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深蓝的国度
“驻沪宪兵队这次损失多达二十六个人,是非常严重的失职事件,幸好打死了差不多数量的军统特工,端了沪一区一个行动大队的老窝,否则,东京宪兵司令部一定勒令你们剖腹自裁!”
&
第三百七十章 形势变化 中
在林少佐的宿舍,他和南造云子面对面坐在榻榻米上,一人手里一条被凉水湿透的毛巾,一边捂住脸一边喝茶聊天,这种情形倒是很滑稽。
木下荣市少将打耳光的时候,用的手劲比较大,两人的脸都被打肿了,这种形象肯定不能在办公室,要是传扬出去,肯定会成为宪兵司令部的笑话,特别是新上任的林少佐。
“你对赤木亲之阁下成立的这个联合指挥机构,心里是怎么想的”林少佐问道。
“理论上这是很不错的一个构思,以警务处对沪一区的排查资料作为基础,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情报共享,统一指挥行动,把资源和优势综合调配,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可是你也知道,情报机构有自己的特性,怕是少不了勾心斗角,我对此抱有怀疑态度。”南造云子说道。
在沪市这块地盘,军统是日军各个情报机构最大的敌人,每个部门或多或少都掌握一些情报资料,只是彼此之间不进行交流,零零散散的信息无法形成致命的打击,很容易错失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赤木亲之就希望大家坐在一起,把掌握的机密做一个合集,逐条进行分析,找出掀翻沪一区的机会,成功几率要比各自为战大很多。
想法是很好,可是要让各个情报机构把自己的核心机密拿出来,和别的部门进行分享,那是有很大难度的。
沪一区是派遣军总司令部和方面舰队司令部点名督办的军统大案,甚至还要上升到军部的层次,也就是参谋本部和军令部。
谁要是完成这个任务,一定会得到军部大佬们的另眼相看,升职受奖是必然的,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
每个部门的领导都希望自身利益最大化,抢夺这份巨大的功劳,在这种情况下,精诚合作是个笑话。
参加这个机构的人,目的是想把别人的资源拿来自己用,都抱着这个想法,联合指挥机构的设想也就成了空谈。
“你说得对,我猜测赤木亲之阁下肯定知道会出现这种局面,之所以还要坚持这么做,是因为自身的需求,那就是外务省想要体现自身价值。”
“协调沪市各个情报机构的工作,摧毁反抗帝国的军统局特工组织,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不管是哪个情报机构达成了目的,功劳都少不了外务省一份,这份算计是极其精明的。”林少佐说道。
赤木亲之是日本的贵族,自身的地位非常高,但他所属的外务省势力,却没有指挥其他军方情报机构的权力,不是一个系统。
但是,就因为他的特殊身份,联合指挥机构的提议不会被各方所拒绝,谁也不愿意真正得罪贵族,卖个面子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都是天皇陛下的战士,一切事情都应该从帝国的角度出发,可那些人呢,都有自己的算计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这种复杂的情形,反而给沪一区制造了生存机会,想想也是觉得悲哀!”南造云子冷笑着说道。
“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既然特高课也是联合指挥机构的成员,我也希望借这个机会,从警务处的机密资料中得到沪一区的行动轨迹。”
“木下将军说了,我们要做好在沪重要人物的安保工作,虽然我认为第三行动大队被大搜捕逼得躲藏起来,短时间内不可能有什么重要行动,可这个命令必须执行,你安排特工尽快落实下去,免得被司令官问责。”林少佐说道。
对付沪一区,稳定沪市的秩序,这就是在维护帝国的利益!
 
第三百七十一章 方式欠妥
尽管南造云子的手段阴狠歹毒,是个让知情者避而远之的女人,可是她的确很聪明也很有远见。说的这两点建议,都符合稽查队的现状,对林少佐来说,确实是金玉良言。
宪兵司令部设置经济物资稽查队的目的,是管控违禁物资的流出,而不是杜绝违禁物资流出,这里面牵扯到的利益太大。
那些走私商人凭什么在皇军的禁令下,还敢做这种要命的买卖
那是因为日军默许这样的交换方式,特别是沪市军用物资的生产,需要大量来自国统区的原材料,有利必然有弊,不付出哪来的收获违禁物资流出也就在所难免了!
陈明翔靠着自身的能力和关系网,成为走私这一行的龙头老大,形成了一种地下游戏规则,由他来安排每月的额度,既要满足日军的需求,也要拦截不受控的走私商,勉强维持一种平衡局面。
而他的这种做法,得到了包括派遣军总司令部和方面舰队司令部的认可,宪兵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提供保障,第十三军司令部和第三舰队司令部进行暗中协助,这就是没人敢找他麻烦的根本原因。
最聪明的办法,是让这个高级顾问借助特高课和帝国经济部门制约陈明翔,慢慢获取整个沪市走私网,逐步的接手稽查队。
现阶段,必须要让他顶在前面,抵挡来自各方势力的反弹,而不是剥夺他的权力,由日本顾问自己站出来成为众矢之的。
至于稽查队的那些队员,对工作已经完全驾轻就熟,没必要更换,说起来,这批人都是些墙头草,掌握实权后不怕他们不听话,如果上来就加以替换,那会出大问题的。
“你的这些建议我会认真考虑的,事情不能拖延,我明天就把高级顾问派到稽查队,先熟悉那里的工作掌握流程,试探一下陈明翔的态度。”林少佐笑了笑说道。
你特么居然不打招呼就把人派到稽查队
“课长,这样做不妥当吧毕竟陈明翔是宪兵司令部任命的经济物资稽查队主要负责人,对人事方面的安排,你应该先和他打个招呼,走个过场也是尊重的意思。”南造云子说道。
“没这个必要,我知道陈明翔与军方几位将军的关系很不错,但他只是特高课的下属,我身为课长,安排什么人到稽查队任职,还需要征询他的意见吗”林少佐摇了摇头说道。
按照稽查队的隶属关系,这样做的确不能算错,特高课安排人员到宪兵司令部的下属机构工作,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日军才是目前沪市的主宰者,陈明翔再受重视也是个华夏人,日军的将官们不管多么欣赏他,也不会为这点小事出头的。
为了保障帝国的利益,稽查队需要得到日本人的监控,林少佐就是想要用这个安排,树立自己在特高课的权威。
也不能说这样的想法不对,可是南造云子忽然感觉,自己选择和林少佐合作是个错误,哪怕是帝国,也是有潜在规则的。
你得罪了陈明翔,将官们或许不会明显的找你麻烦,但是,被人家找到机会,轻轻一句话就能让你摔个半死。
“赤木亲之这个反特工专家果然厉害,进入警务处之后,居然在租界暗中做了大量布置,悄无声息锁定了我们的队员。”
“由于无法找到一举铲除沪一区的机会,两年时间
第三百七十二章 如虎添翼
特高课煞费苦心抓住一个叛徒,得到了沪一区第三行动大队的机密,却没有立刻实施抓捕,反而想要继续获取沪一区的资料,这就让陈明翔有机会发现这个秘密,对特高课的行动实施阻击。
蒋安化大队有两个分队受到损失,第二分队几乎是全军覆没,第三分队损失三分之一,但大队部和第一分队毫发无损,戴星秉和刘元申也没有被捕或者阵亡,这本身就是奇迹了。
春风尽管遇到一点暂时的困难,可他最有价值的华通贸易公司,并没有任何危险,这代表军统局的经费不会出现问题,春风也会继续利用充足的经费,拓展和维护自己庞大的关系网为局本部服务。
戴老板的心情还不错,这些事情代表沪市的局面,暂时稳定住了,沪一区还有调整自身的时间。
至于阵亡那么多特工,他对此早就麻木了,军统局每天都有人被日伪逮捕或者牺牲,倭寇未除,这样的例子还会更多。
“局座,蒋安化大队已经接受直属站的安排,进入了中行别业躲避大搜捕,这件事该怎么处理”潘琦吾说道。
“直属站是春风的下属机构,等同于战略性的潜伏组织,也是军统在沪市最后的力量,绝对不能提前暴露出来。华通贸易公司是春风最为重要力量、资源和手段,意义非同小可,必须要把陈明翔从这件事排除。”
“蒋安化大队既然和直属站接上头,并且进入华通贸易公司的所在地,就不能继续留在沪一区了。”
“你通知明月,由戴星秉负责向陈恭树传达我的命令,把第三行动大队从沪一区完整剥离出来,并入直属站,正式切断联系,由明月负责解释直属站的使命。”
“要求第三行动大队的每个队员,都严格遵守纪律,不能和沪一区的成员有接触,即便是遇到了,也不允许透漏任何情况,违反者纪律制裁。”戴立说道。
中行别业现在是华通贸易公司的所在地,距离陈明翔太近了,蒋安化大队的成员很容易从这个细节,联系到他身上,只要不是傻子,就明白陈明翔和军统之间有联系。
这需要明月出面,对蒋安化大队说明情况,直属站是局本部为了监控沪市的走私生意,而专门设立的机构,造成陈明翔不知情的假象。
哪怕日后有人叛变,日本人也不会因此怀疑陈明翔,他经常和军统做买卖,身边有军统的眼线是正常的,没有才不正常呢!
况且,与军统局做走私生意,交换需要的战略物资,这是日本军方默许的事情,即便日本人知道明月是军统的间谍,估计也不会动手,在特殊的时候有特殊的选择。
“局座,直属站接收了蒋安化大队,编制架构就需要调整了,这可是四十多个成员,而且蒋安化是陆军上校军衔,春风才是中校军衔。”潘琦吾说道。
他说这句话一半为公一半为私,最理想的方式,由陈明翔成为直属站的站长,蒋安化提拔为副站长,别看就是一个职务的变动,对陈明翔以后的履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蒋安化是上校,陈明翔要想领导他,怎么也得提拔成为上校站长,低军衔领导高军衔,这是不符合规矩的。
“也不算什么问题,其实要说军衔,春风才是直属站里面最高的,他是委座亲自批示晋升的铨叙中校军衔,和你这个职务少将的铨叙军衔一样,比我也就差了一级,我记得蒋安化应该是铨叙少校吧”
&n
第三百七十三章 兼并
戴老板能够维持直属站原有的结构,没有因为第三行动大队的加入,而做出任何改变,这是充分尊重陈明翔的意思,也在直属站树立了他这个副站长的地位和权威,由此可见,对戴老板来说,战略特工的价值究竟有多高。
既然大前提已经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内部岗位调整的问题,历来人事方面的事情,那都属于绝对的焦点,这也是考验陈明翔领导能力的时候。
说到底,无非就是展森和蒋安化两个人的职务安排,双方都有自己的下属,一碗水端不平,容易让两边发生矛盾,导致直属站产生潜在的威胁。
“展森和蒋安化都是老资格的军统局特工,而且都是擅长于行动,你这样回复戴老板,任命展森为行动一科的科长,负责原来直属站的行动队员,蒋安化为行动二科的科长,李成梁为副科长,负责原第三行动大队的队员。”
“两个行动科没有重要任务,平时不联系不接触,只对你一个人负责,行动二科的职务安排,让蒋安化报上来我批准就是了。”陈明翔说道。
这是他刻意采取的一个防范手段,担心两边的弟兄们接触太多,相互之间会泄露机密,知情者的范围越小,自己就越安全,所以要给他们画条线,造成一科不知道二科,二科不知道一科的局面。
无论是春风这个代号,还是成为直属站的副站长,对蒋安化和分队长以上的人员没必要保密,这叫做有限度的信任。
“戴老板回电,同意按照你的方案执行,等所有人员的岗位确定,上报局本部备案即可。”
“另,由戴星秉负责代表局本部,向蒋安化大队宣布命令,做好沪一区的收尾工作,直属站及时关注日伪方面,针对沪一区的情报。”大约半小时后,王真笑着说道。
在华通贸易公司办公楼,也是市政府对外事务联络办公室俱乐部的后面,有一片三层住宅楼,这是中行别业最早建造的第一批住宅,属于砖木结构。
第四栋第六单元二楼左右的两套住宅,就是蒋安化大队的临时藏匿地点,里面还有原来住户没来得及搬走的沙发、床、桌椅等家具,锅碗瓢盆也很齐全,其实电和煤气都能正常使用,但是情况不允许。
二零一号住宅的客厅里,堆满了东西,草垫子、蚕丝被、毛毯等用品,是给他们打地铺的,四十多人要睡觉,卧室根本睡不开。
另外,就是成箱的外滩牌香烟、咖啡、茶叶,西药和敷料,还有大量的面包、饼干、罐头和火腿,这是主要的食物,天天往这里送饭也不现实。
罐头在清末的时候,就已经从外国传入华夏,眼下沪市就有罐头厂,而火腿历史更加悠久,唐代就有金华火腿的记载。
沪一区第三行动大队目前幸免于难的有,正副大队长各一人、正副分队长五人、队员三十二人,区本部联络员一人、译电员一人和财务一人,合计总共为四十二人,呈现半圆形席地而坐。
这些人看着满地的好东西,眼睛都不够看的,他们当然明白,很多东西都价值不菲,这种蚕丝被,应该是大户之家才用的东西,咖啡是洋行买的,茶叶是杭洲的极品龙井茶,西药就更稀缺了,直属站好强的经济实力!
“戴老板电令,从现在开始,原沪一区第三行动大队所有人员,并入局本部沪市直属站序列,同时切断与沪一区的所有联系,不得向沪一区及其他部门透露直属
第三百七十四章 加速磨合
“经过副站长认真考虑并报请戴老板批准,决定把直属站由丙种站升格为乙种站,设立行动一科和二科,今天得到了戴老板的回电。”
“任命原行动科长陆军中校展森,为直属站行动一科的科长,负责原站内行动队员的工作。”
“任命陆军上校蒋安化,为行动二科的科长,陆军少校李成梁为副科长,负责原行动大队所有队员的工作。”
“两个行动科各自有各自的办公场地和住处,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平时不能私自接触,科长和副科长只对我一个人负责。”
“至于行动二科的职务,由蒋安化和李成梁商议后报给我,然后请副站长予以批准。”王真说道。
副站长直属站居然没有站长!
乙种站直属站原来居然是丙种站级别!
“王督察,我们什么时候见副站长”蒋安化问道。
“不需要见,所有人都没有见过他,副站长是由戴老板亲自联系的,站内的事情日常工作由我来处理,重要事务由我转达,他的存在是军统局绝密。”王真严肃的说道。
“这一点我可以证明,事实上我也没有见过你们的副站长,即便是在局本部,也只有少数几个人才知道他的身份。”戴星秉补充说道。
在场的人顿时傻眼了,自家的副站长也太厉害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