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晋太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竟然如此”段阶心里一惊,看着内城的巨石城墙感叹道,“这要多少的人来调遣呢”

    “说是由血肉筑成的也不为过。”颜严冷冷一笑道,“蓟城足以住下六十万人,目前只有不到二十万人,剩下的地方比较空旷,用来储存粮草军械,以备不时之需。足够十万人吃五年,城内不缺水,排水也非常快,水淹无用。既然不缺水,火攻就无用。”

    颜严口中的王府城墙,其实就是欧洲中世纪的棱堡,棱堡在冷热兵




第三百九十六章 联姻
    “那就把段阶带来的人安排在城外”杜锡小心翼翼请示着,“其他几部也照此办理”

    “如果段阶敢的话,安排在内城也没关系,反正地方足够大。”司马季一声轻笑,“不就是一万鲜卑人么,安排城外在骚扰到佃户,还是放在内城吧。”

    随后几天,慕容廆、宇文莫廆、拓跋禄官也先后抵达蓟城,同样被司马季安排在了内城当中,内城住下的鲜卑人足有上万,不过身为首领的亲兵,这些鲜卑人还算老实。

    现在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想法,被一些官吏传达到司马季的耳中,劝说燕王关上内城城门,一次把四部鲜卑首领都解决掉,这样就可以解除北方大患。

    司马季根本不为所动,对提出建议的官吏也没有处罚,这样的官吏是好意,只是做不到而已。这个论断是因为后世的历史研究,俄罗斯和土耳其曾经在蒙古国境内挖掘匈奴时期的大幕,通过基因检测和后世的蒙古人进行基因比对,证明了蒙古人和匈奴人的基因几乎一样。

    但是蒙古人的语言并不是匈奴语,鲜卑人的语言则被划入到了蒙古语系,所以后世的蒙古人可以理解为一群说着鲜卑语的匈奴人后代,至于土耳其人的基因,和希腊人几乎一样,大部分土耳其人不过是有着突厥文化的希腊人。

    沿着长城对抗了这么多年,司马季也只能换一种思路,能把这些草原势力的语言换掉就是一个大胜利,语言丢失了,草原势力也就跑不了了,生活习惯只是小问题。生活习惯都是因地制宜,南北方不一样很正常。

    四部鲜卑进入蓟城,首先也是感叹蓟城三道防御的震撼,随即就是很好奇,为何蓟城每天都在办喜事是这个月份适合成亲么

    懂汉语的鲜卑人开始询问蓟城百姓,为何这么多人成亲,发生什么回请了

    “朝廷规定女子年过十六必须成亲,燕王正在清查民间未成亲的女子,成亲者燕王赠送布两匹!”被拦住的百姓一副你们胡人少见多怪的样子,“我们燕王富甲天下,多年以来南征北战,拿出来一点布给百姓做嫁妆,你们胡人没见过吧”

    “那个人是不是新来的上面让我们对百姓散播燕王的名声,他对着一个胡人说什么多干什么晋卫怎么什么人都招”不远处街角两个人见到这一幕窃窃私语。

    四部鲜卑的首领进入蓟城之后,着实被凉了几天,内史、主簿、记事、录事轮番出来接待,司马季则稳坐钓鱼台,每天都让接待四部首领的官吏回来禀报,琢磨几个首领都是什么样的人,因为除了慕容廆之外,他对其他三人了解有限。

    先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同时也是挫一锉对方的锐气,想办法在接下来的见面中占据主动。

    “你说,回来之前,赵王下诏将淮南王的淮南军权给了彭城王”司马季看着梁成加重语气询问道,“你能够确定”

    “臣下临走的时候,刚刚下令,不过彭城王刚出洛阳就死了。”梁成一副千真万确的样子道,“民间有传言说,彭城王死的蹊跷。”

    “其实是满蹊跷的!”司马季头疼自语着,如果司马允可以后退一步早先请旨离开洛阳,司马伦拿他就没有办法,坐镇淮南多年,司马允肯定有自己的嫡系。在洛阳就掣肘的多,八王之乱当中的很多宗室都是太贪了,总想效仿当年司马师一次政变就解决问题。

    可不想想,司马师发起政变,是建立在司马懿装病多年的基础上,司马师躲在父亲背后完成布置,这些人上哪找另外一个司马懿给自己打掩护

    看来第二轮火并马上就会到来,司马季看着梁成道,“通知颜严,让他告知本王明天见四部鲜卑的首领,现在就去通传。”

    第二天一早,段阶、慕容廆、宇文莫廆、拓跋禄官就接到了颜严的通传,带着贴身亲卫进入王府,跟在王府护卫身后的几人进入王府后东张西望,走到正殿的石阶之下,抬头就看到了正在喂鹰的司马季,司马季侧头也看到了石阶下的几人,遥遥相对,司马季摸着海东青的羽翼转身走入了正殿。

    这番作态让几个人心里都咯噔一声,为何燕王对他们有敌意几个人都断定这不是一次鸿门宴,才千里迢迢来到蓟城,现在见到这一幕,心里一下没底了。

    “几位大都督、大单于,请吧!”陪在身边的冯吉做出一副请的姿势道,“殿下等急了。”

    “原来是等急了,呵呵!”年纪最轻的宇文莫廆强挤出一丝笑容,顺着冯吉的话道。

    段阶、慕容廆、宇文莫廆、拓跋禄官进入正殿的时候,司马季已经坐下正在直勾勾的看着门口,两边已经摆下桌案,上面堆满了菜市。

    “几位,坐吧!”司马季微微抬手,面无表情的开口道,“多年互市,本王也要感谢诸位的配合,草原上的腥风血雨,本王是源头,你们都是凶手。屠戮小部,将奴隶卖到幽州的过程当中,四部也得到了实惠,这几年都有不小的发展,和以前相比,都算得上是兵强马壮了。”

    &nbs



第三百九十七章 太守请慎言
    “真不为难么”司马季一只手托着下巴,其实他也不为难,司马季在这方面从来都不挑食,只要长得过得去哪个民族都行,只要不是黑人都能接受。

    司马季对付四部鲜卑也没想出来什么高招,还是最古老的联姻,不是高招但还算是有效。

    在没有收复河套之前,晋朝当得起一句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洛阳就紧挨着河套杂胡的地盘,连士族都瞧不起胡人,更不要提皇族宗室,和胡人首领联姻不要说在朝堂上讨论讨论,想都不要想。

    宗室只会选择和士族联姻,连吴蜀的大家族都不会考虑在内,八王之乱之前宗室不会选择和胡人联姻,八王之乱之后,那已经不是联姻能解决的问题了。

    大晋宗室不和胡人联姻、连慕容廆、段阶这些首领都一清二楚,但这也不是一定能排除这个可能,不娶而已,任何一个高门府中胡姬都为数不少,比如说琅琊王司马睿,他和司马季一样属于不挑食的王侯,后来做东晋皇帝的司马绍之母,就是一个鲜卑宫娥。

    真要联姻的话,以目前天下太平的局势,人们眼中吃亏的人是燕王,不是四部鲜卑的首领,这是四部鲜卑首领求之不得的事情,他们想联姻,其他宗室都不会理他们。

    司马季只要稍稍松口,就连刚刚还挺硬气的拓跋禄官也明里暗里的表示,他虽然没有合适年龄的女儿,但一定会把兄弟子侄动员起来,一定找到能入眼的。

    “现在不准备用四十万大军和本王说话了”司马季端着酒盏冲着拓跋禄官示意道。

    “能够避免双方交战,禄官责无旁贷。”拓跋禄官做义正辞严之色道,“燕王既然看得起我们鲜卑人,不同于大晋其他的大臣,禄官没什么可说的,干了。”说罢仰脖咕咚咕咚的把酒盏中的酒一饮而尽。

    区区一名美女在这些首领的眼中,和能够和燕王结亲这个可能相比算的了什么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他们也不觉得把女儿、妹妹嫁给司马季这么羞耻,如果只有一个名额,几个首领都会争得面红耳赤。

    司马季的态度都多明显了,四部鲜卑的力量已经有点膨胀,引起了晋朝的宗室,燕王那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说的多有道理

    在心理上找了台阶下,几个人甚至都觉得司马季也是不得已,肯定是洛阳朝廷那些瞧不起胡人的朝臣下令,再给司马季施压。在事不可为的时候,人会本能在心中为自己的决策找借口,都是一部首领,不用司马季引导,他们都已经把借口找好了。

    “本王也不想和各位兵戎相见,有今天这一份基业,各位也都不容易。如果毁在本王手中,多年以来和你们四部建立的信任也将毁于一旦。”司马季轻声咳嗽一下,让大殿安静下来,“真要是联姻了,可能我们就真是一家人,你们是我的岳父”

    “段阶怎敢小女能够陪伴燕王左右,是段氏的福气。”段阶摆手连连不敢的道,“对整个段氏鲜卑而言,这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本王会尽快备下厚礼,去段氏把人接回来。”司马季直勾勾的看着段阶,“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段阶一定恭候燕王大驾!”段阶一脸的喜色,甚至对自己的机智满是自傲,明明是一场发难的坏事,在自己的应变之下,却成了一个喜事。

    “拓跋禄官恭候燕王大驾……”拓跋禄官同样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宇文莫廆恭候燕王大驾……”宇文莫廆紧接着端起酒盏,紧接着第三个表态。

    “慕容廆恭候燕王大驾。”最终慕容廆同样端着酒盏在众目睽睽之下喝了下去,四部鲜卑的首领都在,只要有一个表态,就是争先恐后的效果。

    这就是司马季为何一定要他们全部来蓟城,一个两个来了,哪有人哄抢自己

    “本王和诸位都督、单于结为一体,干!”司马季笑呵呵的回应,他现在是什么心情这种对方求着自己献女儿的场面,他必须要承认很爽。

    燕王可没有逼迫四部鲜卑的首领,明明是他们自己主动送女,和大晋宗室结亲。

    “父亲,燕王足足大了昭然十岁,小妹会同意么”慕容翰想到自己的小妹,有些心疼的道,“怎么和她说,小妹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燕王不是很年轻么大十岁算什么别说差的岁数不大,就算是燕王年过半百,为了



第三百九十八章 草原之谋
    这一幕如果被已经出关的司马季看见,肯定会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既视感。只是他确实不在府中,不远不近的跟着拓跋禄官前往拓跋氏的领地,拓跋氏的领地只不过和幽州略有接壤,整体是在并州和河套以北,占地广阔,从人口上来说可以说等于其他三部的两部。

    只是不论是接壤幽州的四部鲜卑,还是一直到陇西的六部鲜卑,基本上是越往西水平越不怎么样,拓跋氏人口如此之多,实力也只是和段氏、宇文氏和慕容氏实力在伯仲之间,四部鲜卑当中,段氏的实力稍微强一些。

    这和历史上四部鲜卑灭亡的速度截然相反,历史消亡的顺序是段氏、宇文氏和慕容氏,参合坡之战后,拓跋氏成了四部鲜卑最后的胜利者。六部鲜卑最弱的慕容吐谷浑,一直存活到唐朝,这就可以看出往往越强的死的越快。

    越是觉得自己强大,一头扎进中原争夺天下,往往几轮下来就会被磨灭干净。这个时代展现的就是逆向淘汰,越是强大死的越惨。

    武帝的儿子里面,越是有才能,有名望、得人心的死得都越惨,长沙王司马乂最能干了,历史没有留下一点劣迹,结果他死得最惨,被活活烧死。淮南王司马允以七百对阵十万禁军激战的不落下风,他被杀得绝了后,楚王司马炜年纪轻轻就受到宗室厚望,他被斩首,司马颖坐镇邺城遥控朝政,他被绞死,只有中庸的秦王司马柬是病死的。

    连同远亲的宗室,敢跳出来争夺天下的齐王、范阳王、河间王,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能力有自信,振臂一呼拥戴之人比比皆是,轻易就能聚兵十万,最后不是病死就是败亡,最终的胜利者是王爵最低的司马越。

    连同刘渊石崇的儿子,稍微符合文臣期望的君主,全部都死在残暴的宗室手上。

    杜锡作为内史这次和司马季一起出关迎亲,同坐在一驾马车之上,他也是第一次来到塞外,非常凑巧,他正在提及江统,“臣和江统同在东宫,对此人有些了解,他就算是不理解和亲之策也属于正常。”

    “是联姻不是和亲。”司马季不紧不慢的纠正道,这两个词意思差不多,可实际上差得远,娶鲜卑女人也算是和亲,那各朝各代都和亲过,朱元璋都有蒙古妃子。

    “是联姻,江统对联姻之策肯定心有不满,他这个人就是太过于拘泥于华夷之辨了。”杜锡慢慢的开口道,“略微有些不知变通,但只要用在地方,还是一个俊才。”

    “华夷之辨么,守着长城关起门过日子,倒也合适。但要进取么,就不太合适了。”司马季微微摇头道,“再说历史经不起推敲,太过于较真,其实徒增烦恼。”

    按照神话传说,炎黄部落的位置处在中原西北方,蚩尤部落才是靠近华北平原的一方,要是结合人类迁徙路线,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相比,很可能是中华大地的后来者。

    难道司马季会把整个天下拱手送给苗人,然后说我错了商朝和周朝并立了这么长时间,谁是正统研究这个问题就是徒增烦恼。

    “殿下说的是!”杜锡点头转而问道,“但是臣也想知道,殿下心中对胡人怎么看。”

    “不怎么看,认命了,汉朝打了几百年,就是让人家从匈奴变成了鲜卑,就换了一个名字。”司马季搓着牙花子,后来唐朝也打了几百年。宋朝之后改变政策,专注于守住汉地老死不相往来,宋明两代又开始着重防守。

    真把游牧势力随意拿捏的,还得是清朝,可能是宋金并立的时候,金国被背后捅刀的教训太深刻,后来的清朝简直招招都对着游牧势力的弱点下刀。可惜清朝出现的太晚了,要是早先的朝代有这种手段,民国时期蒙古肯定丢不了。

    “如果本王在草原建立军镇的话,自然是大晋军队驻军,但还要辅以女真人。”司马季对着杜锡阴测测的笑道,“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以后还要慢慢看。”

    起到引路作用的拓跋禄官绝对不会想到,后面不紧不慢跟着的司马季,决定让这帮蒙古人亲戚尝尝我大清的手段了,恰好,当初看明粉清粉撕逼的时候,他已经对很多资料都有所了解。

    抛去宗教因素,清朝的八旗军布置是很有特点的,八旗军一半的兵力在帝都,人数大概十万,剩下一半的兵力在东北老家,人数大概在五万。剩下五万则分配给草原和汉地两个地方,因为准格尔长时期都比较强大,最后这五万八旗军,偏重于应对草原。

    又因为帝都的地理位置靠近草原,十万京师八旗军可以随时支援对准格尔的战事。

    司马季手中的蓟城就具备了这个地理位置,他就不相信,二十万八旗军能做到的事情,他就做不到,堂堂中原王朝比人数都输了,这以后如何立足人有的是,不够就征兵。

    “以夷制夷也算是好事,殿下还可以布置鲜卑人进入女真之地,这样相互



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迫
    “不得不说是秀的布置出现了纰漏,本以为淮南王是可以拉拢的,甚至不惜打压齐王,现在看来是错了。”孙秀叹了一口气开口道,“还是应该解决淮南王,齐王构不成大患。淮南王是武帝亲子,一点振臂一呼对大王的大业是大患。”

    “不错不错,仗着是皇帝的弟弟,对本王的命令暗地里抵制,不过涉及到宗室,还是小心为上!”司马伦也罕见的清醒起来,经过这段时间的掌朝,他是真的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名声是真的臭,提拔俊才为自己效力收效甚微。

    接二连三的碰壁都让司马伦有了破罐子破摔的颓废感,在士族当中都这样,在宗室当中其他宗室怎么看自己,这还用想

    “淮南王府当中,有从淮南跟随淮南王来到洛阳的死士,淮南王坐镇寿春是十年,身边亲卫部曲百里挑一,惟命是从,大王绝对不可小视。”孙秀暗自点头,他的主公这一次总算是有了一点明主的风范,没有显得太过于急躁。

    现在当务之急是解除淮南王司马允的兵权,在这之前,孙秀以司马伦的名义已经解除了淮南王在淮南的军政大权,作为交换则把洛阳禁军的军权交给了司马允。司马允现在是中央禁军的中护军。

    中护军掌控禁军,如若司马允以掌控的禁军对抗司马伦,有准备之下还真是一个大问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孙秀虽然觉得事情不大,可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想办法解除中护军,才能逼迫司马允就范。
1...9091929394...1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