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终极侧位

    “把情报送到大本营,我需要请示一下。”尼古拉耶维奇说道。

    而此时,4个集团军的俄军和对面的奥匈军团也在加利西亚展开了混战。虽然奥匈军队水一些,但是在经过加强之后,在短时间内还和俄军杀的有来有往。担任俄军前线总参谋长的勃鲁西诺夫正在整理俄奥战役情报的时候,一名军官将中线的情报送了上来。(东普鲁士地区为北线,和巴伐利亚军团交战为中线。和奥匈军团交战为南线。)

    “巴伐利亚军团形成了对第五集团军的合围态势!”当看到了这句话的时候,布鲁西诺夫的瞳孔立即收缩成了预示着危险的针芒状。他立即将电报扔到一边,快速来到沙盘前,旁边的参谋立即按照电报上的情况将敌我态势标注出来。

    很快,一个个标示着不明敌军的锡兵出现在在地图上。“巴伐利亚人都是飞过去的吗即使按照每天25千米的速度,他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完成了合围吧”

    作为一个老油条,布鲁西诺夫知道这封电报上有水分,对比另外一份电报,第五集团军的运输全部都断了,要知道,军队运输是按照军供应的,每个军都有自己的运输线路,第五集团军一共有5个军,10个师的兵力,如果说都断了的话,那么就是至少5条通道全没了,对方能在如此宽阔的地域把你的运输通道全部掐断,那就说明一个问题啊。人家的大兵团已经出现在你的身后了!这根本就不是合围的态势,而是完成了合围!

    “把所有能找到的德奥部队的番号都给我标出来!”勃鲁西诺夫说道。很快,他开始从这些电报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首先关于兵力问题,俄国人出现了误判,俄国第五和第六集团军面对的不仅仅是巴伐利亚军团,奥匈帝国的一个军团也置于了鲁普雷希特的指挥之下,双方是2打2,如果论人数的话,对方可能还多一些。这样的话就解释了兵力问题。

    但是让布鲁西诺夫没搞明白的是,巴伐利亚军团的攻击力和突击速度怎么这么强两天之内打垮了集中在正面的4个俄国师。然后5天之后和奥匈军团回合形成合围态势,到现在,已




第733章 蜕变中的波西米亚军团
    而现在,南线也打得十分胶着,奥匈帝国的军队战斗力似乎有点高,4个军还不足以碾压对手,所以总部预备队准备投往南线加速奥匈军团的崩溃,至于中线出了问题,虽然让俄军的形式出现了一些隐患,但是在伊凡诺夫看来情况还没有那么恶劣,到了需要更改整个计划的程度。

    第五集团军虽然被包围,但是从电报上看,他们还有相当的实力,并且向东突出去一块,虽然还没有打破包围网,但是情况还算不错。巴伐利亚那一击确实恐怖,但是至此之后他们并没有发动第二波进攻。所以伊凡诺夫认为,只要第六集团军适时牵制一下,第五集团军依靠自己的力量打出去还是可以的。

    “我的意见也是暂时将预备队扣下,第六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主力尚在,这个时候把全部的筹码扔下去会直接影响我们在南线的计划,只要南线打赢了,我们只要能控制喀尔巴阡山脉的重要山口,我们就可以以极少的兵力控制住奥匈帝国,然后集中力量再对付德国人。”布鲁西诺夫这个时候打破了僵局。他同意伊凡诺夫的想法。

    作为总预备队的第九集团军正在组建,去少了不能解决问题,等到组建完成,恐怕黄花菜都凉了。中线再不济,第六集团军后撤还是可以的,残存的第六集团军和北面的两个俄国集团军位于巴伐利亚军团的侧翼,后者也绝对不敢继续前进,而且就算一切都按照德国人的剧本,干掉一个集团军重创另外一个集团军的巴伐利亚还能推进布鲁西诺夫可是不相信的。

    外国人也懂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与其在所有防线上打成僵局,倒不如先集中兵力解决一边,另外一边用空间换时间。

    尼古拉耶维奇接到了发动牵制攻击的命令,而与此同时,巴伐利亚军团开始重新积聚力量,松开的五指逐渐再次攥紧成一个拳头。除了给利奥波德亲王留下一个快速师和两个普通师之外,剩余的部队开始向北部移动,瞄准了第六集团军,而南线包围圈中的作战还要继续,于是这成了捷克军团第一场硬仗。

    “俄国人又上来了!”参谋略带颤抖的声音在梅林男爵耳边响起。在晨雾之中,一个个穿着灰色军装的俄国士兵逐渐露出了身影。这已经他们在今天的第三次攻击了。

    “准备战斗吧!如果不想死的话就把对面的俄国人打死!”梅林男爵拿起了身边的mp08型冲锋枪说道。他不后悔走上了这条道路,作为一名贵族后裔,在这个贵族日益没落,以往的荣光逐渐被金钱和民族主义埋没的时候,他和不少曾经同样效忠于哈布斯堡王室的贵族感到彷徨,作为佩剑贵族的他们失去了在军队中的特权,而又没能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的话,那么身上的贵族头衔最终只能变成一个可笑笑柄。

    他不愿意就这样沉沦下去,所以他选择了另外一支可以接纳他的军队,而当玛丽公主成为了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女大公之后,梅林男爵再一次从巴伐利亚军团中回到了波西米亚,并担任团长的职务。

    “这是一支没有灵魂、没有信仰的军队。”这是他接手新的部队后的感觉,如果说以往对皇室的效忠,以及皇室给予的特权是维系佩剑贵族和皇室的纽带的话,当贵族体



第734章 包围圈中的战斗 1
    然而有了意志和勇气并不等于能打赢战争,战场上依然是一个物质决定精神的地方。和已经脱胎换骨开始向机械化和空地一体迈进的巴伐利亚军团不同,捷克军团在装备体系方面还基本上和时代同步,多了一些150mm重榴弹炮,轻炮全是速射炮,火炮装备水平可能和历史上法军持平。机枪和冲锋枪等自动火器数量有较大优势。但是考虑到训练和士气方面的因素,战斗力和法国人比起来可是差远了,人家法国人可是敢在重炮和机枪的火力下玩板载的!

    鲁普雷希特需要的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所以捷克军团必须承受血与火的洗礼,而梅林男爵的团现在正在经历这个痛苦的蜕变过程。

    俄国人的攻击似乎来得很慢,但是越是这样越让梅林男爵感到不安,俄国人虽然没有像巴伐利亚那样拥有大量的远程重炮,但是独辟蹊径的俄国人装备了大量的107和122mm中口径中距离火炮,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德国人打那是翻不出什么花样的,但是压制以中短程火炮为主的奥匈军团还是不错的。

    打退俄国人的第三次进攻后。主阵地配属的4门75mm火炮被重新换了一下位置,从阵地后方换到了两侧,为了搬动这些重达一吨多的火炮。捷克人没有少费力气。机枪阵地也进行了重新设置。双方一但交战,防御方的火力和部署暴露后就等于输了三分之一,利用对方攻击间隙重新调整火力部署是必修课,然而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也不是懂的人都去做。

    俄国人的炮兵再一次打破了战场的沉默,呼啸而至的炮弹密集的落在了前沿阵地上,刚才还在堑壕上忙碌的士兵迅速在士官的带领下进入阵地后方的防炮洞,那是一个经过原木加固后的半埋式掩体,只要不是中口径炮弹直接命中就没事。而曲折的堑壕也为那些没来得及进入掩体的人提供了最基本的保护。

    作为一名巴伐利亚军事学院培训了数年的军官,梅林男爵知道尽量让自己手中的士兵成为老兵,然后让这些老兵成为自己忠实的部下是提高军队战斗力最重要的办法,对其中动摇分子和分裂分子当然要打击,但是对于一般官兵梅林还是很负责,就像古典的骑士对于他们的扈从一般,后者奉献忠诚,前者则保证带来荣耀,兵尽量保证让他们回到家中。

    俄国人的炮火并不是很猛烈,他们的重炮数量本来就不多,而之前的战斗也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弹药,而且缺乏补充,虽然俄国人尽可能的集中兵力准备突破,但是仅剩的火炮最多只能压制,决定胜负的还是步兵之间的对决,而这也让战争变的更加血腥和残酷!

    “俄国人缺乏远程火力,所以我们可以放心的抱团,依靠机枪、冲锋枪来抵消俄国人的兵力优势,相信自己的友军,他们不会把你们的后背露给敌人。在你们所有人安然离开战场之前,我是绝对不会回去的,我以家族名义起誓!”

    “保护好机枪,注意侧面。还有反斜面也要留一些人。告诉炮兵不要随便开火,我总感觉这一次俄国人会耍一些花招。”

    &nbs



第735章 包围圈中的战斗 2
    “开火!”就在俄国人准备冲过去的时候,捷克人的阵列中穿出的几个冲锋枪手在最后十几米的距离上扣动了扳机,50发的弹鼓飞快的转动着,弹壳欢快的从抛弹口中飞出,密集的弹雨瞬间让俄国人的阵线薄了不少。飚射而出的献血瞬间染红了双方的军服,而这更刺激了捷克人的斗志,在对方后排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一支支带着刺刀的步枪已经捅了过去。

    伴随着刺刀入肉的声音,以及残兵的怒吼和呻吟,最为血腥的战斗终于开始了,一名捷克人在挑断了对手的脖子上的动脉后,还没来记得转身,一柄骑兵刀就从他身后刺入,捷克人张着嘴似乎想要呼唤自己的同伴,但是他终究只能发出一个个不连贯的字符,最终他费力的拉响了手中的手榴弹,一团火光之后,他和周围的一小圈人化为了一团碎肉。

    爆炸清空了一片场地,一条通往防线后面的道路暂时出现在俄国人眼前,十几名俄国士兵呐喊着想要冲过去,但是从侧面杀过来的三名捷克人用两支冲锋枪熄灭了俄国人的希望,在不到十几米的距离上,双方肆无忌惮的开枪,短短几秒钟的时间,无人幸存,一具具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然后新的厮杀在这些尸体上展开。

    捷克人武器好,组织更好,在步枪手的掩护下,冲锋枪手和半自动步枪手可以较为从容的装弹射击,他们使用的一种专门近战子弹,初速度较低,而且弹头较软,不会出现打穿数个人的情况。

    俄国人攻击的势头被遏制。战斗已经进入了捷克人掌握的环节,一的俄国人冲上来,然后变成尸体,然后再冲上来,再变成尸体。然而战场突然响起的炮声让整个局势陡然一变!

    一连串3寸速射炮炮弹瞬间扫荡了一小段战场,俄国人丧心病狂的将3寸速射炮推进到距离战线800米的地方,4门速射炮以每分钟6发的射速疯狂的倾斜着死亡。如同四支特大号散弹枪一般,密集的榴霰弹将双方士兵成片的从地面上抹去,纷飞的钢珠如同一道移动的钢铁墙壁一般瞬间清空了一片战场!

    “干掉那些速射炮!”早已经隐蔽多时的4门75mm火炮立即展开反击,在火炮的直射距离内,先暴露的一方是没有任何活路的,这也是为何梅林男爵不断的转换炮兵位置,并且在这次战斗中隐忍到现在才开火。

    迅速调整的炮口指向了远处正在开火的俄军炮兵阵地。在一分钟的急速射击过程中,梅林男爵手下的炮组打出了8发炮弹,滚烫的炮弹壳从炮尾中退出,还未落地,另外一发炮弹就已经装填进去,随后是闭锁再次几发了。超高的射速让火炮身管温度直线上升,以至于炮组不得不降低射速。

    连续不断的爆炸瞬间覆盖了目标。俄国人的炮组一共存活了不到8分钟的时间,被对手撕开的缺口开始逐渐弥合,随后赶到的预备队挡住了俄国人的冲锋,但是俄国人蓄谋已久的攻势如何能这样被轻易化解当速射炮互相猎杀的时候,拥有更远射程的107mm加农炮和122mm榴弹炮开始清理战线上的目标。

    捷克人的防御部队已经油尽灯枯,当侧翼的4门速射炮被敲掉3门之后,整个防线更是摇摇欲坠。而就当防线眼看就要被攻破的时候,从后方传来的机械的轰鸣声让战场上的情况为之一变!

    在一个连的蟋蟀式坦克的引导下,一个营的巴伐利亚步兵从后方赶到了战场。当令人胆寒的钢铁巨兽再一次出现



第736章 北线攻势
    “看来俄国人还是打算和我们掰掰腕子啊。”看着眼前参谋们刚刚在沙盘上重新标注的双方态势图,鲁普雷希特王子不禁哑然失笑。

    从态势上看,俄国人第六集团军准备给第五集团军解围。7个主力师和3个边境守备师组成的部队已经集结待命,后者是地区防御部队,也暂时加入到了第六集团军的编制之中。虽然没有多少兵力,不过据说他们得到了边境守备部队的重武器,也算得到了加强。

    而巴伐利亚一方也完成了集结。3个快速突击师被部署到一线,后面3个快速师和2个普通师随后跟进,其中还有一个捷克快速师。本着训练队伍,提升战斗力的理念加入到了攻击序列之中。

    “对战斗计划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王子问道。

    “个人感觉,按照上次的计划行动就可以了,俄国人的部队对于我们来说没有抵抗能力,我们可以轻易的撕开缺口,然后分割包围。目测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前,俄国都没有能力阻挡我们推进。”施密特男爵十分轻松的说道。

    “如果仅仅重复以往的战法的话,那是不是太无聊了”王子眉头微微一皱。“我准备换一个玩法,也许现在我们的战术在正面狭小的波兰可以无往而不胜。但是当我们攻入乌克兰、白俄罗斯之后,双方的交战的战线宽达上千公里,部队会相当分散,即使穿透了一个点,对于俄军的杀伤也非常有限。”

    “所以,这一次我打算做一个试验,对我们的战术改进一下。各位谁有意见”鲁普雷希特问道。

    “如果仅仅是对付俄国人的话,那么快速师本身也可以突破对手的防线,我们完全可以增加攻击的宽度,在正面3个突击师的旁边再部署2个快速师,这样的话我们的部队可以像重锤一般将对方的防线瞬间打的支离破碎。”卡里普特首先说道,这一次手握重兵的卡里普特表现并不好,在施密特高歌猛进的同时,卡里普特只不过是在后面扫尾,这让他有一种欲求不满的感觉。

    “如果能轻易突破的话,那么突击师的作用将是向对手纵深处穿插。对于浅层阵地的敌人直接交给卡里普特将军就可以了。”施密特说道。

    “不错的想法。将原本一点突破的战术换成了多点突破,依靠更多的突破口和更宽的正面来粉碎对方的防线。这已经有了后世大纵深作战的意思了。”王子心中说道。

    当然只是形似。大纵深作战中光战斗梯队就分为三个,突击梯队、发展梯队和预备队,当突击梯队攻破阵地后并不急于继续突击而是向两侧扩展,然后发展梯队向纵深攻击,围攻对方主力并且干掉增援部队。而预备队则用于堵漏,再加上空军和空降兵。形成一个正面几十千米甚至上百千米的攻击面。

    而为了适应东线广阔的战场,单纯的点突击也必须转化为多点突击。当然,这是建立在对方兵力密度比较低,防御不给力的情况下,如果对方装备水平以及兵力和自己一样的话,那还是老老实实的集中兵力打一点吧......。



第737章 黑色闪电 1
    负责“直播”战场情况的慕尼黑号侦查飞艇再一次飞临战场上空。当地面上升起了一发发预示着战役开始的信号弹之后,慕尼黑号飞艇的官兵们目睹了一场他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场景。

    4个突破区域,集中了将近1200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在朝阳的映衬下,无数的火光在地面上升腾而起,炮弹如同天外的陨石一般向着俄军阵地落下,连成一片的弹幕仿佛陨石雨一般,一团团的火焰和硝烟从地面上升腾而起,上千门火炮的轰鸣响彻整个战场。远处的炮兵阵地犹如火山喷发一般壮观。在炮兵阵地后方,一辆辆运输船将成吨的弹药送到前线。从空中望去,一条条钢铁洪流犹如巨人的动脉一般支持着巴伐利亚军团的攻势。

    凶悍的炮击持续了整整1个小时的时间,整个俄国阵地几乎被炮弹翻了一遍,原本肥沃的土地上到处都是火焰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痕迹,如同大地的伤疤一样。在对前沿阵地完成压制后,火力准备开始向纵深延伸,而伴随着弹幕的前移,一队队的装甲单位在大量步兵的簇拥下展开了围猎。

    一部分独立装甲营被拆成连为步兵提供掩护和支持,一辆辆战车连成一条线在广阔的波德平原上奔驰,犹如一条绞索一般慢慢的套向了俄国人的脖子上。坦克、步兵和炮兵有机的整合成一体,仿佛一头头钢铁巨兽一般冲向了对手。

    全线推进给俄国人整条战线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几乎同一时刻,尼古拉耶夫的指挥部中接到了无数的求救电报,参谋们匆忙在沙盘上标注出双方的态势图,但是很快,他们发现对方的参战部队太多了,整条战线上三分之二以上区域遭到了敌军的进攻,以至于用于标示对手的箭头都不够用了。

    “对手一定会有一个主攻方向,他们没有那么多兵力展开攻击的,在南线,巴伐利亚人至少有一半的兵力在对付第五集团军,他们这是在虚张声势。”尼古拉耶夫试图说服自己,拒绝承认这个现实,但是很快,德国人两路突破成功的情报再次打碎了他的幻想。

    在成建制的装甲营引导下施密特的部队再一次拔得头筹,成功的突破了当面阵地,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在深入对方阵地10公里后,装甲部队绕了一个圈,开始向两侧包抄,在俄军背后成功的捅了一刀!

    履带碾过仓促构筑的工事,将工事中的机枪和射手一起碾成碎片,十几辆战车排成了正面达一公里的宽阔战线,席卷俄国人后方阵地。后方的补给点、指挥部、炮兵阵地、医院等等设施在狂风暴雨一般的进攻中化为一片灰烬。

    俄国人自然不会甘心失败,在经过一天半的准备之后,一支由一个完整骑兵师,两个步兵团和数个机动炮兵连组成的混合部队开进战场,试图封闭某个方向的缺口。
1...135136137138139...5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