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和历史上希佩尔舰队突袭英国不设防的海边城市获得一个婴儿杀手的做法不一样的是,王子将日常突破的主要方向定在了北海北部入口的封锁线上,这一方面是因为王子认为单纯炮击港口并没有多大意义,毕竟一次攻击炸死几百人,然后造成点经济损失,还要冒着舰队被对方暴打的威胁,这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而更重要的是,德国最需要的是物资的输送,而实际上,执行这个任务的就只有一支老式巡洋舰组成的舰队,这些战舰根本不具备和新式战舰抗衡的本钱。不断消耗这条防线,自然会让进入德国的船舶增加。不用说多了,一艘船就可以把上万吨的物资送到德国,这个意义可比打港口要
第628章 海军战略 2
一战的时候飞机很差劲,而飞机的起降也是很容易的,比如说英国人就有在女王的炮塔上弄个板子然后扔上去一架飞机的,也有在回收的时候不用专门的吊车,直接用主炮炮管作为吊杆回收飞机的。飞机蒙皮坏了怎么办直接拿点丝绸附上去就行了,非常的简单,技术门槛很低,当然,如果在北海的环境下的话,想要保养飞机还是需要一个机库的,不过面积不用太大,毕竟当时的飞机普遍都很小......。
“负责攻击的舰队规模不用太大,只用一艘主力舰就可以,每一次猎杀的对手也不用太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确定的是,英国大舰队绝对不会没事就在北海封锁线上晃悠,考虑到北海封锁线的长度,以及海况,偷掉一艘封锁船之后,在转身离开说不定英国人根本得不到消息。而为了一个飘忽不定的,不知道是被战舰还是被潜艇打沉的辅助巡洋舰派出大舰队,这个恐怕并不现实。
而且就算是派出了又如何只要德国战巡提前走,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毕竟战列舰的航速太慢了,而战列巡洋舰虽然航速快一些,但是他们需要在整个北海里寻找一艘主力舰。这个难度也是很大的。而且接近德国本土的时候还可以获得德国主力舰队的接应,贝蒂想要来试试的话也可以啊!来了就不要走了!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的不定期抵近巡航。当庞大的英国舰队靠近德国近海时候,德国舰队还是老老实实的窝在港口中吧。当然,这种巡逻更多的是转一圈就走,大舰队也不可能一直堵在门口,别的不说,单纯燃料消耗就是个巨大的负担,而近海的潜艇和水雷阵也是不小的威胁。
“难道,德意志舰队在北海的作战任务就是零打碎敲吗然后逐渐积累优势,再发动致命一击”冯.波尔上将问道。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是会和英国大舰队进行大规模交战的,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做好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削弱甚至重创英国人的战列巡洋舰编队和未来可能的快速战列舰编队。”鲁普雷西特说道。
从一战环境来看,快速战舰的价值显然要比原教旨主义的战列舰价值大多了,而对于德国海军来说,能重创贝蒂就不错了,大舰队要是遇上了,还是赶紧闪人吧。而和贝蒂的快速舰队交战则要看具体情况,战役需要自己布置,并且时刻提防可能杀出的女王们以及背后不远处的大舰队,对于这个目标,王子现在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计划,一方面是因为有些难度,另外一方面是关系太大,对于德国来说,主力舰队级别的交战,有一点失误说不定都是致命的,即使以舍尔的凶悍,在日德兰之后不也是被吓得够呛
“开战之初,快速舰队集中在基尔运河以西地区,而慢速战列舰和老式战舰则集中在波罗的海,帝国舰队一定要尽可能的保证对波罗的海的控制,我们需要对俄国进行攻势布雷,并且尽可能的通过雷场和潜艇消耗俄国人舰队,同时打击俄国人的海上运输线,当然了,我们也要加强反潜和扫雷工作。”
&nbs
第629章 羽翼丰满的战鹰 1
“不过,总算看着有些顺眼了。”在慕尼黑航空训练中心,鲁普雷希特终于看到了一款符合穿越者审美观的单发双翼飞机。这款飞机单纯从外形上来看,有点接近历史上的cl-1型飞机,当然和这款使用了金属蒙皮,并且有装甲保护的德国1战攻击机相比,这款飞机大部分依然采用木质结构,没有什么装甲,发动机的功率也不过130马力,不过飞机的外形修型还算不错,按照后世达索老大的说法,一架好飞机首先是一架漂亮的飞机的标准。(对于这句话,作者君十分认同,f16和f15比幻影2000更好看,所以前者更强.......。)这款飞机应该具备碾压同时代飞机的标准。
“这款飞机几乎全面刷新了我们的航空记录,这是我们第一款速度在150千米以上的飞机,也是第一款空重620kg,作战全重850kg的单发飞机,它拥有非常优秀的操作性,而且作战半径达到了200千米左右。”戴姆勒开始兴致勃勃的给王子介绍这款被称为j-5型战斗机的新式飞机
“主要武器可以从一挺12.7mm机枪或者两挺mg04型7.92mm机枪上选择,前者备弹量在500发左右,而后者的备弹量可以达到1200发。如果飞行员重量比较轻,装油比较少的话,还可以搭载40kg的炸弹。飞行员可以选择用手投掷炸弹也可以选择用机翼下的挂架扔炸弹。”
“这架飞机还有一个跨时代的优势那就是结构强度足够,在满负载的情况下,j-5型战斗机可以以45度的角度,最高速度不超过180千米的状态下进行俯冲。空战中最大过载可以达到3g左右。在试验场中,我们最大俯冲角度达到了60度,并且进行了多次试验,飞机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这款飞机还有一个不错的外号,我们叫他食雀鹰!”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款飞机如果能服役的话,未来10年之内恐怕都不有能超越这款飞机的作品了!”最终戴姆勒总结道。
“呵呵,那是你不知道未来技术的发展到底有多迅速。”王子心中说道,这个位面的科技比历史上要提前了5年左右,实际上1战中航空技术爆发也是积累到了这一步,只要能抓住设计方向,换一台发动机性能就有很大的提升,这款飞机从外形上来看已经很不错,至于具体的气动布局,从风洞试验来看也算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发动机功率有些小了,才130马力。
“不过也好,至少对付俄国人够用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东线可以用到大战结束了。”王子对于这款飞机还算比较满意的。
“我们现在有多少架这样的飞机这款飞机的改进潜力如何”王子想了想问道。
“我们目前有4架试验机,该型飞机的改进潜力还是很大的,其实我们的飞机头部的发动机舱可以更小一些,根据您的指示,我们为更换新式发动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而且飞机的强度也足够。”一旁的李林塔尔伯爵说道。飞行的气动设计是他搞得,所以他自然有发言权。
飞机的重量可都是一点点扣出来,而历史上有不少飞机为了追求性能而导致后期升级出现问题的情况,比如说历史注明的bf109战斗机,在换装了更大更重的db605发动机之后,就在机头发动机舱上出现了鼓包,放不下啊。而后期的零式飞机之所以性能上不去,不也是因为没有配上更重更大的发动机
所以王子要求飞机需要留下一定的改进冗余,甚至在j-5型飞机出现之前,王子就要求设计师以后考虑换装220马力左
第630章 羽翼丰满的战鹰 2
如果说李林塔尔和戴姆勒设计的j-5食雀鹰型战斗机可以作为未来德国1战中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的主力,给王子带来一些小惊喜的话。那么随后他们带来的k-4型轰炸机则完全让鲁普雷希特大喜过望!
“这怎么看起来有点像历史上的哥达式轰炸机啊”王子来到了这个堪称巨人的大型飞机面前,从外形上看,这款飞机纺锤体一般的机身长14米,高度4.3米。机翼展开宽度22米。如果光从外型上看,和哥达飞机差不多,但是如果看细节的话,这款飞机采用的技术完全是超越一个时代的。
首先从机翼上看,一般早期飞机使用的都是上突下凹的飞机机翼,在现在技术条件下,这样的机翼强度会很低,所以需要大量的支柱和缆线保持强度,从而给人一种比较混乱的感觉,而k-4型轰炸机第一次采用了后世的机翼下部平直,上部突起的机翼外形,这就增加了机翼强度,从而减少了支撑结构的重量,也是为何这款k-4型轰炸机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感觉,同时再加上一些金属结构,让这款飞机机翼强度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历史上这项技术是1912年才开始的应用的,说是跨时代一点也不过分。
而最nb的一点是,在穿越者稍加提示之后,李林塔尔男爵等人居然搞出了开缝襟翼!这款技术可以极大的改善失速仰角以及飞机升力系数,也这是为何k-4型轰炸机看样子和历史上哥达式轰炸机机翼差不多大,却拥有理论上4.5吨的最大起飞重量。相对而言,k-4型轰炸机的机翼面积并不算太大,但是却拥有了超越哥达的性能,精益求精的机翼设计才是最关键的。
唯一让王子感到有些郁闷的是,这款飞机的发动机还没有着落……。历史上哥达式轰炸机用的是260马力的发动机,而这个位面上即使轰炸机使用的发动机也没有超过200马力,也就是说,这个架子虽然很不错了,但是发动机依然没有到位。当然了,你要是能搞到英国人的罗罗生产的鹰-3型375马力发动机的话,那么性能还会有更大的提升。
但是现在这款飞机只有200马力的发动机可以凑合着使用,所以在载弹量300kg的情况下,航程只有400千米,最大起飞重量也被限定在3800kg左右。不过即使这样,这依然是超越时代的轰炸机。
让王子十分满意的还有新式轰炸机的火力布局,在飞机的机头位置有一个球型机枪塔,这个机枪塔可以选择装备两挺12.7mm机枪或者3挺7.92mm机枪,因为位置在最前面,所以这个机枪的射界非常好,投弹手负责控制前部机枪,同时也负责投弹。
投弹手后面的是驾驶员,负责驾驶飞机。同时在驾驶舱上部还有两挺7.92mm机枪,被安置在环形的枪架上,用来弥补前后机枪的射击死角。在机翼后面是电报员兼后射机枪射手,在环形枪架上可以安装2挺7.92mm机枪或者一挺12.7mm机枪。这款机枪的射界十分宽阔,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执行对地射击任务。
飞机的炸弹挂架被安置在机体稍微靠后一些的地方,用来平衡机头的重量,机腹中间理论上最多可以挂载300kg的炸弹。(要等换装发动机之后)而
第631章 速度的极限
就在王子因为航空工业的突破有些小得意外加小兴奋,准备回家和老婆高兴一下的时候,自己的叔叔利奥波德亲王的到来又让鲁普雷西特陷入了忙碌之中,所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好事是很少挤一起的,所以,根据这个原则,利奥波德亲王的到来带来的是不好的消息。
“我们的攻击速度还是太慢,一天不到50千米的攻击速度并不能让我们完成对对方军级单位的合围。你过来看一下这张图。”利奥波德亲王带着王子来到一张地图前,在这份简易地图上,一到蓝色的线条代表俄国的防线,从比例尺上来看大约有80千米左右。而两侧的两道红线则是代表负责迂回包抄的巴伐利亚快速军团。
“一天50千米不到的速度也就是我们在公路上行进的速度。实战中肯定达不到的,虽然说打一个折也能保证25千米以上的速度,但是这个速度对于合围来说显然不够用,因为对方可能会有预备队来拦截,而意识到侧翼危险的俄军很可能会收缩防线,或者撤退,他们走的是内圈,我们是外圈,而速度优势并不足以阻止对方的行动,所以说这个速度没有太大意义。”
“我们的突击部队数量不会很多,一个攻击方向可能要集中1到2个师,而我们最多在漫长的防线上选择2到3个突破口,因为光这些就要用掉我们4到6个师的兵力。我们攻进去的部队无法迅速合围,也无法立即攻击俄国人在上百千米外的后勤中枢,这样做是不行的。”利奥波德亲王解释道。
“而且,我必须说明的是,在战斗情况下,士兵如果连续战斗并且长距离行军的话,那么体力消耗是十分巨大的,这也是必须注意的。这些问题如果是单纯面对当面之敌的话,还算可以,但是如果想要执行你北上计划,围歼俄国可能进攻东普鲁士的部队的话,那是绝对不可以的。也许到时候战车可以支持,但是伴随的步兵是绝对无法支持的。”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步兵的行动速度吧”王子想了想说道。
“没错,就是步兵的行动速度,虽然我承认,大量的车辆使用已经极大的减轻了部队的负担和马队的规模提高了军队的移动速度,但是这种提升还是不够,因为始终没有解决一个非常制约移动速度的短板—步兵的移动能力!”亲王点头表示认同。
其实想想也能弄明白,一支部队可以把火炮、炮弹以及大量的补给品使用汽车或者马车运输,但是士兵本身的被服要自己带吧,一把半自动步枪加刺刀和120发子弹要自己带吧外加5发手榴弹和一些配件,这重量就已经不轻了,如果是长距离作战,别的不说,三天的口粮以及一个水壶是需要自己带着吧这些武器和随身的装备加在一起本来就不少了。
如果再往上算一些的话,连里的机枪和60mm迫击炮有的时候也要自己拿着把,机枪班除了自己的武器外,说不定还要带上一条250发子弹的帆布弹带。这就让步兵的负重十分沉重,移动速度也不会快拿去,想要一支成建制拥有重型武器但是没有实现全机械化的步兵部队保持每天40千米以上的速度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许有人说红军长征时飞夺泸定桥等行动中的速度怎么那么快,这个怎么说呢所谓的成建制这里指的是师一级,拥有大量的火炮和辎重,先不说红军什么时候能拥有媲美1战德国正规师的火力,单
第632章 历史上的先行者们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俄国人以完整的师一级单位在旷野中进行阻击的话,那么他们的火炮密度依然不会超过一个突击师加一个装甲营的火力,别的不说,光装甲营的45辆战车的火力就足以捅穿俄军师的防线,至于说碰上一些要塞怎么办这个只能交给后续部队了,即使2战的时候,德国装甲部队也不负责和要塞、驻垒区死磕吧这都是交给步兵和重炮负责的。
“骑兵的补给尤其是马匹饲料问题怎么解决”鲁普雷希特问道,马匹太能吃了,尤其是战马,吃的不好都掉膘,比人还难伺候。
“至少在波兰地区,如果我们攻击速度足够快的话,可以以战养战,俄国人的运输体系不行,他们一定会在边境地区修筑大量的仓库。俄国人有大量的骑兵,想找到足够的饲料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我们的运输也足以支持骑兵一段时间内的消耗。”利奥波德亲王回答道。
“但是骑兵的规模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小,想想看,我们一个骑兵军才12500人,即使加上奥匈帝国许诺的部队,我们能集中起来的骑兵最多也就是凑出2.5万人左右,占整个部队的10%。这点兵力用于向纵深发展恐怕有些困难吧。”在关注质量的同时,王子也强调快速集团的数量。人太少终究不行,毕竟你不是美帝打伊拉克......。
“那就只能学普鲁士,装备一些装甲车辆来取代履带式车辆,进而降低成本,增加数量,然后再弄一些车载步兵。同时,将这支部队的作用进一步特化,他们只是进攻穿插,不负责防御和扩大突破口,他们切开对方阵地后,迅速由后面的进入的步兵单位来接替。”亲王说道。
“我对编制提出一个大概的想法,然后您负责实践一下。”王子想了想说道。“没问题,我们有的是时间。”亲王说道。
“一支由骑兵和装甲部队组成的快速部队啊,这个弄起来还是挺有挑战性的啊。似乎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恐怕也只有苏联人这么搞过合成吧”当天晚上,在铁堡的一间办公室中,鲁普雷希特开始了筹划。
在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王子只能想方设法回忆当年红色帝国建立之初的骑兵和机械化部队的合成办法,在国内战争之初的红白双方骑兵其实没有太多的借鉴意义,因为那时候的骑兵唯一比较大的改进是装备的机枪比较多,然后加一个机枪马车,火炮数量非常少,以至于在后来面对新生的波兰步兵部队的时候都被打的头破血流。
说句不好听的,当时红军的骑兵部队哪怕是对付一战初期的俄国步兵部队都是吃亏的,别的不说,一个俄国师至少也能保证分到48门火炮。这些火炮就足够压制骑兵的马车机枪和火炮了,而没了机枪的支持,红军的骑兵的战场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
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部队合成还是从苏联建立后30年代初的骑兵旅合成方式,当时一个骑兵旅有3135人,有马匹2933匹,火炮6门,机枪153挺,32辆各种坦克和战车,军车29辆以及摩托车5辆。这样一支部队的攻击速度是有了,基本上没有车就有马,bt系列坦克的速度也足够给力,一天不打仗的话穿插60千米问题不大。(2战中有成建制骑兵部队敌后一天穿插65千米的记录。)火力还算充足,唯一的问题就是编制太小。王子对
第633章 三种师
想到这里王子感到自己口袋中的钱包似乎跳了一下......。“好吧,好吧,这只是设想,也许会缺编不少,不过对面的俄军应该比较茶几的,问题应该不算太大。”鲁普雷西特这样安慰自己。
最终这种师被王子定义为突击师,就是专门用来切割对方战线的,除了突击师之外,还需要另外两种师,其中一种就是过去的快速师,这样的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跟在突击师后面,打入对方阵线,巩固和扩大突破口,并且继续努力跟进突击师的步伐,来保证对敌军形成合围的态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