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兄长,燕王刚刚归来,说这些干什么”杨馨终于忍不住家里明目张胆的往外送女,开口打断道,“家里现在安好,正是闭门反省之时,有多少人都在看着呢。”

    “馨儿从小娇气,是老夫宠坏了。入府之后燕王多有见谅。其实馨儿本质很好,从小琴棋书画不敢说样样精通,却也不输于任何女子。”反对无效,杨英不慌不忙的开口,就好像没有听到女儿的话一般,“女儿的心思,燕王需要有所耐心。”

    “是啊,本王一直都很有耐心!”司马季笑容满面和杨英一唱一和,看看我岳父说话是多么的中听,试探性的问道,“要不留在府中用饭”

    “既然是燕王发话,为兄就却之不恭了!”杨成、杨虎同时开口道,“小妹有什么使性子的地方,我兄弟二人一定多加劝导,燕王不必恼火。”




第二百零二章 连通江淮
    “季知道此战为尽全功,本想着朝廷不要怪罪,看来还是侥幸了。”司马季叹了一口气道,“此战幽平二州确实消耗巨大,确实是季的责任。皇嫂这么说已经很宽宏大量了。至于一些藩王略有微词,季也是无可奈何,谁让本身这次不算成功呢!”

    就算是祸水东引,司马季也要配合贾南风的话,表示自己已经中计了。

    宗室不能再出现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何况现在也不是时候,真出现了也不是贾南风的对手,贾南风的死穴还在太子身上,太子司马遹只要安然一天,我司马氏虽说个个都是天纵奇才,每个藩王都有执掌天下的自信,可也必须老实趴着。

    要是贾南风能够容许司马遹顺利继位,八王之乱最大的源头就消失了。以后可能还会不稳定,但最多也就像是汝南王、楚王那样不会影响过大,充其量算是政治斗争,不用在战场上相见,可惜这不太可能。

    见到司马季对祸水东引的表态,贾南风十分满意,转而讨论起了一些其他事情,“关中流民起,不知道何事才能平定。”

    “区区疥癣之疾,不值得过多的关注。”司马季就像是晋朝的大部分士族一样,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这件事进行表态,不是还有秦王司马柬么,这也算事

    总的来说贾南风对司马季的应对还算是满意,就算是耗时日久但终归是一个胜利不是么,至于参战将士的爵位么,可以封赏一下,只是不宜过多。言语之间一副委屈你了的态度,然后就让司马季出宫了。

    “不管是皇后还是宗室,真是戏多!”刚回到永安里的司马季屁股还没坐热乎,就迎来了河间王、范阳王两位客人,只能强打着精神继续虚与委蛇。

    司马虓才刚刚坐下就问道,“自从青玄东征高句丽,已经很长时间没见面了。那篇苦寒之地应该很煎熬吧,此次东征而归,相信皇后应该很是封赏。”

    “确实很长时间没见了!”司马季点点头,至于什么封赏的事情他到是没说,不过他也不在乎,灭了高句丽他都捞够了,洛阳封赏还是不封赏在他看来都成了小事。

    待在洛阳和各方面的人玩心眼,司马季还不如回到幽州种田,至少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他也可以说是一言九鼎,那像是在这里这么多破事。要不是宗室出征归来必须要回到洛阳复命,司马季都不想来,这一来一回一个月时间就过去了,燕王哪有空总是在路上耽误时间

    闲聊下去司马季就明白,两个宗室王侯来果然又是试探的,既然如此他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告诉对方自己为尽全功,没有得到什么封赏,也准备不日启程回到幽州,绝对没有在洛阳搞风搞雨的意思,才稍微感受了一点对方的真诚。

    “关中流民秦王已经控制住了,为首者已经被杀,算不了什么大事。”河间王一听到司马季提及关中的事情解释道,“皇后也是多虑了,区区一些流民。”

    聊了一会儿后,河间王便起身告辞,这倒是让司马季很惊讶,他本来以为是过来试探的。试探是要试探的,不过对方匆忙离开也是真有事。

    “太原王司马泓病重,河间王和他是兄弟,最近闲暇总是去看看!”司



第二百零三章 浩大工程
    当时,江、淮之间没有水路可通,只有由江入海,夫差决定在蜀冈之上筑邗城,在蜀冈脚下凿邗沟,开通江淮之间的水道。引长江水北流,运河向北穿行于武广湖和陆阳湖最后由射阳湖入今淮安东北五里的北神堰合淮水。

    “对了,青玄此次来到洛阳,先不要着急回去。”知道司马季想要回家的举动之后,司马虓赶紧脱口而出道,“你刚刚说此次东征皇后只是封赏一些出征将士,但是并不包括你对不对!”

    “嗯!”司马季默然的点点头,这有什么问题自己又不在乎朝廷的封赏。

    “你本为王侯,都督平州手握大权,其实我们这种宗室的封赏非常有限,爵位上王本身就是赏无可赏,出镇在外也没有比执掌军权更好的封赏,现在你全都有了。切不要骄傲自满,如果你在洛阳没几天的时间就离开,很多朝臣因为皇后封赏不大,会认为你心中不满,或者皇后要调理一下你,你也是知道的,朝堂上这种人可是不少。”司马虓的口气十分语重心长,毕竟是自己将司马季带出幽州,有些事情确实需要提点一下。

    出征河套之后,司马虓从安南将军变成了征南将军,除此之外也没有大的封赏。用自己的例子告诉司马季,宗室本身起点高,封赏有限一定要沉住气。

    “好像是这么回事!”司马季仔细回想了一下,不得不承认这个便宜叔王说的有道理。可关键是自己留下干嘛啊

    “打猎钓鱼宴会都可以做,实在不行多入宫也好。”司马虓见到司马季不以为然,加重口气道,“身为宗室更要小心谨慎,叔王绝对不会害你的。”

    “季记下来了!”司马季郑重其事的开口,来都来了,现在后悔已经不赶趟了。一直走出府邸将这位叔王送走,才愁眉苦脸的静思,就算是留在洛阳也应该找点事做。

    司马虓的担心他完全可以理解,这种建议也非常符合这位范阳王的风格。三地五都八军镇,司马虓镇守的许昌在五都之内,除了对应吴蜀的关中淮南,和京师洛阳之外,邺城许昌因为是魏国重镇,地位也十分重要。

    能够镇守许昌,司马虓的手腕绝对是足够的,按理来说八王之乱当中范阳王绝对应该属于一支决定性力量,可司马季知道,自己这位叔王并不在八王之内,但翻开八王之乱的篇章,范阳王却出现在各种事件当中,存在感高的可怕。

    这说明司马虓玩的很高明,明明比一些位列八王的宗室参与度更高,却往往在关键时刻不见踪影,如果不是司马越的存在,这位叔王简直韬光养晦的最佳模板。

    前后一对照司马季就发现这位叔王其实也是一个厉害人物,只不过是技能点比较平均,军中爱戴不如长沙王,韬光养晦不如东海王,所以一直处在尴尬的位置。这样他怎么敢不听话,“那就给自己找点事干,小住一下。”

    司马季当然希望马上会幽州种田,不过形势比人强,他现在有没有办法。

    在府中呆了几天之后司马季出府,手中持着一张地图直奔着宫中而去,准备找点事干的司马季确实找到事情做了,燕王最擅长的事情,大兴土木放卫星。

    对着三个辅政大臣微微一拜,司马季不客气的拿出了自己的杰作让几个人鉴赏,一脸的骄傲,就差明说这都是我画的,你们吓坏了吧

    司马季的预测非常准确,几个辅政大臣看清楚上面画的线路确实吓坏了。都听说过燕王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大兴土木,却没想到能做的这么大。

    除了连同目前所谓的地方性运河之外,还有引黄河水,注入淮水。还有邗沟,所利用的不是吴国邗沟,而是利用的陈登所开凿的邗沟直道。相当于一个运河双行道。

    北线则是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幽州,南面连通加上开凿新运河,让洛阳直达扬州。这还没有完事,上面还有一条线是从北方的幽州到扬州的建康,差不多就是京杭大运河的路线,以洛阳为起点北打幽州、南到建康、幽州蓟城和扬州建康也能相连。在这幅地图上就好像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洛阳、蓟城、建康互相连通,完全是后世的京杭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的综合体。只是看了一眼,张华脑袋就是一阵眩晕,这要多大的工程量

    几个辅政大臣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此时的心情,宏伟么当然宏伟!想想也足够热血沸腾,要是一个年轻的大臣看到,说不定马上就要和司马季把酒言欢,畅想美好未来了。可他们不是,他们深知地图上看起来不太远的距离,真走起来到底有多远,更不要提是开凿运河。

    司马季在几个老成持重的大臣面前扔出来这种东西,不要说张华,就连王戎都一点没有被迷惑,心情堪比几千年之后,袁世凯看见某



第二百零四章 鲁公贾谧
    “明白明白!”司马季摇晃着手臂表示自己听到了,不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么。

    “几个大臣都岁数大了,青玄别吓到他们!”贾南风一边看着图,一边听着司马季说和张华几个人刚刚的话,放下地图忍住笑道,“幸亏你是在封国之内折腾,要是在京师辅政,皇嫂真是睡觉都要睁一只眼。”

    看到这张地图,贾南风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感觉,可能心中还是有点高兴。高兴的是这个出征两次的王侯,在操作上面还是一如既往的粗糙。并不像是一个辅政大才,司马季出身宗室既然没有辅政之才,在她眼中就是一件大好事。

    “不是不能做,就像是王戎说的那样,经年累月总能做成,只是青玄要保持耐心!”看完之后贾南风还是对司马季进行了安抚,同时也提到了朝廷的困难。

    虽然隋唐大运河加上京杭大运河的工程量,比隋炀帝规划的工程量还要大。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有一点是不同的。那就是隋炀帝征召的是自己治下的百姓,而目前晋朝在手的是战俘,只要这批战俘不饿死,就士族的节操绝对会把他们用到死的那天。

    换句话说,晋朝手中的劳力面对的是一个无限期的攻城,我大晋一点都不着急,十年干不完可以二十年,二十年不行还可以延期,一直到这些战俘勒死的那一天。

    这些战俘本身就不是晋朝人,洛阳也没指望他们繁荣我大晋。隋炀帝征发的徭役可是真正的自己人,他们一旦开凿运河时间过长,无法返乡种田,造成的损失可都要隋朝自己背。一旦在开凿运河的时候被累死,每累死一个都代表一个家庭家破人亡。

    至于南征林邑、北伐河套的两战下来,被晋军抓起来的战俘,他们已经家破人亡过一次了,就算真的在开运河的时候累死,死的也是自己一个人,不会造成晋朝社会不稳定。

    这都是司马季的总结,但他能听出来贾南风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正因为是战俘在手,而不是征发的徭役,贾南风才没有直接拒绝燕王看似不可能的提议。话里话外的意思只是说一定要张弛有道。

    “你在高句丽的时候,其实那些开凿运河的俘虏暴乱过一次,随行监军已经弹压下去。那场暴乱大军斩杀了三千多人。”贾南风对着司马季道,“此后陛下已经下旨,清查了监军官吏,目前为止没发生第二次,相比起到了效果。”

    “陛下和皇后睿智,相反季的提议就有些异想天开了。”司马季立刻自黑,用自己的愚蠢衬托一下晋朝实际掌控者的英明。

    “封国毕竟不同于整个天下,历练个几年总会好的。不过燕王还是更加适合军中效命!”贾南风虚情假意的帮着司马季规划未来路线,她根本就不需要一个宗室来辅政。

    等到朝会的时候,在下面的司马季真领教了贾南风的手段,本来他以为不会拿到朝堂上面公开讨论,可能会引起争议。但贾南风太知道朝堂上面的朝臣是什么样子了,不耽误自己的利益,这些朝臣绝对不会反对。

    司马季没有看透这一点,但贾南风早就看透了这一点,采取了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的态度,圣旨上说的足够热血沸腾,然后话锋一转则表示这是一个



第二百零五章 生财有道
    “韩谧”司马季了然的点点头,原来是贾南风的侄子这就怪不得了,贾谧是贾南风妹妹的儿子,本身姓韩。现在承袭鲁郡公的爵位。

    贾氏的女人善妒是有传统的,贾充本身是有两个儿子的,结果因为贾充的老婆善妒,总怀疑儿子的奶妈跟老公有不正当关系,频繁给儿子换奶妈,活活把儿子折腾死了。贾充就把贾谧当亲孙子养。贾充是帮司马家干掉曹家的大功臣,再加上有国舅爷的身份加持,自然水涨船高,死后也是贾谧继承了爵位。

    既然是贾南风的侄子,这事倒是说得通,司马季心中一动问道,“鹰扬将军也是一个消息灵通之人啊,竟然这么快就知道本王的建议,是在提醒本王什么么”

    石崇既然已经不是荆州刺史,司马季不知道对方现在是什么官职,只能用军职来称呼。

    “燕王折煞在下了,崇不过是喜欢交友而已,和一些志同道合之人谈谈诗词歌赋,鉴赏风月,这才落得个如此下场,现在刚回到京师,还不知道能不能获得启用。”石崇微微摇头颇有些自怨自艾的意味,然后邀请司马季去府上做客。

    这正中下怀,司马季本身也想要看看石崇现在的情况,打蛇随棍上答应了所请。石崇也知道现在大晋天下是皇后说的算,对贾谧曲意奉承一点都不意外。

    石崇府中,因为司马季到来石崇很是高兴,他虽然担任荆州刺史才不过一年多,但明显是鸟枪换炮,府中陈设大变样。

    “改日我请几位同道中人入府做客,还望燕王再来,大家谈谈诗词歌赋。”石崇将酒饮下半盏,很是豁达的道,“相信有燕王来此,洛阳才子一定趋之若鹜。”

    “将军客气了,可本王并不是善于诗词歌赋,来了也是徒增笑料罢了。”石崇要是把司马季灌多了说不定他脑袋一热就答应了,可没喝多的时候燕王明显不能同意这种羞辱一般的建议,根本不用听石崇准备邀请谁,反正邀请谁司马季都没本事和对方来诗词歌赋这套。

    这点上司马季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的古文水准,不过是和颜严五五开罢了,这还要建立在对方求生欲极强的基础上,石崇话一出口,司马季就连连摇头。

    “殿下出身军旅,只是来做一个见证,都是一些文人而已。”石崇连连邀请,最后司马季忍不住好奇问道,“都是谁呢”

    “潘岳、欧阳建,两人都是在下的好友。”石崇怡然自得的道,显然有这种好友也是脸上有光的事情,大名士也要有大名士的圈子,“在下准备在郊外新建一座府邸,现在已经选好地方了,山明水秀之处,以后燕王再来洛阳可以去那!”

    “金谷园金谷二十四友”一听到石崇这么说,司马季就想起来了这个晋朝的文学团体,从东汉开始文坛开始出现抱团取暖的趋势,三君,八俊,八顾等等,后来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都是这种组合出道的模板。

    大概就是现在,这种趋势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看来我大晋第一男子天团,金谷二十四友即将闪亮登场了,和以前的竹林七贤相比,金谷二十四友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竹林七贤只有王戎身居高位,金谷二十四友随便拎出来一个都够得上位高权重的边,石崇已经算是里面出身一般的成员。

    金谷二十四友并非一帮没有影响力的文人,而是本身有权势的文人组成。郭彰和国舅左思是皇亲,大司马石苞子石崇、太尉陈准子陈眕、抚军将军王浚孙王粹、中书令和峤子和郁、侍中邹湛子邹捷、太常诸葛绪子诸葛诠、侍中周浚侄周恢。要说里面没什么根基的,都轮不上石崇,而是陆机兄弟。

    “燕王、燕王”石崇见到司马季默然不语,轻声的提醒着,心中也在想自己是不是哪句话说的不对了。

    “最近有些精力不济,将军不要见怪!”被招魂归来的司马季轻笑一下,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他又不会常驻洛阳,为何要关注一个注定要解体的团体

    金谷二十四友这个团体注定是要解体的,因为这个团体和八王之乱的关系太大。只要八王之乱发生,这个团体的人必然会利益不一致。

    因为这个团体的成员出身都太好了,出身各大士族,他们背后的家族分别和不同的宗室交好,司马季就知道陈眕和长沙王司马乂的私交很好,就算不提陈眕,他眼皮子底下就有一个成员,现在的幽州刺史许猛,许猛就是金谷二十四友的成员。

    里面的成员有和赵王是姻亲,有齐王的旧识,长沙王的好友,有东海王的好友,至于许猛、还有陆机兄弟,和他这个燕王的关系很好。
1...4445464748...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