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马王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风暗刻

    丫环话到嘴边,忽然感觉刺史大人今天问的过于详细了,按理说这样陈年烂谷子的往事,他早该与崔夫人问明啊。

    她也知道刺史那些点点滴滴、令夫人不快的事情,更知道夫人脱口叫李大人“李弥”这件反常的事一定不能出自自己之口。

    于是机灵地回道,“能叫什么夫人当时惊声叫,‘李引,你中箭了!’但吉人自有天相,李大人的胸前恰好有一块碎银子、替他挡下了箭,不然岂不是致命。”

    丫环神色上一瞬间的迟疑瞒不过极会察颜观色的刺史,高审行知道再也不能问出什么了。他示意丫环离开。

    丫环有所隐瞒的述说,已经有几处地方令他感到不舒服。夫人从山阳镇返回的季节,正穿着薄薄的衣裙,不然她被裙子遮住的腿也不致于撞得血流不止。

    但




第904章 心硬似铁
    ,。

    他想起新吕氏失踪那天,李引也恰好哪里都找不见,刺史叫县衙中的几个人去找都找不到他,但崔氏的手里却捏了李引家中的钥匙。【 .】

    他记得当时她说,“若是有心,岂有找不到的人”

    再联系西州谢金莲的来信,那么当时,李引不是找不到,不是去了某乡,他是和刺史夫人在一起,共同谋划了一次“解救”新吕氏的行动。

    虽然高审行一直认为,身为一个有些成就的男人在外边沾惹些花草不算个大事,他也承认在这种事情上做得有些洒脱,但这不代表在他的心中不重视自己的夫人。

    妻子一直都让高审行引以为傲,她美貌知礼,端庄柔和,不论与谁站在一起都是一道过目不忘的景致。而她的每一步,都能踢起一片令人难忘的情愫……

    高审行在回黔州的路上,把夫人的好处再回想起来,强迫自己尽量不往坏处想,并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她的角度上去体会。

    他想像着李引俯下身来,掀起裙子到自己的大腿上吸吮,想像着自己伏在李引的后背上,搂着他的脖子走上几十里高低不平的山路。?到最后刺史咬咬牙,硬生生地掐下了这一段儿,虽然有许多不合常理之处,但他宁愿不再去想。

    崔氏和李引共同移走新吕氏的做法也不是不正常,这不正说明夫人对他接触新吕氏的不满么而她求到李引头上时,李引能怎么做还不是顺从!

    一个刺史身份的高官,得有些肚量,不能胡乱猜忌自己的夫人。这样想着,高审行百味杂陈地走进刺史府。毕竟这种事情闹得满城风雨、甚至闹到长安去,丢的是高府的脸面。

    但是,李引,你就到此为止吧,不要再往上升了!而且高审行打算,在抗旱结束后就把“六县都水使”这个不伦不类的职事抹掉。

    救了刺史夫人两次,便从一个不入流的内卫、飞升到了一个县令,自己已经对得起李引了。

    刺史想,最好想个法子,像他们移走新吕氏那样移走他,到时也好再看一看夫人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让他再确知一下。

    一进刺史府的院子,高审行看到了府中长期雇着的车夫。

    崔氏去长安,带走的是苏殷的车夫——女车夫,一来路上更方便,二来,苏殷长史要和丫环往各县跑,接着她们督办保墒保水的大事,而黔州本地的车夫路更熟。

    刺史板着脸走过去,站在车夫的面前。苏殷和丫环像是刚刚从外面回来,车夫收拾一下,大概也要回家了。【 .】

    他抬头看见了刺史,像今天这样的情形,以往是不常见的,他有些惶恐。刺史示意他、随他到前厅、刺史的别室里来。

    高刺史开门见山,上来就问,“夫人去年冬天染病的那次……就是刮大风的那次,你们都去了哪里!”

    车夫有些害怕,因为刺史夫人说去哪里,不是一位车夫能决定的,那她感染了风寒怎么问到自己头上车夫急着替自己辩解,先把未知的责任推个干净:

    “大人,小人就是个赶车的,去哪儿小人怎能决定”

    “我让你决定了说去过什么地方就是了!”

    车夫不敢隐瞒。于是刺史再知道了那晚夫人和李引的行踪。

    她去给刺史大人送衣物和鸡汤,李引大人说代为转交,然后他们去了李引县令的家里,因为李大人说他有了个意中人,夫人说去看,在那里耽搁了好一阵子,然后他们留下丫环、再去县衙,回来时在一条小巷子口停了一下。

    车夫说了是哪条小巷,高审行于是再知道,大概崔颖就是从那次起,知道了自己的具体去向。

    &nbs



第905章 截然不同
    ,。

    黔州引水抗旱的举动,就像当初在那里的垦荒一样,成为朝堂之上经常被皇帝和大臣们提及的一件事情。

    黔州“六县都水使”这一职务的设立同样别出心裁,而且看起来卓有成效。高审行在奏章中提到的“引水上山”的做法,显示出他打破常规的、卓越的抗旱思路。

    而“以三保五”的规划布局,如果没有统筹六县、没有对黔州山川地势了然于胸的全局眼光,根本就提不出来。

    这个提法实施之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在引水工程中民役的动用数量,暗合了陛下体恤民力的观点。

    另外,连扛着锄头锄地——这样看似简单的田间劳作,原来也涉关了“保水保墒”的重要抗旱作用。那么,有臣子总结说,说明黔州的高刺史与那些身份低微的乡村老农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不然,一位出入庙堂、行文施令的刺史,不可能把那些老农们成年累月做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一件事,上升到抗旱的高度、并加以着重的推广。

    陛下对黔州的抗旱看起来是满意的,对于臣子们有些夸张的益美之词也不加制止。?但他留意到,上一次高审行着意提到的那个都濡县李引,这次在奏章中只提了一次如何放手“六县都水使”大胆去干,而且没有指名点姓。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细节,皇帝陛下不想此时就对黔州下个诏什么的进行鼓励或奖赏。同时黔州抗旱还远远没有结束呢。

    上一次高审行在开荒的奏章中提到的“压龙岭”同样是个细节,皇帝要打听一下某州、某县的某座岭的来龙去脉,想来不是什么难事。

    高审行在奏章里引用盈隆岭过去的名称,到底出于什么目的,每天看数不清的奏章,极擅在字里行间揣摩那些刺史心思的皇帝,不用猜都知道个一二。

    上一次的这个细节曾经让他压下了再封一位国夫人的冲动,而两次细节加起来,还让他想到高审行、高峻父子在行文上还是有那么点相似之处,比如高峻不说反对嫁公主,却说什么西域五国的牧场。

    但两人的出发点、用意截然不同。显得一个狡黠有道,一个满腹算计。

    对黔州保持着低调的恰恰是高府中人,包括阁老在内,他们不参与和黔州抗旱有关的议论,在言语间实在回避不了时,他们也总是谦卑地笑一笑就作罢。

    因为府中还在筹备另一件事,就是二小姐高尧的婚礼。这件事主要是长孙大人府上在操办,高府只是嫁女,府中所有人同样被阁老告诫,要低调。

    府上的五夫人崔颖从黔州赶过来以后、与阁老说起黔州抗旱工程时,说的更多的是那个“六县都水使”李引的作用——那些朝堂之上津津乐道的抗旱名目都是这个李引提出来、并一力实施起来的。

    阁老知道,五子高审行精通各种各样的文章手法,把他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加以深化,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会不动声色地加以模糊。反正也说得过去,因为李引也是高审行起用起来的。

    但阁老绝不会顺着五儿子竖起的杆儿往上爬,高审行事办好了、那也是高府脸上的光,万一出现了差池,高府上下总不致给陛下落个因风吹火的印象。

    五夫人崔颖携高峻七夫人丽容由黔州到达不久,西州的人也恰好赶到了,除了长孙润之外没有一个男丁,都是女眷。

    高岷、高峪离不开,他们的夫人赶过来,高峻的家中也来了一大一小两个人,一个是五夫人崔嫣,另一个是她们从凉州接上的西州大都督长女——高甜甜。

    连不在公门任职、只是在西州经商的高峪都未回来,这就更符合阁老低调的想法。

    崔颖再一次见到了女儿,自她离



第906章 红尘有帐
    ,。

    长孙府、高府,哪一个摆出来都是重量级的。

    正因为如此,阁老叮嘱府上鞭炮要少放,至少不能盖过大街东面的长孙府,因为长孙府才是这场盛大喜事的舞台。

    高府的官员们照常该上朝的上朝、不上朝的早早到各自的衙门里去,虽然在同僚向他们道贺时,人人脸上会露出笑意,说着“同喜”,但话题马上就转移到公事上来。

    在等待高尧回门的间隙里,崔嫣说要带甜甜去一趟清心庵,这也算是谢金莲让她由凉州带上甜甜的一个原因——谢一谢无谷道长为女娃的玉佩件开光。

    崔嫣已从姐姐柳玉如那里听说过,为着感谢无谷道长,谢金莲已经送给无谷道长两柄专做的拂尘。

    崔嫣以为就算搭了人情,再让甜甜一个七岁大的女孩子专门来谢,有些没必要。

    但崔嫣在清心庵中修行过,正好可以去看望一下昔日的道友,因而对谢金莲嘱咐的这件事并未忘记。?崔嫣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夫人崔颖也想去看一看女儿当初躲进去的这座庵院。另外,如果可能的话,崔颖想让这位无谷道长给自己指点一下迷津。

    高审行从西州放纵到黔州,夫人崔颖不大可能与谁诉说,不论与谁说都难以启齿。但无谷道长就不同,无谷是出家人,与世无争,看淡红尘,因而她的意见也许更中肯。

    于是,夫人带着女儿崔嫣、丽容、甜甜到清心庵来。

    高府与赵国公府的联姻还在人们的热议之中,府中三代、三位夫人和一位大小姐忽然光临,清心庵可以用蓬荜生辉来形容。

    所有的人都出来迎接,那些纯青子过去的道友们尤其高兴,彼此说了许久的话、才让她们进入正题。

    在早已经调换过的、明亮肃静的庵房里,无谷道长接待了四位女访客。她先微笑着接受了甜甜的礼拜,然后再仔细地看崔嫣和丽容,仿佛要把她们记住。

    从崔嫣转达谢金莲的话中,道长知道谢金莲和李婉清回西州后、依约没有说穿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样她在面对高审行现任的夫人时,也就自然得多了。

    道长看出这位崔夫人有话要说,因为崔夫人提醒另三个人,她们可以借着离开长安前的机会到街坊中走走。

    随后,庵房中只剩下了道长和崔颖两个人。

    道长轻声问,“崔夫人贵为刺史夫人,女儿也是西州都督的如花美眷,难道还有什么烦心事”

    崔夫人先是一惊,问道,“道长,你说哪个女儿”但不等道长回答,她便承认道,“道长果然道法澄明、堪比铜镜,那么我更信道长的指点了!”

    无谷道,“贫道看夫人相貌娴雅,语声柔和,定然也是注重修行之人,本不该有什么烦恼……唯有夫人的步态……”

    “道长不妨有话直说。”

    “夫人的步态,四分端庄沉稳、三分踢动红尘,还有三分牵着前世后生,有些烦恼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知道长可还参得透我的烦恼来自何处”

    “当然来自于黔州的刺史大人。”

    崔夫人闻听,身子一颤,眼圈立时就红了。无谷开解道,“想是贫道误打误撞,碰到了夫人的心事,但崔夫人也不必伤感,人生在世总会有个你欠的,有个欠你的,但终究会两不相欠,又何必难过!”

    崔夫人道,“道长说的是,曾经有个人一心报国,效命沙场,或许他只看上了我的嫁妆——那是一匹宝马。我都不知自己是不是反倒成了那匹马的嫁妆,因为他骑走了马、至死都没有给我个名份,却给了我一个女儿!那么就是他欠我的了。”

    “还有一个,杀了我两个至亲,但又救过我两命,那便是两不相欠的了!可他偏偏又死心眼儿,因为我官也丢了、相也破了,年至四旬而从未思娶!”

    “而现在这个人……我与他相识时已有身孕,却骗他说是他的,这是我一生的大错!那么便是我欠他的。如今他身居高位却放浪形骸不知检点,我虽难过,但想起往事总觉对他不住,一次又一次原谅了他。”

    她接着说,“但道长你不知带给我耻辱的是些什么人



第907章 有人无人
    ,。

    无谷对崔颖说,这两个孩子虽然一前一后来到她的身边,但她感觉着他们就像是一对双胞胎,被人换过来的这个额上有朱砂痣,换走的那个左胸上有心形胎记。

    只是令无谷大为惊讶的是,早就不知所踪的、有胎记的孩子做了大都督,而一直在高府中长大、十几岁去扬州任织锦坊令、又去西州做牧监、额上有痣的人却不见了。

    崔氏坐在车中,翻来覆去琢磨无谷的话,总是云遮雾罩的理不清楚。如果无谷所说是真的,那么先前做着牧监的那个高峻一定遭遇了什么变故,然后这一个顶上来了。

    她有印象,当初她带女儿进入高府时,那个调皮、而有些愤世嫉俗的高峻额上是有痣的。她西州见到高峻时,崔颖也用心看过他额头的痣、但似乎颜色很浅。

    这个念头把崔氏吓了一跳,如果自己刚刚想到的问题被公之于众,那么西州女儿的家中会有怎样天翻地覆的变故!

    也就是说,年少时曾经在高府中招惹过女儿崔嫣、又令女儿念念不忘的那个高峻,并非现在的这位总牧监。

    不过,崔氏从女儿对高峻的态度上,丝毫看不出她对高峻的身份有什么察觉或怀疑,这就又让崔夫人感到奇怪了。?反正车中除了她们母女之外就是甜甜一个小女娃,崔夫人低声问女儿道,“高峻的左胸前是不是有个心形的胎记”

    崔嫣脸腾地红了,有些气急败坏地问,“母亲,除了我们姐妹,没有一个外人知道这个,但你是如何知道的!”

    于是崔氏就知道无谷说的没错,现在这个高峻并非当初从高府去扬州的那个人。但她感觉无法回答女儿,只好故作生气地道,“好啊,你有了意中人,便把娘看作了外人!”

    她不再问,心想高审行曾忿忿不平地、对她说高峻不是他亲生,也就可以理解了。

    唉!这可真是一本烂帐!不知有几个人知道西州大都督高峻的这个帐底、又在不知不觉中为着各自的目的故作不知、或是进行着遮掩。

    无谷算一个,当然高审行也算一个了,毕竟有一个名义上英武果敢、威名赫赫的儿子,他也真的借了不少光。

    然后,崔氏想自己也该算上一个了——为了女儿的幸福,她也该保守这个秘密。

    ……

    黔州。

    高审行知道,高府的名望和门庭不许他对崔颖做得太过分。
1...231232233234235...4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