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德意志崛起之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有人问中立条约不是最多只能让战舰在中立港口停留3天吗?但是这3天时间在准备充足的情况下,也够换几门副炮和清洗一下锅炉的了。而且就俄国和英国的态度,现在几乎是冷战啊,俄国政府拍着胸脯表示,只要北洋愿意,在海参崴待一周也没事!

    反正必要的时候美因茨号挂一个德国国旗,7艘慕尼黑级装甲舰外形差不多一样,你知道来的船是德国船还是日本船?只要俄国和德国一口咬定在港口中停留的是德国船,你日本除了抗议还能如何?

    到此为止,整个计划算是严丝合缝了!也许有人问了,如果日本海军得到消息攻击哨船和补给船怎么办。毕竟按照国际法,为敌国运输物资的船舶是可以扣留的。但是国际法这东西对大国来说算个毛?英国人打布尔人的时候考虑过这东西吗?没有吧。俄国和德国现在就怕找不到茬收拾日本呢。

    德国海军高层决定了,提尔皮茨舰队一分为三,美因茨号卖给北洋,慕尼黑号继续环球航行,另外两艘巡洋舰则留在远东!日本你要是敢对德国船动手试试!德国人完全可以说这些货船是给德国远东舰队补给的!当然,更可能的是日本人认栽了,要是到这种程度,伊藤博文还是不知道回避的话,那就真是找死了!

    为了防备英国人再次以港口和补给为要挟,整个欧洲大陆的强国团结起来,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法国人这次在俄国人撮合下决定和自己的仇敌联手一次,你英国不是不让各国使用港口吗?没关系,法国港口也遍布全球!非洲那票就不说了,远东至少还有一个印度支那。

    有了法国的帮助,俄德舰队从欧洲出发即使绕过非洲也可以顺利的到达远东。先把补给和物资储备好,然后再闹事,而且俄国沙皇已经透露了一个意见,那就是,日本打赢这场战争后,绝对不能从清国分走一片土地!

    而得知这件事情后,鲁普雷希特不得不感慨,三国干涉还辽原来是这么来的啊!当俄德法三国舰队在日本东京湾外耀武扬威的时候,英国人能干啥?什么都干不了!同时得罪3个世界大国的事是绝对不能做的!这t就是阳谋!你都要接!

    当然,德国也会从这次行动中获得诸多超出,比如说在俄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和俄国人一样的权利比如说俄国人巨量的军事订单比如说满清在战争期间的军事订单等等。

    总之一句话,鲁普雷希特建议杨用霖在大战结束后,果断打破交。在海上有俄德船只提供帮助和补给,多好的条件啊!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第二更奉上~~~~~。




第77章 陆战也要掺和一下!
    鲁普雷希特在北洋并没有待多长时间,那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交给手下的小弟做就好了。海军方面就这样定了,强化北洋,把日本海军打惨点,然后战争结束后,三国干涉,让日本人把吃到嘴里的东西吐出来一部分。

    但是鲁普雷希特不满足光在海上鼓捣出点动静!甲午战争,不掺乎一下陆战怎么行?既然有俄国人提供贷款资金了,那么利用俄国人的钱,和日本打一场小规模的地面战来检验一下陆军新式装备的性能和德军目前的战斗力也是可以的。

    也许有人问了,如果因为这场战斗让英法俄这些国家看到了机枪速射炮和迫击炮的作用那怎么办?那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

    那鲁普雷希特只能说有这种想法的都是小白文看多了!机枪这东西在日俄战争中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战开始时,各**队都有一定量的机枪,德国人g08表现出色,英国人的威克斯表现同样很好。机枪这东西好用谁都知道。但是关键在于,你有钱装备吗?就毛子的工业,虽然开始机枪数量很多,但是最后他的军队机枪数量和德法相比是明显劣势的。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至于说英法吗?人家的机枪并不比德国少。即使开始少一点,凭英法的工业,补充上来也是问题不大。

    至于速射炮吗?鲁普雷希特巴不得法国英国和俄国直接掉进75级别速射炮的坑中无法自拔呢!历史上德国1战开始时为啥高歌猛进?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德国人用的是大口径榴弹炮!这东西威力和射程都在75速射炮之上,而且弹道更弯曲。我能打着你,你够不着我啊!所以1战中各种榴弹炮才是王道,法国人最后也开始改用榴弹炮了!

    鲁普雷希特想要通过这场战争让德国人意识到一支使用机枪速射炮武装起来的军队是多么的强大,没事的时候多给部队准备点火炮和机枪,这些东西1战都是用得上的!此外,也要让施利芬伯爵知道,这样一支部队的弹药消耗是多么巨大的!通过实战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对运输能力的估算是多么的可笑!

    马政是容克贵族立足的根本之一,这一点想要动摇难度太大,军方很难通过,毕竟普鲁士军队高层几乎都是容克贵族。但是至少,也要让这些人考虑一下使用一些其它的运输工具来弥补马匹的不足!比如说汽车和拖拉机。虽然1战用卡车来取代马匹是不可能的。

    毕竟2战的时候强大如德国陆军,马匹依然是主要运力之一,但是鲁普雷希特认为,如果能从开始提点一些的话,那么1战中德国的运输准备会好一些,至少能再往前推进一些吧?而东线的话,德军的后勤补给压力也会相对减少一些,如果1战爆发。鲁普雷希特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打垮俄国的,补给能力自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卡车这东西必须获得国家支持才能发展起来!

    名义已经想好了,就算雇佣军吧,别笑,这年代的雇佣军和志愿者可比后世美帝的那个什么黑水公司强多了!前者只能算是保安部队,和一些极端分子和反对派游击队打打了事。而这个时代有些雇佣军可是和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帝国动过手的!知道布尔战争吧?布尔人的部队中就有一支2000人的外国志愿者组成的部队,而后世西班牙内战中国际纵队更是大名鼎鼎!

    一支规模不大的雇佣军不会引起英国人的不满,或者说英国人知道了,还能如何?当然这支部队绝对不能和清军一起作战,这个年代的清国陆军绝大部分都是猪队友啊!而且你一支规模不大的部队和上万人甚至几万人的日本师团刚正面那不是找死吗?你要是帮助清国守港口或者城市什么的,那更是死定了!唯一的区别在于死之前能杀多少日本人!这种买卖鲁普雷希特是绝对不能做的!

    你给钱,帮你打日本人可以,但是怎么打,打哪要我说了算!挡在日军主力的进攻道路山那是迟早要被碾碎的。而且以清国悲催的后勤和保障体系来看,根本无法支持一支现代化的军队长时间作战。

    所以鲁普雷希特最终定下的方针就是在日军侧翼做一些动作。历史上日本陆军所做的不过是占领辽东半岛,然后配合海军进军山东半岛,拿下威海卫了事!这一次估计依然会这样,毕竟日本陆军也就7个主力师团,兵力有限。

    鲁普雷希特决定在身后狠狠的踢日本人的屁股。以奉天为前线基地,对日本军队发动机动作战,依靠速射炮和机枪的技术优势压制少量的日军,当遇上日军主力的时候,则选择撤退。

    想要在远东作战,俄国人是绝对绕不开的,就清国现在的效率和所谓的后勤补给方式,德国人要是依靠清国提供补给的话,那非要被坑死不可!而且所需要的弹药物资都需要从本土运输。这些东西的只能先运输到海参崴,然后再通过陆路运输到前线。而除了后勤之外,鲁普雷希特还需要一些骑兵用承担侦查任务。

    事情是很多的,更为关键的是鲁普雷希特对行军打仗这事只是理论上学到了一些而已,如果说海军方面现在的鲁普雷希特能算实战经验丰富的话,那么陆战完全就是要给菜鸟,不过没关系,德国陆军内部的大牛很多,比如说自己的叔叔!人家可是经历过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人物!组建这样一支部队,并且安排一个合适的军官团还是没问题的,至于外交工作直接交给德国政府就行了。

    鲁普雷希特需要做的只是提供一些意见。并且尽量让巴伐利亚人在部队中占据尽可能多的比例,任何一场战争对于军火商来说都是一个机遇,而现在的鲁普雷希特几乎可以说是军火起家!如果这次巴伐利亚军队能表现良好的话,那么巴伐利亚的武器装备外销成绩会好很多,而德国陆军恐怕也要考虑大量装备机枪迫击炮和自动步枪这些新式武器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风宇15白丁往来sk狼烟四起的打赏~~~。以及书友芭芭呜的评价票~~~。昨天的收藏很糟糕。各位书友能给力一些吗?如果今天的收藏能涨100以上的话,作者明天三更!!



第78章 蓝色军团
    既然,巴伐利亚王国对他们的军队如此自信,那么就让他们去吧,让我们看看这个南部的小兄弟这么多年到底折腾出什么东西。腓特烈三世看了一眼侍从送来的文件,就在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由巴伐利亚王国利奥波德亲王亲笔写的作战计划,就这样通过了,以至于让一些普鲁士军队的高层感到有些难以理解。在他们看了,国王的似乎有些过于看重南部天主教徒了。

    巴伐利亚搞出了不少新东西,但是这些东西是否好用我们说不准,所以,需要一场实战来检验一下,如果表现出色,那么普鲁士军队就可以立即开始换装,而如果表现不好,那么我们也避免了无谓的损失。总之,你可以把他当成一个试验品!陆军总参谋长瓦德西这样说道。

    德国陆军高层自然知道鲁普雷希特鼓捣出来的那些东西,他们认为速射炮机枪这些武器非常不错,但是对于迫击炮自动步枪则抱有怀疑态度,武器换装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加一个迫击炮都是对原有军队装备和供应体系的重大调整,在和平时期大家的军费都比较紧巴。高层必须核算新式武器装备的性价比问题!而最直观最有效的核算方法,自然是看实战中的表现!

    而巴伐利亚军队很适合当这只小白鼠!点出了军火商科技树的巴伐利亚王室对于新装备的更新换代可是相当积极的,首先巴伐利亚王室有钱了!其次,部队换装自产自销能让王室更有钱!有这么多好处为啥不干?当然以利奥波德亲王为首的巴伐利亚军队高层对这些新装备还是很满意的。抽出一支规模有限的部队一点问题都没有。

    最终德皇批准了巴伐利亚王国的请求,不过要求在部队中安插300人左右的普鲁士军官和士兵,作为战场观察员。至于剩下的部队构成完全交给巴伐利亚军方自行处理。准确的说是交给了利奥波德亲王!

    事实证明,利奥波德亲王最后能当上帝国元帅并且和兴登堡等人并列是绝对有真本事的,对于王国这次前所未有的远征,亲王的谋划还是很周全的!虽然不能直接指挥这支部队战斗,但是却恰到好处的平衡了部队火力和后勤补给之间的关系!

    这支被鲁普雷希特命名为蓝色军团的部队是巴伐利亚精锐的巴伐利亚王国卫队的前身!他们第一次出现在甲午战争中,随后又在非洲日俄战争和1战中打出了赫赫的声威!他们始终拥有最精锐的官兵,配备有最先进的武器,并且出现在战场上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部队人数不宜过多,要短小精悍!我们更多的是依靠技术和人员素质优势而不是靠人数!战斗部队规模最多1500人!速射炮数量在6门左右,80迫击炮数量最多8门。每门火炮至少要有1000发左右的备弹量!我们这次不是在本土作战,开战前的储备必须够用!机枪数量也不用太多,12挺,每一挺机枪至少备弹5万发!

    1500人的部队,我们最多可以凑出800名左右的一线步兵,这些步兵将有一半人员携带新式的半自动步枪,步枪手备弹量200发,携带量60发半自动步枪手每人携带的子弹量应该在150发以上!无法携带的将交给步枪手帮助携带。每一个战斗班再配一个掷弹筒,标配18发特种榴弹。

    总体来说,这支部队的火力配置已经十分强悍了,甚至有些超过了当时部队携带的能力了,比如说火炮,1战的时候,德国一个军4万多人,才配属了160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平均250个人才有1门火炮。

    虽然德军火炮中重炮数量偏多,但是同时要考虑远东作战的部队面对的后勤补给情况要比1战时欧洲德军困难多了!别的不说,当时清朝东北有几公里铁路?所有的物资补给都要从海参崴用马车拉过来!再考虑一下东北的道路情况,带6门速射炮几乎已经是部队的极限了。

    参考一下2战时期日本的山炮部队,一个4炮连大概是195名官兵和130匹马,那么6门炮大概需要300人和近200匹马!这就占到了部队人员的五分之一,而再加上迫击炮部队和机枪部队的编制,以及后勤单位,这1500人可能就没多少步兵。

    也许有人问了,一门火炮最多也就6匹马拉就行了,就算翻一倍也不过12匹马,怎么可能用那么多马?原有很简单,火炮这东西把拖曳的话,自然是6匹马可以带一门炮和一辆弹药车。但是你要考虑必要的时候要驮载啊!1吨多的炮拆一下分给8匹马。然后还有大量的弹药,根据日俄战争时日本炮兵随军弹药量大概每门火炮要配200发左右的炮弹!这要多少马?一辆速射炮的弹药车也不过70多发炮弹!除了正常的马匹之外还有备用马!

    如果一切都要德军承担承担的话,那这1500人就别打仗了,大部分人都转职成运输部队算了!而在这方面,充分显示了利奥波德亲王的协调能力!他将随军补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随部队的运输队,这部分直接由德**队负责。

    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流动补给单位,根据和俄国人达成的协议,这部分补给和从海参崴运到前线的补给是由俄国人负责的!并且他们将准备大量的马匹用来随时替换随军补给部队的马匹损失。

    和一般人理解不同的是,在1战前的战斗中,火炮和机枪火力只是其中一部分,要知道,1战刚开始时,一个德国师所拥有的机枪数量也不过28挺。在考虑悲催的补给环境,一分钟射速600发上下的机枪自然不能敞开了打,实际上利奥波德亲王准备12挺机枪中,有4挺是备用的!所以说,机枪火炮提供的火力虽然重要,但是距离统治战场还有一定距离。

    这时候单兵武器的火力就非常重要了,比如说半自动步枪和掷弹筒。巴伐利亚陆军虽然规模不算很大,但是凑出800只半自动步枪还是没问题的,但是这种东西毕竟比较复杂,虽然德国人自认为稳定性不错,但是跑到东北,万一在冬天的话,冰天雪地里要是出点事你说咋办?所以亲王要求半自动步枪和老式栓动步枪按照1比1的比例搭配。

    第二更奉上~~~,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



第79章 和俄国人的合作
    俄国政府必须提供500名骑兵和至少2000匹顿河马和300辆大车!并且负责蓝色团的粮食和消耗品补给,我们只能提供弹药和武器。剩下的一切军需品都要俄国方面承担!利奥波德亲王在给德国驻德国大使的信中这样写道。

    1500名巴伐利亚官兵加上300名普鲁士官兵组成这支部队的主力,但是单纯这些人并不够!他们缺乏侦查力量缺乏完善的后勤补给。鲁普雷希特对于清国后勤能力的不认同源于历史,而利奥波德亲王则是从骨子里不信任!

    巴伐利亚根本不可能在远东部署骑兵,先不说马匹运送上万公里有多困难,单纯的水土不服就足够让巴伐利亚的骑兵变成步兵了!俄国人好歹在远东也有些驻军,这些骑兵师俄国人应该提供的,也是必须提供的。

    至于2000匹重型载重马则是为了保证从海参崴到前线的物资物资运输。要知道,东北几乎没有铁路,从海参崴到前线的补给路程有好几百公里,2000匹马能保证就不错了,说不定还要再开战前在前线事先囤积一批物资!

    而很快,俄国人的回复非常干脆,表示无论是辅助兵力还是物资都可以按照德国方面的要求提供。毕竟限制日本对俄国的帮助最大,德国人是玩票加实验性质,出了将近2000的部队,俄国人作为主力,总要有更多的参战部队吧。

    虽然这时候的远东铁路还没有开工,虽然这个时候俄国人往远东运输补给走海路可能比走陆路更方便,但是俄国人依然可以在远东集中将近6000人的作战部队!而且这还是因为担心英国人的过激反应而刻意限制部队的数量,这些部队的战损可以随时补充,俄国人也想根据这次战斗来看看日本人的斤两!

    得知这个消息后的鲁普雷希特甚至在考虑,有8000俄德军队参战的情况下,甲午战争的陆上战斗到底会向什么方向发展!毕竟虽然理论上日本人有7个师团总攻十多万部队,但是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一个方向最多也就3万左右的部队,比如说鸭绿江之战中日本的部队也就3万多,一个军的规模。部队还分布在一个比较宽大的正面上。虽然清军非常茶几,但是也能牵制部分日军!这8000人的机动部队所能发挥的作用可是相当大的。

    鲁普雷希特试探性的询问自己的叔叔,俄国人这次是不是打算玩大一次,然后直接帮助清国打赢日本?要知道这6000部队仅仅是第一批,根据鲁普雷希特的记忆,当年俄国在三国干涉还辽的时候可是又往远东增加了将近3万的部队!日本人一方面要攻击清军,保持从朝鲜到辽东的补给线,另外一方面还要应对虎视眈眈的俄国人,这战斗不好打啊!

    你想多了!谁知自己的叔叔回话异常干脆:俄国人需要清国失败,同时也需要遏制日本的发展,所以日本一定可以在战场上打败清国。俄**队的目的只是消耗对手,让日本人面对俄国让步,仅此而已!

    而且从俄**队的水平上来看,我不认为如此数量稀少的俄军能够对日军造成致命威胁,俄国人的军队战斗力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他们的士兵麻木缺乏荣誉感,只是被动的服从。而指挥层腐朽无知,大量毫无能力的贵族军官充斥其中。而且俄国人准备的太晚了,他们空有强大的兵力,却缺乏足够的物资和武器!我有一种预感,当年的欧洲压路机和克里米亚战争时期的强悍俄军即将变成过去时!
1...2728293031...8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