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当然,在开始的时候德国力量的提升速度还是要比同盟国快一些,俄国就不要说了,打完仗之后,解决内部的各种矛盾和麻烦事就购让俄国政府前几年没作为了。法国人不用说,从普法战争后一直准备复仇战争。而英国人吗现在布尔战争还没结束,他们需要解决了南非的问题才能管欧洲,至于你说为何现在德国不动手,因为德国自己都没准备好,历史上1910年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机的时候,德国都没敢动手,更别说现在了......。

    但是,德皇知道,一定要在俄国步入正轨之前,或者说步入正轨前期就发动战争,一定要在己方实力大增,双方势力相对差距最大的时候动手,而目前来看,德皇的意思就是1912年,在未来不到8年的时间里,德国海陆军要做好所有的准备,然后在对方尚未完成战备的时候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呵呵,总算主动了一些。”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无奈的想想,看来,历史的惯性是巨大的,穿越到这个时代,终究逃不过这一战,一战结束后,是化鲤为龙还是被打落凡尘就在这最后这几年了。不过好在,现在德国的战备进程几乎是按照王子设定的路线再走,而且王子不得不承认,威廉二世设定的时间表很适合巴伐利亚王国。

    俄国人为了打日俄战争,从巴伐利亚购买了大量的军火,并且订购了战舰,这些订货极大的刺激了巴伐利亚的军工和所属的造船业。但是随着日本战争的结束,这种外来刺激会消失,俄国人不会再从已经算是潜在敌人的德国购买大量的装备了,德国也不会随便卖啊,而已经开始扩张的军工生产和带动的下有产业可不会因此而止步。

    所以为了保持现在的产能和活力,就必须有人接盘,




第578章 取舍
    第三天,鲁普雷希特和海军三巨头如约相聚德国海军部最大的一间推演室。按照殿下的要求,德国海军部准备了一个巨大的北海沙盘,并且根据双方对英德舰队的规模准备了相应的模型。而在今天,一场改变德国海军内部权力格局,改变德国海军命运的会议即将上演。

    “我想,英国人的态度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他们没有屈服,并且决定以两倍于我们的建造速度来扩充他们的海军。而且他们也和法国人达成了协议,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和俄国人也会达成协议,也就是说您——提尔皮茨先生,您的理论中最重要的两点支柱已经失效。”没有客套,他把今天的会议看成了一场战争,无论如何,他必须赢。

    “您认为英国的海权需要应对全世界海军的挑战,我们只用建立一支舰队应对英国本土的舰队就可以了,您认为,这支舰队会最终迫使英国人屈服,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英国人通过利益的让渡和法国人达成了协议,他们的舰队开始从世界范围内收缩,将这些区域的安全交给协议和盟国来维护,整个英国舰队已经握成了一只拳头!”

    “外交上的胜利给英国人以底气,他们可以放出话来我们造一艘战舰,那么他们就造两艘,英国人需要应对的只有我们,而我们需要应对的有法国、英国还有俄国!英国人是一个海洋国家,他们可以不计代价的来扩充自己的舰队,但是我们呢我们是个大陆国家,海军的军备是受到限制的。所以,是时候放弃这一套理论了。”说道。

    “英国人即使现在做了,但是不代表他们可以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德意志的工业优势足以支持我们将这场军备进行下去。”提尔皮茨声辩道。

    “但是皇帝陛下的意思是1912年前后就要见分晓。英国人也许会在十年二十年后屈服,但是绝对不是现在,而且我再说一遍,我们的对手不仅仅是一个英国,我们的军队也不仅仅是海军。”

    “最最重要的是,我并不是不支持建造海军,海军的经费不会少,我们的分歧是如何用这些钱做更有效的事情,您看重的是数量震慑,而我看中的是战争中的作用。不管情况如何,也不管英国人在6年内会不会一直持续高速造舰,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在战争中,双方海军一定会对上,而以战斗力为导向的建造方案肯定比单纯的数量要好很多。”王子再次强调道。

    “但是数量同样也是一种质量,我们的舰队数量不能太少,至少在面对英国大舰队的时候,我们的阵容不能过于寒酸。不是吗”提尔皮茨反驳道。

    “只要我们和英国大舰队碰上,那么多半我们会输!”殿下摇摇头说道。“在弱势的情况下还要和对方死磕想什么呢我想冯.波尔将军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强行和对手交战吧”即使好战如舍尔,在日德兰中碰到英国大舰队之后有什么反应还不是立即上希佩尔上去拖延时间,然后舰队阵前大回转直接跑路死磕下去明显不行啊。

    “从战术角度来看,我们唯一的胜算只有面对分兵的英国舰队才有机会,而为了寻找这种机会,我们必须在战场感知、航速方面获得优势,毕竟,战场中决定胜负的不是双方一共拥有多少军舰,而是能赶到战场的有多少军舰,以及这些军舰交手的情况。”王子解释道。



第579章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舰队的经费再往上增加有困难了,就这么点钱,要数量没质量,要质量没数量。单纯从战舰的性能上和战术使用上来看,殿下的作品肯定比提尔皮茨的要好很多,也许按照提尔皮茨的舰队建造计划,德国海军确实可以多出那么几艘无畏舰,但是问题是,这些战舰的速度太慢或者火炮口径太小,对对手的伤害有限,能否赶到战场是一个问题,赶到战场上后能否有效杀伤对手是另外一个问题,这种快速战舰没有对手多,总体规模根本没法比的情况下,无论是波尔上将还是廖勒上将都不会选择支持提尔皮茨。

    提尔皮茨很显然也知道1912年这个底线,从目前来看,英国人对德国战舰普遍提速的情况并不清楚,而德国海军这一次保密做的还是很不错,他们将所有相关数据都进行了修改,除了极少数人知道之外,其它大部分人,包括设计师都不清楚。他们没有想到过自己的战舰有那么强大的动力系统,能跑那么快......。

    实际上在1战中战舰的实际输出功率普遍比额定功率高一些,理论上25节的速度,实际上能跑出27节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历史上的吕措夫,战列巡洋舰的航速普遍比预期要高出2节左右。这可是高速段的2节,需要极大的动力支持的。

    当然,你要问有没有实际航速低于理论航速的,当然有了。比如说历史上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他们的航速理论上应该达到25节,但是实际上,没有一艘战舰达标,糟糕的船型设计和超重的船体让这一切成为了泡影。伊丽莎白级快速战列舰因为超重,所以在7.1到7.6万马力的情况下只能跑出接近24节的航速。而长门号在比女王大一圈的情况下,可以以9.5万马力的输出跑出26.7节的航速,快了将近3节......。

    “其实,您赢了,尊敬的鲁普雷希特殿下,其实从一开始你就赢了,在会议开始之前,我就已经知道这个结果了,两位上将和我将在您的领导下建设德意志帝国海军,希望您的表现不要让德意志帝国,让皇帝陛下,让我们失望。从此,您再也不会遇上来自海军部的人为阻力。”良久,提尔皮茨认输了,并且说出了以上这番话。你还别说,真让某人有些摸不到头脑。

    “我真的没想到最后的结果会是这样,我本来打算用三天的时间来说服提尔皮茨,让他接受我的建议,然后再用两天时间来说服德皇,希望他能下放更多的权利。但是结果却让我十分的意外,三天的时间缩短到了2个小时,一向给我以固执印象的提尔皮茨居然认输了,他放弃了他的风险舰队,放弃了他的坚持,而选择相信我。”

    “我很难言明我当时的感觉,我在他的眼中看到了落寞和颓废,但是同时也有一种欣慰和希望。我当时的感觉非常复杂。”殿下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毫无疑问,提尔皮茨是热爱帝国海军的。否则的话他不会将他的儿子都送上海军,而且是在风险极大的轻巡洋舰舰队,相对于一般不出动的主力舰和几乎没有风险的办公室,轻巡洋舰编队显然是高危岗位。

    而实际上,在开战后不久。在1914年的赫尔戈兰湾之战中,提尔皮



第580章 舰队的小兄弟们 1
    “各位,我们已经假设了英国人的海军战略和战术,除了实力强大的皇家海军主力舰之外,我们同时还要注意那些辅助战舰,这些攻防无法和主力舰相比但是航速超快的家伙是英国大舰队的耳目,是他们绞死德意志的绞索。”说着,王子殿下用手中的推杆指了指德国近海以及远处的北海最北端。

    “英国人会用一支轻巡洋舰编队来执行对我们的抵近侦察,利用高航速来监视帝国海军的一举一动,无论是我们的主力舰队出航,还是调动,只要我们出现在公海,都很难躲开他们的眼睛。如果我们要进行大规模行动的话,那么就必须打破这条由轻巡洋舰组成的封锁线!”

    “对抗这条封锁线,使用主力舰是可以的,但是却很难抓住他们,而且成本有些太高。所以,我的意思是用轻型巡洋舰为主力,在我方主力舰队的掩护下逐渐削弱英国人的轻巡洋舰部队,进而削弱对方的侦查能力。为我们展开大规模行动铺平道路。”

    “其次,我们的轻巡洋舰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合适的时候再北海的北端行动,攻击英国人的封锁线,并且在合适的时候掩护我们的潜艇、伪装袭击舰或者伪装运输船进出北海,英国人不可能用他们的主力舰队来执行这个封锁任务。只能用伪装巡洋舰或者老式巡洋舰。”

    “这就是我们的巡洋舰需要面对的对手,对方的轻巡洋舰、驱逐舰、辅助巡洋舰以及部分商船!”鲁普雷希特王子划定了目标。

    “而您这一次又要重新设计公海舰队的巡洋舰标准是吗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您一定会让我们的轻巡洋舰能在性能上压倒对手,甚至不惜减少数量”提尔皮茨问道。

    “没错,在我看来,公海舰队的轻巡洋舰设计方案比原来的战列舰设计方案还要糟糕,所以必须推倒重来!”殿下点点头说道。

    如果说德国人主力战舰的小水管锅炉和防御还值得让人称道,就是火力茶几一些的话,那么德国的轻巡洋舰就是全面茶几了!尤其是开战前的德国海军轻巡洋舰完全可以用惨剧来形容。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爱姆登号,这艘曾经在海上晃悠了100多天,俘获了33艘商船,总计吨位达到了70360吨的明星战舰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在和英国人的悉尼号装甲巡洋舰的交手中,爱姆登以7名军官和129名士兵的阵亡以及65人受伤的代价换取了击中对方16发炮弹,4人阵亡,17名负伤的“重大战果”......。嗯,很好。

    也许有人说了,双方的战斗力完全不对等啊,爱姆登号轻巡洋舰正常排水量3664吨,重载也不过4268吨。而悉尼号达到了5400吨正常排水量,重载排水量更是到了6000吨大关,吨位上的差距自然导致武备和防御上的差距。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双方吨位确实差了一些,那么好吧,咱们拿同时期吨位相近的战舰说说吧,比如说德国人的卡尔斯鲁厄号轻巡洋舰,这艘轻巡洋舰的设计吨位是4900吨,重载吨位是6191吨,和英国人悉尼号装甲巡洋舰算一个水平吧。但是论及性能,除了航速之外,这东西完全不如悉尼号啊。

    火力和防御对比,卡尔斯鲁厄号是12门105mm火炮,装甲带是60mm到18mm,炮罩是50mm,指挥塔是100mm。装甲甲板是40到60mm。而悉尼号呢人家是8门6寸l45火炮和4



第581章 舰队的小兄弟们 2
    首先,武器是一方面,大部分使用6寸炮甚至是105mm火炮的德舰自然不会在武备上花多少钱,这些火炮都是炮廊炮,结构简单,连炮塔结构都没有。最昂贵的伺服给省了。

    而另外一方面就是装甲,说实话,除了个别的轻巡洋舰之外,其它的轻巡洋舰的薄皮皮带装甲面对6寸火炮几乎也是炮炮穿,别看英国人的6寸炮根本没配备穿甲弹,没错,你没看错,就是没有专门的穿甲弹,最强的就是半穿甲弹。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用不上啊,大家直接高爆弹糊脸就行了!当然,也要防止万一英国人装备6寸穿甲弹的情况......。

    所以,如果想要形成对英国轻巡洋舰的优势的话,那么首先就必须能防住英国人的6寸炮半穿甲弹。对于这种炮弹能有多少寸穿深,王子是不清楚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王子做一个大概的估计,而这个估计的标准实际上来自于间战期间的设计思路,而这一次,王子参考的是日本人的防御设计。

    历史上日本海军在设计最上号巡洋舰的时候,对于侧弦的防护标准是这样设定的,动力舱部分防御155mm级别火炮以及水中弹攻击,而弹药舱部分防御8寸级别火炮。最上的动力舱防御标准是从100mm向下逐步削减到65mm,倾斜角度是20度。考虑到最上号的火炮是以高穿深著称的155mml60主炮。可以把将近56kg的炮弹以920米的初速打出,而1战中英国轻巡洋舰舰炮6寸l45只能把45kg的半穿甲弹打出类似的初速,而且英国人也没有穿甲弹,所以穿透能力肯定差很多,虽然较近的交战距离可以弥补吧,但是王子认为70mm倾斜20度的装甲完全可以防御6寸炮弹了。

    至于说防御水中弹这个就不要想了,一方面是因为1战6寸炮的交战距离不会很远,毕竟这是射控和火炮的限制,要知道2战时日本海军的155mml60火炮在20千米的距离上依然有278米的齐射散步,在一战中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而中近距离交战的很难打出水中弹。另外一方面是,水中弹的防御成本简直太大了,重量上很难接受,所以干脆就别想了,实际上,一艘5000到6000吨的战舰如果水下部分中弹或者中雷,它能回去的运气成分比设计成分还要大。

    侧弦防御就是这标准了,主水平防御参考历史上轻巡洋舰的防御就可以了35mm到40mm足够用了,6寸炮能挡住了。为了节省重量,侧弦装甲的下沿会比较小,整个装甲从水线面上的70mm向下逐渐削减到45mm。覆盖整个动力舱和弹药库。

    然后就是火炮的布局和防护,总体来看,德国人的150mm只能说够用,毕竟虽然德国人的150mm火炮是有穿甲弹的,但是在5千米或者以上的交战距离中能否击穿75mm侧弦装甲也是有疑问的。毕竟不一定是正对。射击要考虑角度问题。

    为了保证威力,最保险的办法自然是扩大口径,实际上历史上英国人在1战结束后也开始在自己的巡洋舰上装备7.5寸炮也就是190mm火炮。不过这种火炮的全套重量已经很大了。对于王子要求的5000到6000吨的标排来说要求有点高,所以王子更倾向于将德国历史上的170mm火炮拿出来,68kg的弹重依然可以用人力装填,武器系统重量也比较好接受。

    至于火炮数量吗上8门就不要考虑了,重量



第582章 战时运输和破交 1
    其实相对于主力舰队交战,破交作战更需要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因为海战的特殊性,海上主力舰队交战的时间并不会很长,日德兰海战才打了3天,到了2战的时候,双方的数次海空战役真正主力舰队pk的时间也不长,比如说中途岛和珊瑚海海战,主要部分也就一天。在短暂的交战时间过后,就是大家退回老家伤口,然后准备再战。海上战役持续时间也许比较长,但是主力舰大舰队pk是很短的。别拿瓜岛海战中各种巡洋舰和战列舰的夜战说事,因为这个规模相对于美日海军的规模也不是很大。

    同时,即使算上战役准备时间也不会很长,以日德兰海战为例,舍尔上将是在1916年1月18日当时德国公海舰队司令的,到了2月上旬的时候,在德国舰队司令部立案的《北海海上作战纲要》中才提到了要更加主动的出击,但是这个时候,日德兰海战的计划根本没出笼,因为直到2月23日,威廉二世才亲临公海舰队,正式宣布将舰队行动的自由裁量权委托给舍尔上将......。虽然此后,舍尔带着自己的舰队在北海走了两圈,但是这些事和日德兰没有啥直接关系。

    日德兰真正开始酝酿还是要从5月中旬开始,而真正日德兰海战打响是5月31日,中间也就十几天的时间,所以,现在制定海上大舰队交战的计划没有太大意义,只要制定下来大致的方略就可以了,开战后,大战怎么打,怎么侦查,怎么布局那要看实际情况。

    但是破交,或者说潜艇战、伪装袭击舰的破交战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开战,每时每刻都会有潜艇在大洋上作战,在北海往返穿梭,在己方基地中修理维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早在1战前德国就意识到潜艇要分成三组然后不断的轮换作战。而如果要是借鉴一些2战经验的话,德国从现在开始还要建立长波电台保证和潜艇的联络,建造大型补给潜艇或者伪装补给舰为远洋作战的潜艇提供油料和弹药,甚至是艇员......。

    相对于主力舰队的建造和训练,德国海军已经有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措施,稍微改一下,然后按部就班走就可以了。但是潜艇战和破交作战,以及远洋伪装补给,这东西对于德国来说还是头一次,需要时间和功夫就很多了。而当鲁普雷希特和海军部三巨头再一次面见德皇的时候,说的问题就是破交和巡洋作战!

    “总体来说,因为堪称悲剧的地理环境,我们想要获得外界的补给非常困难,英国人的封锁代价非常小,而我们突破封锁的代价会比较大。但是因为一种特殊的武器出现,英国的海上运输将面对严重的挑战,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使用这件武器的话,那么绝对会取得相当大的战果,甚至逼平英国人也是可能的!”当殿下面对德皇的时候他这样说道。

    “你是说潜艇吗这个东西很新颖,但是具体效果如何呢波尔上将,听说你们租用的巴伐利亚的潜艇,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说说你们研究的结果。”德皇看了看后者说道。
1...107108109110111...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