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而如果说要自行火炮的话,那么就不得不提法国人用194mm海军加农炮改出来的gpf自行加农炮。这种自行火炮的强大不是因为他那门194mm的海军炮,这炮其实性能一般,可以把一发78.83kg的炮弹打出725米每秒的初速,最大射程是20千米出头。真正强大的是,这门火炮他是自行的,在一个巨大的履带式地盘的承载下,这门火炮的战斗全重达到了29.6吨!但是在一台120马力发动机的牵引下,这门火炮可以以每小时8到10千米的速度机动。虽然速度不快吧,但是好在地形通过能力强。而且也跟得上这个位面的坦克机动速度了。一小时走8千米。任何一个国家的师一级单位都不可能有这个速度啊。

    当然,不可能一切火炮都是用履带式地盘,因为履带式地盘毕竟结构复杂,生产麻烦,而且还会坦克抢产能。所以这部分使用履带式地盘的自行火炮大部分都是伴随装甲部队前进的。用来提供火力直瞄支援的。大兵团的火炮,比如说步兵师、集团军所属的火炮还是用拖拉机、汽车和马匹携带,当然,这是从车站到战场这段距离这样机动。

    最终,王子对德国重炮的构成是这样设定的,150mm榴弹炮将作为




第544章 巴伐利亚的重锤 2
    而且因为拥有大量车辆的缘故,这些火炮的重量可以进一步放大,历史上德国人的210mm火炮的重量再6吨多到7吨多这个范围,身管长度只有l14。如果王子使用大药室,并且适当拉长身管,将射程提高到13km以上,别看就这么3km左右的差距,实战中作用就大了,一寸长一寸猛啊。

    想想看,2战中德国人的sfh18型榴弹炮不过是13325米的射程,而俄国人的m1937式火炮的射程是17265。射程将近提高了不到4km吧,就对德国炮兵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以至于,德国人宁可采用强装药这种毕竟损害火炮的方式来提高射程。甚至为了提高射程,王子可以允许炮弹质量的下降,毕竟东线碰上啃不动目标的机会不是很多。

    而为了达到这个性能,王子可以把火炮的重量放宽到10吨左右,反正这种火炮要么使用履带式地盘运输,法国人连194mm加农炮都可以一车带走,那么德国人一辆履带式地盘携带一门210mm榴弹炮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至于说牵引火炮问题也不大,如果用卡车的话,分开牵引就可以了,如果用拖拉机,直接整体牵引也行。反正历史上比这还重的火炮牵引都可以,到了这个位面自然也行。

    至于说150mm长管加农炮,这个问题更不用担心了,历史上德国人的k16型加农炮几乎就是傲视群雄的产物,10870kg的炮重,42度的仰角,每秒钟757米的初速,重达51.4kg的炮弹,以及长达22km的射程!这东西扔东线几乎是无敌,扔西线也是傲视群雄啊!扔到2战也能凑合着使用。除了只有8度的水平射界稍微差一些之外,这款火炮几乎堪称完美啊!

    法国人m1917型155mm加农炮也算一时枭雄了,但是这款火炮移动重量高达13吨,弹重只有43kg,射程只有19.5千米。当然,这和这门火炮的仰角比较小有关系,只有35度,但是从整体性能来看,确实不如德国人的k16。在法国所有非列车炮中只有一款火炮在射程上可以和k16相比,那就是大名鼎鼎的m1917型220mm重型加农炮,

    这款火炮可以把101kg重的炮弹以766米的初速打出去22.8千米。在非列车炮中也算魁首了。但是可惜的是炮重太大,足有25.8吨的重量比k16重了一倍都多!本身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在东线碰上这种怪物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k16火炮足够用,甚至用减装药都可以吊打东线一切不服。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种火炮产量问题,如果等到战争爆发后再量产的话,产量肯定受到限制,像这种可以称为战略武器的东东需要平时先囤积一些。

    历史上还有一种火炮不错,那就是德国人用舰炮改的170mmskl40火炮。这种火炮最大射程更远,达到了24km,但是让王子有些难堪的是,这些火炮原本是德国前无畏舰上的舰炮退役下来改的,而这个位面,德国人没有弄170mm的二级主炮,所以也不存在改的基础,如果王子想要170mm长距离加农炮的话,那就只能白手起家了......。这真是一个悲剧的故事。

    然后王子就郁闷了,他在考虑是否真的有必要搞一款和k15威力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却很重,配置也很高的火炮。如果德国陆军需



第545章 巴伐利亚的重锤 3
    本来这个计划制定的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在提交给利奥波德亲王的时候,后者还是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他同意大幅度增加105mm榴弹炮和150mm榴弹炮的数量。但是同时却反对将77mm速射炮排除在外。

    “步兵终归需要一些野战炮提供近距离直射火力。我们不可能给所有的部队都配备突击炮或者用半履带车为底盘的机动炮兵。所以,一种重量尽可能轻一些,炮重比较小一些,而且初速尽可能快一些的火炮还是有必要的。”利奥波德亲王这样说道。

    “但是一些105mm火炮本身的重量也未必比法国人的75mm火炮重多少,甚至反而轻一些,如果是摧毁掩体的话,105mm榴弹炮的15kg级别的炮弹威力应该比7到8kg的3寸级别速射炮要更好一些吧”王子有些不解的说道。

    这一点王子是考虑到了,实际上历史上德国的lefh16型105mm榴弹炮就是一款不错的火炮,重量只有1525kg,初速度也不错,炮口初速每秒钟395米。而且可以把14.81kg的榴弹打出9000多米远。而且这款火炮还可以选配穿甲弹,无论从威力、重量还是其它方面远超历史上德国人的77mm速射炮和法国人的75小姐,唯一的问题是这款火炮出来的时间比较晚,是1916年,不过即使现在达不到那时候的技术水平,牺牲一些初速度,那么也是可以的。

    “我一直认为,105mm火炮和75mm火炮是不能用一款火炮取代另外一款的,你曾经和我说起过那种轻型榴弹炮,我不得不承认,它确实比法国人75mm速射炮强很多,甚至比任何一款3寸级别的火炮要好。但是这款火炮最大的问题是高不成低不就。”

    “它的重量确实比较轻,机动性也比较好,只要75mm火炮能够使用的地方,这款火炮也可以使用。炮弹威力确实也很大。但是,不要忘了他的老本行,它原本是一款压制火炮。射程是它的关键属性。在最大40度仰角的情况下也只有9200米左右的距离。这个数据我觉的有些难以接受。我曾经询问过斯柯达和克虏伯的火炮设计师,任何一款两吨级别的火炮都可以拥有轻易压制这门1.5吨级别的轻型榴弹炮的能力,这对于师一级的炮兵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总之,想让我的军队装备这种短射程轻重量的105mm火炮作为支援火炮我是不同意,我宁可采用重量较大,但是射程较长的105mm火炮,然后再专门配77mm速射炮作为补充。也不愿意全部使用统一规格的短射程105mm火炮。”利奥波德亲王的意见十分坚决,作为巴伐利亚陆军的一把手,他的意见让王子也不得不仔细考虑。

    “靠,胃口都养叼了。”自己的叔叔不同意,王子也不能强行通过。第一,自己不是国王,第二,国王你也要讲道理啊。然后王子就郁闷了,明明历史上德国人在1916年后用的lefh16榴弹炮用的好好的啊,虽然射程短一些吧,但是也没说让军队拒收啊。怎么这个位面就出问题了呢这事和机枪一样啊,部下都被好东西养叼了啊!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王子不得不承认,利奥波德亲王说的确实有道理......。火炮重量和性能本身就是正比关系,压制火炮和野战炮侧重点不一样,如果非要混为一谈的话确实会出现什么都做不好的情况。王子的初衷是这样的,2战保留大量的3寸炮是因为要反坦克。1战没有反坦克自然会让3寸级别野战炮的存在十分鸡肋。同样,个别105mm轻炮和77mm



第546章 巴伐利亚的重锤 4
    巴伐利亚的105mm火炮决定走远程大重量的思路,而150mm重榴弹炮同样决定走这条路,毕竟生产更不容易的重炮更需要部署在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而秉承这个原则,为了让火炮拥有更远的射程,历史上德国人的sfh13系列重榴弹炮也被王子扔到了历史的垃圾堆中,没办法,这东西性能差一些。

    sfh13这款火炮重量很轻,只有2250kg,和法国人的m1913型105mm榴弹炮一个等级,但是这货在压制上绝对比不上后者,原因很简单,射程太近了!这款火炮只有8600米的射程!空有威力巨大的42kg炮弹却够不着对手,这是多么卧槽的事情啊!

    而最终王子选择的是法国人的m1917型155mm火炮作为原型,这款火炮逆天的不仅仅在于3300kg超轻的重量,更在于它以仅仅15倍的身管长度就获得了11300米的射程!要知道,德国人的sfh13的火炮身管长度可是17l啊。所以继续秉承法国嗑药,再加上德国长身管。王子对师属150mm火炮的重量定位直接放宽到4000kg左右,也就是说,只要能在这个重量以下,射程越远越好!当然,为了获得一个较好的射界,炮架要换成双脚炮架。

    那么最终,德军一个师的身管火炮数量定额是这样确定的,一个师14个炮兵连数量不变,中口径速射炮4个连,150mm大口径榴弹炮3到4个连。剩下的都是105mm轻型榴弹炮。其中150mm大口径榴弹炮一个连的数量在4到6门之间,其它火炮都是6炮连。

    而如果算上各种迫击炮的的话,巴伐利亚的的团、营都有自己配属的迫击炮,连级迫击炮是60mm轻型迫击炮。炮弹重量再2kg左右,射程在1200米上下。营一级拥有82mm迫击炮,榴弹重量在5kg左右,有效射程是km。从营级迫击炮开始,已经开始在迫击炮炮管中刻上膛线了。而团一级迫击炮则是120mm迫击炮,虽然射程提高的不多,最多也就4.5km,但是弹重增加到15kg左右。而且因为膛线的关系,精度有了很高的提升。

    王子一直在想有没有必要弄一款160mm迫击炮,就比如说类似苏联的mt13型重迫击炮,这种迫击炮威力确实很大,比如说苏联2战的mt13迫击炮可以将重达40.8kg的重型高爆弹打出去5100米。但是这款武器的重量同样不小,战斗全重1170kg!已经和一款小型火炮差不多了,射程还近,最关键的是,这种重型迫击炮已经失去了轻型迫击炮最大的优势——高射速。

    一般120mm以下的迫击炮你直接从炮口装填就可以了,然后依靠火炮自身的重量激发撞针然后发射。但是160mm迫击炮不行,这东西炮长3.3米。就算是斜着放,也有一人多高,想想看,你一个人把一发40.8kg的炮弹举到这个高度,然后放入炮膛之中,先不说这过程多危险,多费劲,40多kg的炮弹直接顶撞针上,真确定这火炮不会出问题毕竟炮弹重量比120mm炮重了将近3倍啊!

    所以历史上俄国人是这样使用这门火炮的,每打完一发炮弹之后,需要把火炮从40度到80度的角度上放平,然后从炮尾状态......。这样一来,反而比身管火炮更麻烦,毕竟迫击炮摇平要浪费时间,同时迫击炮使用时药包,根据不同的射程来调整药包数量,和轻型火炮的整装弹或者单独一个药筒完全不一样啊。所以,这款火炮射速很低,一分钟3发......。

     



第547章 神级飞行劈柴!
    “您好,这是我们聘请的德国最好的木器工程师——赫利沃德先生。他对世界各种木材都非常有研究,而且精通木工加工和各种板材的制作。并且对各种胶水和粘合剂也有独到的见解,为此,我们决定聘请他作为我们的飞机木质部件的设计师。”戴姆勒爵士亲自为王子引荐这位头花都有些花白的木匠先生。不对,现在叫木质配件设计师。

    “嗯,很好。”王子平静的说道,然后上前一步,主动伸出了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木匠怎么了谁告诉你木匠不能搞高科技的2战结束前,木头还是飞机的重要原料之一呢!水平高的木匠造出来的木质飞机那叫木头奇迹,比如说英国人的蚊子。而水平低的弄出来的叫飞行劈柴,比如说俄国人的木头飞机......。

    所谓细微之处见功夫,一个老牌工业强国的底蕴不仅仅体现在诸如发动机、舰炮之类的大的方面,在细微之处同样非常nb,2战哪个国家没有弄个木质飞机但是为何创出鼎鼎大名的就dh98蚊式轰炸机一家德国人不是也搞过ta154吗你弄个大部分都是木头的飞机试试。能出来是一定的,但是质量问题就难说了。

    而且在1战之中环境下,电解铝的规模还很有限,造飞机的大头还是木头啊!如果换一个名字,这位赫利沃德先生就立即显得高大上了,比如说航空材料专家!这名字霸气吧不过在1战前,这个材料专家和木匠没什么两样......。

    真以为找两块木头,看看纹理,然后再看看有没有虫蛀就可以了顶多在弄两块压合板齐活了开什么国际玩笑你那生产的是飞行者一号吧,航空是个精密高大上的产业,每一件工作都异常复杂,甚至连木料加工都是这样。而这一次,王子是真见识到了一名顶级的木工到底有多强大!套用后世的一句话说,叫行行出状元啊,看了这个位面德国有希望搞出自己的蚊子了!

    “根据戴姆勒先生的要求,和我多年的经验认为,用木质材料只能用于那些平面应力的部件。因为木料本身的抗扭曲和抗剪应力的作用并不好,这是无法避免的弱点,所以,飞机的起落架、发动机、控制机翼面的安装点以及所有涉及立体应力的部件都应该使用金属材料而不是木料。”

    “而在其它部分生产机身的时候,我们需要使用的木料也不能是单一的压合板材料,正如钢面铁甲和硬化装甲通过不同物理特性的钢板可以提高装甲的强度一样,我们使用的木料也必须是多重木料,飞机的外层应该坚固,所以我们使用高强度压合板材料,而内部应该坚忍,所以我们使用某些树木的木芯作为材料。”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外部的材料应该选择加拿大的桦木或者北美的云杉树,尤其是后者,是最好的选材,这种树硬度和密度都很大,而且树脂很少,适合工业加工,纹理细而直,很容易上油漆,而且木质紧密,对钉子和螺丝有很好的钉着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在相对较为潮湿的环境下,它的潮湿形变也非常均匀,不容易开裂。”

    “那就选用云杉木吧,从美国人那里拿更方便一些,王子想了想说道。”

    “而内层材料的话,我打算使用厄瓜多尔的轻木夹芯(也叫巴尔沙木)。而机身与隔框胶合处我会再用云杉木芯做的胶合板进行加固,当然,这只是材料问题,在制作框架之前,我们还需要用红木或者混凝土阳模弄一



第548章 逐渐成熟的飞机 1
    如果要问王子,1战中什么样的战斗机才算是成熟产品这个王子真的不好说,因为虽然一战中同样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战斗机,但是总体来看都十分简单,德国人的战斗机到最后都在使用不超过180马力的航空发动机。开始到战争结束,其实子系统进步的速度并不快。

    但是,当王子看见这第一架被称为j-1型战斗机的飞机之后,王子能感觉到这款飞机距离1战中的容克、骆驼等飞机已经很近了,至少从外型上来看是这样,前面的发动机已经被容纳到特制的发动机舱之中,飞机的外部修型已经搞的有模有样,虽然从外型上依然有些死板,但是现在的德国专家们已经知道用抛光的外壳来减阻。

    整个飞机的后部机体也不再是几个架子构成的了,至少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机身,整个飞机机身从前到后非别为一台功率为85马力的8缸液冷式发动机,一挺12.7mm大口径机枪,弹药舱、飞行员驾驶室以及放置在后面的150l油箱。

    整个机翼结构也大大简化,虽然在两层机翼之间依然有一些支撑物,但是因为采用了符合压合板制成的高强度机翼,整个机翼之间的支架已经很少了,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感觉。

    飞机内部驾驶室虽然紧凑,但是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设备,例如说速度表、高度表等等。飞机使用的反射式瞄准镜还没有出现,估计现在正在弄,所以飞行员前面只有一个半截望远镜和一个铁环先凑合着......。

    起落架还是原来的刚性起落架,想要在这个时代把起落架收入到飞机机体内部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过让王子感到欣慰的一点是,设计师已经开始使用充气轮胎作为飞机轮胎材料,这让飞机降落时的动作不再那么惊险......。

    整个飞机给人一种外形十分简洁精悍的感觉。整个飞机长度在6.5米左右,机翼展开达到了8.5米,飞机高度为2.7米。因为机枪是穿过发动机中轴布置,所以这款飞机没有安装射击协调器。整个飞机空重在550kg上下,而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780kg。基本上满油加一个人和弹药就齐活了。想要装额外的炸弹实在有些困难。最大飞行速度还没有测出,飞行高度在3500米上下。虽然这个性能在1战中都不算什么,虽然依然处于试飞状态,但是在这个年代能出现这种飞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很不错,大概方向对了,剩下的就是慢慢爬科技树了。”王子看着这些飞机心中默默的说道。整个一架飞机的机体用到的金属重量不超过70kg。(不包括发动机和机枪、弹药箱等。)几乎全木质的结构虽然略显土鳖,但是也适合1战时的情况,2战中大名鼎鼎的蚊子大部分结构都是木质的,1战中全木质飞机有啥不行的

    “这个机体外形能不能再改进一些比如说让外形更圆滑一些,更适合空气力学的设计”王子沉默片刻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虽然他本身对空气力学一点研究都没有吧,但是不妨碍人家提意见不是而且1战前飞机大部分都没吹过风洞,所以所有的经验只能靠猜和实验。
1...101102103104105...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