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侯门医妃有点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我吃元宝

    动手的人,其实都是小年轻。

    各个房头的话事人,要么没露面,要么就是作壁上观。

    新民孙家的小年轻们,呵呵冷笑,“我们有答应你们什么吗一群人自作多情,还敢上门闹事。信不信,打断你们的腿。”

    “来啊!谁怕谁。”

    “都少说两句。”柱国公一声怒吼,下令军事学院的学员将两边人隔开,孙家二房四房的小年轻全都滚回家去。

    再敢跑到书院闹事,休怪他不客气。

    处理完打架的双方,柱国公怒气难消。

    明明是知行书院的事,结果让他军事学院的院长出面处理,不像话。

    “你们山长呢”

    这么大的事情,不见孙状元露面,甚至连个管事的人都没有。坐视两边小年轻打生打死,像话吗

    “山长在招呼客人”

    “这里这么大的动静,他就不管管”

    “山长说,年轻人精力过剩,就让他们打吧。”

    柱国公龇牙,够狠的。

    “前面带路,老夫要会会你们山长。”

    他倒是要看看,孙状元到底在卖什么关子。

    孙状元此刻,的确在招待客人。

    客人不是别人,是孙家族长,以及二房和四房的房头。

    孙家族长,辈分上是孙状元的堂兄,

    他说道:“你若是恨我,恨我们大房,没关系。但是你不该恨家族,不该恨二房和四房。今儿五房和六房没来,是因为我拦着他们。毕竟他们和你们三房有过节。

    你可以不给大房,五房,六房机会,但是不能不给二房和四房机会。孙家全族上下都是读书人,教书育人,原本就是我们的职责。”

    知行书院,没有聘请除新民孙家以外的任何孙家人。

    什么大房,二房,四房,全都没给机会。

    孙状元的态度已经摆明,他要和本宗划清界限。

    孙状元喝着茶,不急不缓地说道:“孙家有族学,有书院,何必舍近求远,非到知行书院教书不可。”

    孙家族长眉眼抽搐。

    他压着二房四房的房头,不准他们说话。

    他轻咳一声,“其中原因,你不是不清楚。你又何必故意为难我们。”

    孙状元轻蔑一笑,“自从老祖宗著书立说,被尊封为圣,孙家在文坛就立起了山头,而且还是文坛最大的一座山头,无人能出其右。守着族学,还有书院,日子照样过。

    你们非要插手知行书院,分明是贪心不足,想要将知行书院变成孙家的书院,传播孙家的学术思想。但是你们别忘了,首先这里是皇后娘娘的书院。要说山头,这里也是皇后娘娘的山头。你们插手知行书院,真不怕皇后娘娘一怒之下,斩断你们的手“

    孙家人面色难堪。

    孙家族长说道:“只是谋求几个教书席位,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孙状元哈哈一笑,指着对方,“你扪心自问,你有没有打算插手书院管理的想法有没有传播孙家学术思想的打算少和我装蒜!一辈子兄弟,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老夫。”

    “正因为是一辈子兄弟,更应该互相提携。如今你是风光了,可不该忘记自家人。”

    孙状元摇头,“名义上我是山长,但是知行书院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你们走吧,这里没有你们的位置。家族有钱,真想扩大影响力,就搞免费教育。就算不能全部免费,部分免费也是好的。相信,很多人冲

    着孙家的名头,还是愿意前往你们的书院读书。”

    “你这是背祖忘宗!”二房的房头无法控制内心的怒火,怒斥孙状元。

    “一笔写不出两个孙字,你可不能数典忘祖啊!”

    “都是一家人,给三五个教习职务,有何关系。难道三五个孙家人,就能让知行书院改名换姓吗”

    几个人吵吵闹闹,孙状元不为所动。

    小厮站在门口禀报,“柱国公来了!”

    话音一落,柱国公虎虎生风走进来。

    “咦不是在吵架吗,怎么不吵了。”

    一屋子人都尴尬。

    柱国公哈哈一笑,“外面一伙小年轻,都快打成斗鸡眼。你们倒是好,坐在这里享受冰盆,喝喝茶吵吵架舒服啊。老孙,连个打架你都管不了,要不要老夫替你当知行书院的山长。”

    孙状元笑眯眯,“好啊!老夫求之不得!改明儿就上本皇后娘娘,请皇后娘娘另选贤能,任命国公爷当知行书院的山长。”

    柱国公挑眉,“我就是开个玩笑,你还当真了吗”

    “不当真不行!”孙状元朝孙家族长看去,“若是你们步步紧逼,那我只能卸任书院山长。”

    “你实在是太过分了!”孙家族长指着孙状元,气得胸口起伏不定。

    &nb




第1046章 狠狠踩一脚
    孙家矛盾公开化。

    在报纸上打嘴仗打得飞起。

    大家看个乐呵!

    就跟过年看大戏似的。

    顾玖翻看每一份报纸,孙家几乎都在头版。

    白仲躬身问道:“要不要添一把柴,让火烧得更旺”

    顾玖摇头,“还不到时候。再说这是孙家内部矛盾,本宫不便插手。”

    “娘娘的意思是,让孙家人自己闹去,不管了”白仲一脸遗憾的样子。

    大戏啊!

    不能在其中插一手,真是令人遗憾。

    顾玖笑了起来,“本宫若是插手,说不定会死人的。然而,还不到时候。”

    还不到死人的时候。

    “提醒孙状元,闹到这个程度,文坛很多人已经开始站队。他的书该出版了!”

    “老奴这就出宫提醒孙状元。”

    顾玖说道:“新民孙家能不能拉拢人心,获得支持,就看孙状元著书立说的水平。”

    白仲有点迟疑,“应该没问题吧。”

    “本宫也希望没问题。文青书局会配合炒作,将孙状元的书炒热。然而,孙家的学说历经数代,影响极广,孙状元还得再接再厉,才有资格和对方打擂台。”

    著书立说,成为文坛一座山头,绝非容易的事情。

    三元公杨元庆,著书立说多年,目前隐约可见山头的影子。在学术这一块,总算是有了一席之地。

    他的学术思想,通过书籍和学生的传播,也算是广为人知。

    加上学生众多,也算是后继有人,有了衣钵传承。

    一个学术山头的建立,无论是哪个年代都不容易。

    同理,打压一个学术山头,同样不容易。

    思想学术的影响力,那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是朝廷和皇权宣布某个学说为毒瘤,这个学说就会死掉。

    传承还在,思想还在,学说就一直存在,总会有拥护者。

    最多被打压的时候,发展缓慢一些,却不会真正的消失。

    顾玖操控这一切的目的,并不是要消灭孙家的学术思想,而是防止一家独大。

    要的是发展,而不是保守僵化。

    她要的是学术界百花齐放。

    山河书院三元公是一座山头,但是其他学科同样也形成了山头。

    在山河书院,三元公都无法一家独大。整个文坛,更不可能。

    孙家的学术思想,已经两三百年没有更新过。

    是的,他们现在传播的学术调调,还是孙家老祖宗那一套。

    以至于凡是孙家学派出来的人,都有着固执守旧的毛病,很难接受新事物。但是吵架,又是最厉害的。

    谈古论今,引经据典,孙家学派的人就没输过。

    mmp!

    官场因为这帮人占据多数,很多时候,真是能将人气死。

    上次,山河书院出来的学子,占据了工部四分之一的官职,御史就开始闹腾。

    归根结底,还是山头主义。

    山河书院出来的学子,同其他书院出来的学子有着明显的区别。

    更热情,更奔放,更开放更包容……

    同守旧派泾渭分明。

    仅仅只是一次工部官员的选拔,因为山河书院的学子比较出挑,就让其他学派的官员着急了。

    御史弹劾又猛烈又辛辣。

    弄得吏部上下很被动,全体大骂御史不干人事。

    学术之争,本身就和官场息息相关。

    当某个学术占据垄断地位的时候,这个学术的学生理所当然在官场占据优势地位。

    当某个学术势弱,不好意思,官场没你的份。

    强势学术以官府力量,打压弱势学术,这帮读书人玩得贼溜。

    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才多少年时间朝堂上已经看不到法家,墨家的影子。

    要利用法家的思想,还得披一张儒家的皮。称为外儒内法!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御史为什么着急

    因为他们意识到山河书院终有一天会威胁到自己的学术派别。

    权利的高地,不光是人在争,各个学派同样在竞争。

    如果没有顾玖替山河书院做背书,如果一开始山河书院不是以科举为主,按照山河书院现在百家齐放的玩法,早就在幼苗时期就被人干掉了。

    为了打破学术垄断,为了占据话语权,顾玖必须插手学术这一块。

    孙家是学术界的大佬,从孙家下手,事半功倍。

    当学术山头林立,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时候,官场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

    文青书局接到任务,自然不敢怠慢。

    在孙家矛盾白热化的时候,出版了孙状元的书籍《学说》。

    并且动用一切资源,推广这本书。

    书是好书,内容扎实,全本干货。

    但是内容具有颠覆性,对于三观已经建立的读书人来说,可谓是歪理邪说,大逆不道。

    对于三观还在塑造的读书人来说,这本书很新奇,为大家打开了新的视野。

    还可以这样吗

    很多人发出了疑问。

    《学说》的热度,伴随着争议,节节攀升。

    出版不过十天,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在报纸上写文章批评。

    从南到北,读书人不甘寂寞,报纸上热闹得不行。



第1047章 姑嫂和解
    裴太后突然感觉到寂寞。

    皇宫太冷清了!

    长安宫那边,每天人进人出,就跟衙门一样。

    反观未央宫,除了初一十五宗室命妇们进宫请安,其他时候宫门口连只蚊子都没有。

    裴太后不舒服,不高兴,心情郁闷。

    如果刘诏肯广开后宫,未央宫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后宫嫔妃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来到未央宫请安,为了讨好她各种勾心斗角。

    光是想想这个场面,裴太后就乐了!

    可是刘诏没有广开后宫,裴太后也失去了快乐的源泉。

    至于宗室那边,刘诏出手将宗室的男人,孩子全都管了起来,宗室内部情况好转了不少。

    鸡毛蒜皮的事情,大家不会拿来麻烦裴太后,找萧琴儿就能解决,而且还方便。

    重大事情,萧琴儿解决不了,自有皇后娘娘。

    裴太后无形中,似乎被架空了。

    当初,顾玖让裴太后和萧琴儿一起管理宗室内务的初衷是互相制衡。

    主要是裴太后制衡萧琴儿。

    也是给裴太后找点事情做,免得她无聊找茬。

    然而,萧琴儿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更方便接触宗室人员,抢过了裴太后的差事。

    时日一长,大家也都形成了惯性思维,有事找萧琴儿。

    萧琴儿解决不了,就进宫找皇后娘娘。

    于是乎,裴太后又无聊了。
1...604605606607608...6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