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第三百一十章 人在家中坐
“是,我胡闹,我胡闹!”司马季做出举手投降的样子,半开玩笑道,“现在相信皇嫂短时间内是不会抓我壮丁了,本王好好把封国梳理一下,过几年安稳日子,岂不美哉”
这话是有感而发,越觉得几年后的战乱不可避免,司马季就越发的珍惜目前的宁静时光。有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觉。
八王之乱真正军镇四起的时间,其实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一线军队交战的烈度,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惨烈,五六年的混乱时间过去,几乎打没了晋朝所有的军队。
司马季觉得以农业社会的积累来说,五六年的战乱时间已经算是很长了,要是可能的话,他希望三年时间就结束中原的战乱。
但是说到长远规划,步步为营,司马季则显得捉襟见肘,这和他对士族不感冒有极大的关系,祖逖倒可称得上文武双全,但祖逖的文,更偏重于排兵布阵、兵法韬略,优在战胜攻取之间,说到底,还是属于武事。
所以燕王只能采取勤能补拙的办法,一次想不明白就多想几次,智谋跟不上大势就要跟得上,士卒要比对方多,武器要比对方锋利,这些都做到了。只要自己不比敌人的统帅蠢太多,相信那也是不会输的。
严格来说司马季都没有能给自己出主意的人,没事只能和杨馨商量事情,智略过人,眼光长远、有治国安邦大才的军师他根本没有,只能和一介女流商量,倒是完全把家天下的理念贯彻的很彻底。
“既然孙虑从洛阳而来,这几天为夫要感受皇恩浩荡,一定要在这个黄门郎面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康复。”司马季自顾自的道,“装病也装到时候了,时间再长反而不美。再者馨儿已经身体不便,很多事情还是为夫亲自操办,你也可以休息一下。”
“妾真是让夫君疼爱的都开心死了!”杨馨伸出葱葱玉指点在司马季鼻尖上,话虽这么说,杨馨也明白,洛阳来客就在蓟城,要是司马季继续装病的话,她前后操办事情,肯定会被发现身怀六甲的事实。
装病是装病,被别人发现装病就完全不同了,这是两个性质的事情。前者没有被拆穿最多算韬光养晦,后者已经算是欺君之罪。
“对了,弘农杨氏为大家,就真的没有一些大才么,不是你兄长二人那种,要真正的大才。”司马季转了一圈还是问起这个问题,总不能有事就和老婆商量,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夫君要的是朝堂那些大才,有,如果夫君要的是经世之才,那种人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例如刘徽师傅在算术上的造诣,那种人本身就非常稀有。”杨馨也是很想帮助司马季找到一些人才帮忙,可对此也没什么办法。
“那算了,为夫自己也没事。”司马季打消了这个念头,士族那种成才率还是别指望了。
王敦王导二人那种大才,后者还好说,前者就是一个刻薄寡恩的人,和自己差不了多少,司马季要是把王敦弄过来,真能把对方降服,两个刻薄寡恩的人一起共事,这天下的老百姓可是倒了血霉了,碰上这么一对混蛋。
感召皇恩浩荡,司马季当然是日渐康复,耳中听着孙虑一声声的恭喜,司马季面不改色的看着对方,最近在蓟城这个内宦很是活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两部火并
被一个在千里之外的老头子惦记,想想就让司马季起鸡皮疙瘩,但目前故作不知显然是最好的办法,只是心里有些疙瘩。小不忍则乱大谋,也许是司马懿的成功经验在试试提醒他,最终司马季没有多大的反应。
“赵王可能误会了,本王也是无心之失,这真是无妄之灾啊。”司马季露出一丝苦笑,有些自嘲道,“本王这次大病会不会,是有人用巫蛊暗算了。”
“殿下还是慎言啊,奴婢可什么都没有听见。”孙虑赶紧摆手撇清了关系,这宗室里面的事情要是好解决,也不会让皇后一直头疼了,他最好就当做在燕王这里什么都没听到。
“本王也只是虚言而已,这刚刚痊愈,哪有空找别人的麻烦,更何况都是一家人。”先为自己找了一个借口,司马季便将此事一下揭过,比起虚伪来他同样不遑多让。
他拿赵王是没办法的,而且又不能常驻洛阳,这就相当于在贾南风面前刷存在感是做不到的,而司马伦却能做到这一点,既然对方时时能见到贾南风,而自己做不到这点,那不如对此不回应,暂时的退让只是为了稳固阵地。
不过仔细一想怎么这么憋屈在孙虑离开幽州之后,司马季回想起来仍然气愤难平。
这特么的都已经和众人皆醉我独醒无关了,就算是司马季醒来也没有打扰其他人继续睡,在自己的封国折腾都能被不相干的人惦记难道不和你们同流合污都不行了
“夫君,黄门郎说的是真的你和赵王不睦”杨馨欲言又止,她的身份本不应该在宗室当中的事情发言,可见到男人紧皱的眉头,总应该说点什么。
“呵!就他以后再看吧。”司马季冷淡的笑笑,他只能保证司马伦比历史上更惨,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更何况根本用不上十年。
春季到来,冰雪消融,燕山以北的大地上,一场火并才刚刚拉下帷幕,失去生命的人畜将成为大地的养料,让明年的水草更为茁壮。
这是北方草原千百年来的常态,只不过近几年比较少见了,但绝对没有消失。每一次的火并都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战乱,当然也可能什么事都没有。
宇文氏和慕容氏又又又一次,在这个时间战了一场,要让司马季解释,可能是男性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缘故,毕竟草原上又到了交配的季节。
这次火并死了多少人,燕王当然不会刻意去了解,反正站在他的角度上当然是越多越好,但绝对不能到达一方兼并另一方的程度,同归于尽他双手赞成,一方壮大那是不行的。
宇文氏和慕容氏关系一直都很差,其实也有一定的民族矛盾在其中,按照后世的话来说这也应该算是民族融合的阵痛,宇文氏其实并不是鲜卑人,宇文氏其实是匈奴人组成,只不过北匈奴销声匿迹之后,草原变天,鲜卑人西进,宇文氏作为留下来的匈奴部落,不得不采取一些鲜卑化的举动。
中原人看塞外的胡人都是大同小异,但人家内部还是分的很明白的,晋朝对宇文氏的跟脚不关心,不代表其他部落就能对宇文氏一视同仁,几个部落的当中,尤其慕容氏和宇文氏的关系最差,其中还涉及到底盘问题,谁让人家挨着呢。
但这次并不罕见的火并,司马季决定要利用一次,边关无事他这个我大晋最北方的藩王,不就是不重要了么,深谙借势的司马季,此时就要利用一次冲突,让自己修缮幽州城防的举动更加合理,边关不宁在他看来是好事。
让人给宇文氏和慕容氏送信,司马季刚骂完赵王不相干非要碰瓷自己,一转头就扮演了赵王的角色,去碰瓷胡人,如果两部的首领和燕王脾气差不多,肯定会把司马季埋汰赵王的言论送回来,“关你屁事,你算干嘛的”
但他们名义上还是不敢和大晋对抗,狐假虎威的司马季身为大晋燕王,足够震慑两部。
其实是不是能调解成功,司马季根本就不在乎,不成功更好,你们回去继续,燕王不过是惺惺作态,对洛阳表示一下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幽州防御的道理。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和公正。聊尽人事罢了。
当然,司马季是没有幽州军权的,此事需要说动幽州刺史许猛来办理。至于办法么,当然示之以威,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示威工具,就是军队,没有比军队更加合适的存在。
“此事需要向京师请旨,燕王稍安勿躁。”许猛明白其中的前因后果后这么回复道。哪怕是封疆大吏,也不能擅自调用军队,这其中的厉害关系非同寻常,许猛小心谨慎非常正常。
洛阳回信需要时间,司马季的行程也很紧迫,各地官吏已经开始征发徭役,这事他都已经不关心,年年都有的事情。心思已经主要在积攒实力的燕王,当然要看看自己的硬件,是否能够支撑起来战
第三百一十二章 测试板甲
“试是自然要试的,语言天赋不错,学得挺快的。”司马季也没有多话,直接让工匠把盔甲拿出来套上,挥手让身后的护卫找地方进行防御力测试。
板甲有两个条件必须要达到才能锻造,第一是高炉以及燃料为基础,保证锻造的温度,这样才能让铸造铁成为可能,第二则需要水力机械的加持,有了这两个保证,这就不再是问题,完全成熟的板甲在冷兵器时代虽然不敢说无敌的,却基本上没有对手,苏格兰长弓完全不是对手,板甲的防护力和同等重量下带给士兵的灵活性为其他铁甲所不及。
司马季要对付这样一支穿着板甲的军队,他首先要募集一万个李元霸,还是不行的话就退而求瓷器,一万个裴元庆也可以,根据只要动力大板砖也能上天的理论,就只能用重量极大的钝器才能对付了,或者是火枪。
数百米之外,安放在河流边上的水力机械,还在有条不紊的运转,发出格拉格拉的声音,周围雾气腾腾,显然那里的气温相当高,才形成了这样一副景观。
等了一会儿,几个匠人就把板甲抬了上来,只是稍微看了一眼司马季就知道还是有差距,他印象当中的板甲,比眼前这副板甲要光鲜亮丽的多,不知道塞波里斯抬上来的板甲,能不能达到最早期米兰甲的水平。
司马季没有多话直接伸手触摸这套板甲,身后双手用力抬起,手中就是一沉,分量真是不轻,只有少数人才能穿上作战,封国之内的一般百姓是绝对没有这个能力的。
不要看燕王养尊处优,不习战阵,但他的身体绝对比一般的百姓强得多,比普通人更有力气,别以为这么多年的饭是白吃的,哪怕是幽州,只能勉强果腹的百姓大有人在,饥一顿饱一顿的百姓就别和燕王比身体素质了。
抚摸着板甲的边缘,司马季仔细观察起来心中暗自摇头,技术还是不够达标。
“波斯的高炉和我大晋的想比如何,你在两国都是铁匠,看看有没有什么取长补短的地方”司马季歪着头询问塞波里斯,波斯作为西亚文明的中心,还锻造出来了大马士革钢刀的祖先,应该有些压箱底的本事。
“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燕王殿下,要说很大的惊喜,就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利用水利完成锻造的手段,令人大开眼界。”塞波里斯一愣,转而就对河边大大小小的水力机械赞不绝口起来。
这事就别说了,这也不是晋朝的,真把水力机械玩出花的,是中世纪的欧洲小国。其他文明在这方面还真就是个弟弟,司马季这么想着,仍然面不改色泰然处之的样子,谦虚道,“统领东方世界数百国,这点技术还是有的。”
把东西南北的众多部族都算上,燕王也不算是吹的太过分,直接把注意力重新放在板甲上,有些地方还是可以改进的,毕竟我大晋自有国情在此。
司马季看来,西欧的全身板甲并不是适合东方,阵亡后身上的盔甲都能代替棺材,对晋朝而言太奢侈了,不论是冷兵器还是热兵器,中国自古以来就要讲究数量,西欧的全身板甲,根本就不适合大规模的进入晋朝军队当中。
再者
第三百一十三章 摆事大哥
这就有些强人所难,跟过来的几个护卫连最低配置的弓箭队都算不上,还要拉到军阵的距离抛射,最终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命中都寥寥无几更不要提测试了。
气氛略微有这么一丝尴尬,明显是下命令的人有问题,当然这种事实没有人敢说出来。
“嗯,看见了吧,战场上个人的武力作用微乎其微,要明白集体的力量。”司马季轻咳一声转移话题,绝口不提自己的错误。
“殿下说的是,是我们的错!”一众护卫纷纷在权势面前屈服,将过错揽在自己身上。而燕王则勉励一般的点头,似乎这一切和自己无关。
将自身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司马季直接走入山谷深处,脑海中考虑着关于铁罐头的简化问题,全身板甲是绝对不能指望的,那不适合大规模的制造,那么删减什么部位
回顾板甲的历史,从早期的逐渐加重到晚期的逐渐删减,也有多重考虑在内,司马季将现在晋朝盔甲用来防护部位,一下子就明白了,一个人的主要致命部位主要在上半身,现在晋朝军队的盔甲也是如此,主要用来防护上半身。
全身板甲行动不便,而且后来板甲为了适应火器的出现越来越重,直到完全顶不住火器的攻击,就变成了重点防护,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胸甲骑兵。
但胸甲其实并不轻,将全身板甲舍弃之后,胸甲便得到了其中一部分属于其他部位的防护,一般胸甲的重量是全身板甲的三分之一左右。
“腰部以下完全舍弃,头盔也不需要,使用现在军中的头盔即可。上半身的盔甲保护五脏以及胳膊即可。”司马季对着塞波里斯一顿絮叨,践踏了对方的辛勤劳动成果。
一个工匠经年累月,终于按照上面的想法,制造出来了梦寐以求的装备,期间付出了多少汗水,多少个日夜苦思冥想,深夜都睡不着觉,难道就因为一句话就变得一文不值了吗
就是一文不值,这就是燕王一句话的事情,这位外国工匠接受不接受,最终都要接受。
全身板甲司马季自己在危险的时候,处于怕死的心里没准会穿上,至于大规模装备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全身板甲制造耗时太长。
司马季只顾着自己的小命是可以的,要是把麾下的军队都套上全身板甲,没钱,也没有时间,塞波里斯这种工匠的想法,在一个王侯的全盘考虑当中,一文不值。
最后话锋一转,司马季又开始安慰道,“刚刚那种全身甲给制造给本王几套,至于其他的还是按照本王所说,最先应该考虑整个大军的使用。”
“舍弃了其他的部分,本王希望每天可以制造出来十套半身甲,三年之内,足够让一万骑兵穿上,还有就是马甲,战马的防护也要考虑,不过终归是畜生,按照慕容氏的标准就可以了!”既然测试完成,司马季也就不在顾虑,直接下达了生产指标,要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当然一万套半身甲不是希望达到,而是必须达到。燕王的身份不太适合这么露骨的恐吓,比如逾期者满门抄斩之类的话,他并不好说出来。不过没关系,过几天自然有封国的家臣亲自出来,当面对山谷当中的工匠激励士气。
“还是要保证附近无人,多多巡查,这可是立业之地。”回去的时候,司马季的身体随着马车一摇一摆,慢吞吞的吩咐道,“外人不得进,里面的人也不能出来,违令者斩。”
去年出塞一次,已经引来了洛阳的注意,司马季就不去平州的马场看看了,多年贩马,加上用各种手段积累战马,平州马场的战马数量每年都在爆发性的增长。在高价雇佣佃户的精心照料下,平州马场的战马不敢说各个神骏无比,但都是在及格线往上的战马。
到了需要的时候,这些散养在塞外的战马就可以派上用场,几个不同地方的准备汇聚在一处,司马季就可以像刘秀一样,以幽州突骑面对中原群雄。
至于兵员问题,司马季每年征发徭役,其实都是在征兵,让幽州的百姓先适应被征发出来管理的日子,同时也是在从中选择身强体健者,一旦天下有变,这些人立刻就会收到燕王再一次的征发,只不过到时候他们就不是干活,而是玩命了。
此时的幽州,就有不少被征发的徭役,唉声叹气的离家,听从调遣又投入到了繁重的劳动当中,随着司马季大力引进耕牛,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就比如要用别的地方剥削出来,不管这些徭役心中骂他,还是敢怒不敢言都没有关系。
有时候暴君不是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而是认为自己有能力把反抗者镇压,现在的司马季就已经初步有了暴君思维,让下属的百姓别无选择,必须听话。
&nbs
第三百一十四章 调解争端
“宇文普拨声称慕容氏占领了属于宇文氏的草场,而慕容廆则说宇文普拨是为了在部众当中站稳脚跟,故意挑起部众和慕容氏的矛盾,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百无聊赖的司马季拿起杯子不咸不淡的抿了两口,吧唧吧唧嘴道,“往年两部也不是没有冲突,应该不至于像是今年一样刀兵相见,你们看呢”
幽州是边塞重镇,和胡人打交道是必然的,封国的家臣当然也要对北方的胡人部族了如指掌,话音刚落,下首冯吉便开口道,“宇文氏首领宇文普拨在四年前继位,上一任首领宇文莫槐被部众所杀,这样看来慕容氏的说法可靠一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