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崛起之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而对于现在的登陆部队呢想要撤回去那是不可能的。条件不允许,美军也不允许自己第一波登陆就这样失败了。那么好了,不能撤退,那就只能强攻!在一次用战列舰的火力引爆雷场同时压制日军的榴弹炮,然后装甲部队和步兵强行冲击日军防线。
只要步兵能占领一段日军的阵地,那么就不用过于担心日军的超远程火炮了,因为毕竟这是日本人,不是在西线,日本人没有那么多的远程火炮和炮弹可以覆盖每一寸土地。步兵利用日军的堑壕稳住阵脚,然后发扬己方步兵火力优势继续前进,至于坦克吗这东西就先留在滩头找隐蔽所吧,反正坦克比较皮实,除非直接被命中,否则不会
第2510章 染血的海岸 6
“还好,核心车体没有问题,不过外面的裙带板已经被毁了七七八八了,负重轮完蛋了3个,左边两个,右边一个,还能凑合。”巴顿有些郁闷的说道。
“另外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现在我能直接指挥的部队就只剩下一个排了。几乎全部的t1坦克都完蛋了,它们的侧面甚至连步兵炮都扛不住。”巴顿透过车长指挥塔看着外面留在沙滩上的那一个个t1坦克的残骸不由的长叹一声,这就是战争,那些几分钟前还活蹦乱跳的同僚就这样成为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他们中有的人甚至还不曾杀死一名敌人!
一共17辆坦克,在登陆的时候损失了6辆,在刚才的交战中又被摧毁了5辆,现在只剩下6辆了,不过好在,战斗力还有一半,因为,从刚才猛烈的炮击中生还的6辆坦克中,5辆都是狼式坦克!虽然美国人的进攻非常的不顺利,但是狼式坦克依然在遥远的太平洋打下了自己的赫赫声威!
“该死的,我原以为来到了太平洋,就不用看到那些令人生畏的家伙了。”一名英**官看着已经撤出了日军平射炮有效射程之外的狼式坦克之后,有些遗憾的说道。
老实说,在英国陆军的调教下,日本陆军对反装甲作战还是很重视的,虽然,日本人不可能像英法联军那样,在一个支持点部署十几门15磅炮或者75mm速射炮来反坦克,但是他们还是竭尽全力强化自己的反坦克火力。
现在的日军中不但有正规生产的各种平射火炮,还有从老式战舰上拆下来的大量的速射炮。一部分来自日本海军,大部分来自英国人在远东的存货……。但是受限于国内产能,日本陆军的反装甲能力按照欧洲一线强国的标准来看还是相距甚远。没办法,打到后期,法国人把大量的105mm加农炮都拉到前线上作为反坦克武器了,而这种级别的火炮在日军中那可是师团级才可能装备的,每个师团都把这些火炮看成宝贝,怎么可能扔到一线作为消耗品
所以日军竭尽全力的增强基层平射火力,好在根据情报,美国人的t1坦克属于铁头豆腐腰,(好吧,所谓的铁头也就是正面抵御6磅炮的标准。)侧面非常单薄,所以日军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搞出了92式步兵炮,其实这种火炮论投射量和性能来说不如正常迫击炮,但是关键是人家能直射啊!虽然炮弹初速不高,虽然穿甲能力不够,但是打美国坦克的侧面是肯定够了啊!
于是,在刚才的战斗中,猝然进入日军阵地的美军坦克损失惨重,6磅炮甚至是步兵炮都可以在侧面轻易洞穿t1坦克的装甲。而经历了欧洲战火淬炼的狼式坦克则表示哥当年在欧洲,和法国战防炮谈笑风生,这点损失算得了什么,于是,只要反应够快,运气不是特别糟糕的狼式坦克都成功退了下来,而留在战场上的几乎都是美国自产的t1坦克。
就在这个时候,坦克外壳上传来了敲击的声音。
“中校先生,我们需要您的坦克支援。”已经成为代理连长的霍曼看着从炮塔中钻出的巴顿说道。
 
第2508章 染血的海岸 4
当然,在质量上则差的很远,毕竟到了大战末期,德国陆军一线装甲部队已经普遍换装狼式坦克、犀牛自行火炮,和大战最初留下的胡峰突击炮一起构成了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而美国人的装甲部队则是狼式坦克加t1坦克,后者虽然也有一门75mm榴弹炮,但是防御实在差劲一些!按照德军的标准定位和犀牛自走炮差不多,但是却没有犀牛犀利的105mm炮!
按照德军的标准,一个完整的装甲攻击群应该有坦克担任正面突破任务,突击炮或者自行加农炮在中间担任火力支援,自行榴弹炮或者大口径臼炮在最后面压阵,作为曲射火力或者用于摧毁坚固的支撑点。德国因为战时工业能力有限,所以强化了装甲部队的战斗力,对于步兵就要差一些,缺乏可以伴随坦克突击的装甲输送车。
而美国人恰恰相反,他们强化了步兵的机动性,但是装甲矛头却没有锻造的足够锋利。如果是打运动战,无疑,美国人倾向于机动性的选择占优,但是在打攻坚战的时候,这种强调机动性,弱化火力的配置方式就很成问题了,毕竟坦克炮只能解决一部分目标,否则的话,西线双方军队装备那么多重炮干嘛
“老大您觉得我们的东西靠谱吗”当巴顿回到自己的战车上之后,驾驶员问道。
“当然,我们拥有最好的坦克,并且在战场上已经证明了它的强大。”巴顿回答的十分干脆。
“也是,至少我们的坐车是坚固的、可靠的。至于后面的脆皮就难说了,听说法国人的13.4mm哈奇开斯大口径机枪都可以打穿t1坦克的侧面”驾驶员问道。
“普通子弹在200码之外应该是打不穿的,但是如果有钨芯弹的话那就不好说了。老实说,如果可以的话,我宁可要全套德国装备。至少待在里面感觉十分的安心。”巴顿实话实说。
平底登陆舰在前海地区航行的非常平稳,几分钟之后,登陆舱中响起了准备冲滩的通报声,这意味着最多5分钟之后,登陆舰即将冲滩,然后打开舱门释放坦克,在这最后一段时间里,巴顿和它的车组人员再一次检查了车体内部的设备以及电报装置。
咣当!伴随着一阵晃动,巴顿能明确的感觉到船体和海滩的碰撞声,随后最前部的舱门霍然洞开,第一辆狼式坦克顺着踏板直接开到了沙滩上,然后是第二辆、第三辆!巴顿的坦克是第四辆。
“按照楔形队形展开!重型坦克在中间,轻型坦克在两翼。进入战斗后自由攻击,不要前进,轻型坦克不能超越重型坦克的位置!”在冲出舱门之前,巴顿再次扯着大嗓门向同僚们通报战场纪律。
“嗡!”伴随着柴油机由怠速状态转入全速状态,狼式坦克咆哮着冲出了船舱,在一阵颠簸之后,巴顿终于从位于炮塔顶部的车长指挥塔中看到了硝烟弥漫的登陆场。
“坦克前进,越过前面的沙墙!我们需要一个宽阔的射界!”巴顿一边指挥自己的坦克向前冲锋,一边用位于车尾的信号灯打出
第2515章 失去的机会 1
“如果阁下想快速结束战争的话,也不是没有办法,但是我们可能要承受一定的风险。”苏雄自然明白西姆斯的意思。于是,他想把之前他和雷德尔讨论的解决办法告诉美国人,看看他们的态度。
“日本人航空力量的支柱其实是在新不列颠岛,大量的日本飞机从几内亚飞往不列颠岛,然后在这里休整整备,最后再前往战场。新爱尔兰岛上的机场不过是一个前进基地而已,新不列颠岛上的大型航空基地才是日军航空力量的中枢。那么好了,现在问题来了,我们为何不把这个中枢拔掉呢”苏雄说道。
“我们的舰载机够不着新不列颠岛的机场。”西姆斯说道。
“没关系,我们的舰炮可以够到。”说完,苏雄几步来到了巨大的海图前说道:“因为日军为了补给方便,他们的航空基地大部分靠近海边,港口旁边就是机场,而且缺乏足够的防御设施。如果我们利用夜幕的掩护,以舰队最高航速发动突击的话,那么算上些许白天的时间,我们至少有8个小时可以赶路,随后发动进攻,随后再撤出战场,期间,我们需要两艘航空母舰为舰队撑空保护伞。但是我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一次进攻,就可以轻松的干掉一个机场。”
“您的勇气和谋略值得赞赏,但是,您好像忽略了日本舰队,能够执行这种快速突进任务的战列舰只有4艘,而日军有12艘快速战列舰以及大量的辅助战舰,他们肯定会设置警戒线,而一旦被发现,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虎口拔牙!”本森想了想说道。
“所以,我们要夜间行动。”苏雄说道,“日本海军在新不列颠岛一共有6个机场位于近海,而日本海军的主锚地在新不列颠岛的西面,我们从东面走,本身就和日本舰队有较远的距离,只要我们行动足够快,并且把打击目标限定在新不列颠岛东部的机场上,那么我们情况还是比较安全的。”苏雄说道。
虽然之前苏雄提出过在日军疲惫之后再发动主动攻击,但是现在美德两军的情况比预计的糟糕一些,如果不想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的话,那么就必须主动出手打破僵局,这当然要面对一定风险,但是总比未来一直陷入被动要强的多。
苏雄心中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时间表,因为远洋执行任务,并且缺乏可靠的保养,美国海军肯定会先陷入疲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力量的对比是向着不利于美军的方向发展的,而这种情况要是到了一定程度,日本海军肯定会主动发起进攻,到这个时候,负责夜战的德国舰队就更没机会主动出击了。而如果德国舰队无法主动出击了,那么整个美国海军都丧失了主动出击的能力。到时候,日本人要是再把破交作战搞起来的话,那么美德联军会更加被动。
而且,苏雄隐隐感觉,如果美日军想要发动进攻的话,他们的攻击方向很有可能是选择从新爱尔兰岛的西面,而不是东面!原因很简单,从战略上来说,从东面进入登陆场海域是最近
第2517章 航空三巨头 1
就在太平洋上烽火连天的时候,在遥远的巴伐利亚王宫中,鲁普雷希特王储正在忙着另外一件事情,就在几天前,王储以自己的名义向着德意志帝国内部的各大飞机制造商发出了邀请函,邀请函的内容是畅谈未来的航空业发展,形式上属于非正式的研讨会性质,但是无论是举办者,还是被邀请者无疑都非常重视,因为除了鲁普雷希特为代表的巴伐利亚王国之外,已经升任奥匈帝国交通部部长的埃斯特哈齐亲王也参与了,这场会议由一个帝国和一个王国作为背景,那么谁又能小视呢
所以,在这次会议正式召开之前,受邀请的德国三家著名的飞机制造厂的总裁就提前赶到了慕尼黑,并且准备和巴伐利亚航空局技术顾问恩斯特.海因里希.亨克尔进行了交流。而在和官方联络之前,这些大名鼎鼎的航空巨头们首先进行了一次内部的闭门磋商。
“抱歉,两位,让你们久等了。”伴随着厚重的橡木门被打开,容克飞机制造厂的创始人,德国航空工业的先驱者,曾经担任著名的齐柏林伯爵技术顾问,并且建立了德国第一个风洞的胡戈.容克斯出现在了门口,而此时,在会议室中,福克公司的创始人安东尼.福克,以及道尼尔公司的创始人克劳德.道尼尔已经等候多时了,对于后面两位来说,出生于1859年的胡戈.容克斯是不折不扣的前辈,而他设计建造的德国第一个风洞也造福了另外两家公司。
当然,还有一点,容克斯比两个人更nb的是,人家不光是飞机制造厂的厂长,还是发动机制造厂的厂长!容克斯发动机制造公司生产的jumo系列发动机是德国三大发动机之一,另外两家分别为戴姆勒公司的db系列发动机,以及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的bmw系列发动机!
“现在还没有到约定的时间,您不用表示歉意。”克劳德.道尼尔笑着说道。
“各位可以先看看这个,这是巴伐利亚方面给我们提供的会议备忘录,这一次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未来的民用航空业,覆盖范围为客机、货运飞机、水上飞机。当然,其中也肯定会涉及军用运输机的内容。”容克斯说道。
“民用大型飞机吗这个是两位擅长的地方,容克斯公司生产过运输机,而道尼尔公司擅长水上飞机,而我的福克公司不过是一个生产单发战斗机的小公司而已,而且我的身份有些难堪。”安东尼.福克苦笑道。
从专业对口的角度来说,容克斯公司和道尼尔公司至少生产过双发飞机,而且在大战期间,这两架飞机制造厂还生产过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设计过的诸多飞机,可以说是经验丰富,而且这两个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
而安东尼.福克呢他是荷兰人,虽然在战争中帮助过德国生产战斗机,但是因为荷兰人的身份让德国人有些顾忌。并且发生过德国政府要求福克改国籍的事情,不过后来随着日本对荷属东印度的侵略,造成了德国和荷兰的进一步接近,这件事情才作罢,但是不管如何,在航空领域,福克的身份确实有些尴尬。
&n
第2518章 航空三巨头 2
“福克先生,类似这种话您在我们这里说说就好,我们可以当成一句玩笑,在德国,至少在南德意志以及奥匈帝国,国王们是讨厌商业垄断的,更讨厌所谓的地下利益划分,作为国王,他们在国内问题上的利益和我们是有分歧的,我们是要赚更多的钱,而他们要的是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好的产品。”胡戈.容克斯十分严肃的说道。
他还记得当初他自己开办发动机制造厂的时候获得来自巴伐利亚政府的第一笔贷款的时候,鲁普雷希特对他说的话:“容克斯先生,我之所以支持你,只是因为你的才智和能力足以为德国航空工业打开新的纪元,虽然金钱对于我来说很重要,但是充分的竞争以及由此产生的产品更重要,我由衷的希望有一天,贵公司设计的发动机能够在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中生产。但是我同时也需要提醒一下阁下,这种待遇不光是给你的,是给所有有能力有志向的人,如果有一天当容克斯公司的行为让我失望了,那么这种待遇也将终止,我对你的要求只有两点,那就是非垄断的竞争以及优良的产品!”
胡戈.容克斯可是从飞艇时代就已经闻名的航空业大拿了,当飞机制造业兴起的时候,容克斯也准备建立自己的飞机场,然而可惜的是,他虽然在技术上颇有些水平,但是奈何囊中羞涩,而且当时的环境也非常不友好,在发动机方面,戴姆勒奔驰和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比他起步更早,有更完善的技术团队,而且还有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年代可不是广凭技术就可以开工厂的。
而且不说位于符腾堡王国的戴姆勒奔驰,也不说巴伐利亚本土的地头蛇,就连在普鲁士,德皇成立的普鲁士飞机制造厂也是有相当雄厚的实力的,在这三座大山面前,胡戈.容克斯可是非常难的,纵然开办了工厂,他也没有能力竞争过这3家已经成了规模的公司,所以,如果意志不那么坚定的话,恐怕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去给别人当技术人员了。
然而容克斯这人头比较铁,没有资金怎么办自己想办法借贷啊。然而最终他没想到,获得的最大一笔借贷资金居然是来自巴伐利亚王室的,而且这笔自己不附带任何限制条件!而胡戈.容克斯在获得了这笔贷款之后,也确实打开了局面,比如说德**方使用的侦察机以及海军使用的鱼雷机、攻击机就是容克斯飞机制造厂生产的ju5系列飞机,而ju摸系列发动机更是成为了德国三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
而对于王储殿下曾经提供过的帮助,胡戈.容克斯是非常尊敬的。而到了现在他这个程度,其实单纯的经济上利益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他更看重的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所以,当福克试探性的提出了大家要么分配一下市场的想法之后,容克斯直接给予了警告!这不仅仅是因为福克的想法犯了王储的忌讳,更因为他本人也不喜欢这样!
“说实话,我很难理解作为一个商人不以赚钱为主要目标,我也有些理解为
第2519章 航空三巨头 3
“亨克尔先生给我们提出的补助方法是这样的,第一种,自然就是给航空公司补贴,以便让他们可以购买我们的飞机进行运营。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拿下订单。第二种方式就是提供补助,然后当某一款飞机中标之后,我们每卖出一架飞机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额外补偿。第三种办法就是将飞机的设计和生产分离开来,由政府直接下达订单要求,然后让各个飞机设计院来负责设计,其中需要的材料和资金由政府提供,如果未来中标的话,设计院可以按照协议获得一定的抽成。基本上就是这样了。”容克斯说道。
“我不喜欢第一点,我们没有必要让航空公司再在中间抽一次利益,政府愿意补贴航空公司那是那么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单独的资金补助,从我个人的公司角度出发,我之前生产的是战斗机,而战争结束之后,战斗机的需求量大减,我的公司已经处于销售低谷,而如果让我自己掏钱走完飞机的研发、实验和生产的全流程,这个压力有些大,而且一旦我们失败了,那就是灾难性的,也许一次失败就足够让我的公司万劫不复了。”安东尼.福克说道。
和道尼尔以及容克斯不一样,福克公司是混的最糟糕的,因为他的经营范围实在是狭窄,就是单发战斗机,而且和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的j6系列战斗机高度重叠,之前,普鲁士为了保证有自己的战斗机企业,所以有福克公司的订单,但是现在,战争结束了,再有大量存货的情况下,订单数量肯定少,所以福克公司的资金流是比较困难的,让他直接进入一个全新领域参与竞争,而且要完全自掏腰包,这个难度有些大。
“我认为第二种方法比较好,研发过程的风险有政府提供的贷款作为保证,而一旦中标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拿到财政补贴,没有第三方经手,我们的利益也是最大的,整个过程非常平滑,要是我的话,我就选择第二种。”福克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