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做神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雨白鸽
“要叫你这么说,世界上就没有绝症了呢,退稿,不通过。”
他很享受这种,决定生死的感觉,仿佛有种在古代为皇帝批阅奏折的感觉,那些爱说空话的、概念性的观点,直接毙掉,省的报给主编挨了眼。
“《前卫中医基础论》这种学生都懂的理论,还用你说,发回重审。”
再看第三篇,《论72种镜下伽马刀手术概念》。
“哎呀,最近怎么都是这种投稿,要么是概念性学术论,要么就是基础论调,再就是恶心人的妄想症,发回重审。”
三篇稿子全部打回期刊,意思是编委审核未通过。
他这么做不要紧,毕竟责编不懂医学,可是投稿第一接手方是期刊主编,他们看完后惊为天人,所以才第一时间发送到编委会,要重点对待,然后三大主编直接来到编委会,打算深刻的探讨一下发表排版等事宜的。
先不说三大主编做什么交通工具,这才刚走到半路,就被电话告知,被编委会退稿,三大主编在半路上差点没破口大骂,回复的也基本相同。
“马上就到,这就问为什么退稿!”
中午十分。
三大期刊主编不约而同的来到编委会,相遇互相寒暄一番后,得知三家都是来兴师问罪的,正好一起。
三大主编一边聊天一边进入办公室,可现在是午休时间,办公室没人,三大主编只能去编委部,找主任聊聊这事。
编委主任是一位老学者,年龄有些大了,精力有限,对工作的事也有点力不从心,见三大主编一起来了,客气的拿出香烟招呼三位,“进屋坐,三位大主编,今天怎么有功夫上我这来了呢。”
“老古,你别来这套。”中医杂志主编开门见山:“我就要问问你,我哪得罪您了”
古主任一脸诧异,点上香烟一边吞云吐雾一边问:“这话从何说起呀”
中医杂志主编继续问:“哪为什么,我上午发来的稿子,半个小时没到你就给退回去了”
“还有这事,可能是……”
“老古。”中医杂志主编语重心长的说:“你是知道的,最近几年中医日渐衰落,国家虽然还出钱扶持,但就缺观点,我好不容易看重一个,你还给我发回重审了,你说说,这叫什么事。”
“我也是来找你说这事的。”柳叶刀主编接着说道:“古主任,你应该知道吧,我们柳叶刀可是国际期刊,我们发表的论文,大部分都是国外转载的,国内的优秀观点本来就少,好不容易碰见一个,你为啥给我也砍了”
“就是呀!”另一个主编也开始兴师问罪,“他俩说的都是小事,你知不知道,我投稿的这篇论文,是有能力摘下诺贝尔医学奖的,所有观点和理论都符合实情,一旦刊载,国外也会震动,凭啥你不让我们刊登”
“你们别吵,都别吵了。”古主任宽慰后好阵咳嗽,这才语重心长的说:“三位说的这件事,我是一点不知道,可能是,下面人搞错了吧。”
“搞错了也不行啊,必须解决。
第119章 新人爱犯错
小王和他的女友吃饭,磨磨唧唧了半个小时,这才恋恋不舍的回到单位。
可是当推开办公室大门的时候,就见到三个不认识的人,正在办公室里唧唧喳喳的聊天呢。
“哎,你们谁啊”小王端着架子说:“不知道这里外人不准进来吗”
三位大主编面面相视,他们在编委会的地位不低,什么时候被人这么问过,再看这年轻人,戴个眼镜,一副陌生的面孔,三位根本就没见过他。
“你是谁”中医杂志社主编反问。
“你管我是谁,我是编委会负责人,你们三个快点出去,别影响我们工作。”
“嘿。”中医杂志社主编刚要较真,就被拉着,“跟个孩子生什么气,等老古回来,现在工作的年轻人,真是越来越没规矩,这都等了半个小时了,怎么还不回来”
“咱们等的人,不会就是他吧”
三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小王,小王也木讷的看着三人,虽然他刚入职不久,很多人都不认识,但就凭借他的工作性质,早就养成了眼高手低的态度,质问道:
“你们到底是谁”
三位主编各自说了自己的身份,小王不知道他们是编委会成员,按照他的理解,所有期刊杂志社都是他的管辖范围,这就像是城管与小贩之间的关系,当场也没客气,还是端着架子问:
“你们来编委会到底什么事”
三大主编的修养很好,柳叶刀杂志主编质问道:“我就来问你,为什么把我们递交的稿子退回重审”
小王淡定自若的坐在椅子上,淡然自若的拿起水杯,先喝了一口,这才悠悠的说:“我还以为什么事呢,我在编委就负责审核,那些概念不符合学术实情,退稿有什么不对的吗”
“你说啥”三位主编刚要发怒,小王就端着架子继续说:
“我还要说说你们。”
他手指点着桌面,一副官腔口吻,做派十足,“学术期刊发布的内容,是要有明确的佐证,也要符合实情,可你们递上来的稿子写的是什么,你们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你你你……”
这给三位大主编气的,肺差点没炸了,就他们三家期刊杂志社,别说在国际领域数一数二,就是在编委会的地位也绝对不低,什么时候被人这么指手画脚,不生气才叫见鬼呢。
显然,小王并不知道三位的真正身份,依然端着架子说:“我们编委会很忙的,以后你们再送来的稿子,麻烦先审核一下,确认没有问题了,再……”
这个时候办公室的门开了,古主任咳嗽着走了进来,小王看见古主任,下意识站起来,客客气气的打招呼:“古主任好。”
“好。”古主任走了过来问:“他就是负责电脑审核的小王,你们三个都聊上了吧”
“呃……”小王见古主任对面前这三位都挺客气,诧异的问:“古主任,他们三位是”
“他们是咱编委会的内容审核会员,跟我平级。”
古主任的回答让小王目瞪口呆,说好的上下级呢,说好的猫和老鼠呢,怎么不按照套路出牌呢编委会不就是两个半人么,怎么还有其他会员,小王的脑袋瞬间宕机,完全搞不清楚现状。
“小王,快把你上午审核的稿子翻出来,委员会要进行复审。”
“可是……”小王一脸为难的说:“我已经退稿了。”
古主任毕竟是老学者,习惯了带学生,说话也慢条斯理,问道:“你退稿的原因是什么”
 
第120章 让大人物震惊
中海医药实验大厦。
中科院,医药科研院院士刘启明,正看着最新的研究报告,对此一筹莫展。
他是国内生物制药的权威,也是新型抗癌药研究的领军人物,即便如此,新药研发,也卡在瓶颈期,这一卡壳就是2年,新型抗癌药研究没有任何进展。
刘启明习惯的打开国际生物制药论坛,查看国际各大公司的研究报告。
在癌症制药方面,国内的研究与国外进展差不多,只有一些零散的,针对单一病症的抗癌药,只不过前段时间有传闻说,美国的威尔生物制药公司,似乎已经有了突破进展。
可威尔公司的已经两个月没有更新报告,按照刘启明的想法,2个月没更新,这就说明威尔公司在憋大招,一旦更新最新报告,很有可能就是新药上市,想到这,刘启明情不自禁的叹气:
“哎,为什么我们的研究,总是没法赶超欧美制药呢”
“叮铃铃”
刘启明拿出手机,是编委会的召集会议短信,题目是针对三篇学术论文的探讨与深究。
“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召集开会,哪有时间。”
正准备回复拒绝参与会议的时候,手机突然响了,不耐烦的接听:“喂,哪位”
“是刘启明学士吗”
“是我,你是”
“我是医药杂志社的主编程海。”
“哦,程主编,我刚刚看见短信通知了,只不过我还在搞研究,可能没时间过去。”
“刘学士,您先听我说,我们讨论的这个学术论文,讲的是癌细胞的致命弱点,你之前说过,只要有这方面的学术论文,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你说什么”刘启明语气郑重的问:“癌细胞的致命弱点,不会是老瓶装老酒吧”
这是一句行话,老瓶指的是以前就有的学术观点,老酒的意思是,稍微修改几个字再拿出来发表,言外之意就是老生常谈,一点新鲜观念都没有。
“绝对不是,我敢发誓,这次的论文观点,绝对是老瓶装新酒,而且酒劲十足,阐述的观点保证让你茅塞顿开。”
刘启明肃然站了起来,“你确定。”
“我非常确定,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就来编委会一趟吧。”
“要不这样,你先把论文发给我,我先看一下再做决定,毕竟我这边做研究也不好说走就走。”
“我这就转发给你。”
挂了电话,刘启明还是不太相信,毕竟他在癌症新药方面的研究,在全国数一数二,大部分观点都是他提出来的,还没有谁在他的专长上,能让他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哪怕是有借鉴的可能性都极少。
邮件发送过来,刘启明打开邮箱下载附件,先看了一眼标题,然后点击内容查看,开始还好,理论和观点他都知道,可越看写的越深刻,越看越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当一篇论文看完后,他整个人都激动的跳了起来。
刘启明很激动,好久没在癌症制药方面发现有价值的文章了,这篇文章不一样,不但观点新奇,就连内核都如此精妙,他要去编委会,一定要亲自参与讨论。
……
首都国际机场。
安洪峰推着行李箱出来,他刚出差回国,之前去了欧美,学习了先进的镜下伽马刀在临床手术中的操作,可以预见的,未来伽马刀手术,绝对会成为外科主流。
他才刚走出机场,准备打车回家,刚开机就蹦出一堆短信提示,分别点击查看,诧异的喃喃自语道:
“三院的郑院长,我跟他没什么交集,他怎么给我打了这么多电话呢”
正纳闷的时候,又是一条短信蹦了出来,点击查看,原
第121章 三篇论文投稿人是同一人
郑院长挂了电话,安洪峰很懵逼,按照他的理解,这段视频显示的情况,好像除了他还有50%的把握能完美分离,其他人根本做不到,按照常规,肯定要手术终止,找有经验的人二次开刀,继续进行没完成的手术。
安洪峰自信的认为,三院没有人能做完这台手术,以至于全国也没有第二个人有把握,所以郑院长才接连给他打了这么多通电话。
可郑院长却坚持让他看完,这让安洪峰很诧异,带着疑惑打开视频,快进观看,可是突然发现,镜下伽马刀居然在错综复杂的区域进行手术时,安洪峰完全呆住了,随即又倒退回放,接着刚才的视频继续往下看。
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把他惊掉了下巴,主刀医生没有按照术前常规,让患者进行二次手术,而是选择冒险,继续进行手术。
开始,安洪峰还带着批判的目光,认为这么做是冒险,是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
可越看越心惊,主刀医生的手很稳,伽马刀微操居然可以与他比肩,这种细腻的手术作风,已经完全超过了他,不对,应该说,已经超过了欧美顶尖的外科医生。
“这不可能”
安洪峰不可思议,看视频的时候,紧张的手心都在出汗,就好像是他身临其境的进入现场亲自操刀一般。
出租车还在前进,从机场进入首都,到了东四环,当到了学术期刊编委会门口的时候,安洪峰还在看着视频,此刻他完全被视频内容所吸引了。
“先生,先生,到了。”
“别急,再等我一下。”安洪峰哪有心情下车,现在这社会都是要手机付款,这么精彩的视频没看完,怎么忍心关闭。
“先生,我也要做生意的。”
“别急,再等等。”
司机很无奈,几次三番的提醒,可安洪峰就是无动于衷,认真的看着复杂的手术全过程。
就在此时,一辆奥迪车停下,军区医院的一把刀下车,正要进入编委会大门,正好看见出租车内的安洪峰。
“哟,这不是安洪峰么”
他走到出租车前,打开车门问道:“人都到了怎么还不下车。”
“谁知道他搞什么”出租车司机不耐烦的说:“快让他付钱,我还要继续拉活呢。”
“别急,车钱我给。”他看见安洪峰正在看伽马刀的视频,笑着一边扫码付款一边说:“安洪峰不愧是手术狂人,不放过任何看手术视频的时间。”
扫码结算完毕,又拉着安洪峰下来,“别看了,怎么也不能耽误别人做生意不是”
安洪峰眼睛紧盯手机视频,问道:“你知道三院的这台手术是谁做的吗”
“哟,这我可不知道,三院,不就是小邱么”
“小邱,邱医生,他的镜下伽马刀手术这么娴熟了吗”安洪峰非常疑惑,“不行,我还是去三院一趟,我要问清楚。”
“别啊。”他拉着安洪峰说:“编委今天审稿,其中一篇论文,写的是论镜下伽马刀手术的72种常见操作,你难道不去看看”
“72种”安洪峰目瞪口呆,他有把握的,敢说十拿九稳的也才不超过36种,没想到有人居然写出72种,这貌似比国外的那些医生掌握的技术还多。
“不可能吧,投稿人是谁,国外的吗”
“我还以为是你的学术论文,所以我这才推了手术过来的么,感情不是你的呀”
安洪峰一把抓住行李箱,一边走一边说:“去问问就知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