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混迹江湖开客栈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周八更

    取下背后的小包袱放在桌上,男子坐在桌边仰头打量着客栈环境。

    如此偏僻的地方,如此破旧的小店环境,符合他心里的预期,正好就是要找这样的一家店住。

    大德郡不是个好地方,乃要冲聚集之地,虽是郡城自立,但内里暗流汹涌。

    例如先前他隐在船舱之中,便见了一场大战,战中两人内力虽是平平,却各有来头。

    即使是他,待在这大德郡内,那也是小心再小心呐。抓紧时间修整一番,再将一件事办完就,便继续赶路。

    若不是当初欠下的人情,他哪里会接这么个烫手山芋。

    大堂内两人的谈话又没刻意避讳旁人,正常的交谈之声,裴姑娘自然也听见来了外人,悄悄推开房门,开了一个缝隙,露出一眼往楼下大堂看去。

    见不过是一位其貌不扬的男子,遂关上房门不再多看,于她没甚关系的人,不需要过多好奇。

    继续待在屋子里,裴姑娘托腮坐在桌边,此刻她依旧是男子打扮,如此姿态若被外人看了去,当真会心生几分恶心。

    也正是因为如此,裴姑娘每每拿刘元没办法时,就会以她如今这副打扮做些小女儿姿态,来恶心的刘元浑身起鸡皮疙瘩。

    此刻裴姑娘眼珠灵动,琢磨她的乱世大计。

    当然,乱世二字是她自以为,让大德郡乱了之后,稍稍尝到点甜头的裴姑娘,正想着她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呢。

    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裴姑娘嘴角一笑,转而回过神来,看看自己如今打扮皱了皱眉。

    都是刘元的吩咐,她才一直如此,还不能随意离开,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啊,可如今这篱她还不得不寄。

    暂且先忍下,迟早从姓刘的那连本带利的讨回其所占得所有便宜。

    过不多时,厨房传来了饭菜的香气,推开木门,徐明手里端着个托盘走了出来,将其放在桌前:“客官请慢用。”

    热气腾腾的馒头和一碗白粥,男子道了声谢,一手拿起馒头一手端碗便吃了起来。

    看对方吃的差不多了,徐明在男子对面坐下问道:“不知客官打哪里来,要往何处去”

    “从东边来,要往西去。”男子咽下一口馒头,头也不抬的回答道。

    问明来投宿之人的来路,是每个客栈都会做的事情。

    “哦可是走的水路”徐明再次问道。

    男子摇了摇头:“不,搭了一辆马车。”明显的男子没说实话。

    “车马劳顿,客官好生歇息。”徐明也不在乎对方是怎么来的,说完走去柜台后算着这几日的账。

    先前没什么客人,那账好算,就这几天来的客人,杂七杂八可多,看的徐明头晕眼花。

    三两下吃了个饱饭,男子拿起包袱站起身来问道:“掌柜的,我居何处”

    “哦,二楼有请。”徐明丢下账册,引着男子往楼上去,站在二楼长廊之上,突然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引男子在裴姑娘的屋子隔壁住下。

    转身之前,徐明又看着男子提醒道:“客官有所不知,最近大德郡不太平,有胆敢行刺将军的刺客还未被抓住,能不出门便不出门的好。”

    “明白了。”

    走在回葫同巷的路上,刘元刻意放慢了脚步。

    事儿总要面对,他此时稍稍有些后悔当日没问清楚情况,便那么容易的让雷小小离开了。

    秘籍,秘籍,刘元心里来回咀嚼着这两个字,难不成当初丢的那趟镖里还藏了一份秘籍

    到底能是个什么秘籍,才能有五星难度啊,走在路上刘元一张脸都皱成了苦瓜,莫不成是从宫里流出来的,想到这儿刘元豁然一惊顿住脚步。

    亦或是他想错了这秘籍它,另有来路。

    想来想去都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刘元索性作罢,他曾记得之前问过舱舱。

    后者告诉他,无论他想与不想,试炼任务都会自己找上门来,所以就等其自己找上门来吧,他只需要在那之前拼命提升实力便好。

    唯怕的就是,留给他的时间没有多少了。

    回到客栈的时候,刘元刚好看见桌上没来得及捡走的托盘和残羹,眉头一挑看着徐明问道:“咦,难得啊,下午居然来了客”

    “啊,是。”徐明点了点头又朝楼上指了指道:“不止吃饭,还留了宿。”

    “稀罕。”刘元同样的感叹一声。

    两人正说着,推门声响起,不是裴姑娘,竟是那男人,男子依在门栏便看着徐明问道:“掌柜的,某向你打听个事。”

    “您说。”

    堂内多了个人,男子也没在意,依旧问道:“掌柜的你可知易阳长街怎么去”

    “客官住的这是葫同巷,离了葫同巷往东转过小阳街,再直走约莫百丈转西有大道,便是易阳长街了。”徐明思虑一番,认真回答道。

    “晓得了。”男子点点头回了屋,不过几个眨眼的时间就再次走出屋门,背上已背了个包袱,快步下了楼。

    走到屋门前的时候男子又回头说道:“某出去一下,晚上依旧回客栈住宿,钱我可给了,屋子你得给我留着。”

    “客官玩笑了,您瞧我这小破店会有人满之患吗”徐明微微一笑,拱手又道:“客官路上多点小心。”

    话语说完,那男子已走出屋门,背着包袱走了相反的方向离开了葫同巷。

    “又是个怪人。”看着门口方向,想到向前那人背着包袱的模样,刘元摇头叹息道。

    “可不嘛。”徐明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又小声呢喃道:“没把我的提醒放在心上呐。”

    “什么提醒”刘元好奇问道,之后徐明将此人所来前后的情况都说了一遍引得刘元神情一遍,又问道:“他说他是东边而来,要往西去”

    “正是。”徐明双手拢在身前微微颔首。

    西边,刘元没忘了西边是哪儿,双眼一眯又道:“那人若是再回来,老徐你赶紧告我一声。”

    “行。”

    说完,刘元已经朝后院走去,他依稀感觉自己距离山刀第四式不远了,若是能在任务到来之前功成,将更有把握一些。

    就在刘元走了之后,一直到黄昏该吃晚饭时,那男子都还未回来。

    期间倒是零零散散的来了几个客,想捡个漏看看能不能吃上一两道招牌菜,当然是不行的,直接被徐明拒绝了。

    ......

    于此同时,一路上着急赶路,甚至都不顾伤势的许大统领已经快要看见京都城郭了。

    &n




第两百七十六章 满腔赤诚尽付东流之水(下)
    简短的三个字,周阁老好似用尽了毕生力气,好半晌,寂静的大殿内都回荡着死谏二字。

    可明显看到圣上脸部的神情一变再变,最终双眼微眯,将满腔的怒意都缩在眼底,依旧用平缓的语气说道:“阁老累了需要休息,来人护送阁老回府。”

    “圣上。”周正中双手前伸又上前一步,言辞恳切眼含热泪,又说道:“此事事关大魏百年,江山社稷,臣不能退。”

    “草原不能不以叶尚书为帅,皇城不能离了统领大人呐皇上!”

    “草原连连告捷,阁老是糊涂了。”圣上声音提高了几分,撑在桌上的双手青筋毕现。

    “如今情形尚好,但恐迟早生变。”也不知是不是病体未愈体力不支,周正中说话慢了几分,语气却更加郑重。

    又往前走了半步言道:“如今君临道反贼四起,皇上还将重兵滞留太清山,毫无意义,且不可继续天子行宫这等劳民伤财之事了。”

    整个大殿之上,气氛诡异的骇人。

    明明满是朝臣,却只听阁老与皇上两人之声,余下之人不敢有半句多言,更是连呼吸声都压抑着。

    此刻只要是个人都能看出圣上已然震怒盛怒,不过是一直在克制罢了,可他们都能看出来的事情,周阁老如何看不出来。

    所以,就这种节骨眼上,他们只能做到中立,闷不吭声就最好。

    人人都微垂着头,双手放在身前,眼睛盯着脚尖,偏生还竖起耳朵听着谈话。

    对于周阁老说的道理或者话语,他们大概能明白认同一半,于另一般就不那么认同了。

    例如,如今草原连连告捷,丝毫不觉得以兵部尚书叶大人为将,统领为帅就有什么问题。

    再例如,站在左手边的武职官员们,觉得周阁老所说的让叶大人为帅就十分认同。

    但太清山一事,觉得阁老大人他小题大做了。

    就算将那些士兵留在那儿又如何,关键时刻无异于一支奇兵,在反贼腹地后方开花,说不准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人人各怀心思,却在下一刻,就听见高坐龙椅的陛下大声吼道:“朕说阁老累了,扶其回去休息,没听见吗,齐闲!”

    “臣在。”大内总管吴松临走之前,换了掌印太监齐闲傍在皇上左右,此刻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护送阁老大人回府。”

    “圣上一日不曾撤令,臣便一日不退。”周阁老又上前一步,一步一步,距离皇上的金案都不远了,步步紧逼,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意味。

    “阁老,放肆!”皇上双掌一推金案,站起身来。

    “今日朝议,臣自知有罪,为江山固,但死,不足惜。”语罢又往前半步。

    “阁老是在逼朕吗”站在殿上,皇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周正中沉声说道。

    “不敢。”

    “不敢”皇上冷哼一声,一挥袖子转身便朝内殿走去说道:“退朝!”

    “陛下。”周阁老一语说罢,直接啪的一声跪在地上,望着站在内殿前的背影,一揖到底,将头重重的磕在了殿上。

    这一跪,满朝文武都好似心头咚的一声挨了一击重锤。这一跪,跪散了大魏最后的那一点气量。

    “往后三日不上早朝,阁老好自为之。”

    至始至终皇上都未回过头来,只在周阁老跪下的那一瞬顿住了脚步,便丢下这句话,步入内殿。

    掌印太监齐闲站在内殿门口,神情冰冷的望着朝堂,望着依旧跪在殿前的阁老,并没有丝毫要上前扶阁老离开的意思。

    整个大殿内,久久没有动静。

     



第两百七十七章 一二三四
    ?

    中书舍章事周正中,两朝重臣,生前功绩显著,世有论断。

    后世三百年出一文人姓柳名寒青,学史读到史学大家史盛太为周正中立的传时,下笔写了一语,曰周阁老:大魏皇朝最后的脊骨。

    遥记当年,那个满头黑发一腔热血,连中三元,更是在金殿之上策论榜首一举得名,时有惊世言论,治国安邦之良策的周正中,是如何的气宇轩昂。

    打那以后,便被前任皇帝以为肱骨重臣,直至当今圣上,依旧重用。

    只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使是当今圣上,即使是忠心赤胆的阁老大人,亦是不能免俗啊。

    乘轿行在回去的路上,礼部尚书看着手中竹简,一时间颇多感慨。

    到的此时此刻,他再回顾圣上继位这些年来所发生的事情,又有了不同感受。

    往日迷蒙云雾,今日得窥一些真容,越是深想,越有些心惊胆寒,甚至,更怕自己难以善终。

    礼部尚书手中这竹简有些年头了,却被阁老大人保护良好。

    约莫是数百年前的产物,记的是当时的风土人情,也不知是哪位才子写就,言辞颇具文采,看罢一卷又拿起另外一卷,尚书大人一时怔怔。

    没有任何人注意到,早早的便有一个女子背上行囊,从周阁老府上后门悄然离去。

    如周阁老这般人物,上金殿之前,当真没留下遗书一封吗

    既存死之心,岂能不料那身后之事。

    不过君无戏言,自朝会之后,往后三日,圣上当真没有早朝,闲在家中的文武百官们,各个心怀忐忑。

    直至第三日的时候,许青良许大统领,护送紫薇山主楚牧所炼之丹入城了。

    ......

    却说那陌生古怪的男子自离了客栈之后,到的现在都还未回来,徐明站在客栈门前皱着眉头望着弯曲的小路。

    一时间想的就多了些,想到了当初周家小少爷随意比划的那两下拳法,既然想到了这个,对于今儿投宿的古怪男子的想法就又多了些。

    还是那句话,搁在他徐明身上的感觉,即使是错觉,也得当真了对待。

    小路尽头依旧没什么人影,也听不到什么脚步声,徐明摇了摇头朝客栈内走去。

    既然老徐到现在都还没有知会他一声,想必那古怪男子就还未回来,刘元也不去多想,毕竟空想无益。

    自回来之后,他就在琢磨刀法,一直琢磨到现在,半个时辰之前,他以手作刀比划了一番,颇有几分感觉了,可就是还不得要领。

    始终没法更进一步,山刀第一式开门见山,乃大开大合,有大力,当初他不过那点实力,便能一刀稍阻那水下长箭,可见一般。

    后来他才得知那长箭竟是只比攻城所用的床弩稍小一号,惊讶后怕。

    第二式巫山**,在第一式的基础上又增些变化,变的缥缈琢磨不透,其实至今他第一式都没掌握的炉火纯青,只能算是会而已。

    第三式江山如画,正如其名,这一刀劈出,就犹如那盛世画卷在敌方眼前徐徐展开,不过要想达到如此境界,难上加难。
1...7576777879...140
猜你喜欢