原的安宁与和平,忍辱负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料大明根本未将我瓦剌放在眼里,不但断然拒绝议和,而且还将我们驱逐出境,沿路鞭打,有好几名瓦剌勇士,竟被活活打死!”
说着,他眼睛湿润了,低着头,擦了擦眼睛。
众瓦剌军民“嗡”地声,只觉天旋地转,身子直摇晃。
有的人跳起半人多高,抡着拳头,扯着嗓子叫道:“拼了!拼了!和他们拼了!”顿时人群涌动起来。
排在南边的瓦剌骑兵方阵,众骑兵个个血灌瞳仁,青筋直跳,他们将手中长矛不停地刺向空中道:“报仇!报仇!”长矛如林,漫山遍野,望不到边,声音更如山呼海啸,直冲云霄,在草原大地上回荡。
阿礼不花“哞”地叫了声,额头青筋直跳,道:“阿礼不花绝非贪生怕死,只要大帅令下,我头一个冲上去,把大明王朝掀个底朝天!”
他握紧拳头,肌肉隆起像岩石。
众人拍起手来,叫道:“好哎!好!”
也先元帅满面红光,点了点头,抬起右手,正要对众人说话,阿鲁巴图上前步,低着头,手弯成喇叭状,盖住嘴唇,用细若蚊呐的声音道:“大帅,若与大明开战,尚须可汗同意!”
“嘶——”也先元帅倒吸口气,捋了捋胡须。
正在这时,从西边飞驰而来匹白马,疾似流星,马上端坐个人,满面灰尘,正是秃鲁火得儿。
他左手抓着马缰绳,右手拿着个金黄的缎子,卷成筒状,举在空中晃来晃去,边跑边叫:“大汗有旨!大汗有旨!”声音可传出几条街远。
众瓦剌文武两眼放光,挑起大指,连声道:“好!好!”
也先元帅以手拍额道:“吾正待大汗旨意来也!”
说完,他迈着小步迎上去,跑了半条街远,距白马还有半箭地远的时候,他便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举过头顶,道:“臣也先,接旨!”
其余瓦剌文武官员,也跟在他身后跑了上去,同样是单膝跪地,不过是右手按着胸口,低着头。
众瓦剌军民扭头看向秃鲁火得儿,个个垂手而立,低着头,屏息凝气,偌大的草原,人山人海,顿时鸦雀无声,似乎掉根针在地上也能听见。
秃鲁火得儿骑着“照夜白”飞驰而来,在距离也先元帅还有两三个马身的时候,勒住缰绳,“照夜白”“唏溜溜”叫了声,两只前蹄抬起,有大半个人高。
阳光洒向草原,一片金黄,照在秃鲁火得儿身上,金光灿灿。
秃鲁火得儿头上冒出阵阵青气,满面红光,好似神仙飘在了半空。
“照夜白”两只前蹄,“啪”地落在地上,原地打了个转,停住不动了。
秃鲁火得儿打开缎子,朗声念道:“大汗有旨!大明王朝拒绝议和,驱逐我瓦剌使者,令成吉思汗的子孙蒙羞!此系绝对不能容忍!今特命也先丞相,为瓦剌兵马大元帅,全权处理与明朝战和事宜!”
然后秃鲁火得儿翻身下马,双手捧着金黄缎子,走到也先元帅面前。
也先元帅沉声道:“臣也先遵旨!”他双手接过可汗诏书,后退两步。
众瓦剌文臣武将也站起身来,他们两眼冒火,握着拳头,看着也先元帅道:“大帅!打吧!”众瓦剌骑兵和百姓也抬起头来,咬着嘴唇,握着拳头,看着也先元帅。
也先元帅看着四周,点了点头,右手抓住可汗诏书,举到空中,两眼闪闪发光道:“战!”他声若洪钟,直冲云霄。
&n
第四百零八章 宣战文书(2)
也先元帅低头看着地图,纹丝不动,好像没听见似的,只是脸色越来越黑。
阿鲁巴图捋着胡须道:“虽然今天大家伙义愤填膺,要与大明决一死战,使我瓦剌胜算加了几分,但毕竟大明国力强大,要想真正打败他们,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且,我瓦剌部号称精锐骑兵五六十万,实际上能征惯战者过十五六万,其中至少有数万精骑要驻扎各要地,根本不能调动,能调动与大明参战者,最多十二三万,兵力严重不足!”
“嘶——”众文武官员倒吸口气,互相看看,连连摇头。
秃鲁火得儿拍着案几,脸红脖子粗道:“把我瓦剌各部,不分男女老幼,全派上战场,怎么也能凑出五六十万大军,拼了!”
众文武官员连连点头。
阿鲁巴图仰面朝天,哈哈大笑道:“打仗又不是凑人数,况且全派上战场,巨大的后勤保障谁来做”
也先元帅捏着拳头,“咣”地声砸在案几上,眉头拧成了疙瘩,道:“兵力严重不足啊!到时少不得要向其它部落借兵数万!”
随后他抬起头,冲名瓦剌官员道:“军需官,筹集十万精锐骑兵的粮草器械需要多久”
那名军需官站起身来,掐着指头算了有半盏茶工夫,然后抬起头来,冲也先元帅拱手道:“启禀大帅,最少半年!”
也先元帅倒吸口气,木头人似的坐了有三四次喘息的工夫,然后站起身,低着头,在案几后来回踱步,自语道:“事已至此,仗不能不打。但如何才能取胜呢”
孔雀夫人微睁双目道:“与大明相比,兵力对比悬殊,只有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奋出奇兵,方有取胜之望!”
大帐内人人低下了头,屏息凝气,空气好似凝固了般,静得掉根针在地上也能听见。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内,文武百官排列两旁,乌压压成片,从金龙座下直排到大殿门口,人人低头不语,只有金龙座下两只同真鹤同样大小的铜鹤,嘴里喷出阵阵白烟,有股檀香气味,在空中飘散。
大殿有半个足球场大小,四根红色柱子立在殿中,撑住大梁,柱子有两人合抱粗。
皇帝坐在金龙椅上,双手搭在椅子把手上,半闭着眼睛。
王振站在皇帝左手边,手里拿着柄拂尘,斜搭在胳膊上,双手揣在袖子内,闭着眼睛,左右摇晃,幅度有蜜蜂抖动翅膀大小,似要睡着。
正在这时,有名红衣宫人满脸是汗,飞步跑入大殿,喘吁吁道:“报——瓦剌使者前来下书!”
皇帝身子激伶了下,睁开双目,抬起右手道:“传——”
王振身子摇晃了下,随后,睁开只眼,向殿下扫了圈,又闭上了,继续和周公聊天。
殿下的文武官员,身子摇动,如同麦浪起伏,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连摇头。
半盏茶工夫过后,有名头戴羊皮三角帽,身穿白色羊皮袍的中年人,昂首阔步进了大殿。他双手捧着个白色羊皮卷,卷成筒状,有本书宽。
他走到大殿正中,双手将羊皮卷举到头顶,弯着腰,声似敲锣道:“瓦剌正式向大明下书,请大明皇帝过目!”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金龙座下有名红衣宫人迈步向前,双手接过羊皮卷,然后弯着腰,走到金龙座前,也是将羊皮卷双手举过头顶。
王振睁开双眼,撇了撇嘴,走下金龙座的台阶,抄手抓过羊皮卷,鸭子似的左摇右晃走上台阶,然后弯着腰,双手捧着羊皮卷,递到皇帝面前。
皇帝拿过羊皮卷,展开来,翻来覆去,上下看了几遍,站起
第四百零九章 宣战文书(3)
英王朱瞻基抢步上前,站在大殿中间,面朝皇帝,双手抱拳,双目倒竖,两眼圆睁,眼眶似要迸裂,尖着嗓子叫道:“陛下!这都是王振擅自驱逐瓦剌使者惹得祸!还望陛下速斩王振,将其人头送往瓦剌,或许可以免战!”
他的声音像是两块铁皮在撕,直刺人耳膜。
大半的文臣武将,连连点头道:“对!好!”
王振像被针扎了似的,身子震了下,三角眼挤了两挤,“卟嗒、卟嗒”滴下几粒米粒大小的水滴,迈着小碎步上了金龙阶,“卟通”声跪倒在皇帝面前道:“陛下,老奴也是为大明江山着想啊!”
皇帝摆了摆手,冲英王道:“关于王爱卿私自驱逐瓦剌使者之事,也是事出有因,朕已经处理过了,以后休再提这种事了。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应付瓦剌宣战之事!”
英王朱瞻基,眼角滴出两滴泪花,他闭上眼睛,握成拳头,跺了下脚,仰面朝天,牙齿咬得“咔咔”直响道:“不杀王振,后患无穷啊!”
说完,手背抹着眼睛,回归到队伍中去。
文官队中走出个尖嘴猴腮的官员,冲皇帝拱手道:“启奏陛下,英王殿下实在多虑,瓦剌也先之狼子野心,人所共知,即使无王公公驱逐使者之事,他们也会找别的借口。”
“嗯——”王振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他挺直了胸膛,满面红光,像吃了人参果。
皇帝倒吸了口气,也连连点头,两眼闪出光亮,弯下腰去,手托着腮帮子,看着这名官员道:“说得好!说下去!”
“嗤——”这名官员头上冒出股青气,好像要飘到空中,他踮起脚尖,在大殿中来回走了几圈,道:“陛下,瓦剌对我大明宣战,实是送死,不足虑也!眼下当务之急,是凤凰飞临太行,麒麟现于青州,此祥瑞之兆,陛下宜去泰山封禅,答谢上苍!”
“呼——”皇帝脸上道道黑线直往下刷,他像泄了气的皮球,瘫下去半个身子,冲那名官员摆了摆手,道:“爱卿下去呗!”
这名文官像是当头被浇了盆冷水,缩着脖子站在当场,呆若木鸡。
其余文武官员捂着嘴,发出阵阵“哧哧”的声音,身子像蜜蜂的翅膀似的抖个不停。
皇帝目光又扫视了全场,最后落在于谦身上。
于谦看看左右,走出班列,冲皇帝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说完,便退回了班列。
大半文武官员连连点头,挑起大指道:“对!对!于大人说得对。”
皇帝直咂牙花,也跟着点头道:“对!对!对!还有哪位爱卿有真知灼见”他两眼瞪圆了巡视全场。
约过吧半盏茶工夫后,兵部尚书邝濛从班列中走出来,冲皇帝拱手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次瓦剌攻我大明实是蓄谋已久。
但陛下勿得惊慌,草原地广人稀,物资不丰,且又分成多个部落,也先想要出兵攻我大明,将出现兵力不足和物资难以为继的窘态。而我大明地广万里,兵源充足,物资丰盛,足可与之一战!”
大殿上下顿时沉静起来,人人屏住呼吸,空气像是凝固吧般,人人扭头看向邝濛。
皇帝也坐直身子,满面红光,不住地点头。
邝濛接着道:“瓦剌兵精将猛,利在速战,而我大明人多粮多,利在缓战。所以臣建议,与瓦剌之战,我明军宜深沟高垒,勿与之战,待拖到彼物资耗尽,士卒疲劳无心战斗之机,我大明军全线压上,可获全胜!”
皇帝“啪!”地拍了下金龙椅的扶手,站起身道:“爱卿说得好!就这么办!”
其余文武官员,也连连点头称赞。
&
第四百一十章 宣战文书(4)
皇帝“啪”地拍了下金龙椅的扶手,站起身来,仰面朝天,哈哈大笑道:“好!好!”他背过手去,在金龙案前来回走了几圈,道:“听说今日,少林方丈了空大师,在京师南门慈云寺开坛讲经,诸位爱卿随朕去看看。”
众文武百官弯腰施礼道:“遵旨!”
皇帝坐着三十二人抬的金龙辇,带着文武百官出了紫禁城。
队伍排开有大半条街长,左右两边,是身着红袍的宫中侍卫,腰佩绣春刀,走在大街两侧,将百姓隔在大街左右两边。
京师百姓,人山人海,站满了大街两侧,他们跪在地上,齐呼:“万岁!”声震如山。
这支队伍,昂首挺胸,出了南城门。
在京师南城门二里地外,有座寺庙,唤作“慈云寺”,占地面积相当于数个大型体育场,周围松柏林立,绿树成荫。寺庙围着房屋高的围墙,白色粉壁,红色瓦片,正中大门敞开,可容三四辆马车并排出入。
里面是个院子,青砖铺地,两三个足球场大小。
院子正中,是大雄宝殿,两三层楼高,殿门前立着四根水桶粗细的红木柱子,撑住屋檐。大殿由青砖垒成,红瓦铺顶,檐角向四面翘起,如同起飞。
大殿门大开,阳关洒入殿内,照的大殿亮如白昼,殿内青砖铺地,正面塑着如来佛的雕像,有两层楼高,周身涂以金粉,盘膝而坐,前面有两块黄绫缎子的帘布,从屋顶直垂到地面,向两边拉开,展露佛祖真容。
在佛像前,正中摆着个香案,半人多高,上面放着个脸盆大小的铜鼎,上面上着几株高香,飘着袅袅青烟,佛像两侧,则是菩萨、罗汉的雕像。
大雄宝殿左右两侧,是厢房,从宝殿角直排到门边,也是青砖红瓦,红木门。
在宝殿和厢房的空地上,人山人海,人挨着人,将空地占满了,几乎没有落脚之地。在空地正中,搭着个二人多高的木台子,面积有客厅大小,木板擦的锃光瓦亮,四根水桶粗细的木柱子撑着。
木台上盘膝坐着名和尚,年约七十,眉毛胡子花白,头戴五彩绣金毗卢帽,身披大红袈裟,绣以金线,上面缀着豆粒大小的珊瑚珠,海蓝宝石,袈裟内衬着金黄的锦缎直缀,正是少林方丈了空大师。
木台的周围,则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直排到寺庙门外,也还是人挨着人,前面的人扒在门口,伸长脖子往里看。
台下的人,有武当掌门玉虚道长、龙家庄庄主龙振星、天下第一神算杜一平,昆仑、峨眉、丐帮、青城、华山、雁荡等六大派掌门,他们站在前面。
除此之外,还有慈云寺的和尚、各派弟子及江湖中人,站了大半个院子,连厢房和大雄宝殿也站满了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