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德意志崛起之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想要学会怎么办?在战场上慢慢学习吧。而这也是德国陆军代表团的主要任务之一,在一次次演习甚至是实战中逐渐纠正美国陆军的一些错误。

    到了现在这一步,其实卡里普特已经可以打道回府了,卡尔斯少将会留下来负责下面的事情。在随后的几天中,卡里普特等人对美军的后勤补给装备研发以及动员体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在以此来分析美军未来十几年的陆军发展情况并且将以此作为未来对美军战斗力的评估依据。

    毕竟在未来,德意志帝国陆军需要考虑面对的敌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俄国一个是美国!至于英国人?呵呵,20年后的德国陆军还真不会把英国陆军那点体量放在眼中!

    而在离开前的几天,卡里普特大将还专门和卡尔斯少将就美军的陆军发展战略和德国陆军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对比。然而最终卡里普特大将得出了一个看似有些滑稽的结论:美国政府高层已经考虑了未来可能和德国人翻脸的情况,但是他们的陆军却对此一无所知。美国陆军旁观了整个一战,但是却只是在技术和战役层面上进行了研究,但是对战略层面上却缺乏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能和美国人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

    今天两更~~~!明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458章 未来
    ?美国的工业和财力让未来的美国陆军在绝大部分领域都拥有巨大的优势,至少在未来,我不认为我们的部队在后勤和部队机动性方面能超过美军。在随从确认了周围没有监听人员或者设备之后,卡尔斯少将说道。

    倒不是说他认为未来的德国工业拼不过美国,毕竟,未来的德国也是一个拥有150万平方公里土地,超过12亿以上的人口,以及上千万平方公里殖民地的大国了。工业上未必比美国差,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德国陆军需要保持巨大的编制来对付俄国,双方一线陆军规模都不是等级的,如果大家投入的产能和资金一样的话,那么装备水平肯定会有区别啊。

    美国人拥有超出我们现在预料的运输车辆配给。他们的部队拥有极高的机动性优势,在装备研发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步兵装备水平放到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流的。至于重炮之类,说实话,我认为世界各个强国在质量上不会存在太大的差距,这个时候数量以及重炮的机动能力就非常重要了。卡尔斯说道。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卡里普特大将说道。如果未来,我们和美国人交手的话,战场会在哪里?

    这个。真说不准,法国是不可能了,无论法国是否会再次成为我们的敌人,至少我们可以保证在美国陆军大规模抵达之前,我们就可以在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再次庆祝我们的胜利。

    英国似乎也不太可能,如果真到了我们的军队大规模登陆英伦三岛的时候,那么美国人的到来最多也就是送一群俘虏罢了,在距离帝国本土如此近的距离上,美国人不可能战胜我们的。甚至于在欧洲大陆上,美**队都没有机会,纵然我们让他们登陆,也依然会被我们轻松赶下海。卡尔斯少将毫不犹豫的说道,没办法,打赢一战后的同盟国底气实在是太足了。可以预见,在未来,帝国的国力和军力会有一个本质性的提升!

    所以,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未来我们同时和美英俄开战的话,美国人的预【31】设战场会在哪里?卡里普特饶有兴趣的说道。这个战场不能远离欧洲,因为如果太远的话,我们根本不用担心,也不会派遣军力。同时也不能离我们太近,否则的话,那美军等于找死。而且这个战场必须能对欧洲的距离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以便让我们不得不分兵对付。

    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要和美国陆军做过一场的话,那么极大的可能会是在北非的沙漠中,因为这里距离德奥本土比较远,而且我们的军力投送可能会受到政治上的限制,我们的军队展开会比较慢。其次,北非会对战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如果美国人一旦在这里站稳了脚跟,他们的陆基航空力量会严重威胁我们在地中海的航线,而你知道,地中海是我们的生命线,我们从非洲中东获得的相当一部分物资都必须通过地中海进入奥匈帝国,然后再进入德国境内。卡里普特大将说道。

    北非?可是无论是非洲西北部还是阿尔及利亚,这里都是法国或者西班牙的殖民地。您是说,如果未来开战的话,美国人可能会对中立国动手?卡尔斯少将有些惊讶的说道。

    完全有可能,实际上,在大战之前,我们也曾经担心比利时不能让我们的大军充分展开,而萌生了从荷兰经过的打算,只不过后来因为政治和经济的多方面原因,我们放弃了。保证了荷兰的中立。卡里普特大将说道。

    但是帝国海军应该完全可以对付美国人吧?我们怎么可能让美国人远涉重洋跑到欧洲来?卡尔斯少将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这个问题很难说,或者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法国的态度,如果法国配合我们,我们自然可以在法国西海岸和地中海地区部署我们的舰队。如果没有法国人的支持的话,那么我们的地中海舰队就只能以奥匈帝国的港口作为依托。当然,这并不是最麻烦的,我们最大的麻烦是因为英国的存在,德奥舰队是被割裂开的,我们的每一次舰队调动都必须绕过英国,而这一路上绝对会受到英国海军的阻挠,在我们彻底搞定英国舰队和陆基航空兵前,我们的舰队调动其实并不是那么流畅的。卡里普特大将说道。

    如果未来东线的问题是解决俄国,那么西线的终极问题就是解决在美国帮助下的英国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并没有让德国彻底解决欧洲问题,因为在西欧,英国依然死死的卡在了德国公海舰队自由进出大西洋的道路上。虽然德国获得了设得兰群岛以及冰岛的控制权。但是,在未来一旦美国部分舰队和大量的航空兵进入英国本土的话,那么这个依然会严重。舰队进出大西洋非常不方便,

    德国舰队不可能把全部主力都排到地中海,战时舰队绕行丹麦海峡这种事依然会发生!所以,在卡里普特看来,未来西欧的战争核心就在于英国,英国屈服了,那么美国人也只能诚然现实然后认输。毕竟没有英国这个踏板,美国再强大的国力也没法使劲。而在英国倒台之前,因为同盟国舰队的调动问题,美国人在北非搞出一些事情来还是有可能的。毕竟,在北非交战的话,如果当时德国还没有搞定西班牙和法国政府的话,那么这里就处于德国航空兵的作战范围之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德奥地中海舰队了。而这个时候,这支分舰队需要面对的就是半个美国舰队了。

    至于说美国人要这样部署的话成本和安全问题怎么办?这个对于美国来说同样是没办法的事情,英国本土方面的决战是看海军和空军,陆军就是打酱油。除非美国陆军不针对德国发动大规模战役,否则也只能在北非搞些事情。美国人必须不计成本的去搞,因为如果单纯让俄国面对德奥陆军主力的话,那么俄国人打出gg只是时间问题!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459章 未来的钢铁洪流 1
    所以说,至少在现在的卡里普特看来,未来德美两国能爆发大规模地面战的也只有非洲西北部地区了。至于说印度洋方向?整个西印度洋几乎就是同盟国的内海了,美国人想要过去也不容易啊。

    在我看来,美国人的硬件虽然很不错,至少在炮兵后勤步兵装备以及通讯方面在未来肯定处于一流的水平。但是总感觉他们的陆军战略战术却非常的落后,在未来,装甲部队和装甲步兵将是陆军的核心,他们将是进攻的发动机,是机动防御的骨干。但是在我看来,美国陆军的装甲部队研发依然是围绕步兵展开的,不仅仅是现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国陆军的似乎就没有考虑过对付坦克!他们未来的坦克大部分装备的都是榴弹炮,而不是加农炮。卡里普特说道。

    德国陆军开始研发的时候对坦克和突击炮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的,比如说最早的蟋蟀式坦克,上面的40机关炮其实主要是为了掩护步兵作战,算是低配版战车,而胡峰式突击炮兼容了反装甲和对付掩体的任务。没办法,你不能指望在1战前搞出一个性能还算可以的,装有旋转式炮塔和75加农炮的战车。

    然后到了狼式坦克的时候,其主要任务还是为了对付坦克而生,否则,75加农炮完全可以换成88榴弹炮,前者弹头重量7公斤上下,后者的弹头重量10kg,如果是榴弹的话,肯定是后者更好,而且火炮重量说不定更低。而狼式坦克在随后的战场上也证明了它的价值,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以及西线,把英法联军的坦克打的七零八落。

    如果说1战中德国装甲部队还处于萌芽状态的话,那么在未来的装甲部队发展计划中,德**方对坦克突击炮以及坦克歼击车做了非常明确的界定和划分,并且为不同的装甲单位制定了特定的任务。

    坦克自然分成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中型坦克的设计要求突出在一个性价比上,它首先要便于生产,拥有可以摧毁对方绝大部分坦克的火力以及在一定距离上有效抵挡对方等级别坦克火力的正面装甲。火炮配属以中等口径的加农炮为主,开始的时候可以使用后世德国人的75l48火炮。到了战争中后期,如果压力大可以换装类似17磅炮这种级别的火炮。毕竟英国人可以在谢尔曼上装上17磅炮,德国人为什么不可以?

    至于说重型坦克自然就是要针对所有对方出现的以及可能出现的目标了,必须保证正面可以在较近距离上挡住对方95以上的火力。侧面可以借助角度免疫对方中型坦克的攻击。而重型坦克本身拥有的火力足以击毁对方最强的坦克!重型坦克数量不会很多,但是却是进攻的矛头,用于撕开对方严密设防的防线,同时在大规模坦克战中发挥支柱作用。

    实际上,以2战的攻防水平,造出一款正面够硬的坦克并不难,最难的是两侧也要一定的防御能力。德国人的做法是用吨位换防御,俄国人的做法则是拼角度。以空间换防御。结果最终出来的结果就是德国人造出了70多吨的虎王,大而无当。俄国人最终搞出来is2坦克,数据很不错,但是细节问题不少,比如说超大的d25t火炮炮塔导致的力矩过大旋转缓慢,以及才28发的备弹量。

    而美国人在重型坦克上的脑洞比较奇特,在潘兴坦克上美国人搞出来的结果就是重点防御。侧面前部是3寸级别的垂直装甲,后面就脆了,总体来说潘兴坦克算是一款非常不错的量产版坦克。以美国强大的技术和工业实力,90l50火炮性能不错,正面防御也算中规中矩。很适合量产。但是在侧面防御的问题上,潘兴因为重量问题还是不合格的,而且在这个位面,90l50火炮的威力未必够用!

    至于火力方面?以历史上来看,德国人是在长径比上一条路走到黑,最终搞出了88l71和75l70这种钓鱼竿火炮。火炮制作难度大,而且在面对大倾角装甲时效果不好。而俄国人呢,最终选择的是122的d25t和100的d10t。总体来说d25t面对大倾角装甲会好一些,但是因为采用分装弹,而且弹重过大,所以射速很成问题。120以上的火炮不是不能装在装甲车辆上,但是前提是你的内部操作空间大一些,能保持一个说得过去的射速。而d10t就比较均衡了,较高的穿深加上合适的射速。当然,如果能再加上美帝的穿甲弹技术就更好了。

    至于说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历史上德国人虽然也区分了这两种武器,但是彼此之间经常混用的事情非常多,比如说三号突击炮。这东西同时装备过75榴弹炮105榴弹炮以及l43和l48两种口径的75加农炮,打坦克更是经常的事情。那之所以三号突击炮被称为突击炮,是因为他们一般是当炮兵编制存在的,用于支援步兵作战。

    其实开始的时候三号突击炮是真正的突击炮,使用的是短管75火炮,或者德国人发现这个底盘不错,同时反坦克压力有些大,所以救出现了三号g型突击炮,使用了75l48火炮,同时也有感觉75榴弹炮威力不够的,所以出来了装备105榴弹炮的f型三号突击炮!

    当然,以三号突击炮的底盘强行上105榴弹炮之后在备弹量方面多少也有些勉强,使用105榴弹炮的三号突击炮似乎只有30发的备弹量。

    至于说装甲防护?突击炮的防御力未必差,而坦克歼击车的防御也未必强,比如说,三号突击炮后期比四号坦克要好,而作为坦克歼击车呢?诸如黑豹猎虎之类的自然要强一些。但是也有犀牛这种敞篷几乎没有防御力的车辆。

    今天三更~~~!祝各位书友元旦快乐~~~!新的一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明天继续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2460章 未来的钢铁洪流 2
    至于历史上苏联人呢?说实话苏联人的态度是比较实用主义的,基本上没有所谓的突击炮或者坦克歼击车的概念,后世军事网络上有一种说法是isu代表的是坦克歼击车,su代表的是突击炮,实际上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解。所谓的isu的苏联字母开头是ncy。意思是使用斯大林坦克底盘生产的自行火炮,比如说大家知道isu122和isu152都是如此,而所谓的su的苏联字母标识是cy,意思是自行火炮。比如说大家都知道su100su122和su85什么的。

    其实想要戳穿这个错误理解很容易,比如说su100是用的是d10t火炮,这明显是反坦克用的,而isu152使用的l20明显是榴弹炮,他不可能是专用反坦克的啊!而且最显著的问题是isu152和su152的主炮是一款!那么好了,问题来了,怎么可能使用同一款火炮的两种车辆分别被称为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呢?所以,正确的解释只能是isu是使用斯大林坦克底盘的自行火炮,仅此而已!俄国人开始压根就没有考虑专门的区分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

    但是实际上,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还是要区分的,原因很简单,性价比问题,突击炮主要用于步兵支援作战,同时兼顾反坦克任务,所以,它的防御力要求不用太高,同时火炮应该倾向于更大口径的榴弹炮,比如说三号突击炮就有使用105榴弹炮的版本。至于说原因吗?一方面是加农炮造价更高,重量更大,另外一方面是一发105榴弹炮的炮弹重量等于两发75榴弹。

    而且同时因为突击炮一般不用承担专业反装甲任务,所以装甲防御可以适当的削弱一些,这样一来,使用了较轻装甲和榴弹炮的突击炮整体重量会降低,从而让生产成本降下来。其本质就是有一定防御力的,可以伴随步兵前进的直瞄自行火炮。在杀伤步兵和摧毁一般掩体的时候比同级别的坦克歼击车或者坦克更加高效。而且备弹量和成本更有优势!至于说,万一遇上敌军坦克怎么办?那只能用破甲弹凑合一下了呗,反正105口径起跳的火炮,使用破甲弹威力也不至于过于悲催。

    所以说,总体来说,用于对付步兵和掩体的突击炮成本和重量不应该过高,低档的类似三号突击炮,高档一些的可以类比su122和su152。

    至于说坦克歼击车吗?这个同样要分档次的,最低档的可以类比历史上的追猎者。这种车辆重量够小,造价够低廉,火力也将将够用。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获得了较强的正面防御能力。再加上低矮的外形,让这款坦克歼击车在面对绝大部分敌军坦克突击的时候都有一定的优势。

    至于说类似2战苏联的su76和德国人的犀牛坦克歼击车。鲁普雷希特是不欣赏的,因为这东西几乎就是一个凑合的底盘上面加上一个敞篷战斗部。防御力太次了。所谓手持利刃身无片甲就是说的这种东西。虽然可能会有成本优势,但是一炮挂,甚至弹片都能摧毁那就让这种所谓的成本优势大打折扣了。比如说对面的t3485一发炮弹命中,追猎者有大概率生还,而敞篷车几乎就是必挂了。

    而要高档一些的坦克歼击车,则是类似猎豹之类的了,至于说2战中坦克歼击车存在必要性很容易就在于,同等底盘情况下,坦克歼击车一般可以拥有比坦克更强的直面战斗力,比如说更强的火力,或者更大的备弹量什么的。

    比如说说历史上的猎豹坦克歼击车,在和豹子差不多的重量下,火炮提高到了88l71。远超豹式坦克的75l70。而四号坦克坦克歼击车也使用了75l70火炮,比四号坦克上的75l48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而这个位面呢,德国人依然会制造重型坦克歼击车以便对付对方在历史上出现的,以及在历史上没出现但是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存在!比如说俄国人的is2is3和is4。以及美国人的26以及各种变种车。这个世界已经被穿越者扰乱了原来的轨迹,后面发展情况如何,谁知道呢?所以必须早作安排!

    当然,88l71这种对付大倾角装甲一般的火炮是不能再用了,威力和超长的生产工时让这款火炮显得非常鸡肋。105甚至更大口径的火炮才是这款坦克歼击车需要装备的。当然,重量必须严格限制,可以到50吨,但是绝对不能出现类似虎王和猎虎这种吨位的存在!

    那么好了,到现在,也许有人说了,未来德国陆军搞这些东西效果好吗?历史上苏联可是t34做支柱,美国人是谢尔曼做支柱,不是最终还是推掉了德国人的老虎豹子?数量和生产性压到一切啊。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鲁普雷希特只能说,在2战中进攻型装甲单位的主力确实是中型坦克。这一点没错。这就好比吃饭时的主食一样,没这东西吃不饱,打那是同样坦克突击炮和坦克歼击车也是不能少的,这就是各种饭菜。而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俄国人有一点选择的不错,那就是,他们的中型坦克底盘是选择30吨级别的!而德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失误,德国人选择的是20+吨的!

    而这个吨位就很尴尬了,太小而无法保证坦克有足够的性能,而随后在各种刺激下,德国人放弃了原来的30吨级别坦克研究方案,为了追求性能搞出来一个虎式坦克,然而太重太难生产了!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1...789790791792793...8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