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者召唤系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笔墨凉凉
“当真!”
夏绝苍沉着脸,握紧剑柄,沉声说道,大有一副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姿态。
“赶紧滚!”
邋遢老道挥了挥手,充满不厌烦,就像打发跳蚤小丑,这幅样子,看着李唐都是心惊肉跳。
但越是如此,夏绝苍就越顾忌。
&nb
第七百四十章:诸葛亮到来
望东角,位于中大陆之东,与东大陆隔海相望,是一座超级港口,人来人往,商品货物堆积如山,数百万民夫,正在搬运货物,十分繁华,热闹!
从东大陆前往中大陆,望东角是必经之路!
夏绝苍与妖祖,就是在这里分开,大陆朝天,各走一方。
“老祖,为什么要离开,李唐不死,后患无穷,先前有妖祖在,凭借你们的关系,请他帮忙,完全可以杀死李唐。”
夏帝披头散发,看着浩瀚大海,抱怨声不断,对李唐的杀机,并未随离开而减少,而是越来越浓郁。
“糊涂!”
夏绝苍面色抽搐,大声呵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眼前这个夏帝,还是以前那个聪明绝顶,能在九龙夺嫡中胜利的夏帝吗
为何简单的局势,都不能看透
“大唐国有两尊武贤,实力强大,我们要是逼迫太紧,到时候鱼死网破,谁去抵御魔族”
“杀鸡取卵,图一时爽快,把李唐杀死,只能是自取灭亡。本祖记得你说过,杀人是一门艺术,什么时候勾画完毕,才能封笔,这种事情,急不得!”
“另外,你寄予厚望的妖祖,也不能完全信任,否则妖帝就不会答应与大唐国结盟,他是想下两步棋,左右逢源啊!”
夏绝苍沉声说道,剑光一闪,方圆数十里海域塌陷,掀起万丈浪,向深海席卷而去,无数海洋生物,因此丧命。
论不甘心,他不比夏帝少多少。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暗中策划,按照剧本来看,此时的夏帝,因该万众瞩目,举世闻名,成为最耀眼的一个人。
但可惜,功亏一篑……
甚至夏帝名誉,还会受到打击!
…………
宾仪殿,坐落皇宫右侧,是一座专门接待国外重要成员的宫殿。竣工至今,一直没有人入住,但在今日,终于有了人烟气息。
李唐,王阳明,曾国藩,邋遢老道,范蠡等人,在这座宫殿接见海皇,温度适宜,茶香萦绕,正适合商谈。
“唐皇主,今日一战传开,大唐国必能名震大陆,可喜可贺……还有你们这茶,真好喝!”
海皇抱着一壶茶,闻着茶香,一边品尝一边说道,满脸恰意舒适。
海族本来就喜欢水,平常在深海,喝腻了又咸又涩的海水,突然喝到清香茶水,立马就喜欢上这股味道。
“虚名罢了,当不得真。海皇要是喜欢茶水,本皇国库还有些,等海皇你离开时,本皇愿赠送万斤,当做国礼。”
李唐一乐,看不出来这权柄一方的海皇,居然没喝过茶水,这待遇与地位,严重不符合啊!
不过,想到海族的处境,他内心的疑惑,也就全部解开了!
“多谢皇主!”
海皇把茶壶放下,站起身来,深深抱拳,然后说道:“不瞒皇主,本皇这些过来,是来寻求帮助的。”
李唐,王阳明,范蠡等人一听,面色严肃,知道正事来了!
“唐皇主,这些年来,龙族势大,欺辱海族,无数海族子民,葬身龙腹,若继续这样下去,海族危矣。”
“本皇身为海族皇者,不能保护子民,内心惭愧,有心决一死战,奈何海族强大,我族万万不敌,思来想去,本皇欲和大唐国结盟。”
海皇红着眼说完,又是深深鞠躬,面色诚然,让李唐好感大增,一方皇者,大陆有名强者,能为了族群,去求一个人族,不说其他的,光这份担当,就足以让人佩服。
但佩服不等于同意结盟!
结盟是两方势力的战略合作,通常伴随着风险与利益,要是风险与利益不对等,或者完全有利于海族,那李唐就不会同意结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说你愿付出的条件吧!”李唐端起茶杯,茗了一口茶,平静的说道。
&nbs
第七百四十一章:开放通商口岸
此时宾仪殿,李唐正和海皇闲聊,没有参与谈判,在他们下方,有两支二十几人的谈判团队,正展开激烈“厮杀”。
这方面,可别小瞧海族!
论谈判技巧,在万国大陆万千势力中,没几个能比过海族。
许多时候,龙族与海族闹矛盾,要爆发激烈大战,都是海族通过谈判事先化解。
“皇主,诸葛军师回来了!写了一封信,让微臣交给你。”在这个时候,石长老悄然走进来,在李唐耳边说道。
“知道了!你下去吧!”
李唐接过信纸说道,然后当着海皇的面,慢慢打开,刚打开一半,稍微看清楚字体,就停止手中动作。
“唐皇主要是有事,今日谈判就到此为止”
海皇笑着说道,但一双眼睛,却若有若无的看着李唐手中的信纸,心里就像猫挠一样,好奇的不行。
但他没有问,也没有释放神识查探。
他知道人类有句话,叫做好奇心害死猫。
“没事!”
李唐摆了摆手,把信纸放在桌子上,手指敲打扶手,好像陷入沉思,搞得海皇有点莫名其妙,就在他准备询问时,就听见李唐问道:“如果两族通商,是不是件好事”
海皇一愣,对这个问题,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一时间,居然无法回答。
但他清楚一点,两族通商,绝对是利大于弊。
但他还知道,自万古以前到现在,海族从未与任何种族通商,所需物品都是自产自销。
这也是他堂堂一方霸主,却连茶水都没有喝过的原因。
“唐皇主,你难道想通商,这事你们人族领袖同意吗”
海皇沉默会,出声询问道。
海族与人族,之所以没有通商,断绝来往,主要因素,还是来源万古大战。那时候,大陆所有族群,都卷入交战,唯有海族生活海底,没有参与。
战争结束,划分利益时,龙族以“苟且种族安能参与”的说法,把海族排除在外,并得到人族,妖族同意。
至此,海族与龙族交恶,并断绝所有种族来往。从此以后,就有了和海族通商,需要人族领袖同意的潜在规定。
“人族领袖一个弑叔修炼的人,也配当人族领袖就算本皇违背,他又能奈大唐国如何”
李唐嘲讽道,在和大夏帝国对立时,他就已经脱离人族领袖的统治,管理。
通商,对前世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他而言,绝对明白其中的好处,只要处于贸易顺差,一定能让大唐国实力,飞速增长。
所以这开商,他势在必得!
“也是!如果唐皇主愿意通商,本皇必全力支持,配合。”
海皇连忙表态,想起茶叶的味道,还有人族无数珍宝,都可以随时品尝,他千年未起波澜的心,也开始不争气的跳动。
“好!设立通商,互利互惠!”
李唐微微一笑,把桌上的纸张,缓缓摊开,一个大大的“商”字,出现在海皇眼中,让他眼眶微缩。
“唐皇主手下,人才济济啊!替本皇给他带句话,就说本皇欠他一个人情。”
海皇看着那个“商”字,本来想见一面写这个字的主人,好亲自感谢,但想着这样不妥,就让李唐代为转达。
“好!”
李唐点头。
又过了五天,经过数十轮的“切磋”,大唐国与海族的同盟条约,正式发布,其中内容,包括以下十条:
“第一条:自盟约签署,海族将东海永久划分大唐国,成为大唐国疆域,海族可在这片区域,设立领事馆。”
“第二条:自盟约生效后,大唐国与海族达成战略同盟,军事互享,一方有难,另一方必须支援。”
“第三条:双方出资,设立通商口岸,大唐东部边境城池,对海族开放五十城,两族可相
第七百四十二章:政体改革?
第七百四十二章:政体改革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确定与海族通商后,李唐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决定派遣范蠡前往东部,主持大局,而接替范蠡工作者,正是初入长安的诸葛亮。火然文
皇旨下达,满朝皆惊,许多朝臣出声阻拦。
左相,上承天子,下总百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般而言,只要不犯错,是不能轻易取代。
要是处理不好,极有可能造成朝廷动荡。
甚至许多朝臣,都在背后议论,让为李唐这是要卸磨杀驴。
幸好,不久后传下的圣旨,化解了这次矛盾。
“皇主令,封范蠡为东部总管,拥有东部疆域最高行政权,司法权,节制官员等权利,封范蠡为国公,可以开府,组建幕僚……”
大量实权天降,落在范蠡手中,让许多替范蠡感到不值的大臣,都闭上嘴巴,眼中闪烁的光芒,变得极其火热。
外派地方,在人们心中,一直是处罚,贬官,不再重视的象征,但经过此事,让他们改变原来的观念。
总管,开府,组建幕僚……
每个词汇,都是权利的代表,是众人羡慕的权柄,是圣眷正浓的象征。
“皇主,微臣惶恐,恳求收回开府,组建幕僚等权利。”御书房,被人羡慕的范蠡,跪在地面,满脸惶恐的说道。
身为左相,与李唐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对大唐政体,熟知最详细的人,他知道开府,组建幕僚的本质,就是分割君权。
按道理来说,在君主,中央集权的大唐国政体中,这种分权制度,是不可能出现的。
一旦产生,要么是变革,要么是死亡……
“范爱卿,你先起来!”
李唐无奈,把手中的书卷放下,站起身来,扶起范蠡解释道:“你所担忧的事,本皇都知道。”
“本皇前些年,太过于警惕,总想把一切,都抓在手中,但现在才发现,随着疆域扩大,原有的政体,已经不适合……”
“十万里疆域,百万里疆域,本皇还有精力管理,但十亿里疆域,将来万亿里疆域,百万亿里疆域呢难道也要本皇亲自管理吗”
“分权,已经大势所趋……”
“本皇现在所考虑的,是用官制分权,还是用制度分权!”
“这次东部疆域,要设立通商口岸,关乎国家税收,本皇需要一个信得过,又有能力的人坐镇。论资质,论能力,非爱卿莫属。”
把范蠡扶起来后,李唐走到墙壁边,看着四幅疆域图,满脸振奋。
第一幅,原青宵国疆域图!
第二幅,一统四大国家疆域图!
第三幅,占领祁天候国,驱逐十大皇国疆域图!
第四幅,也是刚挂上去的地图,比第三幅疆域范围,要多上数百倍,是东大陆疆域图。
范蠡也走上前,看着这些地图,目光含泪,一寸山河一寸血!
那些熟悉的疆域,都是满朝上下,经过无数日夜辛苦工作,无数将士血洒疆土,才从敌人手中夺取过来的。
“皇主,何为官制分权,何为制度分权”
看着江山乾坤,范蠡疑惑问道,虽然他内心,已经有所猜测。
“官制分权,就是设置官位,互相监督,达到多权分立,比如在地方设立巡抚,直辖机构。而制度分权,就是改变制度,施行你所熟悉的分封制,在大统一国家下,划分领土,册封群臣。”
李唐说道,面色露出凝重,言语之中,透露说不明白的感情。
作为帝王,谁愿意把手中的权利分出去
但是分权,势在必行,否则太辽阔的疆域,根本无法管辖。
这也是前世唐朝设立都护府,元朝设立宣政院,施行省制的原因。
“皇主,微臣建议,施行官制分
第七百四十三章:龙释坤的推测
范蠡离去,诸葛亮上位,似乎对大唐国政体,未造成丝毫影响。
百官各司其职,召集大量工匠,武者东迁,准备建造一座超级港口,为确保安全,李唐还下令让星宿军,兵分二十八路,巡查东部。
不久,赵云,白起,魏征,王安石,花木兰等大臣,也接到旨意,巡查四周,拥有摄政,监督,管理等职权。
巡抚制度,正式确立!
“监督,永远是管理国家,最有效的方法……”
看着泱泱江山,李唐站在一处楼阁,在心中想道,东边的太阳,缓缓升起,洒在大地上,让万物生光辉,格外神圣。
…………
“传本皇令,召集族群勇士,前往东大陆,协助大唐国,建立通商港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