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崛起之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你认为我是否应该担心?腓特烈三世皱着眉头反问道。
某些人是应该担心,但是担心的绝对不应该是普鲁士皇室,我们确实抢走了不少人的生意,其中以军工行业为最,比如说战舰装甲生产速射火炮机枪还有步枪无烟等等。好吧我承认,也让普鲁士皇室的收入相对减少了。
但是诚如您刚才所言,我们是国王,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在一个国家,无论是装甲火炮还是枪械,最终都用来让我们的军队更加强大!这方面的收益和那一点点经济上的损失那一边更重要您应该很清楚吧?你是德意志民族的皇帝,而不仅仅是普鲁士的王。
呵呵,可是现在巴伐利亚王室做的就是商人的事情,你说我应该站在皇帝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么你是否也应该以王位继承人的角度来思考这一切呢?腓特烈三世反问道。
从你我的地位上来看,现在的德国是最好的情况,皇家和国王们掌握一切,我们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帝国议会和王国议会虽然重要,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在我们手中,我们可以任免宰相或者解散议会。从权利上来讲,我们已经达到了极限!但是即使这样,我依然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为什么?腓特烈三世几乎是下意识的问道。
因为我们王国的经济命脉控制在那些工厂主和金融家手中!我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帮助这些家伙获得利益,因为他们可以提供我们军队需要的大炮和各种机械,因为他们可以开采矿产,为帝国的运转提供资金。帝国的钱袋子离不开。在经过上百年之后,我们会依赖他们,而他们则挥舞着金钱的武器控制我们!很多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在金钱的魔力下被扭曲。而君主作出的种种选择都能看到金钱的背影。而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又可以挑动国家和民族对抗。
这次的事情很简单。我们和克虏伯之间的竞争让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会选择!国之重器,性能优越者胜出,这是多么简单的事情啊。我想问一句,就因为巴伐利亚是一个邦国,我们影响了克虏伯的生意,所以普鲁士在默许甚至是支持克虏伯。人们都说德国的资本主义是在国家支持下的资本主义,但是我想说,德国的资本主义是资本家绑架了国家。难道德国是真的无法容纳两家火炮生产商吗?既然两家有竞争对德国更好,您为何不如此选择?
咱们还说克虏伯,当初我们研制出来速射炮后,是普鲁士政府要求我们共享技术的。而在日本向德国示好后,也是在德国政府的帮助下让克虏伯拿到了订单。而现在,又是在政府的默许下,克虏伯挑起了这次事端!您告诉我。这些事情中,德国政府扮演的什么角色?
呵呵。腓特烈三世苦笑道,鲁普雷希特说的是真的,而且其中的心结,德皇自然十分明白,一方面是克虏伯是普鲁士的公司,而在德国这个体系内,普鲁士和巴伐利亚还是有区别的。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清楚,更何况双方之间的摩擦本来就不少。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德国政府和皇室还真是像鲁普雷希特说的那样,不自觉的被金钱绑架了!
当然,这些话是绝对不能说出口的。世界上做违心的事情多了,国王亦不可肆意妄为!巴伐利亚分享速射炮的技术绝对不愿意,日本来德国订购军火,开始也是喜欢巴伐利亚的,结果在普鲁士政府的引导下去买克虏伯火炮了。这件事情更是让双方之间的关系变的有些微妙。而最终这次舰炮事件爆发后,巴伐利亚彻底忍不住了。直接一轮爆发。
而现在,更让德皇郁闷的事,克虏伯公司得到了好处,那些帮助克虏伯拿到订单和技术的官员和政府部门得到了好处,结果最后这个锅却让德国皇室来背!让腓特烈三世给资本家擦屁股!这n太郁闷了!要说腓特烈三世没有一点怨言,那是不可能的!这国家是他家的啊!
腓特烈三世不傻,这一系列事情如何取舍,任何一个有点头脑的人都清楚,但是诚如鲁普雷希特所言,德皇也不得不做一件件违心的事情。然后还要装出一副我多么聪明,这是战略,你们不懂的样子。当真是可恶至极!
感谢书友书友160428154200778贺拔紫昕梦逝天华bighill1982zsuz帅不起来的打赏~~~。求收藏~~~,求打赏~~~。
第138章 开诚布公2
至于您问我们巴伐利亚为何要做军火生意,我说是没钱逼的,您信吗?鲁普雷希特苦笑道。
四个邦国中,论军民生活水平的话,巴伐利亚是最差的。我们的财政收入虽然第二,但是那是靠国土面积支撑起来的,王国政府的财政情况还是很拮据的,巴伐利亚先天不足,缺乏煤矿和铁矿,甚至连土地都十分贫瘠。论大众货物的竞争,我们不但不如普鲁士,甚至连符腾堡和萨克森都比不上。而我们还要独立供养军队。
从帝国建立开始到1890年,普鲁士的财政收入增加了25倍,萨克森是2倍,而我们巴伐利亚财政收入才增加了05倍!普鲁士国内有太多的工业资本家了,普鲁士皇室可以采用入股和提供便利的办法获得额外的收入,但是我们不行,不要说和克虏伯莱茵金属毛瑟这些巨头相比了,我们甚至凑合的企业都找不出几家,我们是国王,我们必须给王国内的人民以及那些围绕在我们周围,向我们效忠的贵族找一条出路。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我们必须生产那些别人无法生产的东西才能获得利益,硬化装甲技术,巴伐利亚王国用了8年的时间!速射炮的研发我们用了5年!我们就是穷,被逼的没办法了!要是我们的技术不行,那没办法。但是谁要是和我们玩阴的,那么我们绝不退缩!
远东的事情刚刚结束,丰岛海战的时候,我差点连命都没了。随后在陆战中,您说让巴伐利亚上,我们说可以啊,然后以巴伐利亚军队为主体的蓝色军团也打出了帝国的声威。到最后,不但没什么好处,结果日本人来了,您直接把订单划拉给克虏伯了,这个也不合适吧?凭什么我们付出了那么多,让别人拿好处?您觉得这公平吗?最后鲁普雷希特又补充了一句。
鲁普雷希特话说道这个份上已经算摊牌了。鲁普雷希特隐藏的意思很明白,双方王族才是一家人,大家都是国王啊。自己赚钱那是因为巴伐利亚太穷了,你普鲁士王室帮助一个商人打压自己人是不对的。别和我说克虏伯是你们家的,真正遇上事了,出去拼命的不还是普鲁士和巴伐利亚军队?克虏伯顶个毛用?没有他们生产火炮,帝国就没火炮了?开什么玩笑?打破垄断之后,大家弄的更好!
于是这场会谈到了最后,腓特烈三世觉得自己越来越没理了,在外人看来,作为皇帝本来就可以不讲理的,老子和克虏伯关系好,那么海军部自然要把订单送给克虏伯。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对面坐着的不是自己的臣仆,而是一国的继承人!你不讲理不行啊,而要是讲理的话,自己似乎确实没啥道理。
这几年,普鲁士和巴伐利亚的关系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先是这位王子和自己儿子的私人关系,然后是巴伐利亚硬化装甲给帝国海军建设带来的助力和税收。如果这些不算啥的话,那么在远东战争中巴伐利亚愿意派遣军队可谓是空前的示好。
巴伐利亚原本就属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先不说主动派兵了,按照以前的脾气,就算普鲁士先让巴伐利亚去干这种事,人家都会推脱掉,毕竟普鲁士的军令权只有在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后才有用,你不和日本宣战,巴伐利亚根本不鸟你。后者就是不去,普鲁士也没啥办法。
按理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普鲁士应该满意了吧。毕竟巴伐利亚和以前相比释放了足够的善意。从大局上来说,普鲁士给巴伐利亚一些好处,然后换取对方的善意是很划算的买卖。当年双方关系不好的时候,普鲁士每年该给的钱不也一分不少吗?之所以闹出现在这个结果,腓特烈三世承认,根本原因还是所谓的王国问题。顶着德意志皇帝的王冠,却依然自觉不自觉的想着自己是普鲁士的国王,这种想法有的时候没错,但是想多了就出问题了。
不过鲁普雷希特似乎还觉得火烧的不够旺。如果德意志有一天遭到了沉重打击的话,您认为再国内政治当中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权柄以及岌岌可危的国王和贵族,还是那些始终握有真金白银的资本家?
从本质上来说,德国的政权体系更接近波旁王朝。而法国王朝统治的终结不就是因为钱的问题吗?那些资本家赚到足够多的钱之后,就必然会向国家其它领域渗透,他们用金钱开路,用利益拉拢。到最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本在我们周围的贵族被纷纷买通。他们之间的合作将最终动摇帝国的根基。然后别的国家还会纷纷支持这种行动,而我们这些国王最终会失去权柄。
先不说鲁普雷希特说的这些话从客观上来看到底对不对,但是绝对危言耸听令人深思,尤其是在做了一大堆铺垫之后——巴伐利亚为了帝国鞠躬尽瘁,结果德国政府为了让某个资本家拿到好处而引发了一系列无法预料的事情之后。德皇必须对这件事情重视起来,克虏伯不是缺了他就不能活,而一旦巴伐利亚闹出事来,德意志伤筋动骨都是轻的!
哎,自己确实好像被那些家伙绑架了啊。腓特烈三世心中这样想,但是绝对不能这样说。皇帝吗,还是要面子的。这事先记下来了,赶明再敲打一番。
这事就到此为止了,你们拿走属于你们的订单,其它事情给我老实一些,另外别和符腾堡和萨克森发什么错误信号。这样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最终老国王强调道。话已经说开了,这件事就这么算了,普鲁士和巴伐利亚先安静下来,另外两个王国就自然安静了。最近这些烦心事已经够多了。先这样吧。
对了,今天晚上有什么嘛?结束之前,老国王又多说了一句。
呃,今天晚上见一下奥匈帝国代表。鲁普雷希特随口说道。
嗯?!你什么意思!腓特烈三世眼睛一鼓,一种恐怖的气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
第二更奉上~~~,求打赏~~~,求收藏~~~。
第139章 水池太小了
我擦!要出事?!鲁普雷希特真想扇自己一巴掌,腓特烈三世刚说了不要巴伐利亚和另外两个王国串联,自己直接和奥匈帝国串联了,这性质更恶劣啊,前者不过是找麻烦,后者都可以说是叛国了!
是我和海因里希一起去见奥匈代表,这是您的安排啊,您不会不知道吧?奥匈代表团中有玛丽公主,那是我表姐啊!这个无论是公还是私都应该见一面啊。鲁普雷希特欲哭无泪。
这样啊。老皇帝想起来了,今天晚上海因里希亲王确实要和奥匈帝国的人见一面。毕竟玛丽公主来了,自己这边也要安排对等的人。皇太子出来没必要,那就安排一个实权亲王吧。而作为本家,人在柏林的鲁普雷希特王子确实应该见一面。再说了,巴伐利亚和奥匈有什么交易直接在慕尼黑或者维也纳谈多方便,没必要跑柏林来啊。
我只是陪陪我的表姐,真的。鲁普雷希特一脸真诚的说道。当然,如果能不陪的话就更好了,对于这位名义上比自己高的表姐,而且还是管的那么宽的表姐,自己是真的怕了。
奥德林侯爵,他的家族是哈布斯堡皇室可以信赖的朋友。他今天来这里想要和你谈一些事情。顺着公主殿下的指引,鲁普雷希特看到了这位正在人群中应酬的老侯爵。他在波西米亚有庞大的工厂,同时也有一些金融产业,但是最近过的有些不好,所以想要投靠我们。
为什么?鲁普雷希特有些好奇的问道。
很简单,奥匈帝国就这么大,市场是有限的。而且没有殖民地,想要投资扩大都没有门路,如果想要走向世界市场的话,无论是这些贵族本身的实力还是政府支持的力度都不能和其它国家竞争。这一点,帝国和巴伐利亚的情况有些接近,不过不幸的是,奥地利没有装甲和钻石。玛丽公主苦笑道。
呵呵。鲁普雷希特有些难堪的笑道,前者自然大家都知道,巴伐利亚硬化装甲举世闻名。至于后者吗?那自然是在纳米比亚开采的钻石矿。钻石矿已经大量出产钻石了,而有了原钻后自然要考虑加工和销售问题。玛丽公主作为鲁普雷希特的盟友,自然会分担一部分销售压力,同时获得一些利润。
好好珍惜这个朋友吧,他不是一个人,他代表了很多有类似思想的贵族,手中还有一些钱,或者一些权利,但是危机已经临近,他们需要为自己的未来找到一个出路。而如果你能提供这个出路的话,我们会成为很好的盟友。玛丽公主说完后就示意侍从可以安排见面了。
这是一个理工科侯爵,绝对的!当看到奥德林侯爵的做派之后,鲁普雷希特立马给眼前的人做了一个定性分析。简单的客套之后,这个哥们直接拿出来一部分文件,鲁普雷希特粗略的看了一下上面几乎是这位侯爵工厂中各种产品的质量和描述,其中不乏许多非常专业的东西,要问鲁普雷希特怎么知道的,原因很简单,这上面的内容和鲁普雷希特上辈子学的有关系。
大约胡扯了半个多小时,鲁普雷希特终于知道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奥德林侯爵绝对是那种把握了时代脉搏,并且勇于打拼,搞出了一番基业的那种,奥德林侯爵旗下的重化工和机械制造厂还是很给力的,斯柯达的不少设备都是出自侯爵的工厂,仅从技术和规模上来看,几乎是奥匈帝国的顶尖水平。
生在奥匈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幸运的是在遍地弱鸡的奥匈,以及依靠自己的权利,通过各种光明的或者黑暗的手段侯爵的工厂成功的渡过了发展的前期,成功的成为了奥匈帝国的工业巨头,但是在一个小池塘里称王称霸惯了的小鱼突然跳进来世界这个大湖中之后,立马就不适应了。
技术的问题还不严重,关键是市场资金支持和国家支持。德国工业为何在普法战争后发展迅速?不就是因为有50亿法郎的赔款和国家的大力扶持吗?俾斯麦当年在北洋订购定镇的时候能用不惜代价这个词。能在德国海运行业大扩张的时候指示国内企业从德国船厂订购。但是奥匈帝国不行!一方面是国家没那么大能量,另外一方面是国内扯皮太严重了!奥地利想搞的,匈牙利不一定想搞,而反之亦然!
所以奥匈的工业情况就是,虽然不乏亮点,但是总体来说乏善可陈,工业水平也就是比意大利强一些,技术上可能会比俄国好一些,但是总体规模没法比。而奥德林侯爵也确实很有眼光,虽然现在混的还算不错,但是也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准备下一步该怎么做了,不过悲催的是,侯爵很快发现,在奥匈帝国内部还真没有解决的办法,环境是这样,自己翻不出新花样来!
不过这几年巴伐利亚的变化引起了侯爵的关注,在1890年前还默默无闻的巴伐利亚王国突然开始发力!硬化装甲速射炮机枪迫击炮各种新式装备的出现不仅仅让巴伐利亚赚翻天了,同时也让老侯爵看到了机会!巴伐利亚皇家搞得都是高端产业,但是产业上游依然薄弱,大量的机械设备需要进口。所以侯爵在想自己能不能,嗯,通过关系卖出去一些。
这个价格有些偏高啊,好吧,准备的说是加上关税之后,你们和国内企业相比并没有优势。而且因为顺承问题,如果我们购买你的产品,需要重新培训员工,并且投产时间还会拖延。很不合算。鲁普雷希特满脸的不耐烦。
你就算拒绝,也给我留个面子啊!公主殿下不满意了,幽怨的看了鲁普雷希特一眼。而鲁普雷希特也心领神会特意补充了一句:不过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另外一种合作方式,比如说合资办厂如何?无论是资金还是销路都可以解决。
感谢书友施特默尔德的两次1888打赏~~~十分感谢~~~。感谢书友第一近卫坦克旅书友16042815420077899boy和其他书友的打赏~~~。求收藏~~~,求打赏~~~~~。
第140章 利益捆绑
就像布罗姆—福斯造船厂那样的合作方式吗?侯爵皱着眉头说道。随着巴伐利亚船舶设计局的异军突起,布罗姆—福斯造船厂的发展也成为了业内的奇迹,从一个原本只能算中上水平的船厂一跃成为了德国第一流船厂,而要论利润率和建造速度的话,恐怕已经是德国第一了。
这个合作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毕竟不是一个国家,双方之间的交流存在关税壁垒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巴伐利亚设厂,那么贵国到底能买多少东西?能否走出巴伐利亚进入更广阔的市场?我们的投资是否会获得足够的利益?而如果不设厂的话,那么情况和单纯的出售并没有什么不同。侯爵倒是想的很明白。
不,是一种更加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巴伐利亚还是奥地利在世界工业界的地位并不高,我们缺乏基础工业,而你们缺乏市场和资金支持。我们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有一定独立性但是却有共同利益的团体,我们不是垄断,我们做的没有垄断那么绝对,但是所涵盖的行业却非常广泛。另外,最重要的是,这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上的互助,同时也涉及其它方面。
作为一个熟知未来的鲁普雷希特,鲁普雷希特王子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国王,到底谁才是真正支持他的力量。从现在来看,德国的国王们几乎掌控了整个国家,但是实际上,在最后关头,无论是军队还是资本家都是靠不住的。贵族在1战中损失惨重,在无法挽回的情况下抛弃了国王,也抛弃了这个阶级。
简单的利益交换和特权根本拴不住人心,贵族们其实也是给国王打工的。即使到了俾斯麦这种位极人臣的顶尖贵族又能如何?国王不支持你,那么也只有黯然离职这一条路。不少人其实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当王国逝去的时候,其中一部分并不在意。因为凭借他们手中的权利和财力,完全可以在魏玛共和国中混的更好,比如说兴登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好在鲁普雷希特还记得当初学政治时的这条基本原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几乎都是围绕经济二字!先不说别的,至少这句话是绝对没错的。所以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的鲁普雷希特开始琢磨着怎么让更多的人拥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夯实帝国的根基。让更多的人与王国休戚与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