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崛起之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这就不好办了。卡里普特说道,最终布勒军队中成功撤回莱迪史密斯的人数至少有4000人左右。再加上这支炮兵,大概有5500多人,而且对方有很强大的火力,那可是150重炮!不是陆军使用的短管炮!只要角度允许,人家最大的射程是你的2倍!莱迪史密斯周围比较空旷,英国人估计已经构筑了炮兵阵地,这炮战怎么打?
让卡里普特想不到的是,历史上布尔人也是在斯平山一线打败了英军,但是随后也在莱迪史密斯城下一筹莫展,而历史上同样有一支海军陆炮队加入了战斗,不过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这支炮兵部队的规模有些大。
强攻的意义比较有限,我们的炮兵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对方拥有工事射程的优势,打起来很费劲。在没有获得更多的重炮之前,我们最好围而不打,立即占领东开普的其它地区,并且发动那里的布尔人。
同时,加强骑兵的袭扰,英国人能搞出一支海军陆炮队,那就能搞出第二支第三支!这些火炮实在是太可怕了。卡里普特说道。
那么我们下一阶段的攻击重心在哪?克鲁格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德班!根据情报显示,英国人的援军和物资都是囤积在德班的,只要我们能把这个地方打掉,那么我们的侧翼就安全了。而且德班的物资对于我们扩大军队很油用处,当然,最为关键的是,英国人在那里的驻军不会很多,甚至可能只有2000多人。卡里普特说道。
但是那里有3艘战舰啊!克鲁格担忧的说道。
是有三艘战舰,但是上面的人不多,光这一支炮队就用掉了约600多名海军人员。现在三艘战舰人数肯定不足。最关键的是我们并不一定要占领并且守住德班,只要将其毁掉就可以了。我们可以躲在对方舰炮够不着的地方用炮弹满满将港区和货栈炸毁,可以把铁路和编组站摧毁,还有水源和电力。卡里普特摇摇头说道。
布尔人想要长时间坚持下去,那么东开普是必须要占领地方,只有占领了这里,东开普的几十万荷兰后裔才会真正的支持两个布尔共和国,才可以弥补布尔人人力不足的短板。
下定决心,说干就干!当勒布的英军被重创困守孤城之后,整个东开普地区英国人再也拿不出一支像样的防御力量了,趁着这个时间扩大战果是必须,于是,围困莱迪史密斯的任务交给了其它的部队,克鲁格带着部队主力开始向德班方向发动进攻。
而让布尔人没想到的是,在他们向德班进军的过程中居然意外的截获了另外一支从德班出发的海军陆炮队!这支队伍原本是支援布勒的。布勒失败的速度太快了,再加上有点电报已经被切断,布勒战败的消息到了德班之后,已经太迟了,而没有无线电的英国陆军自然无法及时统治这支炮兵。
最终这支悲催的炮兵被布尔骑兵逮住了,虽然在投降前英国人尽量毁掉那些威力巨大的火炮,但是依然有4门120舰炮被布尔人缴获。这意味着布尔军团第一次拥有了军级别的重炮。而这些火炮在随后的战斗当中让英国人吃尽苦头,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真是英国人吗?这支陆军是当年在滑铁卢硬撼拿破仑的英军吗?我怎么感觉是一群不会打仗的土著?不知道英国黄金海军是否和他的陆军一样脆弱。当莱迪史密斯会战的消息传到柏林之后,德皇当着重臣的面无情的嘲讽着英国陆军,而英国人过于悲催的表现也让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如果这个时候,世界上发生了其它的事情的话,那么英国人一定没有能力干涉,不是吗?威廉笑着对旁边的首相卡里普梅说道。
是的,陛下,不仅仅是英国人,其它大国也不会在乎和他们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俄国人的精力在远东,美国人刚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而法国人不是我们的对手。相对于强势的俾斯麦,这一任德国首相简直就是皇帝陛下的应声虫,他知道皇帝陛下说的事情,虽然内心中还有一些担忧,但是依然表示赞同。
感谢书友逼ghill1982的打赏~!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289章 军事幕僚团
我认为,我们应该给鲁普雷希特王子一个中央的位置,这样的话,需要讨论一些事情的话,普鲁士和其它王国的联系才会更加紧密,不是吗?德皇看着眼前脸色有些苍白的施利芬伯爵说道。
巴伐利亚演习已经落幕,德皇已经知道了相关的情况,总体来说,喜忧参半,高兴的是,德皇终于借助别人的手好好的收拾了一下陆军内部一家独大的总参谋部,毕竟作为统治者,如果军事上只能依靠一类人的话,心中总不会舒服,当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集团可供自己选择的时候,德皇才会感到满足。
如果放在以前,德皇想要改组普鲁士总参谋部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普鲁士高层军官八成以上都是容克贵族。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网让任何一支力量想要渗透进去都十分困难。至少在普鲁士国内是没有这样的力量的。而且德皇只能依靠他们的,因为在普鲁士内部没有更专业更好的军官团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无论是野外机动演习还是攻防演习,普鲁士总参谋部的表现都让人不满意,德皇有充足的结构将改组总参谋部,而来自巴伐利亚符腾堡和萨克森三个王国的助力让德皇在处理军事问题上有了新的选择。
所以,当德皇提出将普鲁士总参谋部变成德意志陆军总参谋部的时候,无论是施利芬还是小毛奇都没有反对的理由,而且现在的德皇也不怕对方以辞职相威胁!而意识到大势不可违的施利芬伯爵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硬抗,表示在原则上同意德皇的安排。但是细节方面需要讨论的还有很多。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德国总参谋部怎么改!是像联邦议会那样,按照军队比例来分配权利还是怎么弄?要是前者的话,改和没改其实就没多大区别了,普鲁士军队在德国中的地位可是至少7成以上!要是按照军队比例来确定的话,其它邦国的发言权几乎是可有可无的。
至于说增强邦国之间的交流?这个也用不着改组总参谋部,愿意很简单,普鲁士和各大邦国之间都是有军事代表的,双方之间的交流也是比较频繁的。如果这样改动的话,那么这个总参谋部改不改没多大意义,这个结果对于德皇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对于鲁普雷希特王子来说同样无法接受。
但是同时,德皇又无法接受其它邦国在军令权上和普鲁士拥有对等的地位,甚至连威胁到普鲁士对帝**队的掌控权这种事情都不可能允许。让其它邦国对总参谋部的计划拥有否决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总参谋部的作用是按照我们的要求制定战斗计划,而不是让政府配合他们的作战计划!这本来就是本末倒置的办法,总参谋部应该根据我们可能面对的不同情况制定不一样的计划,而不是从头到尾抱着一个计划不放手。
帝**事最终的决定权应该在皇帝和国王手中,而不应该在军人手中!我们才是这个国家的主宰,所以,在要求总参谋部制定的计划的命令应该由我们发出,是否通过拟定好的计划也应该由我们决定。
总之不能说施利芬伯爵认为认为只有一个计划可行,那么我们就只能有一个计划。当德皇正在为改组军事体系而烦恼的时候,王子提出了要给全新的建议!总参谋部应该只做好参谋,至于打谁怎么打的决定权应该由另外一个机构说了算!
另外一个机构?德皇陷入了沉思。其实根据帝国的法律,德皇有权决定军中的一切,不过因为德皇的技能并不是点的军事专精,所以给他这个权利,他也不敢擅自作出决定。
如果您认为对原有指挥体系冲击太大的话,也可以设定一个非正式军事幕僚团,为德国的军事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同时德军总参谋部中吸收一些来自其它王国的代表,同时这些代表有独立面见皇帝的权利。王子想了想说道。
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德皇想了想表示可以接受,首先,设立一个非正式的军事幕僚团确实可以让德皇听到不同于从参谋部的声音,避免了总参谋部一家独大的事情。而允许其它国家在总参谋部代表面见德皇也可以让德皇时刻掌握总参谋部的内部情况。这极大的加强了德皇对军队的控制。
其实,从德国历史上来看,总参谋部权利膨胀也是在普法战争之后,之前的时候总参谋长想要面见德皇必须在首相在场的情况下才可以,老毛奇厉害吧?俾斯麦更厉害!普法战争之前,老毛奇想要面见德皇,还需要获得首相的首肯!
在王子殿下的设想中,经过改造后的帝国总参谋部的结构应该是这样,以德皇和各邦国首脑为首中央政府根据政治和国家需要下达一个作战要求,然后德国总参谋部负责围绕这个作战要求制定作战计划。计划制定好之后,由德皇和他的幕僚团对计划进行讨论,并且作出最后的定夺。
如果计划通过,那么自然皆大欢喜,如果计划不行,那么就打回去重做,如果参谋长表示无法完成,那么就直接换人,而且德皇和他的幕僚团还可以随时通过参谋部人员的觐见来了解计划和军备制定的情况。
至于说这样做对穿越者有什么好处?好处自然很大,首先,王子自己在一战前就已经升级为,在王国权利机关和军事机关都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肯定少不了鲁普雷希特,凭借自己的地位和与德皇的关系,王子完全可以影响德国的军事策略,他将成为战略的制定者之一,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的被动接受者。
至于说这样的决策体制会不会造成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如果在其它国家那是可能的,但是唯独在德国不可能,因为当时1战的德国各大邦国的和核心人员谁多少都懂一些军事!
比如说1战开始时西线的7个集团军吧,第四集团军指挥官是符腾堡公爵阿尔伯莱希特第五集团军指挥官是德国皇太子第六集团军指挥官是巴伐利亚鲁普雷希特。能指挥一个集团军的人物,水平还是有的。
感谢书友海有边逼ghill1982的打赏~,以及书友同学都谈恋爱了七点箭人llyz911诱波的月票支持~!求订阅求打赏~!
第290章 王子的要求
鲁普雷希特王子的建议最终还是被德皇采纳了,这个结果对于德国各王室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唯一利益受到损害的就是德国总参谋部的高层,因为他们的决定权已经被无形中削弱,只有建议权。而如果进入战争的话,那么普鲁士的军令权也将从他们手中转移到皇帝和他的幕僚团手中。
王子最终决定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保证各邦国高层对帝**队的掌控,历史上一战中后期,德国的军事权利几乎都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手中,德皇本身军事水平有限,最终变成了牵线木偶,当国内爆发政治危机后,德皇和一干王国贵族显得极其脆弱,尤其是当兴登堡表示不支持德皇之后,整个德国旧有政治体系就这样土崩瓦解。
鲁普雷希特作为未来的一国,自然不希望自己的王冠飞走,而控制军队就是他必须要做的,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只有各个王国的军权都在皇帝和国王手中,那么他的位置才算安稳,所以他愿意帮助德皇收紧军权。
当然,这个帮助绝对不是无偿的,既然鲁普雷希特王子和巴伐利亚作为了德皇收回军权的马前卒,吸引了大量的仇恨和敌视,那么德皇就必须给予一定的补偿,否则的话,谁还会帮你办事?而现在王子就想知道,德皇能给什么好处?
巴伐利亚可以在和平时期多保有一个预备役军,如何?屏退其它人之后,德皇开出了自己的报价。
按照历史上一战开始时的情况,德国陆军成军规模的编制是25个正规军和13个预备役军。巴伐利亚的军力是3个军和1个预备军。兵力大约是占整个德国兵力的九分之一!如果加一个预备军的话,那么动员前兵力是八分之一左右,动员后的兵力依然是八分之一。总体比例实际上略微上升,而且因为是预备役,所以平时就是一个空架子,消耗的资金也不算多。
德皇开的条件非常有讲究,巴伐利亚的军队员额有所上升,分担了普鲁士的压力,同时也没有破坏帝国内部的军力平衡,反正巴伐利亚的军队是王国自己养,自己不过给个编制,什么都没付出啊,德皇的算盘打得很不错啊!
没有任何意义。鲁普雷希特苦笑道,这个结果不是我想看到的。
那一个正规军编制如何?这已经是底线了,增加一个正规军的编制需要总参谋部讨论的,而且你增加了,如果萨克森和符腾堡也要求增加怎么办?我所要承担的压力很大啊。德皇面带不悦的说道。
今天时间还早,我们能否从长计议?从战略上审视一下巴伐利亚王国的地位和所能作出的贡献?王子问道。
好吧,你有一下午的时间。威廉二世让自己放松下来,换了一个有些懒散,但是更加舒服的姿势。
还记得我曾经跟您说过的德国可能面对的最糟糕的情况吗?王子问道。
当然记得,你担心英法从西线进攻德国,而俄国在东线发动进攻。德皇点点头说道。
如果真发生这种情况的话,我希望我的巴伐利亚军团可以在动线配合德国东普鲁士军团,以及奥匈军团在东线作战。因为从位置上来看,巴伐利亚正好处于东普鲁士地区和奥匈帝国中间的位置。我们是在绝对内线作战,可以同时支援两个方向。王子说道。
这个我原则上同意。但是这又和我们今天说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呢?德皇皱了皱眉头说道。
巴伐利亚需要的不是普通师,需要的是机动力量!可以快速支援北线的东普鲁士和南线的奥匈!一支移动迅速,而且打击力强悍的部队。王子说道。
奥,你的意思是想加强骑兵力量?或者是打算多建几支巴伐利亚机动师这样的部队?德皇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很快他又想不通了,既然你想建的话,那么就直接把新增的那个军改成机动军就行了,这有什么不一样呢?
第一,机动部队不可能设成预备编制,因为他们专业化程度更高,需要更多的训练,更有经验的,并且年富力强的官兵,所以您第一个计划行不通。
第二,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现在巴伐利亚的人口似乎并不能轻易的增加一个正规军级编制。王子略带难堪的说道。
开什么玩笑?巴伐利亚的人口1890年时是帝国的八分之一,而现在这个比例已经向七分之一过渡了,这几年,你们巴伐利亚人口的增长速度几乎冠绝全国,在欧洲都是数得上的,你跟我说你缺人?德皇嗤笑道。
我们的工业人口在9年的时间里增加了约35倍!农业也因为土壤改良政策而增加了大量的耕地面积,9年的人口红利尚且不足以弥补工业和农业新增岗位的需要。而且我们在非洲的项目也需要很多的人口。王子略微有些难堪的说道。
呵呵,现在的巴伐利亚居然出现了人力资源缺乏?德皇反问道。好了,不要说了,说出你的真实目的,我们的绕圈子到此为止吧!德皇话锋一转说道。
也许现在的巴伐利亚人口确实比较少,一个完整的军需要43万人,这只是部队,如果算上一些其它单位来说可能会更多,4个军加一个预备军还有骑兵,再算一些军队高层和其它单位的话,足有20万人了。这对于巴伐利亚仅有900万人口的基数来说确实多了一些。
但是德皇不相信巴伐利亚无法承担,因为巴伐利亚王国的财政收入在这几年里已经翻了15倍以上!更别说增长更快的王室产业!经济上没有问题,人力上挤一挤也可以,毕竟现在巴伐利亚的军队所占人口比例还是低于普鲁士的,普鲁士可是以6成多的人口承担了将近8成的军力!所以,德皇认为王子说的不过是托词而已!
第二更奉上~,这章是作者君提前发的,打赏和月票支持,下一章再感谢~!求订阅求支持~!
第291章 报酬1
我的要求很简单,第一,我要4个机动师的编制,其中原因我已经说了,因为巴伐利亚处于中枢位置,我们需要进行有足够的机动力量可以支援两线作战。王子竖起了第一个指头。
第二,这4个机动师中必须有两个可以从奥地利招募德意志人。经费问题,由巴伐利亚和奥匈承担,帝国中央政府不用支付一分钱!王子竖起了第二个指头!而这句话,让对面的德皇感到了有些不满。
为什么事情都要和奥匈帝国搅在一起?德皇皱着眉头说道。
因为人力成本和未来战斗的需要,从目前来看,巴伐利亚招募一名本地人的成本已经非常高了,招募2名士兵的钱如果放到奥匈帝国的波西米亚或者其他地区,可能能招募3个人或者4个人,后者因为语言或者其他问题的原因正被从基层体系中剔除,而我们可以接受这些剩余的人力。
作为未来的国王,我们必须让每一个人都能贡献出最大的力量,节省所有可以节约的成本,经过将近10年的培养和建设,巴伐利亚的人更适合作为工人,因为他们更适合建设和生产。而奥匈帝国方面有人力却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所以必要的互补是需要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