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好莱坞传奇导演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血流三千尺

    所以说,什么电视频道广告、全国性报纸娱乐版的头条、户外大屏幕广告......都不用想了,这么点钱,也不会花在那里。

    他们主要就是在某些影院张贴了电影海报,还在某些地方性媒体上投放了第二版面的广告宣传。

    如此精打细算的操作,自然也引不起什么风浪。

    不过,毕竟影片成本摆在那里,也不可能投入太多进去,不然,欧罗巴影业不就吃亏了吗。

    ......

    戛纳某处公寓。

    莱曼留着精心打理好的发型,并用摩丝固定住,上身穿着一件米灰色的短袖,上面印满了各式的法语字体,下半身穿着一件宽松的裤子,脚上套着一双凉鞋。刚走出洗漱间,就见瑞恩、托马斯骚包的在镜子前臭美。

    两人都穿着一身正装,胸前打着领带。西装、长裤、皮鞋,仿佛他俩要去参加什么高级别的晚宴一般。

    “你俩要不要这么夸张,不就是去看场电影吗”莱曼撇撇嘴,表示看不懂这俩人的操作。

    “这不人生第一次嘛,自然要正式一点。”瑞恩呵呵笑着,还反口问道:“你也快去换一身正装出来。”

    “不要,太热了,我穿这身就最好,凉快。”

    “你换不换。我们三个人一同出发不该穿同类型的吗我们还是不是一个团队了。”瑞恩说着,向一旁的托马斯使了个眼神。

    “对啊,我们三个走在一起,你穿成这样,显得很不协调。”托马斯也开口道。

    “呵呵,不要。”

    就是去实地观看《活埋》的午夜场点映而已,那么隆重干什么。莱曼态度明确的拒绝这个非常愚蠢的提议。

    他刚说完,就被俩个大汉围住了,“你再不换,我们就动手了。”

    **!

    被逼无奈之下,莱曼也穿上了一套正装,从头到脚,跟旁边两个二缺出奇的一致。

    微风中,三人坐上了瑞恩的车——一辆ds产的银白色轿车。

    一路上平稳的驾驶,三人来到了戛纳东南方向的一家影院。

    “好了。”瑞恩坐在驾驶位上,开始招呼,“我们下车吧,已经到了。”

    莱曼推开后座的车门,转头看向瑞恩,“我们穿成这样,真的很傻。”

    “别抱怨了,伙计,要配合行动,知道吗”瑞恩关好车门,率先向着影院走去。

    三人走到这个地理位置略显偏僻的影院之后,托马斯就指着前面的海报栏,说道:“快看,我们的电影海报。”

    在正前方偏向影厅入口的位置,欧罗巴影业设计的《活埋》的海报张贴在那里,上面幽暗的棺木内部,一个额头带着血迹,眼神恐惧的男人手持打火机,正打量四周。

    “走走走,我们过去。”瑞恩的话语声中满是激动。

    “你好,我们要三张《活埋》的票。”在一个玻璃售票柜台,瑞恩对着中年男人售票员,开口问道:“嗨!伙计,这部电影的售票情况怎么样有很多人看吗”

    一旁的托马斯、莱曼也支起耳朵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三人的眼睛同时看向这位略有点肥胖的中年男子售票员。

    售票员拖泥带水的取出三张电影票,递给瑞恩,慢悠悠的说道:“你说这部电影是吧,里面的座位空着呢,根本就没什么人去看。”

    三人都愣住了,瑞恩付了18欧元的票钱,不死心的问道:“这部电影很差劲吗不然为什么




第30章 营造氛围(求推荐收藏)
    《活埋》的午夜场数据第二天就被统计到了欧罗巴影业相关负责人的手里。

    1万7千欧元的票房成绩,着实不算漂亮。

    杜朗特看着手中的报表,向下吩咐道:“继续维持30家影院放映的场次。”

    上座率不到一成,对于这类的小成本惊悚类型电影来说,还算比较正常。

    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欧罗巴影业在这部电影的运作上绝对是能获得收益的,这也符合当初选择发行的期望目标。

    周六当天,是传统的休息日,院线数保持不变的《活埋》在票房方面没有出现狂飙激进的势头,稳扎稳打的拿下了2万6千欧元的票房。

    这个成绩依然一般,但也在意料氛围之内,如果能维持住这种势头,一周下来也可以收到13、4万的票房,再加上下一周过后,会进入其他地区上映,全球市场下档之后,还能拥有后续的线下录像带发行收益,总的来说,欧罗巴影业估计能在这场运作中,收获个两三百万的收入应该不成问题,也算是很满意了。

    反正他们也没指望这样一部影片上座率爆棚,单周票房超过成本之类的。稳定的数据表现也意味着没有风险,不是吗,这正是欧罗巴影业乐意看见的。

    周日过后,票房又稍稍增多了一些,来到了2万8千欧元,截止到今日,《活埋》三天就从法国市场拿到了7万1千欧元。

    而某些事情,也是如约而至——

    9月11日,星期二,非常平常的一天却因一次恐怖袭击活动而变得不同寻常。

    莱曼是第二天才知道此事的,他正忙着写新剧本的大纲呢,瑞恩突然跑到他家里说了这件事,还附送了全法销量最高的报纸——《西部法兰西报》。

    细致的看完报纸,种种回忆一一涌现:

    两架民航相隔不久分别撞击在了美国的世贸大厦双子塔。

    熊熊的烈焰和浓浓的烟雾之下,从现场采访主持人到街头民众再到救援人员都是一片惊慌。

    他们经历了太多的和平日子,突遭此难,还显得十分的举措不定。

    第一时间,美国领空开始封锁,禁止一切的飞行用具升空。

    然后,时任总统的小布什发表声明,确认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恐怖袭击。

    再之后,全美各地的军队皆进入最高警备状态,并立刻确定这次的恐怖袭击行动由本-策划,他也正式被全球通缉。

    当然,一直就不爽美国政府的塔利班政权一口咬定,称这次事件与其国家的公民无关。

    报纸上也刊登了法国对国际关系认知较为清楚的相关专家的分析,认为这次事件的根源在于美国一直以来实施的中东政策。以巴长期的军事冲突和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伤害及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所导致出的一批具有必死决心的狂热激进分子。

    随后的几天里,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一消息,各家媒体多方报道,总是能把最前沿的消息通报出来。

    9月14日,美国众议院同意并授意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对恐怖分子使用武力;同一时间,新闻披露后,据美国媒体策划的民意测验显示,有百分之90以上的参与者支持美国的对敌武装计划。

    9月19日,武装部队登陆阿富汗地区。

    10月7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已经摧毁阿富汗塔利班当局部分军事目标以及教极端分子团伙负有盛名的卡达训练营。反恐战争爆发。

    这次事件,让许多的美国人几乎在顷刻之间就将一切可以保卫美国的技术手段都“神圣化”了,此前一直争论不休的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直接进入推行阶段。此外,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严重分歧消失无踪,国家朝野团结一致,共同反恐。

    而原本饱受诟病的小布什政府也一瞬间从“弱势”形势,其政府前景不受民众看好的情况下,凭借出色的危机管理能力和当机立断的行动反应,刷爆了美国民众的好感度,坐稳执政机构。

    某些阴谋论也在这时候开始出现,他们认为该袭击是由小布什政府自导自演,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国际地位,达到霸权和平目的,以便能够光明正大的插手整个中东地区......

    当然这些都对法国方面影响不大,除了高层会晤开始变得频繁,反恐行动受到多国的支持,人民的日子该怎样过,就依然是怎样过。

    要说唯一有点反应的,莱曼关注的更多的是在电影市场方面。

    自这次事件发生之后,全球的院线都遭到了冷寂,让不少正在上映的影片成为了受害者,特别是喜剧类型的电影,更是成为了恐怖袭击下的最大牺牲品,且许多预期上映的影片,也都纷纷撤档。

    于是,整个偌大的电影市场,只有寥寥几部新作还坚持着上映,这其中就有《活埋》的身影。

    世界的改变,让电影市场也跟着在变。

    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被人们记起了——反对暴力。

    而欧罗巴影业也不缺眼光高明之人,面对这样的市场反应,他们抓住机会,开始大规模的重新宣传《活埋》,并



第31章 新片计划(求推荐收藏)
    深夜一处公寓内。

    莱曼躺在床上,把身子大大的舒展开,没盖被子,强闭上眼睛逼迫自己睡觉。

    可不知为何,脑袋里乱乱的,怎么也睡不着。

    他叹息一声,从床上扒拉条裤子穿上,然后**着上半身,没穿鞋子就在屋子里溜达起来。

    透过窗户往外看去,路边的路灯还在照常的工作着,柔和的灯光洋洋洒洒的铺满周围这一圈,把屋外的空地照得半明半暗。

    转悠了几圈还是没感觉到睡意,莱曼干脆跑到书房继续完成自己的新剧本大纲。其实,他现在心中有两个方案,第一个自然还是小成本制作,毕竟分润之后的收益也只够支持他完成类似的项目;第二个就又是融资拍摄的方式了,欧罗巴影业鉴于《活埋》上映后的良好情况,还专程跟他说过之类的事情,莱曼想了想,觉得也还行。

    像原来那样把所有身家砸在一部电影的制作上面,那种无比冒险的行为,只有一次就好了,也不说其他,他自己今后的生活,同样也需要用到钱。能过好日子,为什么还要强逼着自己吃糠咽菜。莱曼不是受虐狂,不想再重复苦果。

    他摊开稿纸,拿起铅笔,开始顺着思路往下写第二个方案的故事。

    场景5:宿舍,近景聚光。

    人物:主角。

    年轻学生摘下灯泡,运用自己所学的高中物理,作了一个简单的电学道具,他把导线缠绕在一根金属上,顺着缝隙伸出了门外。

    然后,想要撒尿示威的学校学长就被电流痛击了自己的那个部位......

    是的,他准备拍的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兰彻的刚入学大学生对抗印度腐朽教育制度的剧情长片。

    帝国工业大学是印度综合实力最高的一所学校,新入校的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他公然质疑院长的教学理念,用特立独行来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总之,他是一个老师眼中的刺头。

    像是大学里的生活总是和学习、考试,周而复始轮番着上演。而兰彻的成绩就很好,总是名列前茅,而且对机械应用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爱和痴迷。他的两位室友,法罕和拉加。前一位其实是不想读工业设计专业的,他更想成为一名野外摄影师,但家人的不理解与劝导让他走上了这条路;而拉加呢,家庭十分的贫苦,他的家人希望他能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来贴补家用,于是也走进了工业设计的学院。

    在与兰彻一起的日子,他俩干出了很多有违他们从前生活教条的事来,直到,他们俩个发现,再这样下去,他们很可能毕不了业。人的头脑天赋是有差距的,恰巧他们的好朋友兰彻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他每天没花特别多的心思学习,却总是在考试中拿到高分,迷茫之下,他们选择与兰彻断交......

    和《活埋》的人物、场景单一不同,这次,莱曼想要拍摄大场面,一个学院的大幅度空间跨越来充作电影拍摄的背景。

    故事设计上,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新意,不过是把视角放到了印度的教学制度上。

    自从上次看过那部《季风婚宴》之后,他心里就一直觉得想要做点什么。

    挑选这个故事,也是为了对焦印度的一些社会情况。

    教育问题吗,全世界都很关注。

    又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子女通过教育这条路成材呢。

    所以,他的新片就准备拍摄这样一个故事。

    一部名为《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电影。

    名字听起来有点挫,但没办法,莱曼也想不出什么比较更符合故事情节的剧名出来了,就按前世那部走吧。

    同第一部自己制作的电影一样,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莱曼也打算提炼一些前世之作的内核元素,故事塑造上会加以创新和改编。

    这是他的作品,影片价值自然不会像前作一样那么的美化印度的教育制度,比如假冒读书还顺利毕业,还拿到了院长那支象征着荣誉的“太空笔”。这种设计观念别说是在印度了,就连一向自由民主的美国学校都不可能发生。

    跳出地区的局限性,莱曼很干脆的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这个故事。

    因此,在整体的观感上,这部电影的基调虽然也有欢乐,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悲凉。

    死板的教育教条压抑着每一位学员的天性,逼迫着他们卖力的学习、考试、听话,否则就毕不了业。

    那一张小小的证书关乎着所有学生的向往与无奈。

    至于这样子大幅度的改编会不会失败,是不是太冒险可话又说回来,哪部电影在拍摄之初,不是在豪赌呢。

    赌观众会接受,赌市场会看好,赌院线发行会顺利......

    任何一部电影在拍摄之前,都没办法真正的预测会不会成功,能不能有一个好的成绩。哪怕就让前世那个印度导演拉库马-希拉尼来执导《三傻大闹宝莱坞》,在这个时间点,也不可能完全复制前世的一切。

    灯光的设计、镜头的运用、导演的拍摄理念、



第32章 咦咦咦啊(求推荐收藏)
    第二天一大早,莱曼是被窗外射进来的强烈阳光刺醒的。

    昨晚,在麻溜的写完剧本大纲后,困意涌起的他,迷迷糊糊的上了床躺下,连昨夜溜达时打开的窗户都忘记关了。

    使劲抓了抓头发,虽然大脑还有点不清醒,但莱曼也不想睡个回笼觉了。

    睁着迷蒙的双眼,蹬起拖鞋,就往洗漱间走去。

    一顿操作之后,搞定个人卫生,精神也稍稍有点提起来。

    换好衣服,拿起剧本大纲,莱曼反手把门一关,就出门了。
1...1011121314...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