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反正有五百禁军保护,等闲的毛贼肯定不敢出现。既然不会有人不长眼的出来抢劫,司马季直接制定了非常诡异的行进路线,在各郡各国穿行。以后的战场总要亲眼观察一番才行,毕竟这个年代的制图很差,他在交州按照后世记忆画的地图,都比现在的地图标准,至少在宏观上是这样。
还有一点就是亲自购买粮食,用来计算晋朝的物价。刚刚和洛阳的巨富们谈笑风生,燕王对晋朝的铜钱购买力出现了一些怀疑,在沿途都购买粮食,用来计算晋朝货币的购买力。各地的物价并不一致,不过到没出现天地之别,平均算一下,一斗粮食在三十钱左右,这个物价已经绝对不算低了。
一斗十二斤,这么一算,就拿八王之乱已经到了最后阶段的庾敳来说,历史记载他家产两千多万钱,他的铜钱能买一千万斤左右的粮食,庾敳和王恺石崇根本无法相比。他这种级别的富豪,在天下大乱之前,晋朝有太多了。
至于王恺石崇,庾敳的家产如果是这两个人在消费的话,根本顶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破产。
“大本营还是要好好经略!”转眼已经过了范阳国,司马季到了燕国境内,两天后就进入蓟城,一路行来燕王已经对购买力有了一点认识,直接让主簿把胡人将领的条子收上来,结算工钱。
“对了,燕王,本来以为你还要在洛阳呆一段时间,难道那些战俘开凿运河,你不去监督么!”一到了结算工钱的时间,慕容运才想起来他们抓战俘的目的,怎么燕王就直接回封国了,不继续完成自己一直倡议的工程。
“如何使用那些土人俘虏,洛阳的朝臣比本王更有经验。”司马季看着慕容运一语双关的解释道,在压榨奴隶的方面,这些士族还用他来教不过反过来教育他就不错了,只要稍微加大一下力度,死亡率就会爆发到一个恐怖的比例。
已经取得了士族先进经验的燕王,现在深感冤枉,怎么自己就落下一个横征暴敛的名声。那帮各个比自己狠的士族,怎么一个个都是大名士明显是燕国百姓的日子舒服得多。
想了半天,司马季都不得要领,只能归咎于自己征发徭役的规模太大了,所以才会造成这种局面,不过没关系,明年还是要征。
蓟城比洛阳冷得多,这个月份正是皮货紧俏的时候。第二天燕王就换上了一身貂皮披在身上,晋朝朝臣对貂皮绝对不陌生,朝臣头顶官帽上,有蝉形图案的金铛为装饰,并插上貂尾,称为貂蝉冠。
赵王司马伦篡位后,滥封官爵,只要是王亲宦戚、亲信部属,即便是奴卒厮役,亦封以爵位,貂尾就不足了,用狗尾巴代替,这就是狗尾续貂的来历。
不过么,蓟城不是洛阳,貂皮在这里是一点不缺乏的,过了辽西郡以北,到处都是原材料,只要燕王想,就可以一天换一套,一年不重样。
“一共一百四十多万钱么!”司马季看着账单,当着慕容运一众将领的面道,“剩下的五十多万钱,按照出兵的比例平均分一下,给战士的勇士家眷一些。南征期间有赖于诸位的鼎力相助。区区一些钱财,本王不会吝啬,你们是知道的,本王一直视你们为一家人。”
“大王有事尽管吩咐就是!”一些胡人将领直接开口道,“有燕王令,万死不辞。”
“本王需要帮助的时候,一定会开口!”司马季也不矫情,倒不是他的笼络起到了作用。主要全靠同行衬托,有洛阳朝臣士族的衬托,他在胡人心中伟岸的形象永远不会倒塌。想在晋朝找到一个不太歧视胡人的朝臣,有点费劲呐。
像是司马季这样的不敢说是凤毛麟角,但也没有几个,后来八王之乱之后诸王才开始拉拢胡人,他绝对不能这么做,临时拉拢其他军阀的常凯申元帅,还虎踞宝岛封锁大陆呢。有事了才
第一百六十章 画上的幽州
“是杨骏迁徙过来的并州人没有拆开”司马季询问着颜严,幽州总体上而言处于地广人稀,他听说过关中因为争夺水源土地出现械斗,尤其是水源不足的季节。他本因为幽州不会出现这种事,没想到刚离开一年,回到就被上了一课。
“有些矛盾是正常的,殿下,主要是安置地点设置有些问题。还有就是并州过来的移民,和本地人有些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双方看不过眼。”颜严一五一十的禀报道,“就像是廷尉说的,这件事确实不容易处理。”
“就是杀的轻,这下本王可以替他们处理了,械斗之村寨全部移辽西郡。等同于流放,正好辽西郡人更少,本王还不知道怎么安置居住地呢。”司马季一声轻笑,只要看待的角度不同,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至于被迁徙的村寨是不是愿意,这点燕王倒是不担心,他给了对方选择的权利,如果不怕掉脑袋的话,这些被迁徙的佃户农民,可以选择造反,不过要是造反失败了么,呵呵……
“知道平州靠海的新城建好了么!”械斗这种小事司马季随便处理处理就行了,关键还是沟通塞外的大事,第一就是选择一个海路。渤海是内海有这个条件,当初选择的地点就是旅顺的位置。
而现在条件更加成熟了,因为辽西郡也成了他的封地。从幽州前往塞外,其实陆路只有一条,就是通过辽西,这里发生的战争太多了。隋朝几十万大军说败就败,被高句丽收了人头,和这里的地形有很大的关系。
唐朝也重视了海路,防止自己这一方避免了随军的覆辙。现在司马季的基础比隋唐都要好,隋唐时期辽西郡早就丢了几百年了,对隋唐而言他们都不是本土作战,本土作战是高句丽,现在辽西郡本身就是自己的封地,他只需要一年往那里屯一点物资,攒够数了,就可以对高句丽开战。
唯一的劣势就是辽西郡人口太少了,账面才四千户,就算有隐蔽户数也不会太多。可能大多数的隐蔽户数还是鲜卑人。
最好的办法是移民实边,采取了“屯垦戍边”的对策,除了在边境战略要地驻扎军队,参加屯田外,更多的则是内地向边境地带移民,在武装保卫下开垦耕种,以提供军粮,加强边防。汉武帝一次就移民七十余万口,充实北方诸郡.
实行兵农结合,既减轻了国家的兵饷负担,又保证了边境的安全。由于采取了移民实边和屯田戍边的措施。
加上汉武帝之前的汉文帝汉景帝,留下记录的迁徙的人口就有二百万。
二百万多万人,司马季很眼馋,他的封国只有两三万户。晋朝刚代魏的时候,连同灭掉蜀国的人口是一千六百万人,十几年后灭掉吴国,也就是十年前那次统计,一共是三百七十万户,两千四百万人,汉朝三个皇帝移民实边,已经是晋朝人口的十分之一。
司马季拿着两三万户的人口去移民实边,好像也不太现实。
“看来还是必须要秀一波操作!”司马季暗道,就靠着辽西郡的四千户加上鲜卑人攒家底北上,这的需要多长时间,没有人口就什么都没有。但还不能从自己的封国移民,平州还是一个军事机构,他作为镇东将军,也不能对平州的内政干涉太多。
必须要从外边找人,并州是不能考虑了,倒不是因为刚刚械斗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并州人口也不多,这就像是一个贫血病患者,不能总给另一个贫血症患者输血。幽州和并州在人口上完全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从并州抽血,就是给刘渊创造造反条件。
要从中原的州郡想办法,尤其是黄河两岸的传统居住地。兖州、青州、徐州这些地方。为什么不能从冀州抽人,主要是整个冀州十三个封国,当地藩王很容易就发现这件事。地方督抚州郡,目标会小一些。
晋朝虽然整体上属于缺少人口,但作为传统的人口大州,还是可以想想办法的。晋朝这种人口虽然比不上任何一个朝代,但只要基数在,增长绝对不是问题。
“张达,给我把幽州所有的好画师给我找来,本王要见一见。”司马季下定了决心,觉得自己应该仿照一下后世的经验,对幽州进行一下包装了。
如何包装这件事,燕王相信一句话,不管是任何谎言,只要你敢说,就有人敢信。都不信的那不是谎言,人家只会把你当傻叉。
刚回到蓟城,司马季很快就秀了一波闪电操作,在蓟城百姓的欢呼声当中,砍了一批脑袋,获得了万民敬仰的威信。然后立刻调查辽西郡的编户齐民。连铁矿、煤矿、玻璃工匠、泡妞的事情都没来得及询问,直接命人在幽州寻找画师。
“提拉伽上次离开说,这次一定把工匠送来,那就好。别总是送来女人,王府的女人还不够多么,要送送点贵族女人过来,弄一堆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女子,有些不把本王放在眼里。”司马季碎碎念,对着颜严就是一顿抱怨道,“连抢劫这种事
第一百六十一章 熟悉的味道
“如果要是有效果的话,现在就给我制定律法,别到时候人到了幽州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再跑了!”司马季脸上浮现着淡笑阴声道,“封国所属郡县,出门必须要有通关文书,整家非燕王府诏令不得迁徙,擅自离开封国者,流放平州。县尉所在县,出现户籍缺失众多者,要株连,现在就让刺史府发布公告,就说刚刚斩首的犯人里面,就有犯了此法者,本王已经先警告过了,到时候如果有人再犯,你会处理吧”
司马季阴沉的目光让颜严不寒而栗,赶紧低头重复道,“殿下明鉴万里,颜严佩服。这样封国户籍会得到极大的增长,燕国也会越来越好。”
“听本王的话呢,那就是大晋的顺民,不听话的就是大晋的敌人。不服可以造反,连把脑袋拿出来赌一把的勇气都没有,就老老实实呆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得好,百姓有造反的权力,朝廷有镇压的权利,很公平!本王真想要看看三地五都八军镇的大军,有多少战力!”
司马季一张一张的翻看着水墨画,口中滋滋称奇,画的挺不错的,挑出来一些很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道,“给我大批量的临摹,王府商队出去的时候给我带上,记着,司州不能去,那是京师,冀州不能去,那都是藩国,处诸王之外的地方,都可以去,最好是青州、徐州、兖州人口众多的大州,王府商队不要刻意谦虚,吹一吹效果更好。”
燕王想要北上,然而辽西郡甚至平州的基础都比较一般,所以需要人口。又不能太过于大张旗鼓的准备,高句丽人又不是瞎子,只能采取这种迂回的战术试试有没有效果。
失败了也没关系,他可以再想想别的办法。话说回来,司马季也不算欺骗,幽州确实是地广人稀,当然可以吸收不少人口。只不过来了要满足燕王好大喜功的个性,徭役是肯定少不了的,这样也很好,累一点活得更充实。
至于缺少人口的原因,这就要回溯到当初辽东公孙氏裂土自立的事情上了,当时魏军的主帅正是司马懿,攻破辽东之后为了震慑,司马懿做了一件在三国时期稀松平常的事情,屠城!将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符合某些标准的老百姓斩杀,总共七千多人。死尸被堆积起来形成京观。
百姓杀了七千多人,对于公孙渊政权的绍汉集团,所有文官武将的家眷子弟,总共斩杀了两千多人。如此看来,司马懿下令的屠城共杀万人。在此之前魏军还经过三次野战,击破了公孙氏的大部分兵力,加上之前的斩获,整个辽东还剩下四万户。
不过这个四万户是缺少壮丁的户数,户籍当中最适合做劳动力的壮丁都在公孙氏的军中,战后基本上已经没了。灭了公孙氏之后,司马懿才班师回朝。
按照曹操的标准,司马懿算是很仁慈,没有做下一次就把徐州人口减半的事情。何况曹操的徐州之战,只不过他小试牛刀的第一次而已。
宣皇帝一战荡平辽东,就造成了燕王现在的窘迫,只能耍耍小花招到处骗人口。
这些没召集而来的画师,最近就在燕王府留下临摹,就当是复习一下基本功。又没有委屈这些画师,难道燕王不够赏心悦目么,司马季这里除了黑人没有,剩下的都有。环肥燕瘦、莺莺燕燕、能够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这时候燕王才想起来出征之前一些交代的工作,比如铸城的进度。不是现在才想起来,而是事有轻重缓急,骗人口这件事是见效很慢的事情,所以要先做。其他事情进度就放在那里,他着急也没用,所以不用时刻催促。
出征一年,旅顺和天津的海运已经摸到了门路,不过规模也比较小。因为对于幽州的百姓来说,这还算是一个新鲜事物。
“冬日降临,已经到了农闲时间。”司马季一只手摆弄着两个翡翠保健球,不断的旋转,如同一个泥塑一般缓缓开口,“本王南征深刻的体会到了海运的重要性,这平州和幽州之间只有辽西郡一条路,虽然目前在我大晋的控制之下,却极其容易被切断,为此实在是茶饭不思啊,主簿有何良策啊”
“殿下都督平州,一旦平州出事,殿下免不了被朝廷叱责。主辱臣死,身为主簿,冯吉当然心中万分惭愧!此事必定要解决。”冯吉低着头弓着身道,“现在是农闲时间,封国的佃户农民已经休息下来,臣下建议,征发徭役,分为两个部分,一路在海边等待,另外一路在上游伐木,用牛马拉出伐区,推入河中,下游之徭役设下大网拦截,将木料堆砌在海边,经过去皮、截断,等待明年春天木料风干,再行造船。”
“嗯”司马季闻言静坐原地,好长时间都没有说话,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直到冯吉心中七上八下的时候,才开口用询问的口气道,“本王才刚
第一百六十二章 情报人员
自残躲避徭役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无论中外比比皆是,真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说明徭役的频率已经太过了,没有的话就说明还在承受的范围之内。
不过自残这招也不是碰见谁都好使的,自残重了得不偿失,自残轻了没有作用。甚至越是碰到雄才大略的君主越没用。十九世纪埃及内忧外患,掀起阿里改革。阿里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和人才,希望借此摆脱英法和奥斯曼的控制,让埃及独立。
任何逆境改革,军事都是重中之重,阿里时期的埃及战争极为频繁,哪怕是军中条件也很艰难,许多适龄应征青年宁肯弄瞎一只眼睛,也不愿意去当兵,然而当时埃及执政者穆阿里为了扩充军备,强征伤残青年,专门组建了两个清一色的独眼龙步兵团。
真要有人敢狠心砍掉自己一条手臂躲避徭役,说不定燕王会休息一段时间休养生息,但一般的自残,在他这里是不顶用的。
蓟城城内,巧惜正在点火烧饭,女儿回来让父母很是高兴。张父的一张老脸都笑开了花,不断的阻拦道,“让你母亲做就行了,在王府当中做事,家里这些粗活怎么能让你做呢”
“没关系的父亲,王府里面人可多着呢,光是女眷就有上千人,没有这么累的!”巧惜很是乖巧的烧柴,边弄边道,“大王说,以后这些柴火不让往城里堆积了,除了引火之外,都用一种石头烧饭,大王说那叫煤炭。”
“石头能点着么!”一个小男孩坐在一边,面露不相信的神色叫道,“姐,听说又征发徭役了,不少邻居都跟随县尉进了山,怎么总是征徭役啊。”
“征徭役是修运河、筑城,不然这些城墙道路都是哪来的!”巧惜笑呵呵的摸着弟弟的头发,微微摇头道,“在家的时候多注意一下,把头发洗干净。”
看见家里父母弟弟头发上的油污,巧惜也有些看不过眼了。她记得司马季专门讥笑过关于头发的事情,连文士都一头油腻,百姓农户的脑袋都能种地。
“咱们这种寻常人家,哪有这么多讲究。”张父苦口婆心道,“父亲那时候不得已,把你卖到了王府当中,本以为这辈子不能相见,却没想到大王对你不错,巧惜可不要怪父亲啊。”
不过事情的发展远远出乎于张父的预料,和女儿不仅没有一辈子不能相见,巧惜反而时时的接济这一家,甚至在一年前,他们家都搬进了蓟城居住。
“殿下待我很好!”巧惜说话浅尝即止,也不想透漏燕王府里面太多的事情。
“可他每年都征徭役,每次都这么多人,一些人嘴上不埋怨么!”小男孩有些不服得道。
“小弟真应该管教一下了!”本来笑盈盈的巧惜就是脸色一变,带着怒意训斥道,“有谁不满我不是拿了钱让父亲免服徭役了么。别人的事情你管这么多干什么”
提到徭役这件事,巧惜脸色就是一变,再也不复乖乖女儿的样子,这种样子包括张父张母都从来没有见到过,就像是一只发怒的母老虎一般,把小男孩都吓到了。
好半天,张父张母才把小男孩哄好,脸上讪讪的道,“女儿,让一下你弟弟,他也才刚刚十岁,刚刚他真是吓到了。”
“总比以后被砍了脑袋好!”巧惜长叹了一口气美目流转,“殿下喜好法家经典,一直都是严刑峻法的,小心祸从口出。”
“不说这件事了,巧惜,母亲问你点事!”张母瞟了一眼丈夫,拉着自己的女儿去了一边,张夫不明所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母女两个在干嘛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