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医妃有点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我吃元宝
护卫赵三试着猜测道:“或许是考虑到顾姑娘。婚期太近的话,顾姑娘的嫁妆都来不及准备。不像萧姑娘,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准备嫁妆,随时都可以出嫁。”
内侍林书平皱起眉头,“公子为何选了顾姑娘为妻看样子顾姑娘在家中不受宠爱,不然嫁妆不会到现在还没准备好。我这心里头担心的很,等她嫁入王府,斗得过萧姑娘,斗得过王妃吗可别尽给公子拖后腿。”
“顾姑娘人很不错,只是摊上了妾扶正的继母,很多事情不太方便。”
护卫赵三小声替顾玖辩解。
林书平冷哼一声,“改明儿,咱家得找个机会,见一见这位顾姑娘。”
护卫赵三微蹙眉头,提醒对方,“你可别乱来。顾姑娘是公子亲自挑选的妻子,你若是乱来,惹怒了公子,小心吃不了兜着走。”
林书平笑了笑,“咱家自然不会乱来。公子挑中顾姑娘,一定有公子的理由。我只是赶在大婚前,替公子称一称顾姑娘到底有几斤几两。”
……
顾府!
谢氏歇息了几天,终于恢复了精气神。
时间到了二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谢氏也打算找机会和大太太张氏掰扯掰扯管家的事情。
正好顾玥找来。
“请母亲替女儿做主。”
“又怎么了”
顾玥委屈地哭出来,“原本这点小事,女儿不该麻烦母亲。可是女儿越想越觉着憋屈,不光是女儿被人作践,连母亲被跟着丢脸。此事女儿一定要说出来。”
谢氏微蹙眉头,“你先把事情说来听听。”
顾玥擦干眼泪,说道:“嫁衣上面用的金线,大伯母替女儿准备了四两,可是给二姐姐却准备了八两。
都是二房嫡出,为何我和她的嫁衣所用金线,整整差了一倍大伯母到底是何意,是看不起女儿,还是看不起母亲
难道就因为母亲是继室填房,连带着女儿也要被人轻贱吗”
“胡说八道!”
谢氏大怒,扭头问春禾,“春禾,到底是怎么回事金线的事情,为何你一直没有禀报”
春禾偷偷扫了眼顾玥,真是个麻烦精。
她躬身说道:“启禀太太,这件事奴婢也是今天一早才知道,正准备禀报太太,三姑娘就来了。”
谢氏咬牙切齿,“大房欺人太甚,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大太太这会在哪里”
春禾小心翼翼地说道:“应该是在议事堂吧。”
谢氏冷哼一声,“随我前往议事堂。”
谢氏气势汹汹来到议事堂。
议事堂这会人进人出,正忙着。
顾玖,顾珍等人,都跟着大太太张氏学着管家理事。
见到谢氏进来,大家都停下手中的活,朝她看去。
大太太张氏瞧着谢氏来者不善,挥挥手,让管事婆子们先退出去。
“弟妹怎么来了”
谢氏哼哼两声,四下打量,“我来的不是时候,你们正忙着。”
说罢,谢氏在椅子上坐下,冷笑一声,盯着张氏看。
张氏端起茶杯,遮掩住嘴角的一抹冷笑,“弟妹既然知道我们正忙着,偏又这个时候过来,想必是有事情。”
谢氏挑眉,“自然有事。”
这个时候顾玥也赶了过来,悄悄走进议事堂,往自己的位置上一坐,以为人不知鬼不觉。
殊不知,屋里所有人都注意到她,并且猜测谢氏之所以这个时候找过来,肯定和顾玥脱不了关系。
顾珍朝顾玖看去,用眼神询问顾玖,知不知道谢氏因为何事而来
顾玖微微摇头,她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之前好好的,今日突然发难,也不知道是谁又得罪了她。
总不能是她得罪了谢氏吧
还真是!
只不过顾玖自己不知道罢了。
之后,顾珍又朝顾珊看去,想问顾珊知不知道内情。
顾珊微微摇头,她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是一脸懵逼。
大太太张氏问道:“不知弟妹有什么事”
谢氏笑了笑,“第一件事,我想和大嫂论一论管家。我们两家没有分家,这个府邸是大房和二房共用,理应由你我共同管家,我这话可有错”
张氏似笑非笑,“自然没错。”
“那我是不是也该一起管家”谢氏咄咄逼人。
张氏轻声一笑,点头说道:“弟妹自然应该跟着我一起管家。”
谢氏顿时露出一个胜利者的笑容。
却不料,张氏又说道:“我身为当家太太,这个家理应由我说了算。要是弟妹不嫌弃为我打下手,我倒是不介意让弟妹管管内务。”
谢氏的笑容僵在脸上,“大嫂何意”
大太太张氏笑了笑,“弟妹的打算,瞒得了别人却瞒不了我。弟妹想要管家,无非是想找机会,接管府中在外置办的各项产业。
我也不瞒弟妹,这些年,我的确用公中的钱置办了不少铺子,田庄,还参股了两门生意。托福,这些年收益都还不错。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弟妹可以帮着管家,比如帮忙打理厨房,针线房之类。
外面的产业,弟妹就不要妄想插手。没分家之前,这些产业,必须由我们大房出面打理。”
“凭什么”
谢氏不答应了,“外面的产业也有我们二房一份,我身为二房太太,为何不能插手。”
张氏似笑非笑,半点情面不留,直言说道:“因为我不相信弟妹。”
“你……大嫂,你不要太过分。莫非大嫂私下里做假账贪墨了公中的钱财,怕我查出来”
张氏嗤笑一声,“这话弟妹以后切莫再说,否则我家老爷可是个火爆脾气,倒时候我们两房打起来,可就不美了。”
谢氏张口结舌,“大嫂是在威胁我吗”
张氏嘲讽一笑,“我是在提醒弟妹,小心祸从口出。无凭无据,你就敢指责我贪墨公中银钱,真以为我不敢对你动手
我告诉你,就凭你刚莫须有的指责,我身为当家太太,嫡长媳,未来顾府的老封君,就有资格将你关到祠堂,让你好好反省反省。”
谢氏脸色一板,“你敢!”
张氏哼了一声,眼神轻蔑,“弟妹可以试试看,我敢不敢。你信不信,我将你关到祠堂反省,二弟一句话都不敢说。”
谢氏脸色一变,张口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张氏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弟妹得空多读读书,温习一下府中的规矩。长幼秩序,可不能乱来。就好比玥丫头冲小玖大喊大叫,按照规矩,可是要打板子的。长幼不分,成何体统。”
顾玥脸色一变,急忙低下头,降低存在感。
谢氏怒极反笑,“今儿听大嫂一席话,我倒是长了见识。大嫂不让我管府外的产业,我认了。账本总该给我看一看吧。”
张氏微微一笑,摇头说道:“早在过年前,账本已经
第179章 被刺激得神智失常
侯府松鹤堂。
大家陪着老夫人魏氏说话。
不知是谁提了一句嫁衣金线,老夫人魏氏就问了一句。
大夫人小魏氏轻咳一声,说道:“隔壁府上,小玖和玥丫头都要开始准备嫁衣,小玖得了八两的金线,玥丫头得了四两的金线。
谢弟妹心疼亲闺女,认为玥丫头受了委屈,于是就找张弟妹吵闹。吵到最后,张弟妹也没让步,只说规矩如此。”
老夫人魏氏蹙眉,“为了几两金线就要吵一架,谢氏就不知道自己拿金子出来,请人绞成金线,给宝贝闺女添上吗”
大夫人小魏氏抿唇一笑,说道:“或许是谢弟妹舍不得吧。”
二夫人王氏笑了起来,“还说是宝贝闺女,却连几两金子都不肯出。未免太吝啬了些。”
大夫人小魏氏笑了笑,没有作声。
她乐意见到别人埋汰谢氏。
谢氏就是欠敲打。
老夫人魏氏问道:“小玖的婚期还没定下来吧”
大夫人小魏氏点头,说道:“还不曾定下婚期。不过儿媳听说宁王府公子议和萧姑娘的婚期已经定了,就在今年七月。
公子诏和小玖的婚期,如果现在不定下,就要晚于公子议的婚期。
如此一来,小玖嫁到王府,明明是嫡长媳,却要受到萧姑娘的掣肘。
也不知宁王府是如何打算,还有那公子诏,似乎也不急于成亲。”
老夫人魏氏微微蹙眉,“咱们府上,和宁王府搭不上话。要不然就派人去王府问一声。”
三夫人段氏说道:“儿媳却以为,小玖既然已经许配给了公子诏,这就是现成的搭话理由。隔壁府上二老爷,理应派人上王府问一声,也是礼数。”
大夫人小魏氏点点头,“三弟妹说的有理。婚事就是现成的理由,王府不主动,隔壁府上不能不主动。是该找个机会,派人到王府问一声。”
老夫人魏氏说道:“改明儿我和老侯爷说一声,听听老侯爷是什么意思。于嬷嬷,你去箱笼里看看,剩了多少金线”
于嬷嬷领命,去里间查看。
二夫人王氏问道:“老夫人是要给隔壁府上的姑娘送金线吗”
老夫人魏氏笑了笑,“谢氏做太太,做得稀里糊涂。为了一点金线,吵吵闹闹,不说丢脸的事情,单是小玖和玥丫头两姐妹就会因为此事生出嫌隙。老身不知道就算了,既然知道了,老身少不得敲打敲打谢氏。”
于嬷嬷从里间走出来,“启禀老夫人,还剩下半斤金线。”
老夫人魏氏很干脆,“给小玖送二两金线,玥丫头也送二两金线。她们两姐妹,老身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
老身还听说珍丫头也在说亲,因为国丧耽误了。剩下的一两金线,就给珍丫头送去。
老身希望她这次说亲能够顺顺利利,早日定下一门好亲事。
告诉她,别管婚事定没定,嫁衣该准备了。一两金线不多,却也是老身的一番心意。”
“老夫人就是慈爱。”
于嬷嬷领了差事,带着小丫鬟,拿这这半斤金线,前往隔壁顾府送礼。
大太太张氏出面接待了于嬷嬷。
听说于嬷嬷给姑娘们送金线,她立马派人将几个姑娘叫到花厅,又派人去请谢氏。
谢氏是二房太太,于嬷嬷过来送礼,她理应在场。
人到齐了。
于嬷嬷说明来意,“老夫人听说小玖姑娘,玥姑娘,珍姑娘都在做嫁衣,便让奴婢特意走一趟,为三位姑娘送来绣嫁衣的金线。”
说完,让小丫鬟将金线送上。
顾玖上前,忙说道:“让老夫人费心了。府中已经准备了足够的金线,我们怎好再要老夫人的金线。这不合适。”
顾玥低头,撇嘴。顾玖有八两金线,当然不在乎。可是她在乎。
偏生她不能将心里话说出口,那太没规矩。
顾珍心里头也是期盼的,却也知道长者赏赐,理应推辞一二。
于嬷嬷笑道:“老夫人说了,这是她的一番心意,三位姑娘务必收下。要不然老夫人该不高兴了。”
顾玖朝大伯母张氏看去。
张氏冲她点点头。
顾玖忙说道:“长者赐,不敢辞。那我就代大姐姐还有三妹妹,收下这份礼物。”
于嬷嬷笑眯眯的,“理应如此。”
张氏乐呵呵的,“还是老夫人心疼姑娘们。弟妹,你说呢”
谢氏尴尬一笑,“老夫人的一番心意,孩子们都会铭记在心。”
于嬷嬷朝谢氏看去,“二太太要操持三位姑娘的婚事,辛苦了。老夫人还说,请两位太太得了空去侯府坐坐,她一直念着大家。”
大太太张氏笑道:“改明儿得了空,我就去侯府给老夫人请安。弟妹,可要同去”
谢氏笑了笑,“自然同去。”
谢氏心里头很不得劲。总感觉于嬷嬷是话中有话,却又琢磨不透。
她感觉古怪得很。
于嬷嬷似笑非笑,喝了两口茶,便借口有事告辞离去。
顾玥得了二两金线,别提多高兴了。一脸的兴奋,掩都掩不住。
顾珍也很高兴,不过她好歹还知道收敛一下。
大太太张氏笑道:“这下好了,弟妹再也不用为了玥丫头的嫁衣金线操心了。”
谢氏哼了一声,“若非大嫂张口规矩,闭口规矩,我又何必为玥儿的嫁妆金线操心。”
大太太张氏似笑非笑地看着谢氏,“二两金线,也不值多少钱,了不起几百两银子。弟妹何至于就如此,亲闺女的嫁衣,连二两金线都舍不得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